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教材和导学案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教材和导学案的关系

有幸参加2014年全县高中语文体质课竞赛,两天半来,我从各位优秀的教师那里学得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我发现这次参加语文竞赛的15位教师,无一例外的使用了导学案,并且在使用导学案的老师授课中, 思路大体与导学案一致,教材和导学案在他们的课堂上都程度或轻或重地发挥着作用,那么,如何处理好教材和导学案的关系?我就这一话题,谈点自己的拙见与大家分享,限于时间和个人水平,不当之处甚至错误,还望大家批评指教。

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双向“三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组成部分,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线路图,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具有导学、导思、导做的作用。导学案要突出“导学”的功能,“导”就是指导、引导;“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连起来就是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是把握课堂的舵手,学生就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上,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做到课标,教材、学情、考情“四吃透”,必须在“吃透”的前提下把教材呈现的知识、有层次、有梯度、有内在联系,思维含量地问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仔细观察这些优秀老师的课堂导学案和教材的使用,结合本

人使用“导学案”的实际,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很多,最突出的问题是“导学案”与教材联系不紧密,具体表现有:1、学生预习时不看教材,直接在“导学案”上做题,看书的过程严重缺失。

2、学生为了完成导学案,应付老师的检查,便将资料书上,教材中的答案简单地摘抄到“导学案”上,自主思考,深度思考的过程缺失。3、重、难点的呈现在导学案上很清晰,学生的课本干净如新,缺少相应的勾划、记录、圈圈、点点等批注,记笔记的过程缺失。4、在实际的授课中,“导学案”中内容安排紧凑,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处理课本中的内容,解读课本的过程缺失。

5、在课后检测拓展中,“导学案”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拓展延伸不足, 检测的试题量有限,更多的思维开发,思维拓展不够,拓展延伸的过程缺失。

这里我将从三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对待处理这一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的主要特点。教材是科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性材料,是“纲”,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教材语言精练严谨,信息承载量很大,比如语文文言文文本下的注释非常详实,仔细研读是完全可以自主读懂、甚至理解文本的,特别是阅读鉴赏的文本后的练习题,都是多少名师大家钻研探讨的结晶,能从一定高度驾驭,概括文本的问题,因此上紧抓课本,吃透课本是非常关键的,千万不能丢开。二是教材中有关的图形,插图都是紧扣文本设计的,非常直观、形象,这有利于学生结合知识点来理解。导学案的打印材料,文字较多,图像少,就像黑

白电视机它再清楚也不如彩色电视机产生的信息量大。三是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科史,经典试验,研究过程、公式推导等的论述(特别是物理、化学、数学、历史、地理等学科),而导学案由于受篇幅限制不可能对以上详尽叙述。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导学案”的特点。我们编写的导学案,根植于教材,源于教材,但不同于教材, 它是我们备课组老师自主合作探究的结晶。它的特点(或优点)有:1、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愤不启“,问题即是导学。2、导学案尽可能以有利学生编写,它对教材知识进行了再现和进一步的解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把握。它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用较易理解的形式展示出来,起到复杂问题具体化,疑难问题简单化的作用。3、导学案中的问题间的过渡、引导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指南针,导学案中的问题之间设臵了梯子,作出了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了路线图,它在最关键的地方给予了教材学习恰如其分的引导。4、导学案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教材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整合,建立了知识网络,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5、导学案还留有学生思维的空间,你可以对知识细化,也可以进行反思,更关键的是,它为提升学生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教材和导学案结合使用,能提高教学效益。尽管导学案基本上可以含盖教材知识点,更有利于学习,但它不能完全代

