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出水报君知

  编者按:莲花未出水,已得报君知。跳脱湖面上,圆满荷叶时。一位像莲花一样的女子,是多么优雅的存在。她爱茶、爱禅、爱文艺,曾经梦见莲花一瓣一瓣地开放,又将这份梦里心香蔓延至笔端,她就是禅意散文作家程然老师。她的文字,总是在不经意间,沁入心脾;令你我不住地去欣喜这美,感受这真,和鸣这善。本刊有幸采访到程然老师,在她的娓娓道来中学习到,好好地生活,做敦厚纯良的赤子,不厮混这难得的人生,便一定会亲眼见证暗香盈盈的莲花次第开放。  ◎心里藏着镜子的人  记者:感谢程然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可以请老师谈谈您的笔名“兰若与晚虫”的来历吗?  程然:“兰若”最早是网名。取自原始佛教当中对修行的静谧之所的称谓“阿兰若”。随后又有了“晚虫”这个名字,因为在2000年左右,熬夜写作之余,会上网看看,有时候也发言,自称晚上出没的小虫子。  后来开始在网上写一些学佛随笔,用了“兰若”这个名字,“兰若”是一个精神象征,是内心芳香之旅,以此之名而写下的文字,多郑重端肃,深沉不容亵渎。而“晚虫”是另一种可能,它插科打诨,不破不立,它在“兰若”建立信仰的基础上开了一扇窗,活水由此引进,让人在严谨之外看到生动的可能。  很多时候,他们两个名字也是角色分工和性格扮演,兰若是姐姐,晚虫是弟弟,姐姐有一份尊严,弟弟多一层诙谐,有时候同一个问题,兰若提问,晚虫回答,自问自答中是追问的姿态,是对自性的信心,也是对终极问题不愿意忽略的坚持。  有段时间,网友们都误以为兰若和晚虫是两个人,其实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内心里,不止存在两个不同的性格,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色彩,我以这两种角色来鼓励自己,也给自己当时认为孤独的呼喊一些回应。  之后我将二者合二为一,因为,我深知,任何看似不同的分叉,路向,都是为了抵达同一个彼岸。在自性的深海里,没有对立,只有统一。  记者:您为心灵而写书,向内认识自己,在写作中您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程然:有两点启示:  一、修行的路是验证真理的路。  很多时候,只要你真实地开始修行,你所总结的经验和体会,都会在前辈的记录当中找到对应。你会发现,只要去做,就有印证。你第一手获得的材料,与祖师们曾跋涉的路程,都有着惊人的一致。阶段性的真理会不断地建立、印证甚至推翻,你会欣喜地看见,在这路上,知音处处,法不孤单。  二、如实体验,如实反映。  人最怕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因为不老实,我们附庸风雅,人云亦云,或者跟着疯子撒土,进入集体无意识而不自知。如果能诚恳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如对神明,审慎、无愧、负责、光明正大,那一定会有真实的受用收获囊中。写作是镜子,照见内心投射时的所有虚荣。当如实的文字呈现时,内心才真正得以荡涤。这样经过荡涤的文字,于己于人,会有营养。  记者:“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您在书中不止一次谈到生死的经历与青春的挣扎,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的?  程然:生命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生命是一场深度与广度的旅行。你用了多少心,这场旅行就展示给你多深邃和多广阔的时空景观。你会遇到前人遭遇过的情景,也会看到完全先验的独立知觉。