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总结

2012年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总结

徐古中心小学

2012年是我校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强基层组织的建设年。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结合新的时代特点,紧紧围绕“喜迎十八大,再创新业绩',创造性地推进延安精神的活动。回顾历程,有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一、延安精神进校园 铸就教师高尚师德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是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认为,不首先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不了解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不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延安精神进校园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和办法。

1、加强学习宣传。通过编写学习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牌,举办专题讲座,观看有关电视、电影节目,学唱延安时期的革命歌曲,颂读毛主席在延安时期撰写的精典著作,宣讲延安时期的革命故事,学习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等多种形式,把传承延安精神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帮助教师系统地了解和感受延安精神,增强他们传承延安精神的自觉性。

2、加强调查研究。通过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系统掌握第一手材料,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在徐古地区的斗争史和建国后徐古人民的创业史编写成校本教材,帮助教师了解徐古地区的革命历史和现状,增强他们献身老区教育,服务老区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11年10月,我们组织校本教材编写组,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结合实际精心编制了具

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延安精神在我心中》。主要内容:爱国立志诗词五十首;红色经典;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著作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革命历史:延安时期革命历史,徐古地区革命历史,徐古革命烈士简介以及烈士传记;自己动手:蔬菜、花草种植技术;我爱乒乓球:乒乓球接发球技术;校园文化等等。通过学校课程,每周两节课进行教学实践,一年来收集优秀教案60多篇,反思、论文50多篇,创作了校歌《理想飞翔》在师生中广为传唱。这样延安精神写进了教材,落实在课堂,扎根在教师心中。

4、加强激励和引导。我们通过发现和培养教师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勤俭节约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激浊扬清,调动教师传承延安精神的积极性。

5、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发挥教师在传承延安精神中的主导作用,除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外,借助制度约束,加大管理力度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制订《班主任守则》、《教师行为规范》,以及采取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主题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教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工作的可操作性。

6、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养德育骨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弘扬延安精神中的示范作用。我们要求学校领导、少先队辅导员、党员教师、班主任、思品教师种好“试验田”,建立示范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延安精神的传承人。

通过以上措施,教师对延安精神有系统的了解;对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特别是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有深刻认识;教师重视德育工作,以身作则,传承延安精神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如龚永勤身患严重糖尿病,仍然带病坚持工作,并且义务为学校修理门窗、课

桌凳等,为学校节约开支近5000元。青年教师黄小荣因病在武汉做手术,不顾医院的病休期限,提前30天到校上课。今年4月12日,49岁的原任校长徐更生同志突发心梗倒在了开会现场,为学校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

二、延安精神进校园 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美好心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延安精神进校园根本宗旨所在,我校是一所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不仅独生子女多,而且留守儿童多,在他们身上程度不同的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围绕德育目标,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努力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1、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学校经常开展讲 “烈士故事”、写“我和烈士比童年”、传唱革命红歌、颂读爱国立志诗词、清明节扫墓、访问烈士家属,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视作品,定期请革命前辈上革命传统教育课,让学生讨论 “革命烈士为了谁”、“我们学习为了谁” 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了学习目的,极大的增强了同学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心。2012年5月,学校开展了全校的红歌合唱比赛,赛事空前,通过训练、比赛,师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延安精神的洗礼。2012年9月,学校开展了“延安故事”演讲比赛,通过层层选拔,优胜者参加镇赛。学生大面积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延安精神教育。

2、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优良品质。针对小学生自理自律能力差,我们开展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学生用语文明、举止端庄;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床铺整齐、衣着整洁;关爱他人、诚信待人;爱护公物、节约资源;遵

守纪律、讲究秩序。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并将这些行为规范量化到课堂、寝室、食堂、课外活动管理中,做到一日一查,一周一评比,一期一表彰。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整个校园呈现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3、开展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爱心教育,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知恩图报的高尚情怀。古人把孝悌作为立身之本,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靠爱心来维系的,针对独生子女比较自私、缺乏爱心的特点,我们把爱心教育作为传承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一是宣讲古人孝敬父母的动人故事;二是宣讲革命先烈为人民而献身的英雄事迹;三是宣讲当代关爱他人的道德模范;四是宣讲身边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这个大家庭而生存,必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能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每年重阳节我校组织学生到福利院慰问老人。开展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我们还积极开展助残活动和扶贫济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对爱的真谛得到启迪。

通过延安精神系列教育活动,我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得到了明显转变,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校园环境明显改观,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同学们好学上进、互帮互助,蔚成风气。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延安精神进校园”的活动缺乏经验的借鉴,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教育活动重知识传授,缺少实践、体验等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克服存在的不足,一如既往地抓好“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又快又好地发展。

2012年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总结

徐古中心小学

2012年是我校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强基层组织的建设年。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结合新的时代特点,紧紧围绕“喜迎十八大,再创新业绩',创造性地推进延安精神的活动。回顾历程,有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一、延安精神进校园 铸就教师高尚师德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是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认为,不首先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不了解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不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延安精神进校园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和办法。

1、加强学习宣传。通过编写学习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牌,举办专题讲座,观看有关电视、电影节目,学唱延安时期的革命歌曲,颂读毛主席在延安时期撰写的精典著作,宣讲延安时期的革命故事,学习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等多种形式,把传承延安精神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帮助教师系统地了解和感受延安精神,增强他们传承延安精神的自觉性。

2、加强调查研究。通过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系统掌握第一手材料,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在徐古地区的斗争史和建国后徐古人民的创业史编写成校本教材,帮助教师了解徐古地区的革命历史和现状,增强他们献身老区教育,服务老区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11年10月,我们组织校本教材编写组,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结合实际精心编制了具

