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潮层的处理
摘要 在我国建筑物常以地面构造层为地基、垫层、面层。根据使用和构造要求可增设相应的构造层。其中防潮层的处理非常重要,主要研究了墙体和地面防潮层的施工技术,探讨了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潮层处理方法。
关键词 民用建筑施工 防潮层 墙体 地面
随着对民用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民用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民用建筑的防潮问题,是人们特别关心的,因为潮湿的环境不仅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我国的建筑物一般分为三部分,即低级、垫层、面层。而防潮层则属于可添加的构造层。民用工程受到其外部的环境影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民用工程的潮湿问题,故防潮除湿成为民用建筑安全环境的一个重要保障技术措施。
1.墙体防潮层的施工技术
为避免墙体砌筑砂浆漏浆,既浪费材料又达不到防潮效果。确定先往墙体内注防水素水泥浆,填实需压注防水材料区域内的沙浆细缝,再压注防水材料。
1.1 外墙施工①在处理的防潮层上部一层的竖缝位置,用冲击电钻每隔两块砖钻深240mm,孔径12mm的孔,均匀分布于全楼外墙同一水平面位置;②清理孔内杂质,并注清水润湿;③将渗入2%防水剂、水灰比为1:1.5的水泥浆,用压浆泵逐孔连续注入。直到压满为止,维持一定压力(03Mpa)后,再灌注下一孔。④在压索浆孔的下层外墙水平砖缝处,用手提式切割机沿砖缝切出深30mm,宽5mm的水平槽;⑤槽内用电钻以孔距300mm、孔深240mm、孔径12mm钻孔,均匀分布在外墙同一水平面上,钻孔完毕,清理孔及槽内杂质。⑥待沙浆保护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先将注浆通道用水湿润,然后将注浆材料用压浆泵注入墙内通道,当末端孔道溢出浆液时将此孔封住。⑦注浆完毕一天后,将外墙各段注浆孔预注浆孔预埋管除去,用水泥浆封严、抹平。
2 地面防潮层的施工技术
2.1防潮层施工采用25cm厚夯实青碎石干铺垫层,粗黄砂或片石填面缝,6cm厚细混凝土,1:2.5水泥沙浆面层。时间证明地面都无返潮现象,说明这种垫层隔潮是行之有效的。架空地面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架空板下的地基土仍夯实,尽量减少潮气向地板下空间渗透。②架空板下应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风条件,设置通风洞后,这对地面干燥是极为有利的。③搁置架空板的地面墙应用水泥浆砌筑,顶面抹一层防水砂浆层。④重视架空板的拼缝质量,架空板的拼缝是地面防潮的薄弱部位,若处理不当,板下潮气将从此乘虚而入。嵌缝前后都要做好工作,认真护养,达到强度后方能使用。⑤有条件时,铺板前应在板底刷一道热沥青,堵塞板底毛细孔,能有效的提高架空地面防潮效果。⑥墙内应设置防水砂浆防潮层,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内面墙,高度20mm。⑦防潮地面的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cm,室内应设有散水坡,及时排除雨雪等积水,防止雨水渗入室内,有效防潮。
3潮气的危害
建筑防潮层,是为了防止地面水分、土壤水分、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建筑物墙体而设置的防护层,它由防潮材料构成。防潮层在建筑物内部很多地方需要,对民用建筑而言,与水或地面接触的部分都有可能需要,比如地下室,地上一楼地面,厨卫,外墙,屋顶等
3.1潮气的存在和渗入,会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它可能会造成对墙体结构,钢筋结构的腐蚀,墙体装饰面的脱落,导致室内空气因潮气过重而产生霉变,危害人体身体健康,造成衣物,食品的变质等。
4民用建筑中主要的防潮方法
针对回潮的原因,防潮方法可采用主动与被动防潮两种。
提高室内地坪的标高,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计算出毛细水可能上升的高度,提高室内地坪高,使毛细水的上升高度达不到室内地面。毛细水上升带的顶面至室内地坪不小于50cm。设置阻水层,防止毛细水上升到地面,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潮处理的地面可消除回潮。复合土工膜在混凝土与水泥浆的保护下不易破坏和老化,且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材料来源充足,防潮效果好,可在住宅底层使用。具体如下:地面夯实后,做150mm厚的碎石灌浆层,用20mm厚1:3水泥浆砂找平,铺复合土工膜2道,注意复合土工膜2道,注意在找平层未硬时铺放,切记不要弄破复合土工膜。铺完后,浇35mm厚的C10细石混凝土,用铁抹子轻拍出泥浆为止,随拍打随抹,严防用锐器插捣,以免造成薄膜破损。最后抹5mm厚1:2水泥沙浆作为面层。还有用烧结灰砖做地面,近年来,用火力发电厂的废碴作为原料烧制的灰砂砖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特点是质轻以及吸水性能好。故除了做隔墙,还可以用作地面的防水材料。用于地面的方法是:做150mm厚的碎石灌浆层,用20mm厚1:3水泥沙浆抹平,铺至2至3皮烧结灰砂砖,然后浇筑35mm厚的c10细石混凝土,用铁抹子轻拍出浆为止,最后抹5mm厚1:2水泥砂浆作为面层。