生命的意义,在于你不断地调整和追寻,发现态度的建立,会是这旅行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记者:在文字的跋山涉水中您找到了自由,也找到了皈依,在您看来这两者是怎样的关系呢?  程然:其实,不能说我在文字当中找到了自由。应该说,由于秉承了如实观照、如实反映的态度,所以,在文字这面镜子前,我既看到了自身的困囿、局限和桎梏,也看到了破茧而出的可能。皈依是方法、是云梯、是渡船去彼岸的舟楫。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记者:老师的禅意散文很美,触动心灵,但从不为禅而禅。请问您是如何把禅意与散文水乳交融在一起的?  程然:很惭愧。我并不能把自己目前四本书的写作经历都归结为“不为禅而禅”。可以说,这其中的写作历程,让我认识到“不为禅而禅”的重要。最初,《莲花次第开放》《一心一意来奉茶》的写作完全是自发的,那是因为学佛之路的开启是来自生命的需要,而习茶之路亦是内心深爱,这些都不是有人邀约,造作而成,都是经过了十数年的有感而发积累而成。  所谓禅意,皆是标签。  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话语,才能将心换心。  写学佛随笔,不是要把假大空的理论粉饰成文学的语言,那只是在玩文字禅,与佛法毫不相干。没有准备的修行、没有实证的修行,都不是禅。散文贵在真,修行也贵在真,一个真字,告诉我们,这旅程里的那些矛盾、对立、苦恼、无解、徘徊都是组成觉悟的一部分,不是说写这样的文字,就是要体现自己作假的境界,而是要如实地把挣扎的过程勇敢地拿出来分享,那些失败的例子,恰恰是点燃他人觉性的火种,只有共鸣,才会引起关注,关注发生了,启程才有可能。  记者:您的作品为我们打开了禅的世界,也打开了茶的世界。禅茶三昧观自在,在访茶品茶的过程中,最触动您的是什么?  程然:茶是借物。由此借物,竟可参禅。茶是标月指,是指向月亮的那只手,但不是月亮本身。  这一点让我领悟到,我们所在的世界,所经历的人或境,所爱的物所拥有的物,皆为暂借物。用好了,都可以参禅。用不好,都成为沉溺的理由。  有的人,在世俗生活中沉溺耽搁了一生,白白地辜负了可以做道粮的人身。有的人,世俗生活也能成为他解脱的道场;有的人,本为法而来,却在寻法的路上被法缠缚,即便在静修之所,一颗心也万马奔腾。  善用这颗心,善用借物或借境,那么清风明月、万丈红尘都不会是问题。  ◎龙女亦是大丈夫  记者:老师曾在《龙女亦是大丈夫》一文中提出“所谓男女,不拘名相”的观点,可以请您解释一下吗?  程然:这是《法华经》里的故事。有一位龙女,年纪才八岁,但却非常聪明有智慧,还发广大菩提心,慈念一切众生,功德圆满,能够迅速成就菩提。但舍利弗不信女身可以成佛。龙女并不与他辩驳。只是在瞬间变现出一个宝珠,献在佛前,问他,自己变现宝珠的速度可快捷?舍利弗点头称是。龙女说,成佛也有这么快,话音刚落,便转女成男,住于南方无垢世界而成佛。龙女示现了不拘泥于名相的执着,立即出入自在的法身。那么,他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披上的外衣,借住的皮囊,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的这篇文章已经详述了这个观点。男或者女,是我们对性别的界定,是一个假设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把英勇睿智刚强硬朗等品格赋予男性,把温柔细腻耐心慈悲等性情形容女性。这也是一种假名安立。我们都知道,这些品质都可以互换,女性一样可能拥有“男性”品格,而男性也同时会具备所谓“女性”性情。同理,那些被归为男性的缺点,和被归为女性的缺点,在不同的性别身上也一样存在。原始佛教在当时性别歧视普遍盛行的时候,能够接纳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出家,本身就是对女性的尊重,而在《法华经》中,以龙女即身成佛的例子,来对怀有轻视女性的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进行善意的讽刺,这更是体现了佛教不拘泥于名相差别,对每一个众生的佛性都平等承认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是鼓励,更是如实的反应。