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商业经济评论

如何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文 | 刘 宇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加工贸易,结构升级,政策支持

进入2010年,世界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势2009年的数据得到验证。

头,中国加工贸易在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其次,劳动力成本升高与人民币升值问要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市场多元化、产业结题依旧存在。

构升级、地区梯度转移、政府政策支持应该在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以前,我国加工是后金融危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主要出路。

贸易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出现大量劳动力失业。据不完全统计,2009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加工

年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究其原因,其中贸易所面临环境

之一就是新劳动法的通过,客观导致2007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攀升,据海关统计,2010年1至2月,我国进很多出口导向的外商企业或国内企业面临着出口总值3864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亏损和倒闭的威胁。2009年,当美国经济出44.8%。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1459.2亿美元,现复苏迹象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次增长35.4%。其中出口929.5亿美元,比加大。

2009年同期增长26.9%;进口529.7亿美元,第三,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盛行。同期增幅高达53.4%。由此可见,我国加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贸易体商贸易在2009年抵御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品贸易赤字激增,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的大环境下,重新走上强。据世行评估,在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不过,当前中国加工贸已经出台的89项限制世界自由贸易的措施中,易仍然面临升级的紧迫,金融危机的发生更有23项出自曾经做出过慎重承诺的20国之增强了这种紧迫性。

中。2009年,中国在外贸方面受到很大的压力,首先,外部需求减少的滞后效应。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2009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直接影响主中国遭受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案子有116要体现在主要贸易伙伴的消费需求减少和消个,涉及金额达127亿美元。伴随着经济危费信心降低。潜在的危机是一个滞后效应,机影响的加深,抵制贸易保护的呼声并没有即美国和欧盟消费者长期信赖的消费模式和抑制住全球贸易摩擦案件的迅速上升。此次消费心理遭到了打击,可以预想的是,金融严重经济危机导致经济部门结构变动, 使得危机给消费者带来的由衰退而引起的长时期工业化国家必须向实体经济复归,实现“再实的消费信心的降低。消费信心的降低也使加体化、再实心化”,这进一步刺激了相关国家工企业潜在的生产额度下降,从而使生产资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部门的保护倾向。各国金链中断,资金流通不畅,严重影响加工企纷纷高筑的贸易壁垒,正延缓世界经济复苏业生产制造。这种影响可以从2008年和

的脚步。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显然是对中

58

经济导刊2010 / 05

国的加工贸易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

开拓新市场

首先,开拓国内市场。

加工贸易内销,就是将原先要通过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转为向国内市场销售。在外需萎缩的2009年,这种转变成了众多加工贸易企业的避风港。2009年,配合国家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政策,中国海关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首先,加工贸易内销征税缓税利息率由6.12%降低为0.36%。同时,海关进一步简化加工贸易内销手续,允许信誉良好的联网企业“多次内销、一次申报”,并可在内销当月内集中办理内销申报手续。加工贸易内销在为海关带来税收的同时,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实现了转型升级。

其次,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当前,我国对于企业“走出去”是予以大力支持的,在此环境下,可以鼓励我国有条件和竞争力的加工贸易企业充分利用政府,到境外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经过多年经济的发展,已经大幅上升,境外加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转移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突破资源限制,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当然开展加工贸易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一方面,政府

“走出去”的优惠政策

年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1694.15亿美元,集群。如果要迁移配套企业,那成本就很高了,要加强监管。建立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境外加工贸易项目的审批和管理,防止无序竞争,中国这些年出口产品中竞相压价所造成的恶果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可以在税收、信贷、保险和外汇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的支持,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就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一定的中长期优惠贷款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

促进结构升级

第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般认为,加工贸易各环节利益按照U 形曲线(微笑曲线)进行分配。在全球价值链中,分为技术环节、生产装配环节、营销环节。其中,处于中间的生产装配环节获得的收益是最少的,而两端的技术环节和营销环节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中国的加工贸易的现状是大多处于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因此只能获得较少加工贸易利益。在金融危机中,最容易受到冲击的恰恰是加工组装环节,中国加工贸易一直面临升级的必要。

当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体现出了一定的升级态势,进料加工的比例逐步上升,2009

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7399.03亿美元。进料加工对于国内产业配套能力的带动及加工贸易产业面的延伸、扩展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按照产业升级过程,一般会经历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4个阶段。目前,在金融危机冲击后,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紧迫性,地方政府从各种渠道支持加工贸易的升级,加强企业的自身创新能力,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换。例如广东省商务部门和财政厅于2009年2月制定了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资金的实施方案。

第二,向中西部地区实现梯度转移。我国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呈现出不平衡

的状态,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相对比较缺失,这次金融危机使我国加工贸易聚集地东部沿海地区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逐渐在丧失。当前国家己经推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政策,推出了两批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城市。在承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西部更低成本优势的作用。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控制好劳动力成本。由于就

