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影响
美国独立后,开始了由东向西的扩张过程,仅用几十年的时间,不仅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从印第安人及英国人手中夺了过来,而且把它的疆界从密西西比河往西推进了1500英里,直抵太平洋沿岸。据统计,从1783到1860年美国领土扩大了两倍半,由原来的83万平方英里增加到300万平方英里。这就是西进运动。
在西进运动中,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大批移民翻越阿巴拉契亚山,开拓了俄亥俄、肯塔基和田纳西等地区;1815年以后,移民向两个方向行进:一部分开拓了俄亥俄河以北的地区,另一部分进入佐治亚南部与路易斯安那之间的平原地区。19世纪中期,伴随着美国政府领土的扩张,大批移民继续西进,向太平洋的最后边疆扩展迁移。1890年,全国人口调查局宣布,10年前还有一条定居地边界线,现在美国已不再存在一条移居的边界线了。移民地区己扩及全国,西进移民运动至此已告一段落。美国人不仅在独立以后得到了一大片土地,而且在观念上形成了一种新看法:新获得的西部土地是十三个殖民地共同用生命和财富换来的,因此这些土地应该是属于人民的公共财产,人民有权去开垦、种植。当时流传的“西部神话”,激发了人们的想象。
西进运动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和移民从加州往东或越过密西西比河往西,不断涌入一望无际的美国心脏地区,开采矿藏、经营牧场、开垦荒地和建立城镇,经过二、三代人或几代人的努力,这片无际的荒原的面貌己完全发生改变,使其变成为一片希望之地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宝地”,使资本主义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发展,从而为现代美国的诞生奠定了有利的基础。美利坚民族形成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其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主要来源于欧洲,随着时代的进展和环境的变换,美国的民族性格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西部开拓者主要来自美国东部和欧洲,其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也主要来源于美国东部和欧洲,但西部环境及其开拓对他们的思想、传统、风俗习惯以至组织机构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人员的频繁交往和资源货物的不断交流而逐渐扩大到东部以至全国,从而对进一步塑造美利坚民族性格和促进民主制度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开拓者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所形成了进取、求实精神
内战后,前往西部的开拓者是各种各样的:既有为发财致富而投资于农、牧、
林、矿业以及修建铁路的资本家,也省去西部寻求机会和“新奇”的投机者和冒险家,但是大多数却是为摆脱困境而去西部谋生的东部劳动者和外来移民,他们是开拓者的主体。尽管各类人前往西部的动因和目的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开拓者都具有富于进取、求实的精神。他们争取自我改善的意志和决心都比留在东部的人们坚强,他们较少受到家庭和宅地的束缚,因而在西部开拓过程中呈现出一派进取的气氛;但为了实现自我改善的目的,决不能单凭硬拼蛮干,而必须有从现实出发的求实精神。他们讲求实际,既对理论不感兴趣,也不考虑过去和将来的事,而只注意目前,解决每天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西部环境中,无论是从事生产或安排生活,他们都不能墨守原有的传统和成规,而需要勇于探索和革新,不断结合实际取得实践的经验;否则,开拓者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因不按科学规律办事而遭到惨重的失败。这种失败的事例在西部开发史中并不是少见的,但它们却从反面教育厂开拓者,使他们养成了面对现实,探索问题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进取、求实精神的影响日益扩大,从而加强塑造了美利坚民族性格这一明显特点。
二、西进运动培养了美国人喜欢迁移的性格。
西部资源富庶,人少地多,因而能为开拓者提供较多改善自己处境和致富的机会,这就助长了流动的习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奥斯卡·汉德林曾指出,在西部“现实生活小,机会就意味着社会流动性,即个人有机会飞黄腾达面不受其社会地位的束缚。”。内战后,由于西部广泛、迅速的开发,开拓者的横向流动更加频繁,他们为改善自己的处境,从东部涌往西部,其中一部分又从农村移往城镇,最后从城镇移往城市。他们离去的地方又为后来者或外来移民所填补。西部新开发的地区也存在着阶级界限,但不保东部较老的社区那样明显、固定地划分,而且较容易被突破。一个人只要在有利时机的情况下致力于发财致富,他就有可能提高他的社会地位。这种川流不息的人群流动在19世纪与犯世纪交替之际达到了高潮,而且时断时续地一直持续到现在,使美国人成为一个“流动的民族”。
三、西进运动培养了美国人的冒险与拓荒精神。
实际上, 在西进运动的初期, 移民对西部边疆的认识是十分匾乏的。人们没有任何有关实际情况的可靠资料, 没有目的地的情况介绍, 没有旅途指南,甚至连目的地的可靠位置都不清楚。他们所拥有的就是一腔的热情和对西部的美好憧