身为女性,由此更应该善自珍重,好好运用人身!  真实的修行,不为这些外缘所困囿。没有绝对的男人相和女人相。所谓男女,是假名安立而已。有女态病患的,才是女身。若没有此病,已是好汉。女身与好汉,在此时,已经超越了表面的形态,成为一个代词。若有男子的皮囊,却颠倒于女相的心小、情执重、依赖心强等八十四态,傲慢于八敬法,那一样是个不觉的痴汉;若借了女子的身躯,却能将担当坚韧的女性性格发扬光大,那么,任何一个平凡的女子,都可以与《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的光目女、婆罗门女相应,以女身发愿,以一己之痛生发天下之痛,以爱母亲的心增长成爱众生的心,那一样是成佛的栋梁,载动佛法的帆船。若为男子身,要检点自己是否有“女人”病,若为女子身,请发出金刚心!龙女、光目女、婆罗门女亦是大丈夫。让我们不因为被针砭而失去客观,也不因为名相而困扰,穿越表面的纷繁,正视身上的局限,那根本解脱的方法,就在眼前。  记者:您很关注女性,主张女性独立意识和女性自身的力量,您说过“爱是途径,而非彼岸”以指导女性,这句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程然:不敢说“指导”,我所有的文字,都是发自分享的心。它们并非准则,而是个人体验的蓝本。在我的经历里,爱给予我的,不是沉迷的温柔乡,而是经由它,继续觉悟的途径。  女性的性情、身体结构、后天教育、社会环境,都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依赖他人,脆弱,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很多女孩子因为遭遇了爱情而沦陷,为拥有小我世界沾沾自喜,而失去对世界和人生进行深度观察的兴趣和动力。有些人以为爱情就是女人的大本营,一旦失去怅然若失,甚至连自己的价值、位置都无法明确。这些都是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爱情只是我们前行路上的一粒蜜糖,一段风景,它远远不是彼岸。彼岸是经历很多很多蜜糖,体会很多很多挫折,美景或残局都要置身,才能抵达的。  只有这样的觉性,不昏睡,不自欺,才有可能看穿好景,看穿困境,得尝人生真味。  记者:您说在生活里修行,爱与生死都是必须个人学习的大事,请问领悟大事的根本是什么,又应该通过领悟达到怎样的高度?  程然:领悟大事的根本是觉性。  佛陀和波斯匿王曾经有过一段经典的对话。佛陀问波斯匿王,三岁看恒河,与八十岁看恒河,恒河有无改变?波斯匿王说,恒河一刻不停地在变化。佛陀又问他,那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呢?波斯匿王想了想,说我老了,恒河一直在流淌。佛陀启发王者说,你没有发现吗?恒河在流逝,你从孩童变作老人,但你觉性没变过。能见恒河之性不动。  在此,我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觉察之性没有改变过。  我们因为有这个觉性,才会发现无论生死,无论爱情,都不能真正地动摇或摧毁我们,那些虚妄的东西之所以会带给我们幻觉,是我们的虚妄之心在索求。我们产生欢乐和忧伤的觉受,是因为我们的妄心需要。觉性真正起作用的时候,这些都站不住脚。  这些话我勉强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实际上觉性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来实证。实证的境界非语言能够描述。人生的广度、深度、高度,唯有亲历者才能比肩而笑。这笑是拈花会心的笑,无法言诠。  我远远未及,却心有憧憬,愿以此与诸友勉励!

