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与繁笔教学片断

《简笔与繁笔》教学片断

师:事例论证。好了,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篇文章事例论证有什么特点?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通过研究这篇文章事例的特点,大家要发现,发现什么?议论文事例论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后我们才能运用这个原则去读议论文,用这个原则去写议论文。(以文本为例,注重学以致用)

现在我们开始研究,这篇文章事例究竟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你悟出了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怎么探究呢?大家看,说明简笔的妙用用了几个例子?(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齐):两个。

师:成双。说明繁笔的妙用又用了几个例子?

生(齐答):两个。

师:成对。好了,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说明简笔的妙用和繁笔的妙用都分别用两个例子?我们从中去掉一个行不行?(步步引导,层层深入)比如说明简笔的妙用用的两个例子,“破落”和“紧”这两种例子我们随便从中去掉一个,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为什么?说说理由。(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2:因为我们都举两个例子,能使文章表达得更全面,使它更具说服力;如果去掉了就不全面了。

师:你这个回答大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探索是一步一步的,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是正确的。刘老师也经常是肤浅的,没关系。接着说(把话筒递给另一个同学)。好,你说,为什么是两个例子,去掉一个例子行么?(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3:不行。如果只用一个例子,那么这个例子就有偶然性,并不严密。 师:这个回答我还不够满意。我认为这个同学没有答全面,好,那个同学说。 生4:如果这么砍掉的话,这么说就是作者赞成这个写法,因为他说写繁笔的例子多一些,写简笔的例子少一些,我觉得不平衡,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赞成写繁笔,对简笔持一种否认的态度。

师:嗯,你们同意她的看法吗?

生(齐):同意。

师:我不同意。(生4坐下)你不忙坐,问题还没有理清。我一定要你把这个问题说出来,怎么办?我告诉她行不行?(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齐):不行。

师:不行怎么办?我们帮助他一下。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就是“点拨”这两个例子,你看一看,和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有关系,那就是“惜墨如金”的后面是什么?

生4: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师:好,那么这两个例子和这一句话是什么关系?哪个例子说明数字传神的?

生(齐):破落。

师:哪个例子是说明是一字传神的?

生(齐):紧。

师:砍掉“破落”的例子,数字传神有没有依据?

(生摇头)

师:砍掉“紧”字的例子,一字传神有没有着落?

生:没有。

师:对了,问题就在这里。我们读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学会瞻前顾后,整体把握,不要孤立地去看,要联系前后。因为作者提出“惜墨如金”,作者力求数字乃一字传神。“破落”的例子刚好说明数字传神的,砍掉它数字传神没有依据。一“紧”字刚好说明一字传神的,砍掉它一字传神就没有着落。就好像我们一个人两只手砍掉一只,那是不健全的。

好了,那么说明繁笔的妙用也用了两个例子,为什么也要用两个呢?砍掉其中一个行么?谁来说?你来说。

生:我还没有想到。

师:好,那我还是点拨一下。你看这两个例子,和前面繁笔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关系?

生:拳打镇关西是说明“穷形尽相”的,名角出场是说明惜字如金的。

师:砍掉拳打镇关西,“穷形尽相”有没有着落?砍掉“名角出场”,“惜字如金”能体现出来么?

生:不能体现,所以不能砍掉。

师:所以这两个例子都是必要的。好,请坐。前面我们说过,读书要瞻前顾后,整体把握。好了,说明简笔的两个例子不能砍,说明繁笔妙用的两个例子也是不能砍的。

不能砍,没关系,但是能不能增加?你说。(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2:不能。太多了就会显得很拖沓。

师:好的,请坐下。说明简笔的妙用和繁笔的妙用的例子是必要的,而且也够了,再说下去,行文就显得翻涌拖沓,就好像一件新衣服我们在上面补上一个补丁,有必要么?

生(齐):没有。

师:对,没有必要。由此可知,议论文要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事例应该是什么?好,你说。(回顾总结)

生3:首先要说明它的特点,然后用事例来证明它的特点。事例不能砍也不能增。

师:做到“不可削,不能减”。那么这样的事例必要么?充足么?

