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 )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
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 探究解决问题 )的策略,为他们( 终身的学习 )和
生活打好基础。
2、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 学
生对科学概念和事实的理解 ),更要关注他们(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
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预习过 )。评价指标应该是( 全面的)的,要包括( 科学素养 )
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学生 )、(教师 )、
( 家长 )等。
3、( 内容标准 )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 总目标)和( 分目标)的进一步
具体化。本《标准》把三个领域(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科学知识 )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 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
、 地球与宇宙 )展开。
4、科学课程要面( 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
会和有效的指导。
5、科学学习要以( 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6、《课标》的分目标有( 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和( 科学知识 )。
7、《标准》共分( 五 )个部分。第三部分是(内容标准 )。
8、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 )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
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简答题:
1、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包括:
悉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
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关系;培养儿童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2、《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有哪些?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有哪些?
l 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法多样、
时机全程)
l 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l 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
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
2011年春季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科学)
1、探究式学习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从图书馆、互联
网等搜集信息即是一种( )学习。
2、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这是一种( )。
3、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首先要( ),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新理念。
4、在科学探究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切实可行又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
( ),并通过( )和( ),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
目标和内容,当然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
5、1961年,美国教授施瓦布提出了与布鲁纳“发现法”相似的,但更具操作性的教
学方法――(“ ”)方法。
6、( )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性,通常表现为积极或消极、热情或冷淡、
好或坏。
7、“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是( )的思想。
8、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材中应表现为( )性、( )性与( )性。
9、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从活动( )、( )、( )三个方面着手。
10、( )是小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物体与物质的中介。
11、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来讲,可分为( )和
( )。
12、需长期积累才能实现的目标宜采用( )表达。
13、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 )的教学观点。
14、形成性评价与传统教育评价的最大区别是在( )的拓展。
15、科学课程中“科学知识”领域的评价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有( )、
( )以及( )和专题考查。
16、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 )和以
( )分为两种。
17、用做档案的方法做学生学业的全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法称为( )评价法。
18、从教育测量学看,学科测验可以分为( )和( )两种,期末考
试属于( )测验。
19、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应以( )、( )。
20、( )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
21、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多种不同的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 )、( )、( )。
22、小学科学教师除了对一个( )有较全面的经验外,还需要有机会使自
己对科学内容有广泛的了解。
23、生物角宜布置于科学教室( ),以不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二、判断题。
1、科学认识是对无限发展客体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认识,总是在逼迫正确的答
案,但永远无法达到。( )
2、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
3、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进日常生活的方式
与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4、光是一切颜色的来源,没能光,也就没有颜色。( )
5、由学生参加的活动都是亲历活动。( )
6、现代教育技术即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
利用、评价和管理,来实现教育的优化。( )
7、定量评价一般总要优于定性评价。( )
三、简答题。
1、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要求是什么?
2、小学生科学探究的重点是什么?
3、为什么要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4、科学教育如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5、在科学学习方面应培养小学生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不同年级学生探究活动的差别怎样?
7、科学课程评价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8、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
如何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一、填空。(30分)
1、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 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
、 发展趋势的、适应 的和有利于为他
们的人生建造 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
2、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 ,获得 ,形成正确
的 ,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 ,什么不是科学。
3、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 , ,对待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四个方面。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 状况,以利
于 、 ,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
的科学素养。
5、《标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 、 、 、物质世界、 五大部分,并在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
二、选择:(15分)
1、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 ( )
A.看问题、想问题 B.想问题、答问题
C.看问题、答问题 D.想问题、提问题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属于( )
A.科学研究 B.科学探究
C.科学探讨 D.科学讨论
3、“( )”则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
A.使用课本 B.教教材
C.用教材教 D.阅读教材
4、( )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A.自然课 B.实验课
C.新授课 D.科学课
5、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 ( )
A.课程资源 B.教学资源
C.课本资源 D.科学资源
三、判断。(16分)
1、科学认识是对无限发展客体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认识,总是在逼迫正确的答案,但
永远无法达到。 ( )
2、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 )
3、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进日常生活的方式与习惯,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