憬, 就这样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西进的漫漫征程。丹尼尔·布尔斯廷在《美国人》一书中写道“ 美国人生活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大陆上,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知识贫乏到何种程度。然而, 如果他们了解得多些, 他们反而不会像初生牛犊那样全然无畏了。”移民的西进征程充满了艰难困苦与各种各样的危险。正如特纳所说的“ 封锁去路的莽莽森林, 峭然耸立的层峦迭峰, 杳无人烟、荒草丛生的草原, 寸草不生、一望无垠的荒原, 还有干燥的沙漠, 骤悍的蛮族, 所有这些都是必须加以征服的。”移民行进在陌生的土地上, 虽然有些时候会有政府军队的保护, 但饥饿、寒冷、疾病、印第安人的袭击, 这些意想不到的困扰随时可能降临到他们身上。有多少人在未达到目的地之前便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倒在了征途上, 他们的亲人把他们埋在路边, 擦干眼泪, 继续前行。美好而未知的将来与机遇使得他们孤注一掷, 排除万难, 坚定地向着西部迈进。勇敢与冒险是美利坚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种精神恰恰在西进的艰苦磨炼中确立并巩固。西部开发不能排除冒险精神的作用, 勇敢与冒险是西部移民开拓精神的一种体现, 西进运动则进一步造就了美国人的冒险与拓荒精神。
四、西进运动强化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思想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其渊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最初阶段, 但西进运动和边疆生活使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西部广阔的天地与各自文化的差异给个人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个人主义有着两方面的内涵第一个是“自由意愿”,拓荒者依靠个人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 反对政府或其他外来势力干涉自己的事务;第二个是“ 自立精神”,正如比林顿在他的书中所说:“对于拓荒者来说, 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力更生的个人, 完全有能力照顾自己而无需社会的帮助。如果他在路边跌倒了, 那只能怪他自己, 因为他没有很好的利用他的机会。”移民去西部拓荒一般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 自己筹措费用, 自己承担一切风险。家庭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实体, 对社会的依赖比较少。而移民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也必须承担自己的职责, 做出自己的贡献。拓荒者们在挣脱旧的社会秩序的侄桔的同时也失去了安逸和舒适。在荒凉的西部, 没有谁可以让拓荒者依赖, 只有打起精神, 凭着自身的努力才能生存下去。他们相信,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西进运动不仅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广泛开发和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
促进了美国独特的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在西进进程中移民拓荒者所培育和造就的乐观向上的不懈探索、一往无前的冒险迁徙、坚韧不拔的拓荒实践、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崇尚民主的价值观念、注重实效的实用主义等西部民族性格和民族价值观,共同构成了“美国西部精神”,这种精神是19世纪美国特有的西部实践,它直接推动了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进程,也促进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升华为美国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陈丽屏:《试论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影响》,The Great Infuenee of West ward Movement to American National Spirit,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2.厉文芳:《论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性格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7 卷,2007 年7月。
3.姜德琪:《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影响》,2003年3月。
4.王利:《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价值观的影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年第3 期。
5.徐燕莉:《西进运动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影响》,《世纪桥》,2007年第五期。
6.谢丰斋:《十九世纪美国人的西部开拓精神》,《开发研究》2001年第4期
7.吕益国:《略论美国“西进运动”及其影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4年第5期
