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二十四节气 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 完全确立。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 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 360 度,以春分时为 0 度,清明时为 15 度,以后每隔 15 度 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期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 定。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有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还有二十四节气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1
另外,还流传有民谚:“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 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 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 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 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 冬、冬至 8 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署、处暑、小寒、大寒 5 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 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7 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 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
2 月 3 日~5 日, “立”是开始的意思, “立春”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 气回暖,万物更新,这一天春季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人们的心目中, 春是温暖,鸟语花香;
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 太阳暖了。人们常爱寻觅柳条上探出头的芽苞,泥土中“春风吹又生”的小草,这都是 春的信息。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农谚提醒人们: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虽然立了“春” ,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 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雨水
2 月 18 日~20 日, “雨水” 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表示气候逐渐回暖, 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不断增大。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 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 0 ℃以上,雪 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
惊蛰
3 月 5 日~7 日,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 的虫卵快要孵化了,所以叫“惊蛰”。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但乍暖还寒, 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所谓“季节不等 人,一刻值千金”。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 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2
春分
3 月 20 日~21 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分”是“半”的意思,,这一天为春季 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 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的谚语。还有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如“春分不冷清明冷”、“春分不暖,秋分不 寒”等。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4 月 4 日~5 日,是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 清秀明朗的景象。
谷雨
4 月 19 日~21 日,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 的涵义,也就是俗语常说的“雨生百谷”。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清明 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 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 南春雨的写照。
立夏
5 月 5 日~6 日,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万物生长,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 活动也已进入夏季欣欣向荣的繁忙季节了。顾名思义,立夏是
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 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 的地区气温为 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在立夏时气温已达 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
小满
5 月 20 日~22 日,“满”,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但未成熟。二 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 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 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 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芒种
3
6 月 5 日~7 日,“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 种最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和夏种了。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 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夏至
6 月 20 日~22 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 曰“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 小时左右。夏至这一天虽然白天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夏至表示盛夏就 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夏至前后,中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夏季,气温一般都在 30℃以上,最高气温常常突破 37℃。 夏至来临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已进入梅雨季节。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 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唐代诗 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的著名诗句。
小暑
7 月 6 日~8 日,入暑,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绿树浓荫,时至小 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 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在川西高原北部,此 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
大暑
7 月 22 日~24 日,正值中伏前后,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广大地区一 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 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 荷花别样红”,生
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8 月 7 日~9 日,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草木开始 结果,到了收获季节。“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 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 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 天)平均气温在 10℃至 22℃之间为春、
4
秋的标准,在中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 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 色。
处暑
8 月 22 日~24 日,“处”是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 气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但是,中国的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 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仍能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 暑秋意正浓,海拔 3500 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白露
9 月 7 日~9 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 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 月 22 日~24 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 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过后一股股南 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
寒露
10 月 8 日~9 日,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较凉。古代常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 表征,因此称“寒露”。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 凝结为“霜”了。这时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温度也很难升到 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 可降至 10℃以下。
霜降
10 月 23 日~24 日,为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黄河流域初霜 期一般在 10 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 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
立冬
11 月 7 日~8 日,这一天起冬天开始。“立”开始之意,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 象征。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 节,即候(5 天)平均气温低于 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结合当时的物候景观。
5
小雪
11 月 22 日~23 日,小雪节气,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这个时节,北方冷空 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
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 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 月 6 日~8 日,“大雪”意味着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 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 忘的趣事。 “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 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
冬至
12 月 21 日~23 日,冬至节气,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 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天逐渐 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 的时候。 冬至以后气温持续下降, 并开始进入寒冷的天气。 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 “数九” , 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 在三九”。
小寒
1 月 5 日~7 日,“小寒”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较寒冷的季节,寒即寒冷, 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 1 月 9 日至 17 日,也恰在 小寒节气内。
大寒