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延安精神在我心中》。主要内容:爱国立志诗词五十首;红色经典;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著作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革命历史:延安时期革命历史,徐古地区革命历史,徐古革命烈士简介以及烈士传记;自己动手:蔬菜、花草种植技术;我爱乒乓球:乒乓球接发球技术;校园文化等等。通过学校课程,每周两节课进行教学实践,一年来收集优秀教案60多篇,反思、论文50多篇,创作了校歌《理想飞翔》在师生中广为传唱。这样延安精神写进了教材,落实在课堂,扎根在教师心中。

4、加强激励和引导。我们通过发现和培养教师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勤俭节约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激浊扬清,调动教师传承延安精神的积极性。

5、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发挥教师在传承延安精神中的主导作用,除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外,借助制度约束,加大管理力度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制订《班主任守则》、《教师行为规范》,以及采取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主题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教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工作的可操作性。

6、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养德育骨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弘扬延安精神中的示范作用。我们要求学校领导、少先队辅导员、党员教师、班主任、思品教师种好“试验田”,建立示范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延安精神的传承人。

通过以上措施,教师对延安精神有系统的了解;对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特别是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有深刻认识;教师重视德育工作,以身作则,传承延安精神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如龚永勤身患严重糖尿病,仍然带病坚持工作,并且义务为学校修理门窗、课

桌凳等,为学校节约开支近5000元。青年教师黄小荣因病在武汉做手术,不顾医院的病休期限,提前30天到校上课。今年4月12日,49岁的原任校长徐更生同志突发心梗倒在了开会现场,为学校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

二、延安精神进校园 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美好心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延安精神进校园根本宗旨所在,我校是一所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不仅独生子女多,而且留守儿童多,在他们身上程度不同的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围绕德育目标,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努力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1、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学校经常开展讲 “烈士故事”、写“我和烈士比童年”、传唱革命红歌、颂读爱国立志诗词、清明节扫墓、访问烈士家属,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视作品,定期请革命前辈上革命传统教育课,让学生讨论 “革命烈士为了谁”、“我们学习为了谁” 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了学习目的,极大的增强了同学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心。2012年5月,学校开展了全校的红歌合唱比赛,赛事空前,通过训练、比赛,师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延安精神的洗礼。2012年9月,学校开展了“延安故事”演讲比赛,通过层层选拔,优胜者参加镇赛。学生大面积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延安精神教育。

2、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优良品质。针对小学生自理自律能力差,我们开展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学生用语文明、举止端庄;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床铺整齐、衣着整洁;关爱他人、诚信待人;爱护公物、节约资源;遵

守纪律、讲究秩序。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并将这些行为规范量化到课堂、寝室、食堂、课外活动管理中,做到一日一查,一周一评比,一期一表彰。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整个校园呈现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3、开展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爱心教育,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知恩图报的高尚情怀。古人把孝悌作为立身之本,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靠爱心来维系的,针对独生子女比较自私、缺乏爱心的特点,我们把爱心教育作为传承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一是宣讲古人孝敬父母的动人故事;二是宣讲革命先烈为人民而献身的英雄事迹;三是宣讲当代关爱他人的道德模范;四是宣讲身边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这个大家庭而生存,必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能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每年重阳节我校组织学生到福利院慰问老人。开展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我们还积极开展助残活动和扶贫济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对爱的真谛得到启迪。

通过延安精神系列教育活动,我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得到了明显转变,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校园环境明显改观,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同学们好学上进、互帮互助,蔚成风气。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延安精神进校园”的活动缺乏经验的借鉴,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教育活动重知识传授,缺少实践、体验等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克服存在的不足,一如既往地抓好“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关文章

  • 凤栖中学创森实施方案
  • 洛川县凤栖中学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6年宣传工作方案 今年上半年我市要申请国家创森验收,在"2+1"三城联创中率先实现创建目标,为了切实扩大宣传覆盖面,进一步强化校园宣传,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加大创 ...查看


  • 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 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21世纪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经济实力一路攀升,已跃居世界强国之列.之所以能有如此骄傲的成绩,延安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 ...查看


  • 弘扬延安精神(2)
  • 武汉市二十六中学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 工作总结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延安培养出的一整套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 ...查看


  • 2012学校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 2012年度 学校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宁城县委防范办<关于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月的通知>(宁党办防范办[2011]2号)精神,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工作,引导和教育广大师生掌握反邪教知识,增强防范.识别 ...查看


  • 延安精神的当代思考_高军
  • DOI:10.15938/j.cnki.iper.2012.02.008 第28卷第2期2012年4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Vol.28No.2Apr. ...查看


  • 社会实践三下乡总结
  • 内蒙古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201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纪念建党90周年,追寻红色足迹" --个人总结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姓名: 时间:2011年8月 材冶学院2011暑期三下乡" ...查看


  • 传承延安精神 建设美好太阳
  • 传承延安精神 建设美好太阳 --参观革命圣地延安心得体会 刘建平 2012年6月28日 艰苦革命路,沧桑延安城. 仰看宝塔山,近观延河水. 今日梦里回,拨云见宝塔. 忆峥嵘岁月,悟延安精神. --题记 赤旗的火焰在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中华大地上 ...查看


  •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 邵武明鸿明中学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 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q ...查看


  • 2012"泳动杭师"游泳比赛秩序册
  • 第六届"泳动杭师"学生游泳比赛 秩 序 册 主办:杭州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 共青团杭州师范大学委员会 杭州师范大学校学生会 承办:杭州师范大学游泳协会 2012年9月 生命在于运动 目 录 一.比赛规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