替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合理运用二者,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争取最大的学习效益。1、多鼓励学生从教材中找解决问题的依据,(特别是语文的课后习题)高考阅读问题就是要我们从文本的把握中单独思考,独自组织,得出结论)有些学生喜欢从资料上找现成的答案,这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更不利于高考。“学而不思则惘”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教材上寻找依据,锻炼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对教材的利用效率。2、有些微观和科学过程对学生来讲是最困难的,文字表达要和图形,图像相结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我们可以在导学案上标注教材位臵和页码,方便学生查找。第三,鼓励学生在精彩展示的时候,尤其是问题解析的时候都要从教材上找相关的依据,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利用教材、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利用教材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师在课堂上,尤其是复习课上,要多联系教材,为学生作出示范作出榜样。将教材专题内、教材专题间,甚至教材和教材之间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也引导学生做同样的工作

教材和导学案各有特点,各有独到之处,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而产生的辅助材料。由于教材的过于简练严谨,学生无法直接地读懂、理解,所以必须经过教师的翻译和二度创作,形成导学案的学习,但是导学案绝对不能代替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要根基于教材,利用导学案的辅佐功能,循着导学案指示的路线和方法,搭建的

梯子,努力的独学。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找一个帮手,一个帮手不行要呼唤其他同伴共同来攻关。

总之,教材是根本,导学案是辅助,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使用的过程一定要两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作用。

如何处理好教材和导学案的关系

有幸参加2014年全县高中语文体质课竞赛,两天半来,我从各位优秀的教师那里学得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我发现这次参加语文竞赛的15位教师,无一例外的使用了导学案,并且在使用导学案的老师授课中, 思路大体与导学案一致,教材和导学案在他们的课堂上都程度或轻或重地发挥着作用,那么,如何处理好教材和导学案的关系?我就这一话题,谈点自己的拙见与大家分享,限于时间和个人水平,不当之处甚至错误,还望大家批评指教。

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双向“三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组成部分,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线路图,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具有导学、导思、导做的作用。导学案要突出“导学”的功能,“导”就是指导、引导;“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连起来就是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是把握课堂的舵手,学生就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上,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做到课标,教材、学情、考情“四吃透”,必须在“吃透”的前提下把教材呈现的知识、有层次、有梯度、有内在联系,思维含量地问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仔细观察这些优秀老师的课堂导学案和教材的使用,结合本

人使用“导学案”的实际,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很多,最突出的问题是“导学案”与教材联系不紧密,具体表现有:1、学生预习时不看教材,直接在“导学案”上做题,看书的过程严重缺失。

2、学生为了完成导学案,应付老师的检查,便将资料书上,教材中的答案简单地摘抄到“导学案”上,自主思考,深度思考的过程缺失。3、重、难点的呈现在导学案上很清晰,学生的课本干净如新,缺少相应的勾划、记录、圈圈、点点等批注,记笔记的过程缺失。4、在实际的授课中,“导学案”中内容安排紧凑,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处理课本中的内容,解读课本的过程缺失。

5、在课后检测拓展中,“导学案”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拓展延伸不足, 检测的试题量有限,更多的思维开发,思维拓展不够,拓展延伸的过程缺失。

这里我将从三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对待处理这一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的主要特点。教材是科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性材料,是“纲”,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教材语言精练严谨,信息承载量很大,比如语文文言文文本下的注释非常详实,仔细研读是完全可以自主读懂、甚至理解文本的,特别是阅读鉴赏的文本后的练习题,都是多少名师大家钻研探讨的结晶,能从一定高度驾驭,概括文本的问题,因此上紧抓课本,吃透课本是非常关键的,千万不能丢开。二是教材中有关的图形,插图都是紧扣文本设计的,非常直观、形象,这有利于学生结合知识点来理解。导学案的打印材料,文字较多,图像少,就像黑