生3:必要充足。

师:对了,请大家记住,我们议论文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使用的事例必须是必要的,而且是充足的,要达到“不可削,不得减”增加也不行,减少也不行。作者的这篇文章的用意符合他自己提出的要求。好了,不能增也不能减,由此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议论文事例运用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事例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

现在我们继续研究。看!(指向课件)说明简笔妙用的两个例子不能增也不能减,他们颠倒可以么?后面繁笔妙用的两个例子不能增也不能减,那么能不能颠倒顺序?大家想一想。大家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要把道理讲清楚。那个同学来说?

生4:我认为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如果两个事例的顺序颠倒的话,显得作者写的它的论据比较混乱。

师:比较混乱,这个话说得很关键。

生4:也就是说,它前面的论点和后面举的论据应该是相照应的。

师:相照应的,你说的非常好。这说明她读书注意到了瞻前顾后,整体把握。你看,为什么“破落”和“紧”这两个例子是不能颠倒的,仍然跟后面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一字传神这句话有关。对不对?数字乃一字传神,“数字传神”说在前面,而“破落”是与“数字传神”相对应的,当然应该说在前面;“一字传神”说在后面,而“紧”是与“一字传神”相对应的,也应该放在后面。如果颠倒顺序,论点和论据就发生了错位。

同样地,“拳打镇关西”,“等名角出场”,因为描摹物态穷形尽相、刻画心理细致入微,描摹物态穷形尽相说在前面的,拳打镇关西是说明穷形尽相,当然要与之对应,说在前面。刻画心理细致入微,“等名角盖叫天出场”的焦急心态是用来说明刻画心理细致入微的,当然要放在后面。

由此,我们要得出议论文应用事例的第二项基本原则,大家来概括。事例和论点之间应该怎么样?

生(齐):相互对应。

师:对了,是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好,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要遵循的第二项基本原则:观点与事例要丝丝入扣,不能发生错位现象。观点要统帅事例,事例要证明观点。

好了,继续探究,我们再看这篇文章事例论证,还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说明简笔和繁笔的妙用,一共是四个例子。请大家看,这四个例子从时代来看,你们看出了什么?

生:有古有今,从古到今。

师:它举的例子从时代来看,由古至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谁来说?为什么既要有古代的又要有今天的?

生5:这样比较充分,各有代表。

师:对了,请坐下。大家看,它使用的例子既有古代的,又有今天的,那就说明什么?从古至今的这样来使用简笔与繁笔是历来如此,这样来使用简笔与繁笔可以说从古至今历来如此,这就突出了论点的历史性和规律性。

好了,继续思考,继续思考这四个例子,说明简笔的妙用,你看,用的例子,偏偏是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水浒传》,用长文章来说明简笔的妙用,说明繁笔的妙用除了用到长文章以外,偏偏用到了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的短文章的例子,请大家思考一下,用长文章来说明简笔的妙用,用短文章来说明繁笔的妙用,为什么要这样举例啊?为什么说明简笔的妙用用长文章的例子,说明繁笔的妙用用短文章的例子。这又是什么意思?

谁来说,这个问题有难度哦,答不了没关系,本来就很难,答对了不得了,谁来说?(一女生站起来)好,这位同学知难而进啊,来,你说。

生:我认为它说明,简笔的话用这种长文章,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师肯定:形成一种对比,好。)说明即使是在长文章中也可以运用简笔,在短文章也可以运用繁笔,之间也是形成一种对比,让读者也更加体会到简笔与繁笔运用的重要性。

师:说明长文章也可以用到简笔,在短文章也可以用到繁笔,她这一点我觉得说得很不错,来,你再说。(指向下一位同学)

生:因为繁笔和简笔它所要的都是“各尽其宜,各尽其妙”,而并不是在于文章的长短,所以简笔和繁笔,好处是表达了作者——(顿住)

师:你说的话已经接近正确了,我再点拨你一下,请看这个问题和第一自然段的“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前面有句什么话?

