[厘米和米]教案1

《厘米和米》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5、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6、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

米尺、直尺、吸管、卷尺、绳子、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同学们观察过吗?在桌上的线是弯曲的,不过,把线拉紧,它就直了。那么,你知道两手指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吗?(线段)还有什么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呢?(直尺、课本的每条边等„„)

2、你知道在两点之间如何画一条线段吗?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呢?

3、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有多长。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拃长量、有的用铅笔盒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为什么大家说的测量结果的数量不相同呢?)

4、导入课题。

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探究一:认识直尺。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发现的结果。表示厘米的字母是“cm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有长度单位,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量。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1cm 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

己尺子上的1厘米有多长。

同学们在自己用的直尺上分别指出2cm ,5cm 和8cm 的长度。用手指比划一下1cm 大约有多长。

你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汇报:从0到1是1cm 长,从2到3也是1cm 长„„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 。(如果学生问到1小格,教师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再学习)

议一议: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cm ?

学生找身边长度大约是1cm 的物体。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食指的宽大约是是1cm 。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大约是1cm 。订书钉的宽大约是1cm (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cm ,之后汇报,投影反馈)。请孩子们再用两根手指比画一下,1cm 大约有多长呢?(学生比画出1cm 的长度)

探究二:量一量蜡笔的长度。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是多长呢?里面分别有几个1厘米?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画一下2cm 大约有多长。

小组活动: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6cm 长?从哪儿到哪儿是8cm 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cm 长?

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下面回到刚才测量蜡笔的长度。先把蜡笔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看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几,从而测量出蜡笔的长度。

三、认识米

(一)问题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教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量一量?(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经过刚才的测量,有什么感觉?

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

学生读后,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认识米尺。

(板书课题:用米(m )作单位量长度)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

教师:每组有1把米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请小组内同学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多长。)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实际长度。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1米大约有5支铅笔长;1米到我的胸口;课桌大约长1米„„)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米有多长(举起米尺),那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呢?

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人的身高、树木的高、楼房的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 教师:对,量这些比较长(高)的物体或距离,我们通常用米作单位。

2、教学例。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并且把测得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待会儿我们再交流。

学生测量,记录。

教师: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得的结果是多少。

各小组交流测得的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及测量的方法:

(1)米尺的0刻度与黑板的一端对齐。

(2)用米尺紧靠黑板边,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一次从这个记号量起。

(3)测完后把每次测的米数加起来就分别得到黑板的长和宽。

黑板的长约4米,宽约1米。

3、试一试。

教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多宽呢?学生随意猜。

教师:要想准确地知道它有多长、多宽,该怎么办?

用尺子量一量。

教师:请小组选择测量工具,并在小组内思考,在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1)卷尺量。测量时一定要把卷尺拉直,才能量得比较准确。

(2)米尺量,测量时要在每次测量完处作好记号。还要注意每次都要对齐0刻度。

(3)绳子量,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

教师:大家考虑得很周到。请各小组的同学作好分工,然后进行测量。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再交流测量结果。

教师:虽然大家用的工具和测量的方法不同,但都发现教室的长大约是( )米,宽大约是( )米。

四、巩固练习,实践运用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数学书的长大约为20cm 。

(2)家里门的高度大约为2cm 。

(3)爸爸的身高是170cm 。

(4)黑板宽约3cm 。

2、介绍数学文化。

教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进行测量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3、教学第65页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请大家用米尺或卷尺互相量一量身高。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可以怎样测量身高?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1)请被测量的同学站直,用卷尺从他的脚后跟到头顶进行测量。

(2)请被测量的同学靠墙站直,用一本书平压头顶触到墙作好记号,再用米尺测量墙的这个高度就是同学的身高。

(3)测量时被测量的同学要站直,卷尺要拉直,要从尺子的零刻度算起。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参与。

教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回答:你的身高比1米还多多少厘米?量出一庹大约长1米几厘米?

4、教学课堂活动。

量一量一本书有多长,估一估几本书的长时1米。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回家后,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或米作单位的?

六、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厘米和米》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5、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6、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

米尺、直尺、吸管、卷尺、绳子、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同学们观察过吗?在桌上的线是弯曲的,不过,把线拉紧,它就直了。那么,你知道两手指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吗?(线段)还有什么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呢?(直尺、课本的每条边等„„)

2、你知道在两点之间如何画一条线段吗?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呢?

3、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有多长。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拃长量、有的用铅笔盒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为什么大家说的测量结果的数量不相同呢?)

