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氧化物是化合物,它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而像氯酸钾中有钾、氯、氧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没有氧元素,也不是氧化物。

基础检测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是一种氧化物 B.电解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 水是一种混合物 D.通常状况下,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在正极收集到了20 mL的气体,则他们在负极可以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约为( )

A.10mL B.20mL C.30mL D.40mL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后的剩余物 C. 洁净的空气 D. 纯净的食盐水

4. 在下列①~④类别中,水属于( )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5. 下列物质中,能与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这组物质划分为同一类别的是( ) A. 氧气B. 空气C. 铜D. 水

6.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降低温度到0 ℃以下,水结冰

B. 滴在玻璃片上的盐水,蒸发后留下白色痕迹 C. 水电解

D. 除去水中的泥沙

7. 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由水元素组成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8. 超市里,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商品,往往把商品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也要将物质进行分类。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硫粉⑤高锰酸钾⑥氮气⑦海水⑧冰水混合物⑨过氧化氢溶液⑩二氧化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 9.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右图,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试_____________,试管B 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两者的体积比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A

得到的气体是

约为_____________,该反

课题2分子和原子

二、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2.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成更小的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基础检测

1.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 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新装修的房屋里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间有间隙D. 分子的体积很小

3. 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

A.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C. 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4.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中 B. 分子运动速度变慢了

C. 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 D.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5.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 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6. 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是( ) A. 酒精灯忘记盖灯帽,长时间后灯内酒精变少 B.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C.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 100mL水和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7. 为了模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红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B C D

8.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_____________最小粒子;原子是中的最_____________小粒子;______________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9.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气味,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液化贮存在钢瓶中,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例子,填入空白处:

(1)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更容易压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类似的一个实例。

12.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一个了有趣的实验。如右图,取4根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上,将它们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穿在“树氨水后,罩上大烧杯。过了一会儿,发现棉花团由白色

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枝”上,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浓变成红色,犹如盛开的桃花。

课题3 水的净化

二、水的净化 1. 净化方法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常呈浑浊,可通过各种途径净化。

2. 过滤

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基础检测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海水B. 蒸馏水C. 矿泉水D. 澄清的井水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 B. 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水垢是水中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加热后生成的沉淀 D. 静置沉淀可以使硬水软化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B. 烧煮硬水易生水垢,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C. 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 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4.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 ) A. 硬水中含污染物,软水中无污染物

B. 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则不含或少含 C. 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D. 硬水是化合物,软水是单质

5. 通过下列操作可以使硬水软化的是( ) A. 过滤B. 吸附C. 静置D. 蒸馏

6. 摄入铝过多对人体健康不利,明矾中含有铝,家庭炊具中很多都是铝制品。下列做法中应该提倡的是( ) A. 为了饮用洁净的水,常用明矾做净水剂 B. 铝制品传热快,应用铝锅做菜 C. 不宜用铝制饮料罐 D. 家庭不能用铝制导线

7. 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得到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8. 有一次小明去农村的姥姥家,他发现姥姥家中的饮用水十分浑浊,不能饮用。如果你是小明,怎么用学过的知识对浑浊的水进行净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中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小明生病了,父母亲给他熬了中药,可倒出来的中药汤总有一些药渣,不便饮用。你能帮他解决这一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如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对被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等。

基础检测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污水浑浊是混合物,矿泉水透明是纯净物

B. 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却很少,故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C. 为了节药用水,农业和园林浇灌变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D. 工业用水要重复使用

2. 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短缺,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 A. 减少饮水量,以节约用水

B. 将生活用水、工厂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或海洋中 C. 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和消除水体污染 D. 减少植树造林面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

3. 地球的表面大约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2)列举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04年8月淮河汛期,安徽境内一些鱼塘的水面上漂浮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赶去调查,发现是淮河上游流下来的“污水团”造成的,他连忙取回水样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样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无需用到以下仪器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A. 漏斗B. 烧杯C. 玻璃棒D. 铁架台E. 酒精灯

(2)面对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淮河的污水要预先进行处理;②引入清澈的湖水,把鱼池的污水冲走,使死水变活;③根据水样检测的结果,追究排出污水的企业责任,赔偿鱼塘损失;④使用成本低,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废水。以上建议你不同意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氧化物是化合物,它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而像氯酸钾中有钾、氯、氧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没有氧元素,也不是氧化物。

基础检测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是一种氧化物 B.电解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 水是一种混合物 D.通常状况下,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在正极收集到了20 mL的气体,则他们在负极可以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约为( )

A.10mL B.20mL C.30mL D.40mL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后的剩余物 C. 洁净的空气 D. 纯净的食盐水

4. 在下列①~④类别中,水属于( )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5. 下列物质中,能与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这组物质划分为同一类别的是( ) A. 氧气B. 空气C. 铜D. 水

6.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降低温度到0 ℃以下,水结冰

B. 滴在玻璃片上的盐水,蒸发后留下白色痕迹 C. 水电解

D. 除去水中的泥沙

7. 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由水元素组成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8. 超市里,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商品,往往把商品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也要将物质进行分类。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硫粉⑤高锰酸钾⑥氮气⑦海水⑧冰水混合物⑨过氧化氢溶液⑩二氧化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 9.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右图,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试_____________,试管B 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两者的体积比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A