生:文章的简繁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师:好的,这个问题刚好照应了课文第一自然的这句话,“文章的繁简又不能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要做到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这两个同学的回答完全正确。说明简笔的妙用偏偏用长文章的例子,这就说明,不要因为文章长我们就滥用笔墨。说明繁笔的妙用,偏偏用短文章的例子,这就说明,不要因为文章短我们就脱离表达的需要而追求形式上的简,导致短而空。这就刚好照应了第一自然的文章的“文章的繁简又不能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要做到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好了,刚才我们探讨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的第三个特点,从用例的时代来看,有古代的,有今天的,刚才有同学说,有代表性。另外,说明简笔的妙用用长文章的例子,说明繁笔的妙用用短文章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例子,怎么样?(一生回

答典型性)好,对了,这个同学说的非常好,典型,是不是啊?于是乎我们要总结出,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的第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生(齐说):要具有代表性,典型。

师:事例要有代表性,要典型。因为事例论证啊,我们从逻辑的角度来讲,它不是演绎而是归纳,是不完全归纳法的简单枚举法,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结论带有或然性。如果个别性事例不典型,没有代表性,他的结论就不站不住脚,他的论点的正确性就不能够显示出来。

好了,我们从研究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的特点出发,已经悟出了三项。我们继续发现,看哪位同学能发现,这篇文章的事例运用还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聚精会神开动脑筋,发现,继续发现。

(生沉思)

师:谁发现了?梦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

生(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谁发现了“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这个问题也有点难度哦!谁发现了?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还有什么特点?(点一生)请你说。

生:没想到。

师:没想到,没关系,我帮助你。你看一下第一个例子,“言简意赅”中的第一个例子,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这句话的后边又有什么话? 生: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

师:对了,这个例子后面有这句话。这句话对这个例子是在起什么作用?

生:修饰。

师:修饰吗?

生(其他):解释。

师:还有其他说法吗?(生众多答案)有同学说到了。哪位同学说的?你声音很小,你大胆的说。你说对了,没有理直气壮。(一生起)

生:我说的是点评。

师:有个同学谈到了,点评,对了,请坐下。算是你们发现的。你看,四个例子之后针对这个例子都有点评。着“破落”二字,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

师:那雪下得正紧,针对这个“紧”字就说了一长串,金圣叹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说一个紧字富有神韵,这都是对这个例子所作的点评。

师:由此,得出第四个四项基本原则,对事例论证所使用的事例要适当点评。 我们写议论文,同学们作文里最大的弊端就是观点加事例,缺少点评。为什么要点评?点评就是理性分析,就是说理的成分,就是演绎,就是体现事例和论点的内在的逻辑关联,我们今后写议论文写事例论证,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的观点加事例,对事例要进行点评。

师:好了,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研究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大家已经悟出了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哪四项,我们再来归纳一下。

生:第一项,事例的列举要充足和必要。第二项,观点与所举的事例要一一对应。第三项,事例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第四项,对事例要有适当的点评。

师:今后我们在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中,对事例论证一定要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

立足文本,重锤敲打,

——刘永康《简笔与繁笔》教学片断品析

品析者:孙炘

对语文教学来说,《简笔与繁笔》是一篇很有难度的议论文。初次接触这篇课文,教师很可能只是在文本外部打游击——笼统得讲解一下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据,分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如果这样讲解这篇课文是根本无法引领学生体会它的精妙之处,更无法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执教时,必须立足文本,高度聚焦于一点,针对这个“点”重锤敲打,步步引导,层层深入,最终得到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结论。

刘永康教授在执教这篇文本时,就立足“议论文事例论证四项原则”这一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最终得出结论,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一,选取一点,高度聚焦。片断教学时间一般只有十几分钟,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上出精彩的一课,必须要求执教者找准本文中的一个教学点,针对此点高度聚焦,让整个教学片断呈现“源于选点——发散选点——回归选点”的环形结构。刘永康教授在执教时就是依此模式进行教学的。

首先,刘教授选取了“议论文事例论证四项原则”这一点。

现在我们开始研究,这篇文章事例究竟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你悟出了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其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问题都是为了分析事例论证的原则,这些问题都源于选点而后发散出去。