  编者按:莲花未出水,已得报君知。跳脱湖面上,圆满荷叶时。一位像莲花一样的女子,是多么优雅的存在。她爱茶、爱禅、爱文艺,曾经梦见莲花一瓣一瓣地开放,又将这份梦里心香蔓延至笔端,她就是禅意散文作家程然老师。她的文字,总是在不经意间,沁入心脾;令你我不住地去欣喜这美,感受这真,和鸣这善。本刊有幸采访到程然老师,在她的娓娓道来中学习到,好好地生活,做敦厚纯良的赤子,不厮混这难得的人生,便一定会亲眼见证暗香盈盈的莲花次第开放。  ◎心里藏着镜子的人  记者:感谢程然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可以请老师谈谈您的笔名“兰若与晚虫”的来历吗?  程然:“兰若”最早是网名。取自原始佛教当中对修行的静谧之所的称谓“阿兰若”。随后又有了“晚虫”这个名字,因为在2000年左右,熬夜写作之余,会上网看看,有时候也发言,自称晚上出没的小虫子。  后来开始在网上写一些学佛随笔,用了“兰若”这个名字,“兰若”是一个精神象征,是内心芳香之旅,以此之名而写下的文字,多郑重端肃,深沉不容亵渎。而“晚虫”是另一种可能,它插科打诨,不破不立,它在“兰若”建立信仰的基础上开了一扇窗,活水由此引进,让人在严谨之外看到生动的可能。  很多时候,他们两个名字也是角色分工和性格扮演,兰若是姐姐,晚虫是弟弟,姐姐有一份尊严,弟弟多一层诙谐,有时候同一个问题,兰若提问,晚虫回答,自问自答中是追问的姿态,是对自性的信心,也是对终极问题不愿意忽略的坚持。  有段时间,网友们都误以为兰若和晚虫是两个人,其实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内心里,不止存在两个不同的性格,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色彩,我以这两种角色来鼓励自己,也给自己当时认为孤独的呼喊一些回应。  之后我将二者合二为一,因为,我深知,任何看似不同的分叉,路向,都是为了抵达同一个彼岸。在自性的深海里,没有对立,只有统一。  记者:您为心灵而写书,向内认识自己,在写作中您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程然:有两点启示:  一、修行的路是验证真理的路。  很多时候,只要你真实地开始修行,你所总结的经验和体会,都会在前辈的记录当中找到对应。你会发现,只要去做,就有印证。你第一手获得的材料,与祖师们曾跋涉的路程,都有着惊人的一致。阶段性的真理会不断地建立、印证甚至推翻,你会欣喜地看见,在这路上,知音处处,法不孤单。  二、如实体验,如实反映。  人最怕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因为不老实,我们附庸风雅,人云亦云,或者跟着疯子撒土,进入集体无意识而不自知。如果能诚恳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如对神明,审慎、无愧、负责、光明正大,那一定会有真实的受用收获囊中。写作是镜子,照见内心投射时的所有虚荣。当如实的文字呈现时,内心才真正得以荡涤。这样经过荡涤的文字,于己于人,会有营养。  记者:“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您在书中不止一次谈到生死的经历与青春的挣扎,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的?  程然:生命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生命是一场深度与广度的旅行。你用了多少心,这场旅行就展示给你多深邃和多广阔的时空景观。你会遇到前人遭遇过的情景,也会看到完全先验的独立知觉。生命的意义,在于你不断地调整和追寻,发现态度的建立,会是这旅行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记者:在文字的跋山涉水中您找到了自由,也找到了皈依,在您看来这两者是怎样的关系呢?  程然:其实,不能说我在文字当中找到了自由。应该说,由于秉承了如实观照、如实反映的态度,所以,在文字这面镜子前,我既看到了自身的困囿、局限和桎梏,也看到了破茧而出的可能。皈依是方法、是云梯、是渡船去彼岸的舟楫。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记者:老师的禅意散文很美,触动心灵,但从不为禅而禅。请问您是如何把禅意与散文水乳交融在一起的?  程然:很惭愧。我并不能把自己目前四本书的写作经历都归结为“不为禅而禅”。可以说,这其中的写作历程,让我认识到“不为禅而禅”的重要。最初,《莲花次第开放》《一心一意来奉茶》的写作完全是自发的,那是因为学佛之路的开启是来自生命的需要,而习茶之路亦是内心深爱,这些都不是有人邀约,造作而成,都是经过了十数年的有感而发积累而成。  所谓禅意,皆是标签。  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话语,才能将心换心。  写学佛随笔,不是要把假大空的理论粉饰成文学的语言,那只是在玩文字禅,与佛法毫不相干。没有准备的修行、没有实证的修行,都不是禅。散文贵在真,修行也贵在真,一个真字,告诉我们,这旅程里的那些矛盾、对立、苦恼、无解、徘徊都是组成觉悟的一部分,不是说写这样的文字,就是要体现自己作假的境界,而是要如实地把挣扎的过程勇敢地拿出来分享,那些失败的例子,恰恰是点燃他人觉性的火种,只有共鸣,才会引起关注,关注发生了,启程才有可能。  记者:您的作品为我们打开了禅的世界,也打开了茶的世界。禅茶三昧观自在,在访茶品茶的过程中,最触动您的是什么?  程然:茶是借物。由此借物,竟可参禅。茶是标月指,是指向月亮的那只手,但不是月亮本身。  这一点让我领悟到,我们所在的世界,所经历的人或境,所爱的物所拥有的物,皆为暂借物。用好了,都可以参禅。用不好,都成为沉溺的理由。  有的人,在世俗生活中沉溺耽搁了一生,白白地辜负了可以做道粮的人身。