业惯性的作用,熟练产业工人习惯于东部沿海转移,他们回流中西部的可能性减小。与此同时,中西部的低成本劳动力虽然成本低,

但同时也是缺乏流到东部地区熟练劳动力的高效的加工技能。做好当地劳动力相应技能培训和回乡建设的劳动力的鼓励优惠政策,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其次,控制运输成本。广东成为加工贸易大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地理优势,在广东现在的加工企业很多都是由香港投资或台湾投资。加工贸易往中西部转移,从海外进料再运往中西部的成本问题便需要加以考虑。第三,产业集群问题。加工贸易是一项集合性整体性很强的制作过程,产业链可以拉伸得很长。经过30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己经形成了另外一个比较鲜明的优势,这就是比较成熟的相应产业

重新建立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怎样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合理有效地承接东部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引起重视。

加强金融支持

金融危机通过金融市场传导,也是加工贸易企业遭受冲击的途径。我国应该进一步出台政策,促进更好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减少其融资成本。当然,加工贸易企业自身也要应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合作,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缓解占用资金压力。例如国家可以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业务,同时降低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的门槛。可以考虑信用记录较好,同时产品有竞争力、有订单,但出现了暂时经营或财务困难的进出口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在国际结算中,可以利用国际上通用的的信用证融资,鼓励出口企业使用信用证进行结算,加大融资力度。地方政府要和有关金融机构加强协作,用好贸易融资和长期贷款。

并购是实现资产优化组合的很重要的方式,当前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是优质企业做大做强的机会,对此可以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并购贷款,及时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建立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运用票据贴现、押汇贷款、对外担保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出口拳头产品,大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鼓励各金融机构自主创新对中小企业加工贸易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自律管理。此外,保险机构应积极配合,提高保险保障能力,加大对企业投保的支持力度,研究推进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化,引入有条件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短期险商业化经营。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2010 / 05经济导刊

59

商业经济评论

如何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文 | 刘 宇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加工贸易,结构升级,政策支持

进入2010年,世界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势2009年的数据得到验证。

头,中国加工贸易在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其次,劳动力成本升高与人民币升值问要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市场多元化、产业结题依旧存在。

构升级、地区梯度转移、政府政策支持应该在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以前,我国加工是后金融危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主要出路。

贸易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出现大量劳动力失业。据不完全统计,2009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加工

年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究其原因,其中贸易所面临环境

之一就是新劳动法的通过,客观导致2007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攀升,据海关统计,2010年1至2月,我国进很多出口导向的外商企业或国内企业面临着出口总值3864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亏损和倒闭的威胁。2009年,当美国经济出44.8%。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1459.2亿美元,现复苏迹象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次增长35.4%。其中出口929.5亿美元,比加大。

2009年同期增长26.9%;进口529.7亿美元,第三,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盛行。同期增幅高达53.4%。由此可见,我国加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贸易体商贸易在2009年抵御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品贸易赤字激增,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的大环境下,重新走上强。据世行评估,在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不过,当前中国加工贸已经出台的89项限制世界自由贸易的措施中,易仍然面临升级的紧迫,金融危机的发生更有23项出自曾经做出过慎重承诺的20国之增强了这种紧迫性。

中。2009年,中国在外贸方面受到很大的压力,首先,外部需求减少的滞后效应。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2009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直接影响主中国遭受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案子有116要体现在主要贸易伙伴的消费需求减少和消个,涉及金额达127亿美元。伴随着经济危费信心降低。潜在的危机是一个滞后效应,机影响的加深,抵制贸易保护的呼声并没有即美国和欧盟消费者长期信赖的消费模式和抑制住全球贸易摩擦案件的迅速上升。此次消费心理遭到了打击,可以预想的是,金融严重经济危机导致经济部门结构变动, 使得危机给消费者带来的由衰退而引起的长时期工业化国家必须向实体经济复归,实现“再实的消费信心的降低。消费信心的降低也使加体化、再实心化”,这进一步刺激了相关国家工企业潜在的生产额度下降,从而使生产资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部门的保护倾向。各国金链中断,资金流通不畅,严重影响加工企纷纷高筑的贸易壁垒,正延缓世界经济复苏业生产制造。这种影响可以从2008年和

的脚步。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显然是对中

58

经济导刊2010 / 05

国的加工贸易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

开拓新市场

首先,开拓国内市场。

加工贸易内销,就是将原先要通过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转为向国内市场销售。在外需萎缩的2009年,这种转变成了众多加工贸易企业的避风港。2009年,配合国家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政策,中国海关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首先,加工贸易内销征税缓税利息率由6.12%降低为0.36%。同时,海关进一步简化加工贸易内销手续,允许信誉良好的联网企业“多次内销、一次申报”,并可在内销当月内集中办理内销申报手续。加工贸易内销在为海关带来税收的同时,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实现了转型升级。

其次,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当前,我国对于企业“走出去”是予以大力支持的,在此环境下,可以鼓励我国有条件和竞争力的加工贸易企业充分利用政府,到境外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经过多年经济的发展,已经大幅上升,境外加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转移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突破资源限制,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当然开展加工贸易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一方面,政府

“走出去”的优惠政策

年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1694.15亿美元,集群。如果要迁移配套企业,那成本就很高了,要加强监管。建立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境外加工贸易项目的审批和管理,防止无序竞争,中国这些年出口产品中竞相压价所造成的恶果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可以在税收、信贷、保险和外汇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的支持,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就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一定的中长期优惠贷款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