最后,教师又让学生归纳这节课的要点,即事例论证的四项基本原则。 师:好了,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研究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大家已经悟出了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哪四项,我们再来归纳一下。

生:第一项,事例的列举要充足和必要。第二项,观点与所举的事例要一一对应。第三项,事例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第四项,对事例要有适当的点评。

至此,整个教学片断最终又回归起始点。

片断教学伊始,刘教授就明确这堂课就是来讲解事例论证的基本原则的,为整堂课定了一个范围。后面所有的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点,高度聚焦。最后,归纳总结。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结构紧凑,环环相扣。

第二,步步引导,层层分析。刘教授的这个片断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引导的过程,即他所谓的“点拨”。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特别是那种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不可能一下就回答出全面、完整、正确的答案。这时,就需要教师耐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点拨。只有让答案从学生自己的口中说出,他们才能切实地理解文本。试看刘教授对学生是如何进行点拨的:

师:你这个回答大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探索是一步一步的,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是正确的。刘老师也经常是肤浅的,没关系。接着说(把话筒递给另一个同学)。好,你说,为什么是两个例子,去掉一个例子行么?

师:这个回答我还不够满意。我认为这个同学没有答全面,好,那个同学说。 师:我不同意。(生4坐下)你不忙坐,问题还没有理清。我一定要你把这个问题说出来,怎么办?我告诉她行不行?生(齐):不行。师:不行怎么办?我们帮助他一下。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就是“点拨”这两个例子,你看一看,和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有关系,那就是“惜墨如金”的后面是什么?

师:好,那我还是点拨一下。你看这两个例子,和前面繁笔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关系?

师:对,没有必要。由此可知,议论文要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事例应该是什么?好,你说。

由以上五个问题可以看出,刘教授针对一个问题,五次引导学生,最终得出结论。他先问:“去掉一个例子行么?”学生回答不行,并说明理由。但是学生的理由是不全面的,他接着点拨到:“你看这两个例子和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的关系。”由此可见,刘教授在点拨时,十分注重针对性,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处可寻。而且,刘教师不是一下子就指出答案应该从哪里得来,而是一点一点抽丝剥茧般地引导学生,这样,也能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理清思路,循序渐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拨时话语是富于变化的。有的问题问“„„行吗?”,有的问题问:“„„还不全面,谁来补充?”,有的问题问:“后面是什么?”,还有的问题问:“是什么关系?”。

第三,以文为例,学以致用。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就是这堂课是否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刘教授的这个片断教学让学生学会了事例论证的四个基本原则,最可贵的是在今后的议论文阅读甚至议论文写作时,都可以运用到这四个基本原则。由此来看,这堂课的影响不局限于本课,更可以关照到整个议论文的学习!

《简笔与繁笔》教学片断

师:事例论证。好了,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篇文章事例论证有什么特点?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通过研究这篇文章事例的特点,大家要发现,发现什么?议论文事例论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后我们才能运用这个原则去读议论文,用这个原则去写议论文。(以文本为例,注重学以致用)

现在我们开始研究,这篇文章事例究竟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你悟出了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怎么探究呢?大家看,说明简笔的妙用用了几个例子?(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齐):两个。

师:成双。说明繁笔的妙用又用了几个例子?

生(齐答):两个。

师:成对。好了,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说明简笔的妙用和繁笔的妙用都分别用两个例子?我们从中去掉一个行不行?(步步引导,层层深入)比如说明简笔的妙用用的两个例子,“破落”和“紧”这两种例子我们随便从中去掉一个,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为什么?说说理由。(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2:因为我们都举两个例子,能使文章表达得更全面,使它更具说服力;如果去掉了就不全面了。

师:你这个回答大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探索是一步一步的,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是正确的。刘老师也经常是肤浅的,没关系。接着说(把话筒递给另一个同学)。好,你说,为什么是两个例子,去掉一个例子行么?(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3:不行。如果只用一个例子,那么这个例子就有偶然性,并不严密。 师:这个回答我还不够满意。我认为这个同学没有答全面,好,那个同学说。 生4:如果这么砍掉的话,这么说就是作者赞成这个写法,因为他说写繁笔的例子多一些,写简笔的例子少一些,我觉得不平衡,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赞成写繁笔,对简笔持一种否认的态度。

师:嗯,你们同意她的看法吗?