虽然大多数主动防潮有效但也有失效的时候,这是就可以用到被动防潮解决问题。 被动防潮:生石灰是一种良好的干燥剂。因多雨室内回潮时可将10kg左右的生石灰放入木箱内,放置在床下过屋角。若天气十分潮湿还可直接打开箱子放置在床下或角落。晒干的木炭也有同样的效果,同样的方法放置。除了以上两种,还有使用吸湿器等。
5防潮层位置的具体设置。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水平防潮层一般应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如混凝土)范围以内,通常在–0.060m标高处设置,而且至少要高于室外地坪150mm;②当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碎石、炉渣等)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一皮砖的地方,即在+0.060m处;③当两相邻房间之间室内地面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壤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将两道水平防潮层连接起来,以避免回填土中的潮气侵入墙体。
6防潮层的做法,分为以下三种:
①油毡防潮层:在防潮层部位先抹20mm厚M5的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干铺油毡一层或用热沥青粘贴油毡一层,油毡的宽度应与墙厚一致或稍大一些,油毡沿墙的长度铺没,搭接大于100mm。②防水砂浆防潮层:在防潮层位置抹一层20~25mm厚掺3%~5%防水剂的1:3水泥砂浆或用防水砂浆砌筑4~6皮砖。③细石混凝土:在防潮层位置铺没6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置3Ψ4@250的横向钢筋。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的防潮措施不仅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市场名誉,同时还关系着业主今后的入住与健康,因而在整个建筑施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整个建筑物的防潮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设计师也应结合着建筑场地、造价筛选出合适的防潮方法,在提高工程防潮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使用中。
参考文献
[1] 《建筑构造》(上、下册)李必瑜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等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民族建筑》王绍周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中防潮层的处理
摘要 在我国建筑物常以地面构造层为地基、垫层、面层。根据使用和构造要求可增设相应的构造层。其中防潮层的处理非常重要,主要研究了墙体和地面防潮层的施工技术,探讨了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潮层处理方法。
关键词 民用建筑施工 防潮层 墙体 地面
随着对民用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民用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民用建筑的防潮问题,是人们特别关心的,因为潮湿的环境不仅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我国的建筑物一般分为三部分,即低级、垫层、面层。而防潮层则属于可添加的构造层。民用工程受到其外部的环境影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民用工程的潮湿问题,故防潮除湿成为民用建筑安全环境的一个重要保障技术措施。
1.墙体防潮层的施工技术
为避免墙体砌筑砂浆漏浆,既浪费材料又达不到防潮效果。确定先往墙体内注防水素水泥浆,填实需压注防水材料区域内的沙浆细缝,再压注防水材料。
1.1 外墙施工①在处理的防潮层上部一层的竖缝位置,用冲击电钻每隔两块砖钻深240mm,孔径12mm的孔,均匀分布于全楼外墙同一水平面位置;②清理孔内杂质,并注清水润湿;③将渗入2%防水剂、水灰比为1:1.5的水泥浆,用压浆泵逐孔连续注入。直到压满为止,维持一定压力(03Mpa)后,再灌注下一孔。④在压索浆孔的下层外墙水平砖缝处,用手提式切割机沿砖缝切出深30mm,宽5mm的水平槽;⑤槽内用电钻以孔距300mm、孔深240mm、孔径12mm钻孔,均匀分布在外墙同一水平面上,钻孔完毕,清理孔及槽内杂质。⑥待沙浆保护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先将注浆通道用水湿润,然后将注浆材料用压浆泵注入墙内通道,当末端孔道溢出浆液时将此孔封住。⑦注浆完毕一天后,将外墙各段注浆孔预注浆孔预埋管除去,用水泥浆封严、抹平。
2 地面防潮层的施工技术
2.1防潮层施工采用25cm厚夯实青碎石干铺垫层,粗黄砂或片石填面缝,6cm厚细混凝土,1:2.5水泥沙浆面层。时间证明地面都无返潮现象,说明这种垫层隔潮是行之有效的。架空地面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架空板下的地基土仍夯实,尽量减少潮气向地板下空间渗透。②架空板下应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风条件,设置通风洞后,这对地面干燥是极为有利的。③搁置架空板的地面墙应用水泥浆砌筑,顶面抹一层防水砂浆层。④重视架空板的拼缝质量,架空板的拼缝是地面防潮的薄弱部位,若处理不当,板下潮气将从此乘虚而入。嵌缝前后都要做好工作,认真护养,达到强度后方能使用。⑤有条件时,铺板前应在板底刷一道热沥青,堵塞板底毛细孔,能有效的提高架空地面防潮效果。⑥墙内应设置防水砂浆防潮层,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内面墙,高度20mm。⑦防潮地面的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cm,室内应设有散水坡,及时排除雨雪等积水,防止雨水渗入室内,有效防潮。