大国崛起之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影响
美国独立后,开始了由东向西的扩张过程,仅用几十年的时间,不仅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从印第安人及英国人手中夺了过来,而且把它的疆界从密西西比河往西推进了1500英里,直抵太平洋沿岸。据统计,从1783到1860年美国领土扩大了两倍半,由原来的83万平方英里增加到300万平方英里。这就是西进运动。
在西进运动中,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大批移民翻越阿巴拉契亚山,开拓了俄亥俄、肯塔基和田纳西等地区;1815年以后,移民向两个方向行进:一部分开拓了俄亥俄河以北的地区,另一部分进入佐治亚南部与路易斯安那之间的平原地区。19世纪中期,伴随着美国政府领土的扩张,大批移民继续西进,向太平洋的最后边疆扩展迁移。1890年,全国人口调查局宣布,10年前还有一条定居地边界线,现在美国已不再存在一条移居的边界线了。移民地区己扩及全国,西进移民运动至此已告一段落。美国人不仅在独立以后得到了一大片土地,而且在观念上形成了一种新看法:新获得的西部土地是十三个殖民地共同用生命和财富换来的,因此这些土地应该是属于人民的公共财产,人民有权去开垦、种植。当时流传的“西部神话”,激发了人们的想象。
西进运动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和移民从加州往东或越过密西西比河往西,不断涌入一望无际的美国心脏地区,开采矿藏、经营牧场、开垦荒地和建立城镇,经过二、三代人或几代人的努力,这片无际的荒原的面貌己完全发生改变,使其变成为一片希望之地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宝地”,使资本主义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发展,从而为现代美国的诞生奠定了有利的基础。美利坚民族形成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其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主要来源于欧洲,随着时代的进展和环境的变换,美国的民族性格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西部开拓者主要来自美国东部和欧洲,其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也主要来源于美国东部和欧洲,但西部环境及其开拓对他们的思想、传统、风俗习惯以至组织机构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人员的频繁交往和资源货物的不断交流而逐渐扩大到东部以至全国,从而对进一步塑造美利坚民族性格和促进民主制度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开拓者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所形成了进取、求实精神
内战后,前往西部的开拓者是各种各样的:既有为发财致富而投资于农、牧、
林、矿业以及修建铁路的资本家,也省去西部寻求机会和“新奇”的投机者和冒险家,但是大多数却是为摆脱困境而去西部谋生的东部劳动者和外来移民,他们是开拓者的主体。尽管各类人前往西部的动因和目的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开拓者都具有富于进取、求实的精神。他们争取自我改善的意志和决心都比留在东部的人们坚强,他们较少受到家庭和宅地的束缚,因而在西部开拓过程中呈现出一派进取的气氛;但为了实现自我改善的目的,决不能单凭硬拼蛮干,而必须有从现实出发的求实精神。他们讲求实际,既对理论不感兴趣,也不考虑过去和将来的事,而只注意目前,解决每天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西部环境中,无论是从事生产或安排生活,他们都不能墨守原有的传统和成规,而需要勇于探索和革新,不断结合实际取得实践的经验;否则,开拓者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因不按科学规律办事而遭到惨重的失败。这种失败的事例在西部开发史中并不是少见的,但它们却从反面教育厂开拓者,使他们养成了面对现实,探索问题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进取、求实精神的影响日益扩大,从而加强塑造了美利坚民族性格这一明显特点。
二、西进运动培养了美国人喜欢迁移的性格。
西部资源富庶,人少地多,因而能为开拓者提供较多改善自己处境和致富的机会,这就助长了流动的习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奥斯卡·汉德林曾指出,在西部“现实生活小,机会就意味着社会流动性,即个人有机会飞黄腾达面不受其社会地位的束缚。”。内战后,由于西部广泛、迅速的开发,开拓者的横向流动更加频繁,他们为改善自己的处境,从东部涌往西部,其中一部分又从农村移往城镇,最后从城镇移往城市。他们离去的地方又为后来者或外来移民所填补。西部新开发的地区也存在着阶级界限,但不保东部较老的社区那样明显、固定地划分,而且较容易被突破。一个人只要在有利时机的情况下致力于发财致富,他就有可能提高他的社会地位。这种川流不息的人群流动在19世纪与犯世纪交替之际达到了高潮,而且时断时续地一直持续到现在,使美国人成为一个“流动的民族”。
三、西进运动培养了美国人的冒险与拓荒精神。
实际上, 在西进运动的初期, 移民对西部边疆的认识是十分匾乏的。人们没有任何有关实际情况的可靠资料, 没有目的地的情况介绍, 没有旅途指南,甚至连目的地的可靠位置都不清楚。他们所拥有的就是一腔的热情和对西部的美好憧