有的人,世俗生活也能成为他解脱的道场;有的人,本为法而来,却在寻法的路上被法缠缚,即便在静修之所,一颗心也万马奔腾。  善用这颗心,善用借物或借境,那么清风明月、万丈红尘都不会是问题。  ◎龙女亦是大丈夫  记者:老师曾在《龙女亦是大丈夫》一文中提出“所谓男女,不拘名相”的观点,可以请您解释一下吗?  程然:这是《法华经》里的故事。有一位龙女,年纪才八岁,但却非常聪明有智慧,还发广大菩提心,慈念一切众生,功德圆满,能够迅速成就菩提。但舍利弗不信女身可以成佛。龙女并不与他辩驳。只是在瞬间变现出一个宝珠,献在佛前,问他,自己变现宝珠的速度可快捷?舍利弗点头称是。龙女说,成佛也有这么快,话音刚落,便转女成男,住于南方无垢世界而成佛。龙女示现了不拘泥于名相的执着,立即出入自在的法身。那么,他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披上的外衣,借住的皮囊,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的这篇文章已经详述了这个观点。男或者女,是我们对性别的界定,是一个假设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把英勇睿智刚强硬朗等品格赋予男性,把温柔细腻耐心慈悲等性情形容女性。这也是一种假名安立。我们都知道,这些品质都可以互换,女性一样可能拥有“男性”品格,而男性也同时会具备所谓“女性”性情。同理,那些被归为男性的缺点,和被归为女性的缺点,在不同的性别身上也一样存在。原始佛教在当时性别歧视普遍盛行的时候,能够接纳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出家,本身就是对女性的尊重,而在《法华经》中,以龙女即身成佛的例子,来对怀有轻视女性的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进行善意的讽刺,这更是体现了佛教不拘泥于名相差别,对每一个众生的佛性都平等承认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是鼓励,更是如实的反应。身为女性,由此更应该善自珍重,好好运用人身!  真实的修行,不为这些外缘所困囿。没有绝对的男人相和女人相。所谓男女,是假名安立而已。有女态病患的,才是女身。若没有此病,已是好汉。女身与好汉,在此时,已经超越了表面的形态,成为一个代词。若有男子的皮囊,却颠倒于女相的心小、情执重、依赖心强等八十四态,傲慢于八敬法,那一样是个不觉的痴汉;若借了女子的身躯,却能将担当坚韧的女性性格发扬光大,那么,任何一个平凡的女子,都可以与《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的光目女、婆罗门女相应,以女身发愿,以一己之痛生发天下之痛,以爱母亲的心增长成爱众生的心,那一样是成佛的栋梁,载动佛法的帆船。若为男子身,要检点自己是否有“女人”病,若为女子身,请发出金刚心!龙女、光目女、婆罗门女亦是大丈夫。让我们不因为被针砭而失去客观,也不因为名相而困扰,穿越表面的纷繁,正视身上的局限,那根本解脱的方法,就在眼前。  记者:您很关注女性,主张女性独立意识和女性自身的力量,您说过“爱是途径,而非彼岸”以指导女性,这句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程然:不敢说“指导”,我所有的文字,都是发自分享的心。它们并非准则,而是个人体验的蓝本。在我的经历里,爱给予我的,不是沉迷的温柔乡,而是经由它,继续觉悟的途径。  女性的性情、身体结构、后天教育、社会环境,都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依赖他人,脆弱,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很多女孩子因为遭遇了爱情而沦陷,为拥有小我世界沾沾自喜,而失去对世界和人生进行深度观察的兴趣和动力。有些人以为爱情就是女人的大本营,一旦失去怅然若失,甚至连自己的价值、位置都无法明确。这些都是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爱情只是我们前行路上的一粒蜜糖,一段风景,它远远不是彼岸。彼岸是经历很多很多蜜糖,体会很多很多挫折,美景或残局都要置身,才能抵达的。  只有这样的觉性,不昏睡,不自欺,才有可能看穿好景,看穿困境,得尝人生真味。  记者:您说在生活里修行,爱与生死都是必须个人学习的大事,请问领悟大事的根本是什么,又应该通过领悟达到怎样的高度?  程然:领悟大事的根本是觉性。  佛陀和波斯匿王曾经有过一段经典的对话。佛陀问波斯匿王,三岁看恒河,与八十岁看恒河,恒河有无改变?波斯匿王说,恒河一刻不停地在变化。佛陀又问他,那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呢?波斯匿王想了想,说我老了,恒河一直在流淌。佛陀启发王者说,你没有发现吗?恒河在流逝,你从孩童变作老人,但你觉性没变过。能见恒河之性不动。  在此,我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觉察之性没有改变过。  我们因为有这个觉性,才会发现无论生死,无论爱情,都不能真正地动摇或摧毁我们,那些虚妄的东西之所以会带给我们幻觉,是我们的虚妄之心在索求。我们产生欢乐和忧伤的觉受,是因为我们的妄心需要。觉性真正起作用的时候,这些都站不住脚。  这些话我勉强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实际上觉性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来实证。实证的境界非语言能够描述。人生的广度、深度、高度,唯有亲历者才能比肩而笑。这笑是拈花会心的笑,无法言诠。  我远远未及,却心有憧憬,愿以此与诸友勉励!


