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飞速发展,在城市交通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项目建设的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评价,本文采用经济评价的方法,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通过运用各项评价指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和费用做了深入阐述。轨道交通是投资额巨大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应该重点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出发,正确合理的对其进行评价。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评价指标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是提高运输速度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1世纪以来,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 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在努力建设轨道交通。预计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 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必将加快。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投资额巨大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全面的经济评价尤为重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需要从理论和实际方面出发,对其做全面评价。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评价的理论原则
1.1经济评价理论
轨道交通项目属于公共事业,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比较其替代方案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来进行评价。 一般而言,项目目标就是要使净效益最大化,即将整个项目在工程寿命期内的效益和成本均贴现到基年,其贴现率应合理地体现社会对资金的时间成本和资金的机会成本。
1.2 政策评价理论
交通项目评价在重视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从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出发进行分析. 。除了评价项目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外,还必须评价非经济方面的影响。例如:城市人口分布的合理性、政治上的公平性,这些可能难以定量计算,可以采用比较性的、描述性的文字或表格来定性说明。例如重要场所周围的
[1]空气质量、历史遗址的保护等。
可以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角度来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做全面的分析论证。
2.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预算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以考虑项目的可行性。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有客流预测数据、投资估算、成本估算等。
2.1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项目财务评价的时候,应先对其进行客流预测,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受交通出行总量,交通结构的影响。
2.1.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主要内容
预测条件界定;远期年份运输需求总量及分布预测;不同建设方案下不同方式分担结构及网络分配结果;客流预测的灵敏度分析及评价。
2.1.2可通过四阶段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预测方法和模型
2.1.3客流预测结果分析
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的交通需求是通过各规划期的下列指标来表征的:年平均日客运量,年平均日高峰小时客运量,全日单向最大断面客运量,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运量,各站乘降量,客运量高峰小时系数B ,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高峰小时系数D 。
B =高峰小时客运量/年平均日客运量;
D =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运量/全日单向最大断面客运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潜能可通过该指标评价:K =B/D
若K >1, 则潜在趋势弱:若K <=1, 则潜在趋势强项目投资估算。
2.2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的估算
1)轨道交通工程费用的估算包括对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的估算。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估算包括对与土地使用有关的费用,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与未来企
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
3)预留费用的估算包括基本预留费,涨价预留费。
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估算包括建设期利息的估算、流动资金的估算、维持运营投资的估算。
2.3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成本估算
项目运营总成本包括: 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及费用摊销、财务费用。经营成本包括: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期间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成本包括: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材料、燃料费、电费、其他费。间接成本: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材料费、电费、其他费。期间费用:营业费、管理费。
2.4轨道交通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2.4.1根据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 分别测算得到以下评价指标:
财务评价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FIRR; 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 FNPV; 投资回收期; 财务内部收益率(自有资金) FIRR; 财务净现值(自有资金) FNPV。其它指标本项目年平均利润; 年平均利税总额;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2]项目债务主要是基本建设长期贷款。本项目的还款资金来源有: 折旧及摊销费、税后未分配利润。
2.4.3敏感度和适应性分析
敏感度分析的内容涉及两方面的指标:一是属于公交系统的因素,包括票价,公交网能力,服务水平等;二是属于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人口规模、沿线土地利用性质的变更、线路两端对外的吸引、机动车保有量及发展政策等。
适应性分析主要是要确定涉及客流量与可能的系统输送能力之间的关系。
经济评价可以直接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经济费用和效益的识别与估算,并编制报表,也可以在财务现金流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编制,由于轨道交通项目是公共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 财务效益差,其财务费用评价不能体现项目的合理性,应该重点研究其国民经济评价,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国
[3]民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尤为重要。
3. 国民经济评价
3.1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国民经济评价是在合理配置国家资源的前提下, 采用影子价格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从国民的整体角度评价投资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国民经济的净效益, 以此来判断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国民经济评价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识别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 计算和选取影子价格, 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 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进行方案比选。由此可见,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及计算是编制好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只有正确识别及计算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才能编制好国民经济评价。
3.2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的原则有:遵循效益和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国民经济评价使用影子价格, 在计算期内各年均不考虑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交通运输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按照“有无项目对比法”进行分析测算。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内容和范围:项目的国民经济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国民经济效益主要有投资乘数效益、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回收、项目的可量化间接社会效益以及不可量化社会效益。可量化间接效益包括: 节约在途时间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效益、减少交通事故效益、替代公交车的效益。不可量化社会效益包括: 改善交通结构, 减少能耗和对城市的污染; 提高道路通过能力,