得到的气体是

约为_____________,该反

课题2分子和原子

二、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2.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成更小的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基础检测

1.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 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新装修的房屋里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间有间隙D. 分子的体积很小

3. 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

A.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C. 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4.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中 B. 分子运动速度变慢了

C. 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 D.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5.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 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6. 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是( ) A. 酒精灯忘记盖灯帽,长时间后灯内酒精变少 B.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C.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 100mL水和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7. 为了模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红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B C D

8.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_____________最小粒子;原子是中的最_____________小粒子;______________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9.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气味,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液化贮存在钢瓶中,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例子,填入空白处:

(1)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更容易压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类似的一个实例。

12.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一个了有趣的实验。如右图,取4根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上,将它们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穿在“树氨水后,罩上大烧杯。过了一会儿,发现棉花团由白色

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枝”上,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浓变成红色,犹如盛开的桃花。

课题3 水的净化

二、水的净化 1. 净化方法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常呈浑浊,可通过各种途径净化。

2. 过滤

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基础检测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海水B. 蒸馏水C. 矿泉水D. 澄清的井水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 B. 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水垢是水中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加热后生成的沉淀 D. 静置沉淀可以使硬水软化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B. 烧煮硬水易生水垢,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C. 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 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4.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 ) A. 硬水中含污染物,软水中无污染物

B. 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则不含或少含 C. 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D. 硬水是化合物,软水是单质

5. 通过下列操作可以使硬水软化的是( ) A. 过滤B. 吸附C. 静置D. 蒸馏

6. 摄入铝过多对人体健康不利,明矾中含有铝,家庭炊具中很多都是铝制品。下列做法中应该提倡的是( ) A. 为了饮用洁净的水,常用明矾做净水剂 B. 铝制品传热快,应用铝锅做菜 C. 不宜用铝制饮料罐 D. 家庭不能用铝制导线

7. 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得到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8. 有一次小明去农村的姥姥家,他发现姥姥家中的饮用水十分浑浊,不能饮用。如果你是小明,怎么用学过的知识对浑浊的水进行净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中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小明生病了,父母亲给他熬了中药,可倒出来的中药汤总有一些药渣,不便饮用。你能帮他解决这一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如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对被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等。

基础检测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污水浑浊是混合物,矿泉水透明是纯净物

B. 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却很少,故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C. 为了节药用水,农业和园林浇灌变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D. 工业用水要重复使用

2. 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短缺,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 A. 减少饮水量,以节约用水

B. 将生活用水、工厂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或海洋中 C. 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和消除水体污染 D. 减少植树造林面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

3. 地球的表面大约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2)列举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04年8月淮河汛期,安徽境内一些鱼塘的水面上漂浮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赶去调查,发现是淮河上游流下来的“污水团”造成的,他连忙取回水样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样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无需用到以下仪器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A. 漏斗B. 烧杯C. 玻璃棒D. 铁架台E. 酒精灯

(2)面对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淮河的污水要预先进行处理;②引入清澈的湖水,把鱼池的污水冲走,使死水变活;③根据水样检测的结果,追究排出污水的企业责任,赔偿鱼塘损失;④使用成本低,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废水。以上建议你不同意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章

  •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 七上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练习使用显微镜 1.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2.显微镜的使用 (1 (2 (3(21. 2. 3. 第三节 1.2. 第四节 (1第三节 第四节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 ...查看


  •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美与丑) 一.课文内容回放 ①<丑石>的作者是 .全文描写了一块 ,不但 ,反遭 的陨石,某一日被一位天文学家发现,终于 . 抒发了作者对 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文 中写丑石的丑,写人们对丑石的态度,用了 ...查看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 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总分100分,其中含书写分7分)姓名: 成绩: 一.请在下面田字格中认真书写这些词语.(8分) 萧萧 篱落 茱萸 丧气 二.照样子组词.(11分) 促(促进) 异( ) 倍( ) 遥( ) 遍( ) ...查看


  •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填空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轮轴).( ...查看


  •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6单元
  •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1.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 ...查看


  •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 科学探究普通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 ...查看


  •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走进新的社会生活 1. 怎样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 ①积极与同学交往,团结互助,友善待人. ②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尊师亲师. ③自觉遵守纪律,经济参加活动,尽快融入班集体,让和谐的集体给 ...查看


  •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
  •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 大汶口中晚期原始居民 黄帝尧舜禹(距今约170万年至约公元前2070年) 1.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包括: (1)元谋人:云南省元 ...查看


  • 七年级英语上册复习提纲
  • 七年级英语上册复习提纲 一.词汇要求: ⑴七年级大部分词汇都是基础词汇,是我们后来学习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掌握好了,就奠定了以后学习坚实的基础.七年级上册词汇370个,要求会读.会写.会应用.⑵方法:如果语音不好(不知道怎么拼读)的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