3潮气的危害
建筑防潮层,是为了防止地面水分、土壤水分、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建筑物墙体而设置的防护层,它由防潮材料构成。防潮层在建筑物内部很多地方需要,对民用建筑而言,与水或地面接触的部分都有可能需要,比如地下室,地上一楼地面,厨卫,外墙,屋顶等
3.1潮气的存在和渗入,会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它可能会造成对墙体结构,钢筋结构的腐蚀,墙体装饰面的脱落,导致室内空气因潮气过重而产生霉变,危害人体身体健康,造成衣物,食品的变质等。
4民用建筑中主要的防潮方法
针对回潮的原因,防潮方法可采用主动与被动防潮两种。
提高室内地坪的标高,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计算出毛细水可能上升的高度,提高室内地坪高,使毛细水的上升高度达不到室内地面。毛细水上升带的顶面至室内地坪不小于50cm。设置阻水层,防止毛细水上升到地面,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潮处理的地面可消除回潮。复合土工膜在混凝土与水泥浆的保护下不易破坏和老化,且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材料来源充足,防潮效果好,可在住宅底层使用。具体如下:地面夯实后,做150mm厚的碎石灌浆层,用20mm厚1:3水泥浆砂找平,铺复合土工膜2道,注意复合土工膜2道,注意在找平层未硬时铺放,切记不要弄破复合土工膜。铺完后,浇35mm厚的C10细石混凝土,用铁抹子轻拍出泥浆为止,随拍打随抹,严防用锐器插捣,以免造成薄膜破损。最后抹5mm厚1:2水泥沙浆作为面层。还有用烧结灰砖做地面,近年来,用火力发电厂的废碴作为原料烧制的灰砂砖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特点是质轻以及吸水性能好。故除了做隔墙,还可以用作地面的防水材料。用于地面的方法是:做150mm厚的碎石灌浆层,用20mm厚1:3水泥沙浆抹平,铺至2至3皮烧结灰砂砖,然后浇筑35mm厚的c10细石混凝土,用铁抹子轻拍出浆为止,最后抹5mm厚1:2水泥砂浆作为面层。
虽然大多数主动防潮有效但也有失效的时候,这是就可以用到被动防潮解决问题。 被动防潮:生石灰是一种良好的干燥剂。因多雨室内回潮时可将10kg左右的生石灰放入木箱内,放置在床下过屋角。若天气十分潮湿还可直接打开箱子放置在床下或角落。晒干的木炭也有同样的效果,同样的方法放置。除了以上两种,还有使用吸湿器等。
5防潮层位置的具体设置。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水平防潮层一般应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如混凝土)范围以内,通常在–0.060m标高处设置,而且至少要高于室外地坪150mm;②当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碎石、炉渣等)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一皮砖的地方,即在+0.060m处;③当两相邻房间之间室内地面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壤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将两道水平防潮层连接起来,以避免回填土中的潮气侵入墙体。
6防潮层的做法,分为以下三种:
①油毡防潮层:在防潮层部位先抹20mm厚M5的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干铺油毡一层或用热沥青粘贴油毡一层,油毡的宽度应与墙厚一致或稍大一些,油毡沿墙的长度铺没,搭接大于100mm。②防水砂浆防潮层:在防潮层位置抹一层20~25mm厚掺3%~5%防水剂的1:3水泥砂浆或用防水砂浆砌筑4~6皮砖。③细石混凝土:在防潮层位置铺没6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置3Ψ4@250的横向钢筋。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的防潮措施不仅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市场名誉,同时还关系着业主今后的入住与健康,因而在整个建筑施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整个建筑物的防潮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设计师也应结合着建筑场地、造价筛选出合适的防潮方法,在提高工程防潮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使用中。
参考文献
[1] 《建筑构造》(上、下册)李必瑜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等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民族建筑》王绍周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