[4]节省在途时间;促进城市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稳定社会。
3.3国民经济费用的调整计算方法
3.3.1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整。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需投入的设备材料财务价格基本上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及真实经济价值, 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只作如下调整:扣除建设期利息和税金等转移支付;土地影子费用调整。
3.3.2流动资金按指标估算, 不调整。
3.3.3经营费用的调整
经营费用在财务评价经营成本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调整内容如下:电价使用影子电价, 调整电费计算。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调整应根据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的实际情况, 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影子换算系数一般取0.9,此外还要扣除财务费用等转移支付费用。
3.4国民经济评价的各项效益
3.4.1投资乘数效益(B1)
据经济学理论显示, 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投资, 由于该项目实施能有效突破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有效改善基础设施, 大力优化投资环境, 产生直接和间接的“诱发性投资”,因而具有巨大的投资乘数效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益是十分明显的。按国际上通用的投资系数来分析投资效益, 根据有关的研究表明, 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 投资1元可增加GDP 约1.6至2.05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大, 建设周期长, 对所在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是明显的。
3.4.2旅客时间节约效益(B2)
这部分效益按客运量中的生产人员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估算。估算时一般可以假定旅客生产人员节约的时间中有一半可以用于生产, 创造价值。
3.4.3提高劳动生产率效益(B3)
由于乘坐地铁较乘坐公交车舒适度大为提高, 加上减少了塞车带来的烦躁和疲劳, 使乘坐地铁上班的乘客较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据统计约提高5.6%的效率。
3.4.4减少交通事故损失效益(B4)
由于地铁的安全性好, 大大降低了乘客的交通事故损失。
3.4.5土地升值效益(B5)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城市主要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沿线物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值。
3.4.6代替公交车的效益(B6)
如果不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大部分的客流考虑由地面公交车运输, 需增加公交车投入、公交车配套设施费投入及需消耗资源而产生运营费;需投入资金拓宽道路, 以后每年投入一定费用进行道路维修。代替公交车的效益包括公交车购置费、公交车配套设施费、道路拓宽及维修和公交车运营费四项。
3.4.7不可量化的国民经济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还可产生大量不可量化的国民经济效益。主要有:增加社会就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成, 减少了地面车流量, 从而减少了油耗及尾气和噪音污染;促进城市规划的实现, 促进城市经济发
[5]展;有利于居民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福贵,向红,李远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识别与模型建立[C].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谢逢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初探,华南理工大学
【3】铁道部计划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项目部,国家开发银行交通环保评审局.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Z].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4】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Z].(第3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飞速发展,在城市交通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项目建设的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评价,本文采用经济评价的方法,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通过运用各项评价指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和费用做了深入阐述。轨道交通是投资额巨大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应该重点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出发,正确合理的对其进行评价。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评价指标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是提高运输速度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1世纪以来,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 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在努力建设轨道交通。预计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 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必将加快。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投资额巨大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全面的经济评价尤为重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需要从理论和实际方面出发,对其做全面评价。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评价的理论原则
1.1经济评价理论
轨道交通项目属于公共事业,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比较其替代方案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来进行评价。 一般而言,项目目标就是要使净效益最大化,即将整个项目在工程寿命期内的效益和成本均贴现到基年,其贴现率应合理地体现社会对资金的时间成本和资金的机会成本。
1.2 政策评价理论
交通项目评价在重视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从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出发进行分析. 。除了评价项目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外,还必须评价非经济方面的影响。例如:城市人口分布的合理性、政治上的公平性,这些可能难以定量计算,可以采用比较性的、描述性的文字或表格来定性说明。例如重要场所周围的
[1]空气质量、历史遗址的保护等。
可以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角度来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做全面的分析论证。
2.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预算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以考虑项目的可行性。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有客流预测数据、投资估算、成本估算等。
2.1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项目财务评价的时候,应先对其进行客流预测,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受交通出行总量,交通结构的影响。
2.1.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主要内容
预测条件界定;远期年份运输需求总量及分布预测;不同建设方案下不同方式分担结构及网络分配结果;客流预测的灵敏度分析及评价。
2.1.2可通过四阶段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预测方法和模型
2.1.3客流预测结果分析
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的交通需求是通过各规划期的下列指标来表征的:年平均日客运量,年平均日高峰小时客运量,全日单向最大断面客运量,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运量,各站乘降量,客运量高峰小时系数B ,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高峰小时系数D 。
B =高峰小时客运量/年平均日客运量;
D =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运量/全日单向最大断面客运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潜能可通过该指标评价:K =B/D
若K >1, 则潜在趋势弱:若K <=1, 则潜在趋势强项目投资估算。
2.2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的估算