生(齐):同意。

师:我不同意。(生4坐下)你不忙坐,问题还没有理清。我一定要你把这个问题说出来,怎么办?我告诉她行不行?(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齐):不行。

师:不行怎么办?我们帮助他一下。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就是“点拨”这两个例子,你看一看,和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有关系,那就是“惜墨如金”的后面是什么?

生4: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师:好,那么这两个例子和这一句话是什么关系?哪个例子说明数字传神的?

生(齐):破落。

师:哪个例子是说明是一字传神的?

生(齐):紧。

师:砍掉“破落”的例子,数字传神有没有依据?

(生摇头)

师:砍掉“紧”字的例子,一字传神有没有着落?

生:没有。

师:对了,问题就在这里。我们读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学会瞻前顾后,整体把握,不要孤立地去看,要联系前后。因为作者提出“惜墨如金”,作者力求数字乃一字传神。“破落”的例子刚好说明数字传神的,砍掉它数字传神没有依据。一“紧”字刚好说明一字传神的,砍掉它一字传神就没有着落。就好像我们一个人两只手砍掉一只,那是不健全的。

好了,那么说明繁笔的妙用也用了两个例子,为什么也要用两个呢?砍掉其中一个行么?谁来说?你来说。

生:我还没有想到。

师:好,那我还是点拨一下。你看这两个例子,和前面繁笔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关系?

生:拳打镇关西是说明“穷形尽相”的,名角出场是说明惜字如金的。

师:砍掉拳打镇关西,“穷形尽相”有没有着落?砍掉“名角出场”,“惜字如金”能体现出来么?

生:不能体现,所以不能砍掉。

师:所以这两个例子都是必要的。好,请坐。前面我们说过,读书要瞻前顾后,整体把握。好了,说明简笔的两个例子不能砍,说明繁笔妙用的两个例子也是不能砍的。

不能砍,没关系,但是能不能增加?你说。(步步引导,层层深入)

生2:不能。太多了就会显得很拖沓。

师:好的,请坐下。说明简笔的妙用和繁笔的妙用的例子是必要的,而且也够了,再说下去,行文就显得翻涌拖沓,就好像一件新衣服我们在上面补上一个补丁,有必要么?

生(齐):没有。

师:对,没有必要。由此可知,议论文要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事例应该是什么?好,你说。(回顾总结)

生3:首先要说明它的特点,然后用事例来证明它的特点。事例不能砍也不能增。

师:做到“不可削,不能减”。那么这样的事例必要么?充足么?

生3:必要充足。

师:对了,请大家记住,我们议论文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使用的事例必须是必要的,而且是充足的,要达到“不可削,不得减”增加也不行,减少也不行。作者的这篇文章的用意符合他自己提出的要求。好了,不能增也不能减,由此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议论文事例运用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事例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

现在我们继续研究。看!(指向课件)说明简笔妙用的两个例子不能增也不能减,他们颠倒可以么?后面繁笔妙用的两个例子不能增也不能减,那么能不能颠倒顺序?大家想一想。大家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要把道理讲清楚。那个同学来说?

生4:我认为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如果两个事例的顺序颠倒的话,显得作者写的它的论据比较混乱。

师:比较混乱,这个话说得很关键。

生4:也就是说,它前面的论点和后面举的论据应该是相照应的。

师:相照应的,你说的非常好。这说明她读书注意到了瞻前顾后,整体把握。你看,为什么“破落”和“紧”这两个例子是不能颠倒的,仍然跟后面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一字传神这句话有关。对不对?数字乃一字传神,“数字传神”说在前面,而“破落”是与“数字传神”相对应的,当然应该说在前面;“一字传神”说在后面,而“紧”是与“一字传神”相对应的,也应该放在后面。如果颠倒顺序,论点和论据就发生了错位。

同样地,“拳打镇关西”,“等名角出场”,因为描摹物态穷形尽相、刻画心理细致入微,描摹物态穷形尽相说在前面的,拳打镇关西是说明穷形尽相,当然要与之对应,说在前面。刻画心理细致入微,“等名角盖叫天出场”的焦急心态是用来说明刻画心理细致入微的,当然要放在后面。

由此,我们要得出议论文应用事例的第二项基本原则,大家来概括。事例和论点之间应该怎么样?