促进结构升级

第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般认为,加工贸易各环节利益按照U 形曲线(微笑曲线)进行分配。在全球价值链中,分为技术环节、生产装配环节、营销环节。其中,处于中间的生产装配环节获得的收益是最少的,而两端的技术环节和营销环节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中国的加工贸易的现状是大多处于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因此只能获得较少加工贸易利益。在金融危机中,最容易受到冲击的恰恰是加工组装环节,中国加工贸易一直面临升级的必要。

当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体现出了一定的升级态势,进料加工的比例逐步上升,2009

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7399.03亿美元。进料加工对于国内产业配套能力的带动及加工贸易产业面的延伸、扩展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按照产业升级过程,一般会经历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4个阶段。目前,在金融危机冲击后,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紧迫性,地方政府从各种渠道支持加工贸易的升级,加强企业的自身创新能力,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换。例如广东省商务部门和财政厅于2009年2月制定了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资金的实施方案。

第二,向中西部地区实现梯度转移。我国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呈现出不平衡

的状态,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相对比较缺失,这次金融危机使我国加工贸易聚集地东部沿海地区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逐渐在丧失。当前国家己经推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政策,推出了两批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城市。在承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西部更低成本优势的作用。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控制好劳动力成本。由于就

业惯性的作用,熟练产业工人习惯于东部沿海转移,他们回流中西部的可能性减小。与此同时,中西部的低成本劳动力虽然成本低,

但同时也是缺乏流到东部地区熟练劳动力的高效的加工技能。做好当地劳动力相应技能培训和回乡建设的劳动力的鼓励优惠政策,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其次,控制运输成本。广东成为加工贸易大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地理优势,在广东现在的加工企业很多都是由香港投资或台湾投资。加工贸易往中西部转移,从海外进料再运往中西部的成本问题便需要加以考虑。第三,产业集群问题。加工贸易是一项集合性整体性很强的制作过程,产业链可以拉伸得很长。经过30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己经形成了另外一个比较鲜明的优势,这就是比较成熟的相应产业

重新建立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怎样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合理有效地承接东部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引起重视。

加强金融支持

金融危机通过金融市场传导,也是加工贸易企业遭受冲击的途径。我国应该进一步出台政策,促进更好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减少其融资成本。当然,加工贸易企业自身也要应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合作,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缓解占用资金压力。例如国家可以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业务,同时降低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的门槛。可以考虑信用记录较好,同时产品有竞争力、有订单,但出现了暂时经营或财务困难的进出口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在国际结算中,可以利用国际上通用的的信用证融资,鼓励出口企业使用信用证进行结算,加大融资力度。地方政府要和有关金融机构加强协作,用好贸易融资和长期贷款。

并购是实现资产优化组合的很重要的方式,当前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是优质企业做大做强的机会,对此可以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并购贷款,及时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建立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运用票据贴现、押汇贷款、对外担保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出口拳头产品,大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鼓励各金融机构自主创新对中小企业加工贸易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自律管理。此外,保险机构应积极配合,提高保险保障能力,加大对企业投保的支持力度,研究推进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化,引入有条件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短期险商业化经营。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2010 / 05经济导刊

59


相关文章

  • 杭州G20峰会对自由贸易的影响与启示
  • 摘 要:2016年9月初,在英国退欧和美国总统大选之际,国际经济组织领导人和同期举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在中国杭州参加了20国集团(G20)峰会.此次会议创造了论坛规模最大.历史记录水平最高.论坛峰会成果最多的记录,中国也在这次论坛 ...查看


  • 谈如何谋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 谈如何谋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摘 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显著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实现全面建设 ...查看


  • 谈企业如何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 2007年第12期 总第162期 黑龙江对外经贸 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No. 12, 2007 Serial No. 162 [贸易壁垒] 谈企业如何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张爱东 ...查看


  •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九
  •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 九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 ...查看


  •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毕业论文题目
  • 一.毕业论文__(国际)金融方向: 国际金融方向的论文主要应围绕人民币汇率变动(升值)我国外贸生产型企业.外贸公司面临的问题.应对策略,以及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对我国外贸企业的支持等方面来展开,要求紧密联系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和企 ...查看


  • 浅谈一路一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摘 要:"一路一带"对于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增加出口量.促进企业经营模式变革都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可以从加大对外贸易的力度.加强运输发展.加大国内企业管理几个方面入手,有效落实"一路一带"政策. 关键词 ...查看


  • 国际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分析
  • 电孑商务 国际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分析 III王 鹏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王慧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不断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促进国际贸 ...查看


  • 4.11经济全球化
  •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备考方向要明了] 1.含义: 指 .劳务. .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 3.载体: 4.实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为主导的. 5.影响 ( ...查看


  • 我国进出口现状及前景
  • 我国进出口现状及前景 摘 要 根据我国进出口产业结构现状,客观分析我国进出口产品市场构成:解读其在产品开发.加工制作以及出口贸易的特点,从中正确解析我国现在进出口贸易现状. 并且根据当前发达国家的成熟贸易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模式的基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