4、光是一切颜色的来源,没能光,也就没有颜色。 ( )
5、由学生参加的活动都是亲历活动。 ( )
6、现代教育技术即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
评价和管理,来实现教育的优化。 ( )
7、定量评价一般总要优于定性评价。 ( )
8、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
植动物,家庭科技藏书等。 ( )
四、简答题。
1、《课标》指出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2、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3、简述《课标》对评价方面的建议。
一、填空题。
1、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 )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以( )为主的学
习活动。
2、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 )、( )和( ),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
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科学学习的( ),但不是科学学习的惟
一模式。
4、科学课程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 )、( )和
( )的整合。
5、( )、( )、( )等都应成为科学课程评价的主体。
6、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 )和( )。
7、科学探究大致涉及( )、( )、( )、观察、实验、制作、( )、( )、( )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 )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8、科学知识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与( )。
9、在组织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可安排学生进行( ),然后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 )、有( )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10、对科学探究结论果的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 )、( )、( )、( )来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1、学生科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包括对待( )、对待( )、对待( ),对待( )四个方面。
12、生物除了动物、植物还包括( )、( )。
13、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这是一种( )的观点。
14、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 ),也可以是( )。
15、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以( )。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 )。
1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 )、( )和( )。新课程大力提倡( )。
17、科学课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时机( )。
18、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 )、( )和( )三类;从性质上包括( )、( )、( )三大资源。
19、科学教育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小学以上要按国家仪器配备目录( )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 )。
二、简答题。
1、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2、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
3、科学课程的内容包括那五个方面。
4、在科学课目标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
5、科学教育中如何利用和开发学校课程资源。
三、论述题。
1、根据课标教学实施建议,举例谈谈怎样有效组织好科学教学活动。
2、评价是新课改的重点,也是难点,请你结合新课标学习,谈谈怎样科学地实施学生科学课的学业评价。
一、填空题。(15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_____ ____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______、组际____ _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________、_____ __之间的多
向交流。
3.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即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_____,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___ ____。
4.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___ __________有关的浅显的________,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__ _________和___ ________。
5.《课程标准》把科学知识领域的内容分成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展开。
6.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____ _______。
二、判断题。(10分)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课中每堂课必须要进行探究。( )
2.科学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的讲授法完全可以摒弃。( )
3.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在具体操作时一个都不能漏掉。( )
4.在讨论、辩论活动中,教师不必多干预,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展开讨论,效果更好。( )
5.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究的基础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坎坷的,探究的结果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或者出乎意料的。( )
6.学生亲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只能在课堂上完成。( )
7.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应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后继性和层次性。( )
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尊重事实,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9.内容标准是《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
10.高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低估更可怕。( )
三、填图题。(9分)
请填写完整科学探究内容标准框图。
四、列举题。(24分)
1.列举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列举科学课程的评价方法。
3.列举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类型。
搜五、简答题。(14分)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涉及哪三方面?
2.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什么?
3.“生命世界”中有关“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内容有哪些?
生
六、论述题。(12分)
1.有效教学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高效教学是追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并扩大落实教学目标,或在减少教学时间的情况下落实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高效教学实际上就是提高教学效率。请结合我县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专题,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教学目标的调控策略。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可以预见的,有些问题是不可预见的。
对于可预见的问题可以进行设计与组织;对继发性问题需要教师组织。请结合我县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专题,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学生问题的组织策略。
七、案例分析。(16分)
1.在教学《蚂蚁》一课时,老师课前让学生带来了蚂蚁,可刚上课不久,有一位学生不小心打翻了装有蚂蚁的盒子,蚂蚁倒了一地。这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
方式一:老师对这位学生进行了批评,并且制止他抓蚂蚁,让他与其他带蚂蚁的同学一起观察,然后继续顺利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
方式二:老师没有指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捉。这时有的学生努力地去捉东奔西跑的蚂蚁,满头大汗但却一只也没有捉到;有的轻易就捉到了两三只;有的学生用放大镜在地上就展开了观察;有的让蚂蚁在自己的手上爬;还有的和蚂蚁玩起了堵截的游戏„„
这两种教学方法你认为哪一种处理比较恰当,请阐明你的观点。
2.在教学《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时,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搅拌、用热水、砸碎可以加快溶解。
师:我们知道了加快溶解的方法,如果要让溶解慢一些,有什么办法?
生:不搅拌。
生:用凉水。
生:不砸碎。
师:这些方法都能减慢溶解速度。
老师刚要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生:水放的少一些溶解得慢。
师:?
生:如比说,一滴水中我放入一麻袋盐。
师:„„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个学生的问题?
4.小学科学课教学如何突出“科学味”?(从科学本质的三大问题回答)
______。
___。
3.“生命世界”中有关“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内容有哪些?