生(齐):相互对应。

师:对了,是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好,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要遵循的第二项基本原则:观点与事例要丝丝入扣,不能发生错位现象。观点要统帅事例,事例要证明观点。

好了,继续探究,我们再看这篇文章事例论证,还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说明简笔和繁笔的妙用,一共是四个例子。请大家看,这四个例子从时代来看,你们看出了什么?

生:有古有今,从古到今。

师:它举的例子从时代来看,由古至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谁来说?为什么既要有古代的又要有今天的?

生5:这样比较充分,各有代表。

师:对了,请坐下。大家看,它使用的例子既有古代的,又有今天的,那就说明什么?从古至今的这样来使用简笔与繁笔是历来如此,这样来使用简笔与繁笔可以说从古至今历来如此,这就突出了论点的历史性和规律性。

好了,继续思考,继续思考这四个例子,说明简笔的妙用,你看,用的例子,偏偏是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水浒传》,用长文章来说明简笔的妙用,说明繁笔的妙用除了用到长文章以外,偏偏用到了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的短文章的例子,请大家思考一下,用长文章来说明简笔的妙用,用短文章来说明繁笔的妙用,为什么要这样举例啊?为什么说明简笔的妙用用长文章的例子,说明繁笔的妙用用短文章的例子。这又是什么意思?

谁来说,这个问题有难度哦,答不了没关系,本来就很难,答对了不得了,谁来说?(一女生站起来)好,这位同学知难而进啊,来,你说。

生:我认为它说明,简笔的话用这种长文章,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师肯定:形成一种对比,好。)说明即使是在长文章中也可以运用简笔,在短文章也可以运用繁笔,之间也是形成一种对比,让读者也更加体会到简笔与繁笔运用的重要性。

师:说明长文章也可以用到简笔,在短文章也可以用到繁笔,她这一点我觉得说得很不错,来,你再说。(指向下一位同学)

生:因为繁笔和简笔它所要的都是“各尽其宜,各尽其妙”,而并不是在于文章的长短,所以简笔和繁笔,好处是表达了作者——(顿住)

师:你说的话已经接近正确了,我再点拨你一下,请看这个问题和第一自然段的“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前面有句什么话?

生:文章的简繁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师:好的,这个问题刚好照应了课文第一自然的这句话,“文章的繁简又不能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要做到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这两个同学的回答完全正确。说明简笔的妙用偏偏用长文章的例子,这就说明,不要因为文章长我们就滥用笔墨。说明繁笔的妙用,偏偏用短文章的例子,这就说明,不要因为文章短我们就脱离表达的需要而追求形式上的简,导致短而空。这就刚好照应了第一自然的文章的“文章的繁简又不能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要做到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好了,刚才我们探讨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的第三个特点,从用例的时代来看,有古代的,有今天的,刚才有同学说,有代表性。另外,说明简笔的妙用用长文章的例子,说明繁笔的妙用用短文章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例子,怎么样?(一生回

答典型性)好,对了,这个同学说的非常好,典型,是不是啊?于是乎我们要总结出,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的第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生(齐说):要具有代表性,典型。

师:事例要有代表性,要典型。因为事例论证啊,我们从逻辑的角度来讲,它不是演绎而是归纳,是不完全归纳法的简单枚举法,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结论带有或然性。如果个别性事例不典型,没有代表性,他的结论就不站不住脚,他的论点的正确性就不能够显示出来。

好了,我们从研究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的特点出发,已经悟出了三项。我们继续发现,看哪位同学能发现,这篇文章的事例运用还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聚精会神开动脑筋,发现,继续发现。

(生沉思)

师:谁发现了?梦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

生(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谁发现了“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这个问题也有点难度哦!谁发现了?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还有什么特点?(点一生)请你说。

生:没想到。

师:没想到,没关系,我帮助你。你看一下第一个例子,“言简意赅”中的第一个例子,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这句话的后边又有什么话? 生: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

师:对了,这个例子后面有这句话。这句话对这个例子是在起什么作用?