4、导入课题。

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探究一:认识直尺。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发现的结果。表示厘米的字母是“cm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有长度单位,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量。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1cm 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

己尺子上的1厘米有多长。

同学们在自己用的直尺上分别指出2cm ,5cm 和8cm 的长度。用手指比划一下1cm 大约有多长。

你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汇报:从0到1是1cm 长,从2到3也是1cm 长„„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 。(如果学生问到1小格,教师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再学习)

议一议: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cm ?

学生找身边长度大约是1cm 的物体。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食指的宽大约是是1cm 。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大约是1cm 。订书钉的宽大约是1cm (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cm ,之后汇报,投影反馈)。请孩子们再用两根手指比画一下,1cm 大约有多长呢?(学生比画出1cm 的长度)

探究二:量一量蜡笔的长度。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是多长呢?里面分别有几个1厘米?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画一下2cm 大约有多长。

小组活动: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6cm 长?从哪儿到哪儿是8cm 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cm 长?

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下面回到刚才测量蜡笔的长度。先把蜡笔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看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几,从而测量出蜡笔的长度。

三、认识米

(一)问题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教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量一量?(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经过刚才的测量,有什么感觉?

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

学生读后,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认识米尺。

(板书课题:用米(m )作单位量长度)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

教师:每组有1把米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请小组内同学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多长。)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实际长度。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1米大约有5支铅笔长;1米到我的胸口;课桌大约长1米„„)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米有多长(举起米尺),那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呢?

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人的身高、树木的高、楼房的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 教师:对,量这些比较长(高)的物体或距离,我们通常用米作单位。

2、教学例。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并且把测得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待会儿我们再交流。

学生测量,记录。

教师: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得的结果是多少。

各小组交流测得的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及测量的方法:

(1)米尺的0刻度与黑板的一端对齐。

(2)用米尺紧靠黑板边,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一次从这个记号量起。

(3)测完后把每次测的米数加起来就分别得到黑板的长和宽。

黑板的长约4米,宽约1米。

3、试一试。

教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多宽呢?学生随意猜。

教师:要想准确地知道它有多长、多宽,该怎么办?

用尺子量一量。

教师:请小组选择测量工具,并在小组内思考,在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1)卷尺量。测量时一定要把卷尺拉直,才能量得比较准确。

(2)米尺量,测量时要在每次测量完处作好记号。还要注意每次都要对齐0刻度。

(3)绳子量,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

教师:大家考虑得很周到。请各小组的同学作好分工,然后进行测量。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再交流测量结果。

教师:虽然大家用的工具和测量的方法不同,但都发现教室的长大约是( )米,宽大约是( )米。

四、巩固练习,实践运用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数学书的长大约为20cm 。

(2)家里门的高度大约为2cm 。

(3)爸爸的身高是170cm 。

(4)黑板宽约3cm 。

2、介绍数学文化。

教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进行测量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3、教学第65页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请大家用米尺或卷尺互相量一量身高。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可以怎样测量身高?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1)请被测量的同学站直,用卷尺从他的脚后跟到头顶进行测量。

(2)请被测量的同学靠墙站直,用一本书平压头顶触到墙作好记号,再用米尺测量墙的这个高度就是同学的身高。

(3)测量时被测量的同学要站直,卷尺要拉直,要从尺子的零刻度算起。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参与。

教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回答:你的身高比1米还多多少厘米?量出一庹大约长1米几厘米?

4、教学课堂活动。

量一量一本书有多长,估一估几本书的长时1米。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回家后,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或米作单位的?

六、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相关文章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_小学三年级教案
  •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 ...查看


  • 厘米的认识教案
  • 北京拔萃双语学校教案纸 课题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找一找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 通过量一量,说一说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学会读书画批. 教学重点 掌握 1 厘米的 ...查看


  • 二年级数学上册一.认识厘米和米教案北京版
  • 认识厘米和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 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查看


  •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第四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 ...查看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案
  • 比例尺教案 数学 六年级 第十二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下册_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案_苏教版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公倍数和公因数 第一课时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亢村中心校 王官营小学 教师: 王瑞喜 王著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3页的例1. 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 ...查看


  • 铅笔有多长教案(3)[1]
  • <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邢云红 2010年4月28日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42-43页,第五单元测量(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的活动 ...查看


  • 认识厘米(教案)
  •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表象. 2.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并学会用直尺画定 ...查看


  • 长方体体积教案
  •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从而 ...查看


  • 有理数的运算教案
  • 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 [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3.通过利用数轴探索有理数加减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重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进行应用. [学习重难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