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初探
作者:王志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10期
摘 要:背越式跳高中,运动员的助跑、起跳角度、过杆动作和心理素质对于能否取得好的成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校5名跳高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角度;过杆动作;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28-02
一、问题提出
跳高比赛是以失败而告终的项目,随横杆的升高,运动员的助跑、起跳角度、过杆动作和心理素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科学合理的解决好上述问题,对于在比赛中发挥高水平,争取好成绩,是每一位教练关心的问题,在此我对以上四方面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做一些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对象:我校的跳高运动员,男3人,女2人。
方法:现场观察、查阅资料法、测量法、实验法。
三、分析与探讨
1、助跑
背越式跳高技术应着重解决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没有良好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助跑速度和跳跃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而现行的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往往将重点过多的集中在起跳和过杆技术上。我根据自己的训练经验和查阅资料,总结得出助跑在背跃式跳高技术中应是最主要的。根据背跃式跳高助跑的技术要素:
(1)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路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一是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曲线,因此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二是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三是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倾;四是最后一步与横杆成20°至30°,以保证从身体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平移距离。
(2)助跑技术:
助跑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创造条件。一般助跑为8~12步,分直线助跑、弧线助跑。
直线助跑技术特点是身体重心高而平稳;弧线助跑技术特点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内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条直线向内倾,整个过程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最后几步逐渐加快,最后一步最快。
队员在助跑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几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
产生原因:队员未能掌握好弧线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
我采取的主要手段:
一是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二是圆形跑、螺旋形跑和“8”字形跑;三是直线切入圆圈跑;四是用适当的绳子连接教练和学生(学生用内侧手抓住绳子),弧线跑时教练用力牵拉绳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学生躯干保持适当内倾,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
②起跳时脚位不正。
背跃式跳高最后一步放脚时,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不正确,同样会对起跳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会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是会造成起跳时横向水平速度过大,产生冲杆现象;二是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采取手段:一是上一步放脚模仿技术练习,练习中要求放脚方向要正;二是短程助跑弹性跳板起跳练习,方向与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
2、起跳角度
对于一个有一定的训练水平的跳高运动员来说,如何采用正确的腾起角度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成绩,也是运动训练中的主要问题。
根据力学原理分析,跳高起跳角是在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在水平速度一定时,垂直速度越大腾起角越大;垂直速度一定时,水平速度越大腾起角越小。
这说明垂直速度的大小更能影响腾起角的大小。物体按90°发射能获得最大高度,按45°能获得最大远度。但在体育运动中跳高起跳角不能达到90°,一是水平速度作用,二是起跳和落地不在一点上,因此体育训练中努力加大起跳角对提高成绩有很大意义。
根据我校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分析,从他们的触地角、蹬地角来看,他们的触地角相差不大,而蹬地角和离地面的角度是属于以垂直线起跳的“正心”,用力和倾斜垂直线的“偏心”,用力两种踏跳。我们从下表来分析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各种角度(角度以逆时针来看)。 地面与各运动员起跳中的夹角
李伟和燕红红的整个动作是以速度为基础的正心起跳,他们的技术动作完成得较好,能在速度快的基础上掌握沿直线起跳。在李伟越过1.75米,燕红红越过1.40米的高度时,身体的腾起分别为30cm和40cm,此时他们的身体都垂直在90°,这就为他们跳过那一高度打下了基础。而其他三位同学都因腾起后重心远远超过了垂直线导致失败。主要原因是触地角到蹬地角之间的时间过长,所以造成身体重心过早撞杆。
从以上的几名队员的起跳角来分析,我认为蹬地角应在84°-87°之间为好。
3、过杆动作
过杆采用倒7式,它具有简单、经济、实用的突出特点。其动作过程为:左脚起跳为例,起跳离地后人体向横杆上方飞进过程中,人体沿纵轴转动逐渐转为背对横杆。首先,旋内上伸的右臂过杆,当头、肩超过横杆后,向后仰头,挺胸,拔腰,两臂下放靠近体侧,摆动腿在保持膝角的情况下稍下放,此时腰已达横杆上;随即继续仰头,沉肩,拔腰,挺髋,膝外分,小腿放松后屈,此时身体正交于横杆上,身体呈卧“7”型;随后继续仰头,下沉肩,拔腰,挺髋,两大腿向上运动经横杆上方,膝达最高点,整个身体呈悬挂“7”型,紧接着低头,含胸,微屈髋,向上伸小腿,两臂位于体侧稍向前伸,身体呈“L”型,以肩和上背着地。
4、心理素质