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__________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________、组际________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多向交流。
3.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即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________,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________。
4.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______________有关的浅显的________,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课程标准》把科学知识领域的内容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展开。
6.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20分)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课中每堂课必须要进行探究。( )
2.科学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的讲授法完全可以摒弃。( )
3.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在具体操作时一个都不能漏掉。( )
4.在讨论、辩论活动中,教师不必多干预,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展开讨论,效果更好。( )
5.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究的基础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坎坷的,探究的结果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或者出乎意料的。( )
6.学生亲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只能在课堂上完成。( )
7.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应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后继性和层次性。( )
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尊重事实,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9.内容标准是《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
10.高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低估更可怕。( )
三、简答题(30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生命世界”中有关“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内容有哪些?
3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什么?
四、论述题:(20分)
小学科学课教学如何突出“科学味”?(从科学本质的三大问题回答)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科学素养 )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 探究 )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科学知识 )。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 多元化 );评价内容的( 全面化 ); 评价方法的( 多样化 );评价时机的( 全程化 )。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 学校资源 )、( 家庭资源 )和( 社区资源 )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 )三大资源。 6 .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 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
趣),形成( 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 )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 实践性 )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 观察实验 )、( 动手操作 )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 基础性 )、( 系统性 )与( 探究性 )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 搜集信息 )、( 现场考察 )、(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 专题研究 )、( 情景模拟 )、( 科学小制作 )、( 讨论辩论 )、( 种植饲养 )、(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
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三、案例分析
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 )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 探究解决问题 )的策略,为他们( 终身的学习 )和生活打好基础。
2、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 学生对科学概念和事实的理解 ),更要关注他们(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预习过 )。评价指标应该是( 全面的)的,要包括( 科学素养 )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学生 )、(教师 )、( 家长 )等。
3、( 内容标准 )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 总目标)和( 分目标)的进一步
具体化。本《标准》把三个领域(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科学知识 )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
、 地球与宇宙 )展开。
4、科学课程要面( 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5、科学学习要以( 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6、《课标》的分目标有( 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和( 科学知识 )。
7、《标准》共分( 五 )个部分。第三部分是(内容标准 )。
8、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 )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
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简答题:
1、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包括:
悉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儿童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2、《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有哪些?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有哪些?
l 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法多样、时机全程)
l 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l 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 )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
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 探究解决问题 )的策略,为他们( 终身的学习 )和
生活打好基础。
2、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 学
生对科学概念和事实的理解 ),更要关注他们(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
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预习过 )。评价指标应该是( 全面的)的,要包括( 科学素养 )
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学生 )、(教师 )、
( 家长 )等。
3、( 内容标准 )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 总目标)和( 分目标)的进一步
具体化。本《标准》把三个领域(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科学知识 )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 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
、 地球与宇宙 )展开。
4、科学课程要面( 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
会和有效的指导。
5、科学学习要以( 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6、《课标》的分目标有( 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和( 科学知识 )。
7、《标准》共分( 五 )个部分。第三部分是(内容标准 )。
8、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 )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
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简答题:
1、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包括:
悉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
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关系;培养儿童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2、《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有哪些?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有哪些?
l 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法多样、
时机全程)
l 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l 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
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
2011年春季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科学)
1、探究式学习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从图书馆、互联
网等搜集信息即是一种( )学习。
2、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这是一种( )。
3、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首先要( ),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新理念。
4、在科学探究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切实可行又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
( ),并通过( )和( ),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
目标和内容,当然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
5、1961年,美国教授施瓦布提出了与布鲁纳“发现法”相似的,但更具操作性的教
学方法――(“ ”)方法。
6、( )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性,通常表现为积极或消极、热情或冷淡、
好或坏。
7、“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是( )的思想。
8、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材中应表现为( )性、( )性与( )性。
9、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从活动( )、( )、( )三个方面着手。
10、( )是小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物体与物质的中介。
11、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来讲,可分为( )和
( )。
12、需长期积累才能实现的目标宜采用( )表达。
13、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 )的教学观点。
14、形成性评价与传统教育评价的最大区别是在( )的拓展。
15、科学课程中“科学知识”领域的评价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有( )、
( )以及( )和专题考查。
16、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 )和以
( )分为两种。
17、用做档案的方法做学生学业的全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法称为( )评价法。
18、从教育测量学看,学科测验可以分为( )和( )两种,期末考
试属于( )测验。
19、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应以( )、( )。
20、( )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
21、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多种不同的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 )、( )、( )。
22、小学科学教师除了对一个( )有较全面的经验外,还需要有机会使自
己对科学内容有广泛的了解。
23、生物角宜布置于科学教室( ),以不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二、判断题。
1、科学认识是对无限发展客体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认识,总是在逼迫正确的答
案,但永远无法达到。( )
2、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
3、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进日常生活的方式
与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4、光是一切颜色的来源,没能光,也就没有颜色。( )
5、由学生参加的活动都是亲历活动。( )
6、现代教育技术即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
利用、评价和管理,来实现教育的优化。( )
7、定量评价一般总要优于定性评价。( )
三、简答题。
1、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要求是什么?