生:修饰。

师:修饰吗?

生(其他):解释。

师:还有其他说法吗?(生众多答案)有同学说到了。哪位同学说的?你声音很小,你大胆的说。你说对了,没有理直气壮。(一生起)

生:我说的是点评。

师:有个同学谈到了,点评,对了,请坐下。算是你们发现的。你看,四个例子之后针对这个例子都有点评。着“破落”二字,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

师:那雪下得正紧,针对这个“紧”字就说了一长串,金圣叹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说一个紧字富有神韵,这都是对这个例子所作的点评。

师:由此,得出第四个四项基本原则,对事例论证所使用的事例要适当点评。 我们写议论文,同学们作文里最大的弊端就是观点加事例,缺少点评。为什么要点评?点评就是理性分析,就是说理的成分,就是演绎,就是体现事例和论点的内在的逻辑关联,我们今后写议论文写事例论证,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的观点加事例,对事例要进行点评。

师:好了,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研究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大家已经悟出了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哪四项,我们再来归纳一下。

生:第一项,事例的列举要充足和必要。第二项,观点与所举的事例要一一对应。第三项,事例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第四项,对事例要有适当的点评。

师:今后我们在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中,对事例论证一定要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

立足文本,重锤敲打,

——刘永康《简笔与繁笔》教学片断品析

品析者:孙炘

对语文教学来说,《简笔与繁笔》是一篇很有难度的议论文。初次接触这篇课文,教师很可能只是在文本外部打游击——笼统得讲解一下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据,分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如果这样讲解这篇课文是根本无法引领学生体会它的精妙之处,更无法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执教时,必须立足文本,高度聚焦于一点,针对这个“点”重锤敲打,步步引导,层层深入,最终得到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结论。

刘永康教授在执教这篇文本时,就立足“议论文事例论证四项原则”这一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最终得出结论,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一,选取一点,高度聚焦。片断教学时间一般只有十几分钟,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上出精彩的一课,必须要求执教者找准本文中的一个教学点,针对此点高度聚焦,让整个教学片断呈现“源于选点——发散选点——回归选点”的环形结构。刘永康教授在执教时就是依此模式进行教学的。

首先,刘教授选取了“议论文事例论证四项原则”这一点。

现在我们开始研究,这篇文章事例究竟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你悟出了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其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问题都是为了分析事例论证的原则,这些问题都源于选点而后发散出去。

最后,教师又让学生归纳这节课的要点,即事例论证的四项基本原则。 师:好了,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研究这篇文章的事例论证,大家已经悟出了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哪四项,我们再来归纳一下。

生:第一项,事例的列举要充足和必要。第二项,观点与所举的事例要一一对应。第三项,事例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第四项,对事例要有适当的点评。

至此,整个教学片断最终又回归起始点。

片断教学伊始,刘教授就明确这堂课就是来讲解事例论证的基本原则的,为整堂课定了一个范围。后面所有的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点,高度聚焦。最后,归纳总结。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结构紧凑,环环相扣。

第二,步步引导,层层分析。刘教授的这个片断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引导的过程,即他所谓的“点拨”。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特别是那种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不可能一下就回答出全面、完整、正确的答案。这时,就需要教师耐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点拨。只有让答案从学生自己的口中说出,他们才能切实地理解文本。试看刘教授对学生是如何进行点拨的:

师:你这个回答大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探索是一步一步的,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是正确的。刘老师也经常是肤浅的,没关系。接着说(把话筒递给另一个同学)。好,你说,为什么是两个例子,去掉一个例子行么?