相关文章

  • 莲之爱作文
  • 莲之爱作文 莲之爱作文 师院附中 九年级 石雨轩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大多数人爱的是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却更喜爱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爱·莲之姿 ...查看


  • [中国环境报]- 农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技术挺管用
  • 农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技术挺管用 引进技术加强本土化,出水可持续达标,吨水运维费用较低 ◆ 本报记者 崔煜晨 农村污水长期以来由于分散.水量少等特点,处理较为困难.虽然一些企业在农村也有布局,但是能够保证出水稳定达标,并且实现规模效益的并不多 ...查看


  • 莲花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1
  • 莲花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吉祥八宝之莲花 莲花,是人们所喜爱的名花.莲花在中国,开始是作为一种观赏花卉为人们所喜爱的.随着佛教的传入,莲花被赋予伦理美的属性.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莲花在汉语里有三十多种名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咏它 ...查看


  •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 每当仲夏时分,荷花(莲花)盛开之际,中国各地的摄影人,便携带长枪短炮,披挂上阵,成群结队赶往当地的大小荷塘,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拍摄荷花战役.虽然,有跻身于阳春白雪行列的摄影家不屑于此,甚至讥为"糖水行动"(所拍皆为&quo ...查看


  • 寻找桃花源-广州莲花山旅游赏花攻略
  • www.gzsxj.com 寻找桃花源-广州莲花山旅游赏花攻略 春天到了,草儿开始发芽,杨柳开始抽蕊,桃花也竞相盛开了.古人曾用"人面桃花相映红"来赞美少女娇艳的姿容.桃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文人墨客喜爱的花卉,它象征着爱情 ...查看


  • 古筝的风格特点
  • 古筝--云水禅心 古筝是中国极具特色的传统乐器. 音乐柔美,清雅,塑性极大,常因乐曲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以清新中不失庄严,淡雅中不失通俗的独特风格.聆听时令人充分得到宁静,空灵.飘逸,完全表达佛乐的高远意境,展现佛曲的庄严清净.悠扬动 ...查看


  • 看取莲花净
  • 看取莲花净 作者:雪小禅 来源:<视野>2013年第08期 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莲花.那是我的内心风暴,穿过很多绮丽的风景,翩然来到我眼前. 也是我的名字. 小小的一朵莲.很孤洁的样子.轻而飘逸.仿佛气定神闲.其实内心里万千 ...查看


  • 荡里莲花2014年27期
  • 当马家荡千亩莲塘倏然跃入眼帘时,那一刻洋溢于心底的喜悦,只化作低低的倾诉:原来你在这里! 莲塘的上面,天,蔚蓝的,像刚出水的芙蓉,清新怡人.偶尔一两只小鸟,在这蔚蓝的天空下,扑腾着翅膀,随风而去.我站立的地方,是一弯碧水萦绕的莲塘,莲塘很宽 ...查看


  • 描写花的段落:描写莲花的段落
  • 1.水中仙子--荷花.我要做一个像你这样的人,做一个心灵像你一般高洁的人,踏踏实实,坦坦荡荡,活出自我,活出尊严! 2.夏天到来了,莲长得更快了.隔几天不见,忽然一次,我发现在叶子下面竟冒出了一朵莲花来.这是一朵白色单瓣莲花.白中还透着点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