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郭丽明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4期
摘 要:公司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系统,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对财务治理的要素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如何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3)24-0203-03
一、公司财务治理概念及要素
财务治理是指公司利益相关者通过将财务治理权在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所构建的一套以协调和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为目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公司财务治理主要是由以下三要素共同构成,即财务治理主体、财务治理客体和财务治理的载体。
(一)财务治理主体
财务治理主体是公司内外两类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担负着不同的治理任务。第一类治理主体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实现的群体,主要指能够参与公司董事会进行决策的大股东和公司的高管层,通过在公司内部合理安排财务权力实现的,其目的是寻求企业在最佳效率下运行,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以及披露机制起着主要作用,也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第二类治理主体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实现的主体,是通过签署一系列合约的方式实现的,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运行不会降低社会效率及其相关者自身利益。
第二类治理主体由于本身在公司组织中的地位不同于第一类主体,没有权力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也没有权力直接决定公司财权的配置和行使,但它们可以质疑和检验财务信息的质量,监督经营运行及财务效益的实现情况。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按照中国公司法、股份公司章程惯例和上述划分原则,债权人一般不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决策,当然也不参与公司治理,而只是“相机治理”,即仅仅当公司经营发生危机时才能发挥其作用进行接管或参加“债权人会议”,才有其发言的机会。而中国国企改革的现实和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大量案例却说明,恰恰应该加强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可参照日本的主银行模式,在公司的监事会中引进主银行——大的债权人加入,他们虽然不参与决策,但具有监督职能,可以列席董事会,以改变目前监事会主要由公司“内部人”构成的局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郭丽明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4期
摘 要:公司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系统,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对财务治理的要素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如何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3)24-0203-03
一、公司财务治理概念及要素
财务治理是指公司利益相关者通过将财务治理权在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所构建的一套以协调和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为目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公司财务治理主要是由以下三要素共同构成,即财务治理主体、财务治理客体和财务治理的载体。
(一)财务治理主体
财务治理主体是公司内外两类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担负着不同的治理任务。第一类治理主体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实现的群体,主要指能够参与公司董事会进行决策的大股东和公司的高管层,通过在公司内部合理安排财务权力实现的,其目的是寻求企业在最佳效率下运行,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以及披露机制起着主要作用,也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第二类治理主体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实现的主体,是通过签署一系列合约的方式实现的,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运行不会降低社会效率及其相关者自身利益。
第二类治理主体由于本身在公司组织中的地位不同于第一类主体,没有权力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也没有权力直接决定公司财权的配置和行使,但它们可以质疑和检验财务信息的质量,监督经营运行及财务效益的实现情况。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按照中国公司法、股份公司章程惯例和上述划分原则,债权人一般不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决策,当然也不参与公司治理,而只是“相机治理”,即仅仅当公司经营发生危机时才能发挥其作用进行接管或参加“债权人会议”,才有其发言的机会。而中国国企改革的现实和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大量案例却说明,恰恰应该加强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可参照日本的主银行模式,在公司的监事会中引进主银行——大的债权人加入,他们虽然不参与决策,但具有监督职能,可以列席董事会,以改变目前监事会主要由公司“内部人”构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