白电视机它再清楚也不如彩色电视机产生的信息量大。三是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科史,经典试验,研究过程、公式推导等的论述(特别是物理、化学、数学、历史、地理等学科),而导学案由于受篇幅限制不可能对以上详尽叙述。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导学案”的特点。我们编写的导学案,根植于教材,源于教材,但不同于教材, 它是我们备课组老师自主合作探究的结晶。它的特点(或优点)有:1、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愤不启“,问题即是导学。2、导学案尽可能以有利学生编写,它对教材知识进行了再现和进一步的解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把握。它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用较易理解的形式展示出来,起到复杂问题具体化,疑难问题简单化的作用。3、导学案中的问题间的过渡、引导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指南针,导学案中的问题之间设臵了梯子,作出了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了路线图,它在最关键的地方给予了教材学习恰如其分的引导。4、导学案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教材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整合,建立了知识网络,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5、导学案还留有学生思维的空间,你可以对知识细化,也可以进行反思,更关键的是,它为提升学生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教材和导学案结合使用,能提高教学效益。尽管导学案基本上可以含盖教材知识点,更有利于学习,但它不能完全代

替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合理运用二者,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争取最大的学习效益。1、多鼓励学生从教材中找解决问题的依据,(特别是语文的课后习题)高考阅读问题就是要我们从文本的把握中单独思考,独自组织,得出结论)有些学生喜欢从资料上找现成的答案,这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更不利于高考。“学而不思则惘”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教材上寻找依据,锻炼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对教材的利用效率。2、有些微观和科学过程对学生来讲是最困难的,文字表达要和图形,图像相结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我们可以在导学案上标注教材位臵和页码,方便学生查找。第三,鼓励学生在精彩展示的时候,尤其是问题解析的时候都要从教材上找相关的依据,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利用教材、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利用教材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师在课堂上,尤其是复习课上,要多联系教材,为学生作出示范作出榜样。将教材专题内、教材专题间,甚至教材和教材之间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也引导学生做同样的工作

教材和导学案各有特点,各有独到之处,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而产生的辅助材料。由于教材的过于简练严谨,学生无法直接地读懂、理解,所以必须经过教师的翻译和二度创作,形成导学案的学习,但是导学案绝对不能代替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要根基于教材,利用导学案的辅佐功能,循着导学案指示的路线和方法,搭建的

梯子,努力的独学。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找一个帮手,一个帮手不行要呼唤其他同伴共同来攻关。

总之,教材是根本,导学案是辅助,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使用的过程一定要两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作用。


相关文章

  • 竞争与合作
  • 课题:竞争与合作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生活重的竞争,引导学生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依靠自己的实力赢得竞争,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引导他们 ...查看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吉林省目前全面展开的新课改是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新课改提出的许多新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所以,广大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参与实验的热情很高.但不得不令一 ...查看


  • 心理辅导课教案模板
  • 加封面中学生心理导向教案 第13课 行动之源 教师:_潘茂明_ 年级:_高二 _ 授课时间:_2010-6-5_ 课时长度:1课时 一.[教学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从而做各种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有的学生并不能正确 ...查看


  • 小学数学研讨主题
  • 动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策划与组织者:斯苗儿, 方张松: 文字整理: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唐彩斌, 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 徐莉,杭州求是教育集团 马珏. 本报记者:蒋亦丰 碰撞与融合 -浙江省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主题论坛纪要 ...查看


  • 2011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实务真题
  • 2011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沥青混合料中,属于间断级配的是( A ). A.SMA B.OGFC C.AM D ...查看


  • 如何处理课堂问题的预设)
  • 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问题预设,使课堂更精彩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教师机智,让课堂更精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改变课 ...查看


  • 6单元集体备课材料
  •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主备人:徐海燕 一.培训要点: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搜集资料,反思自己的教学.要做好整理,为展示成果做好准备. 主要围绕以下问题研讨: 1.明确本学段课标要求,并思考如何利用教材来 ...查看


  •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语文课
  •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语文课 一节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 如一节听话说话课的评估标准,与一节作文的评估标准就不一样.同 是听话说话课,由于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也有 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查看


  • 新人教版必修三1.2.1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汤阴一中的周艳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受文化影响>.我准备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