1 月 20 日~21 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节,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同 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 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 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6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二十四节气 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 完全确立。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 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 360 度,以春分时为 0 度,清明时为 15 度,以后每隔 15 度 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期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 定。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有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还有二十四节气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1
另外,还流传有民谚:“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 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 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 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 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 冬、冬至 8 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署、处暑、小寒、大寒 5 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 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7 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 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
2 月 3 日~5 日, “立”是开始的意思, “立春”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 气回暖,万物更新,这一天春季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人们的心目中, 春是温暖,鸟语花香;
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 太阳暖了。人们常爱寻觅柳条上探出头的芽苞,泥土中“春风吹又生”的小草,这都是 春的信息。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农谚提醒人们: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虽然立了“春” ,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 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雨水
2 月 18 日~20 日, “雨水” 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表示气候逐渐回暖, 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不断增大。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 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 0 ℃以上,雪 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
惊蛰
3 月 5 日~7 日,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 的虫卵快要孵化了,所以叫“惊蛰”。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但乍暖还寒, 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所谓“季节不等 人,一刻值千金”。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 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2
春分
3 月 20 日~21 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分”是“半”的意思,,这一天为春季 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 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的谚语。还有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如“春分不冷清明冷”、“春分不暖,秋分不 寒”等。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4 月 4 日~5 日,是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 清秀明朗的景象。
谷雨
4 月 19 日~21 日,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 的涵义,也就是俗语常说的“雨生百谷”。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清明 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 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 南春雨的写照。
立夏
5 月 5 日~6 日,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万物生长,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 活动也已进入夏季欣欣向荣的繁忙季节了。顾名思义,立夏是
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 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 的地区气温为 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在立夏时气温已达 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
小满
5 月 20 日~22 日,“满”,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但未成熟。二 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 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 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 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芒种
3
6 月 5 日~7 日,“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 种最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和夏种了。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 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夏至
6 月 20 日~22 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 曰“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 小时左右。夏至这一天虽然白天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夏至表示盛夏就 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夏至前后,中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夏季,气温一般都在 30℃以上,最高气温常常突破 37℃。 夏至来临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已进入梅雨季节。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 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唐代诗 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的著名诗句。
小暑
7 月 6 日~8 日,入暑,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绿树浓荫,时至小 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 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在川西高原北部,此 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
大暑
7 月 22 日~24 日,正值中伏前后,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广大地区一 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 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 荷花别样红”,生
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8 月 7 日~9 日,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草木开始 结果,到了收获季节。“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 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 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 天)平均气温在 10℃至 22℃之间为春、
4
秋的标准,在中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 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 色。
处暑
8 月 22 日~24 日,“处”是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 气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但是,中国的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 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仍能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 暑秋意正浓,海拔 3500 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白露
9 月 7 日~9 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 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 月 22 日~24 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 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过后一股股南 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
寒露
10 月 8 日~9 日,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较凉。古代常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 表征,因此称“寒露”。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 凝结为“霜”了。这时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温度也很难升到 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 可降至 10℃以下。
霜降
10 月 23 日~24 日,为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黄河流域初霜 期一般在 10 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 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
立冬
11 月 7 日~8 日,这一天起冬天开始。“立”开始之意,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 象征。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 节,即候(5 天)平均气温低于 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结合当时的物候景观。
5
小雪
11 月 22 日~23 日,小雪节气,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这个时节,北方冷空 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
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 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 月 6 日~8 日,“大雪”意味着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 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 忘的趣事。 “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 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
冬至
12 月 21 日~23 日,冬至节气,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 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天逐渐 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 的时候。 冬至以后气温持续下降, 并开始进入寒冷的天气。 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 “数九” , 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 在三九”。
小寒
1 月 5 日~7 日,“小寒”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较寒冷的季节,寒即寒冷, 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 1 月 9 日至 17 日,也恰在 小寒节气内。
大寒
1 月 20 日~21 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节,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同 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 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 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