2、小学生科学探究的重点是什么?
3、为什么要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4、科学教育如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5、在科学学习方面应培养小学生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不同年级学生探究活动的差别怎样?
7、科学课程评价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8、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
如何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一、填空。(30分)
1、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 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
、 发展趋势的、适应 的和有利于为他
们的人生建造 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
2、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 ,获得 ,形成正确
的 ,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 ,什么不是科学。
3、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 , ,对待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四个方面。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 状况,以利
于 、 ,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
的科学素养。
5、《标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 、 、 、物质世界、 五大部分,并在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
二、选择:(15分)
1、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 ( )
A.看问题、想问题 B.想问题、答问题
C.看问题、答问题 D.想问题、提问题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属于( )
A.科学研究 B.科学探究
C.科学探讨 D.科学讨论
3、“( )”则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
A.使用课本 B.教教材
C.用教材教 D.阅读教材
4、( )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A.自然课 B.实验课
C.新授课 D.科学课
5、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 ( )
A.课程资源 B.教学资源
C.课本资源 D.科学资源
三、判断。(16分)
1、科学认识是对无限发展客体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认识,总是在逼迫正确的答案,但
永远无法达到。 ( )
2、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 )
3、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进日常生活的方式与习惯,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
4、光是一切颜色的来源,没能光,也就没有颜色。 ( )
5、由学生参加的活动都是亲历活动。 ( )
6、现代教育技术即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
评价和管理,来实现教育的优化。 ( )
7、定量评价一般总要优于定性评价。 ( )
8、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
植动物,家庭科技藏书等。 ( )
四、简答题。
1、《课标》指出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2、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3、简述《课标》对评价方面的建议。
一、填空题。
1、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 )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以( )为主的学
习活动。
2、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 )、( )和( ),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
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科学学习的( ),但不是科学学习的惟
一模式。
4、科学课程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 )、( )和
( )的整合。
5、( )、( )、( )等都应成为科学课程评价的主体。
6、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 )和( )。
7、科学探究大致涉及( )、( )、( )、观察、实验、制作、( )、( )、( )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 )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8、科学知识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与( )。
9、在组织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可安排学生进行( ),然后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 )、有( )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10、对科学探究结论果的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 )、( )、( )、( )来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1、学生科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包括对待( )、对待( )、对待( ),对待( )四个方面。
12、生物除了动物、植物还包括( )、( )。
13、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这是一种( )的观点。
14、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 ),也可以是( )。
15、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以( )。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 )。
1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 )、( )和( )。新课程大力提倡( )。
17、科学课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时机( )。
18、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 )、( )和( )三类;从性质上包括( )、( )、( )三大资源。
19、科学教育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小学以上要按国家仪器配备目录( )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 )。
二、简答题。
1、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2、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
3、科学课程的内容包括那五个方面。
4、在科学课目标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
5、科学教育中如何利用和开发学校课程资源。
三、论述题。
1、根据课标教学实施建议,举例谈谈怎样有效组织好科学教学活动。
2、评价是新课改的重点,也是难点,请你结合新课标学习,谈谈怎样科学地实施学生科学课的学业评价。
一、填空题。(15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_____ ____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______、组际____ _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________、_____ __之间的多
向交流。
3.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即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_____,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___ ____。
4.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___ __________有关的浅显的________,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__ _________和___ ________。
5.《课程标准》把科学知识领域的内容分成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展开。
6.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____ _______。
二、判断题。(10分)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课中每堂课必须要进行探究。( )
2.科学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的讲授法完全可以摒弃。( )
3.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在具体操作时一个都不能漏掉。( )
4.在讨论、辩论活动中,教师不必多干预,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展开讨论,效果更好。( )
5.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究的基础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坎坷的,探究的结果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或者出乎意料的。( )
6.学生亲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只能在课堂上完成。( )
7.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应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后继性和层次性。( )
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尊重事实,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9.内容标准是《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
10.高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低估更可怕。( )
三、填图题。(9分)
请填写完整科学探究内容标准框图。
四、列举题。(24分)
1.列举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列举科学课程的评价方法。
3.列举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类型。
搜五、简答题。(14分)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涉及哪三方面?