随着训练的科学化,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仅消耗身体能量,而且也消耗心理能量。平时,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即使得到良好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在比赛中也很难取得优异成绩。体育运动成绩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结晶”,但是没有一项成绩的获得不与“心理因素”有关。其中跳高运动心理素质被认为是与成绩关系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因为它的比赛时间长,具有一定的“观战”时间,这段时间增加了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所以要求我们的运动员有最适宜的心理准备,它包括比赛的动机是否明确,参赛意识是否强烈和情绪状态的正常,以及运动员所需的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等。那么,情绪对跳高成绩影响到底有哪些?通常所说
在跳高比赛中由于情绪因素影响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比赛是在极其紧张困难的环境下进行的。我们在实践中常看到运动员有时在赛前感到精神状态良好,情绪稳定、有信心,比赛将会获得好成绩。有时赛前抑郁、焦虑不安、胆怯,比赛则连平时成绩也不如。这就是运动员产生不适情绪造成的。所以平时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学会控制调节心理过程,这样不但不会因心理因素影响成绩,反之还会促使比赛成功。
(2)几次试跳后的动作失误,造成情绪的过渡紧张,该次失误的刺激过大,使再次试跳时错误动作再现,这是因为过渡紧张使错误表象活跃起来,而正确的动作表象在某种程度上都产生了抑制。教练此时一方面要帮助运动员排除失误带来的心理压力,一方面用习惯的语言、手势鼓励运动员,而不是再次使对错误进行技术分析、评价,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效果。
(3)在比赛中因场地不适,观众态度造成的情绪变化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出现上述情况时要求我们的运动员要努力使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中去,不受外界干扰,尽可能做到行动果断,高度镇静,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完成比赛任务。
总之,心理素质训练是一种训练过程,是提高跳高成绩中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其作用首先不是对身体,而是对有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所以它需要经常有计划地进行,并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四、结论
1、合理的助跑轨迹有利于速度的发挥和取得好成绩;
2、起跳角度在84°~87°之间利于过杆动作的顺利完成;
3、倒“7”式过杆是种快速简洁、经济实用的过杆技术;
4、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跳跃高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黄坚毅.中国学校体育.背跃式跳高助跑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 韩 慧.田径. 成功跳跃高度关键.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初探
作者:王志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10期
摘 要:背越式跳高中,运动员的助跑、起跳角度、过杆动作和心理素质对于能否取得好的成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校5名跳高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角度;过杆动作;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28-02
一、问题提出
跳高比赛是以失败而告终的项目,随横杆的升高,运动员的助跑、起跳角度、过杆动作和心理素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科学合理的解决好上述问题,对于在比赛中发挥高水平,争取好成绩,是每一位教练关心的问题,在此我对以上四方面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做一些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对象:我校的跳高运动员,男3人,女2人。
方法:现场观察、查阅资料法、测量法、实验法。
三、分析与探讨
1、助跑
背越式跳高技术应着重解决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没有良好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助跑速度和跳跃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而现行的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往往将重点过多的集中在起跳和过杆技术上。我根据自己的训练经验和查阅资料,总结得出助跑在背跃式跳高技术中应是最主要的。根据背跃式跳高助跑的技术要素:
(1)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路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一是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曲线,因此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二是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三是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倾;四是最后一步与横杆成20°至30°,以保证从身体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平移距离。
(2)助跑技术:
助跑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创造条件。一般助跑为8~12步,分直线助跑、弧线助跑。
直线助跑技术特点是身体重心高而平稳;弧线助跑技术特点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内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条直线向内倾,整个过程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最后几步逐渐加快,最后一步最快。
队员在助跑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几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