憬, 就这样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西进的漫漫征程。丹尼尔·布尔斯廷在《美国人》一书中写道“ 美国人生活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大陆上,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知识贫乏到何种程度。然而, 如果他们了解得多些, 他们反而不会像初生牛犊那样全然无畏了。”移民的西进征程充满了艰难困苦与各种各样的危险。正如特纳所说的“ 封锁去路的莽莽森林, 峭然耸立的层峦迭峰, 杳无人烟、荒草丛生的草原, 寸草不生、一望无垠的荒原, 还有干燥的沙漠, 骤悍的蛮族, 所有这些都是必须加以征服的。”移民行进在陌生的土地上, 虽然有些时候会有政府军队的保护, 但饥饿、寒冷、疾病、印第安人的袭击, 这些意想不到的困扰随时可能降临到他们身上。有多少人在未达到目的地之前便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倒在了征途上, 他们的亲人把他们埋在路边, 擦干眼泪, 继续前行。美好而未知的将来与机遇使得他们孤注一掷, 排除万难, 坚定地向着西部迈进。勇敢与冒险是美利坚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种精神恰恰在西进的艰苦磨炼中确立并巩固。西部开发不能排除冒险精神的作用, 勇敢与冒险是西部移民开拓精神的一种体现, 西进运动则进一步造就了美国人的冒险与拓荒精神。
四、西进运动强化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思想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其渊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最初阶段, 但西进运动和边疆生活使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西部广阔的天地与各自文化的差异给个人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个人主义有着两方面的内涵第一个是“自由意愿”,拓荒者依靠个人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 反对政府或其他外来势力干涉自己的事务;第二个是“ 自立精神”,正如比林顿在他的书中所说:“对于拓荒者来说, 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力更生的个人, 完全有能力照顾自己而无需社会的帮助。如果他在路边跌倒了, 那只能怪他自己, 因为他没有很好的利用他的机会。”移民去西部拓荒一般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 自己筹措费用, 自己承担一切风险。家庭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实体, 对社会的依赖比较少。而移民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也必须承担自己的职责, 做出自己的贡献。拓荒者们在挣脱旧的社会秩序的侄桔的同时也失去了安逸和舒适。在荒凉的西部, 没有谁可以让拓荒者依赖, 只有打起精神, 凭着自身的努力才能生存下去。他们相信,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西进运动不仅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广泛开发和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
促进了美国独特的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在西进进程中移民拓荒者所培育和造就的乐观向上的不懈探索、一往无前的冒险迁徙、坚韧不拔的拓荒实践、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崇尚民主的价值观念、注重实效的实用主义等西部民族性格和民族价值观,共同构成了“美国西部精神”,这种精神是19世纪美国特有的西部实践,它直接推动了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进程,也促进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升华为美国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陈丽屏:《试论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影响》,The Great Infuenee of West ward Movement to American National Spirit,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2.厉文芳:《论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性格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7 卷,2007 年7月。
3.姜德琪:《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影响》,2003年3月。
4.王利:《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价值观的影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年第3 期。
5.徐燕莉:《西进运动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影响》,《世纪桥》,2007年第五期。
6.谢丰斋:《十九世纪美国人的西部开拓精神》,《开发研究》2001年第4期
7.吕益国:《略论美国“西进运动”及其影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