2.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什么?
3.“生命世界”中有关“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内容有哪些?
生
六、论述题。(12分)
1.有效教学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高效教学是追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并扩大落实教学目标,或在减少教学时间的情况下落实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高效教学实际上就是提高教学效率。请结合我县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专题,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教学目标的调控策略。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可以预见的,有些问题是不可预见的。
对于可预见的问题可以进行设计与组织;对继发性问题需要教师组织。请结合我县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专题,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学生问题的组织策略。
七、案例分析。(16分)
1.在教学《蚂蚁》一课时,老师课前让学生带来了蚂蚁,可刚上课不久,有一位学生不小心打翻了装有蚂蚁的盒子,蚂蚁倒了一地。这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
方式一:老师对这位学生进行了批评,并且制止他抓蚂蚁,让他与其他带蚂蚁的同学一起观察,然后继续顺利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
方式二:老师没有指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捉。这时有的学生努力地去捉东奔西跑的蚂蚁,满头大汗但却一只也没有捉到;有的轻易就捉到了两三只;有的学生用放大镜在地上就展开了观察;有的让蚂蚁在自己的手上爬;还有的和蚂蚁玩起了堵截的游戏„„
这两种教学方法你认为哪一种处理比较恰当,请阐明你的观点。
2.在教学《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时,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搅拌、用热水、砸碎可以加快溶解。
师:我们知道了加快溶解的方法,如果要让溶解慢一些,有什么办法?
生:不搅拌。
生:用凉水。
生:不砸碎。
师:这些方法都能减慢溶解速度。
老师刚要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生:水放的少一些溶解得慢。
师:?
生:如比说,一滴水中我放入一麻袋盐。
师:„„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个学生的问题?
4.小学科学课教学如何突出“科学味”?(从科学本质的三大问题回答)
______。
___。
3.“生命世界”中有关“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内容有哪些?
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__________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________、组际________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多向交流。
3.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即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________,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________。
4.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______________有关的浅显的________,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课程标准》把科学知识领域的内容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展开。
6.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20分)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课中每堂课必须要进行探究。( )
2.科学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的讲授法完全可以摒弃。( )
3.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在具体操作时一个都不能漏掉。( )
4.在讨论、辩论活动中,教师不必多干预,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展开讨论,效果更好。( )
5.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究的基础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坎坷的,探究的结果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或者出乎意料的。( )
6.学生亲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只能在课堂上完成。( )
7.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应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后继性和层次性。( )
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尊重事实,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9.内容标准是《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
10.高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低估更可怕。( )
三、简答题(30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生命世界”中有关“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内容有哪些?
3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什么?
四、论述题:(20分)
小学科学课教学如何突出“科学味”?(从科学本质的三大问题回答)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科学素养 )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 探究 )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科学知识 )。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 多元化 );评价内容的( 全面化 ); 评价方法的( 多样化 );评价时机的( 全程化 )。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 学校资源 )、( 家庭资源 )和( 社区资源 )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 )三大资源。 6 .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 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
趣),形成( 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 )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 实践性 )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 观察实验 )、( 动手操作 )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 基础性 )、( 系统性 )与( 探究性 )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 搜集信息 )、( 现场考察 )、(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 专题研究 )、( 情景模拟 )、( 科学小制作 )、( 讨论辩论 )、( 种植饲养 )、(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
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三、案例分析
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 )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 探究解决问题 )的策略,为他们( 终身的学习 )和生活打好基础。
2、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 学生对科学概念和事实的理解 ),更要关注他们(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预习过 )。评价指标应该是( 全面的)的,要包括( 科学素养 )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学生 )、(教师 )、( 家长 )等。
3、( 内容标准 )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 总目标)和( 分目标)的进一步
具体化。本《标准》把三个领域(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科学知识 )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
、 地球与宇宙 )展开。
4、科学课程要面( 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5、科学学习要以( 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6、《课标》的分目标有( 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和( 科学知识 )。
7、《标准》共分( 五 )个部分。第三部分是(内容标准 )。
8、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 )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
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简答题:
1、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包括:
悉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儿童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2、《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有哪些?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有哪些?
l 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法多样、时机全程)
l 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l 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