1)轨道交通工程费用的估算包括对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的估算。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估算包括对与土地使用有关的费用,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与未来企
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
3)预留费用的估算包括基本预留费,涨价预留费。
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估算包括建设期利息的估算、流动资金的估算、维持运营投资的估算。
2.3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成本估算
项目运营总成本包括: 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及费用摊销、财务费用。经营成本包括: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期间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成本包括: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材料、燃料费、电费、其他费。间接成本: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材料费、电费、其他费。期间费用:营业费、管理费。
2.4轨道交通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2.4.1根据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 分别测算得到以下评价指标:
财务评价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FIRR; 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 FNPV; 投资回收期; 财务内部收益率(自有资金) FIRR; 财务净现值(自有资金) FNPV。其它指标本项目年平均利润; 年平均利税总额;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2]项目债务主要是基本建设长期贷款。本项目的还款资金来源有: 折旧及摊销费、税后未分配利润。
2.4.3敏感度和适应性分析
敏感度分析的内容涉及两方面的指标:一是属于公交系统的因素,包括票价,公交网能力,服务水平等;二是属于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人口规模、沿线土地利用性质的变更、线路两端对外的吸引、机动车保有量及发展政策等。
适应性分析主要是要确定涉及客流量与可能的系统输送能力之间的关系。
经济评价可以直接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经济费用和效益的识别与估算,并编制报表,也可以在财务现金流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编制,由于轨道交通项目是公共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 财务效益差,其财务费用评价不能体现项目的合理性,应该重点研究其国民经济评价,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国
[3]民经济费用和效益的估算尤为重要。
3. 国民经济评价
3.1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国民经济评价是在合理配置国家资源的前提下, 采用影子价格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从国民的整体角度评价投资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国民经济的净效益, 以此来判断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国民经济评价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识别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 计算和选取影子价格, 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 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进行方案比选。由此可见,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及计算是编制好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只有正确识别及计算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才能编制好国民经济评价。
3.2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的原则有:遵循效益和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国民经济评价使用影子价格, 在计算期内各年均不考虑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交通运输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按照“有无项目对比法”进行分析测算。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内容和范围:项目的国民经济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国民经济效益主要有投资乘数效益、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回收、项目的可量化间接社会效益以及不可量化社会效益。可量化间接效益包括: 节约在途时间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效益、减少交通事故效益、替代公交车的效益。不可量化社会效益包括: 改善交通结构, 减少能耗和对城市的污染; 提高道路通过能力,
[4]节省在途时间;促进城市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稳定社会。
3.3国民经济费用的调整计算方法
3.3.1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整。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需投入的设备材料财务价格基本上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及真实经济价值, 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只作如下调整:扣除建设期利息和税金等转移支付;土地影子费用调整。
3.3.2流动资金按指标估算, 不调整。
3.3.3经营费用的调整
经营费用在财务评价经营成本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调整内容如下:电价使用影子电价, 调整电费计算。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调整应根据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的实际情况, 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影子换算系数一般取0.9,此外还要扣除财务费用等转移支付费用。
3.4国民经济评价的各项效益
3.4.1投资乘数效益(B1)
据经济学理论显示, 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投资, 由于该项目实施能有效突破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有效改善基础设施, 大力优化投资环境, 产生直接和间接的“诱发性投资”,因而具有巨大的投资乘数效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益是十分明显的。按国际上通用的投资系数来分析投资效益, 根据有关的研究表明, 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 投资1元可增加GDP 约1.6至2.05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大, 建设周期长, 对所在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是明显的。
3.4.2旅客时间节约效益(B2)
这部分效益按客运量中的生产人员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估算。估算时一般可以假定旅客生产人员节约的时间中有一半可以用于生产, 创造价值。
3.4.3提高劳动生产率效益(B3)
由于乘坐地铁较乘坐公交车舒适度大为提高, 加上减少了塞车带来的烦躁和疲劳, 使乘坐地铁上班的乘客较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据统计约提高5.6%的效率。
3.4.4减少交通事故损失效益(B4)
由于地铁的安全性好, 大大降低了乘客的交通事故损失。
3.4.5土地升值效益(B5)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城市主要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沿线物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值。
3.4.6代替公交车的效益(B6)
如果不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大部分的客流考虑由地面公交车运输, 需增加公交车投入、公交车配套设施费投入及需消耗资源而产生运营费;需投入资金拓宽道路, 以后每年投入一定费用进行道路维修。代替公交车的效益包括公交车购置费、公交车配套设施费、道路拓宽及维修和公交车运营费四项。
3.4.7不可量化的国民经济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还可产生大量不可量化的国民经济效益。主要有:增加社会就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成, 减少了地面车流量, 从而减少了油耗及尾气和噪音污染;促进城市规划的实现, 促进城市经济发
[5]展;有利于居民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福贵,向红,李远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识别与模型建立[C].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谢逢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初探,华南理工大学
【3】铁道部计划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项目部,国家开发银行交通环保评审局.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Z].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4】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Z].(第3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