师:这个回答我还不够满意。我认为这个同学没有答全面,好,那个同学说。 师:我不同意。(生4坐下)你不忙坐,问题还没有理清。我一定要你把这个问题说出来,怎么办?我告诉她行不行?生(齐):不行。师:不行怎么办?我们帮助他一下。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就是“点拨”这两个例子,你看一看,和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有关系,那就是“惜墨如金”的后面是什么?

师:好,那我还是点拨一下。你看这两个例子,和前面繁笔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关系?

师:对,没有必要。由此可知,议论文要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事例应该是什么?好,你说。

由以上五个问题可以看出,刘教授针对一个问题,五次引导学生,最终得出结论。他先问:“去掉一个例子行么?”学生回答不行,并说明理由。但是学生的理由是不全面的,他接着点拨到:“你看这两个例子和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的关系。”由此可见,刘教授在点拨时,十分注重针对性,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处可寻。而且,刘教师不是一下子就指出答案应该从哪里得来,而是一点一点抽丝剥茧般地引导学生,这样,也能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理清思路,循序渐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拨时话语是富于变化的。有的问题问“„„行吗?”,有的问题问:“„„还不全面,谁来补充?”,有的问题问:“后面是什么?”,还有的问题问:“是什么关系?”。

第三,以文为例,学以致用。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就是这堂课是否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刘教授的这个片断教学让学生学会了事例论证的四个基本原则,最可贵的是在今后的议论文阅读甚至议论文写作时,都可以运用到这四个基本原则。由此来看,这堂课的影响不局限于本课,更可以关照到整个议论文的学习!


相关文章

  • [三亚落日]教学实录
  • 一.顺势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堂课,在我们学完课文第二自然段后布置的课堂作业吗--"蓝天.大海.椰子树.沙滩,好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如果你是那只洁白的海鸥,你会怎样地飞翔?"老师想请我们班朗读比较出色的黄焱同学 ...查看


  • 写出人物精神作文
  • "写出人物精神"作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进行人物片段描写. 3.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写出较完好的习作. 教学课时: 二课时(一课时指导,一课时写后评讲 ...查看


  • 简笔与繁笔 1
  • 教学目的 一.理清文章的局部思路和整体思路,正确地理解.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二.分析理解作者"提倡简练为文"的主张. 三.学习用辩证的观点论述问题,对问题的阐述全面.深刻,富有说服力.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教 ...查看


  • 中小学教师简笔画培训教材[1]
  • 温岭市中小学教师简笔画培训教材 简笔画:以简明的线条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画出对象特征的一种绘画. 简笔画审美特征: 1. 用线要稳 2. 几何化.程式化便于教师记忆 3. 符合课堂教学效果 4. 形象高度概括 5. 平面性的处理形式 简笔画设 ...查看


  • 教师资格证考试说课教案:幼师简笔画画法
  • 幼师简笔画画法 杨惠丽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简笔画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学习简笔画的目的是用 最简练的线条和平面图形概括表现出物体的基本形状,从而在幼儿教学中能更好的帮助幼儿认知世界,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简笔画在教学中的应用 ...查看


  • 简笔与繁笔
  • 宋发旺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运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 2.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3.培养说话写作中力求简练的良好习惯. 教学终点 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作者主张. 2.准 ...查看


  • [简笔与繁笔]自读指导教案
  • <简笔与繁笔>自读指导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运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 2.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3.培养说话写作中力求简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 ...查看


  • 简笔画说课材料
  • <简笔画>说课材料 教育科学学院 孟庆亮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关于<简笔画>的说课有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2.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关系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 5.课程内容设计 6.考核办法 7 ...查看


  • 长颈鹿简笔画:简笔画作画时机
  • (1)简笔画与文字板书设计要合理布局,力求整体和谐,给人以美感. 简笔画与文字板书可依据教学需要互为补充:可以以简笔画为主,文字为辅;也可以以文字为主,简笔画为辅.在黑板上画出的简笔画物象,要大小适宜,色彩适当,切忌比例失当,杂乱无序.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