产生原因:队员未能掌握好弧线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
我采取的主要手段:
一是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二是圆形跑、螺旋形跑和“8”字形跑;三是直线切入圆圈跑;四是用适当的绳子连接教练和学生(学生用内侧手抓住绳子),弧线跑时教练用力牵拉绳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学生躯干保持适当内倾,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
②起跳时脚位不正。
背跃式跳高最后一步放脚时,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不正确,同样会对起跳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会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是会造成起跳时横向水平速度过大,产生冲杆现象;二是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采取手段:一是上一步放脚模仿技术练习,练习中要求放脚方向要正;二是短程助跑弹性跳板起跳练习,方向与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
2、起跳角度
对于一个有一定的训练水平的跳高运动员来说,如何采用正确的腾起角度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成绩,也是运动训练中的主要问题。
根据力学原理分析,跳高起跳角是在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在水平速度一定时,垂直速度越大腾起角越大;垂直速度一定时,水平速度越大腾起角越小。
这说明垂直速度的大小更能影响腾起角的大小。物体按90°发射能获得最大高度,按45°能获得最大远度。但在体育运动中跳高起跳角不能达到90°,一是水平速度作用,二是起跳和落地不在一点上,因此体育训练中努力加大起跳角对提高成绩有很大意义。
根据我校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分析,从他们的触地角、蹬地角来看,他们的触地角相差不大,而蹬地角和离地面的角度是属于以垂直线起跳的“正心”,用力和倾斜垂直线的“偏心”,用力两种踏跳。我们从下表来分析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各种角度(角度以逆时针来看)。 地面与各运动员起跳中的夹角
李伟和燕红红的整个动作是以速度为基础的正心起跳,他们的技术动作完成得较好,能在速度快的基础上掌握沿直线起跳。在李伟越过1.75米,燕红红越过1.40米的高度时,身体的腾起分别为30cm和40cm,此时他们的身体都垂直在90°,这就为他们跳过那一高度打下了基础。而其他三位同学都因腾起后重心远远超过了垂直线导致失败。主要原因是触地角到蹬地角之间的时间过长,所以造成身体重心过早撞杆。
从以上的几名队员的起跳角来分析,我认为蹬地角应在84°-87°之间为好。
3、过杆动作
过杆采用倒7式,它具有简单、经济、实用的突出特点。其动作过程为:左脚起跳为例,起跳离地后人体向横杆上方飞进过程中,人体沿纵轴转动逐渐转为背对横杆。首先,旋内上伸的右臂过杆,当头、肩超过横杆后,向后仰头,挺胸,拔腰,两臂下放靠近体侧,摆动腿在保持膝角的情况下稍下放,此时腰已达横杆上;随即继续仰头,沉肩,拔腰,挺髋,膝外分,小腿放松后屈,此时身体正交于横杆上,身体呈卧“7”型;随后继续仰头,下沉肩,拔腰,挺髋,两大腿向上运动经横杆上方,膝达最高点,整个身体呈悬挂“7”型,紧接着低头,含胸,微屈髋,向上伸小腿,两臂位于体侧稍向前伸,身体呈“L”型,以肩和上背着地。
4、心理素质
随着训练的科学化,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仅消耗身体能量,而且也消耗心理能量。平时,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即使得到良好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在比赛中也很难取得优异成绩。体育运动成绩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结晶”,但是没有一项成绩的获得不与“心理因素”有关。其中跳高运动心理素质被认为是与成绩关系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因为它的比赛时间长,具有一定的“观战”时间,这段时间增加了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所以要求我们的运动员有最适宜的心理准备,它包括比赛的动机是否明确,参赛意识是否强烈和情绪状态的正常,以及运动员所需的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等。那么,情绪对跳高成绩影响到底有哪些?通常所说
在跳高比赛中由于情绪因素影响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比赛是在极其紧张困难的环境下进行的。我们在实践中常看到运动员有时在赛前感到精神状态良好,情绪稳定、有信心,比赛将会获得好成绩。有时赛前抑郁、焦虑不安、胆怯,比赛则连平时成绩也不如。这就是运动员产生不适情绪造成的。所以平时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学会控制调节心理过程,这样不但不会因心理因素影响成绩,反之还会促使比赛成功。
(2)几次试跳后的动作失误,造成情绪的过渡紧张,该次失误的刺激过大,使再次试跳时错误动作再现,这是因为过渡紧张使错误表象活跃起来,而正确的动作表象在某种程度上都产生了抑制。教练此时一方面要帮助运动员排除失误带来的心理压力,一方面用习惯的语言、手势鼓励运动员,而不是再次使对错误进行技术分析、评价,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效果。
(3)在比赛中因场地不适,观众态度造成的情绪变化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出现上述情况时要求我们的运动员要努力使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中去,不受外界干扰,尽可能做到行动果断,高度镇静,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完成比赛任务。
总之,心理素质训练是一种训练过程,是提高跳高成绩中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其作用首先不是对身体,而是对有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所以它需要经常有计划地进行,并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四、结论
1、合理的助跑轨迹有利于速度的发挥和取得好成绩;
2、起跳角度在84°~87°之间利于过杆动作的顺利完成;
3、倒“7”式过杆是种快速简洁、经济实用的过杆技术;
4、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跳跃高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黄坚毅.中国学校体育.背跃式跳高助跑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 韩 慧.田径. 成功跳跃高度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