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朱自清故居
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读了他写的文章《浆声灯影下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他清新淡雅的文笔,细致入微的描写,坦荡诚挚的感情,给我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朱自清的身世却并无多少了解。这次到扬州旅游,了解到朱自清故居已经对外开放,便有一瞻朱自清故居的想法。
朱自清故居在扬州旧城安乐巷27号。与江泽民同志旧居只隔开一条文昌中路。安乐巷是一条小巷子,汽车是开不进去的。我坐着尹师傅的三轮车来到朱自清故居门前。一座坐西朝东的院门,临街一面青砖旧墙,门前挂着一块“朱自清故居”竖
匾,墙上镶着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走进大门,门厅梁上悬挂着一块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朱自清故居”金字牌匾。门厅后侧一道小院门,门框上挂着“朱自清卧室”的牌子,里面是一个小院,院中朝
南一排两间小屋,一间是朱自清当年的卧室,一间是书房。返出小院,向西又是一
个小院,院中朝南并排三间正房。中间一间是客厅。客厅朝外一排长格木门,室内
三面都是杉木板壁。厅堂正面挂有一幅山水画,长条形案几中间放一只老式座钟;左侧放一尊朱自清先生头像;右侧放一只青瓷花瓶。正中是一张方银台,两张靠背椅。一付江南读书人家的摆设。客厅两侧东西厢房是朱自清父母和弟弟的卧室。
看过朱自清故居简单的陈设,旁边一间屋内陈列有朱自清生平事迹展览。门口是一尊朱自清先生年轻时的石膏坐像,背景是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清芬正气传当世”
几个大字。墙上挂有朱自清生平事迹简介,旁边一间屋内陈列有朱自清生前的照片、早年出版过的书籍、毛泽东、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对朱自清写的评价的手稿,
以及朱自清去世后,人们对他写的纪念性文章等。看过展览,对朱自清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后改名自清,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朱自清出生在江苏海州(今东海县),1903年,随家迁来扬州,直至读大学离开。所以他常对人说:“我是扬州人。”1917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这年,20岁的朱自清有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激励自己不随流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其字“佩弦”也有出典。朱自清自感性情迟缓,借《韩非子》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之语,乃字“佩弦”以自警。1919年,朱自清在北京参加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走上文学道路,开始从事新诗和散文的创作。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扬州、杭州等地多所中学任教。1925年起,被聘为清华大学国文教授。1931—1932年,游学欧洲。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任教,并致力于学术研究。抗战胜利后,积极参与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爱国运动。毅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和多种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宣言上签字。1948年8月12日贫病交加中在北平逝世。终年50岁。灵柩安葬在北平西郊万安公墓。
朱自清先生逝世后,清华大学隆重举行追悼会,公祭朱自清先生。全国主要报纸发表讣闻和悼念文章。毛泽东在1949年8月18日发表的《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个人自由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全国解放后,清华大学在校院内建了一座“自清亭”和“荷塘月色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1988年4月一尊由胡乔木同志题字的朱自清铜像被安放在扬州中学的校院内。1988年,江泽民同志赋诗怀念朱自清自先生:“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情亲。清芬正气传当代,选释诗篇激后昆。”1998年11月16日,为纪念朱自清先生诞生100周年,江泽民同志又赋诗一首:“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从朱自清故居出来,心里真要感谢扬州市能把这么一座小房子保护好,修复好,展示给人们参观,使人得到教益。
瞻仰朱自清故居
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读了他写的文章《浆声灯影下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他清新淡雅的文笔,细致入微的描写,坦荡诚挚的感情,给我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朱自清的身世却并无多少了解。这次到扬州旅游,了解到朱自清故居已经对外开放,便有一瞻朱自清故居的想法。
朱自清故居在扬州旧城安乐巷27号。与江泽民同志旧居只隔开一条文昌中路。安乐巷是一条小巷子,汽车是开不进去的。我坐着尹师傅的三轮车来到朱自清故居门前。一座坐西朝东的院门,临街一面青砖旧墙,门前挂着一块“朱自清故居”竖
匾,墙上镶着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走进大门,门厅梁上悬挂着一块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朱自清故居”金字牌匾。门厅后侧一道小院门,门框上挂着“朱自清卧室”的牌子,里面是一个小院,院中朝
南一排两间小屋,一间是朱自清当年的卧室,一间是书房。返出小院,向西又是一
个小院,院中朝南并排三间正房。中间一间是客厅。客厅朝外一排长格木门,室内
三面都是杉木板壁。厅堂正面挂有一幅山水画,长条形案几中间放一只老式座钟;左侧放一尊朱自清先生头像;右侧放一只青瓷花瓶。正中是一张方银台,两张靠背椅。一付江南读书人家的摆设。客厅两侧东西厢房是朱自清父母和弟弟的卧室。
看过朱自清故居简单的陈设,旁边一间屋内陈列有朱自清生平事迹展览。门口是一尊朱自清先生年轻时的石膏坐像,背景是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清芬正气传当世”
几个大字。墙上挂有朱自清生平事迹简介,旁边一间屋内陈列有朱自清生前的照片、早年出版过的书籍、毛泽东、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对朱自清写的评价的手稿,
以及朱自清去世后,人们对他写的纪念性文章等。看过展览,对朱自清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后改名自清,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朱自清出生在江苏海州(今东海县),1903年,随家迁来扬州,直至读大学离开。所以他常对人说:“我是扬州人。”1917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这年,20岁的朱自清有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激励自己不随流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其字“佩弦”也有出典。朱自清自感性情迟缓,借《韩非子》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之语,乃字“佩弦”以自警。1919年,朱自清在北京参加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走上文学道路,开始从事新诗和散文的创作。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扬州、杭州等地多所中学任教。1925年起,被聘为清华大学国文教授。1931—1932年,游学欧洲。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任教,并致力于学术研究。抗战胜利后,积极参与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爱国运动。毅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和多种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宣言上签字。1948年8月12日贫病交加中在北平逝世。终年50岁。灵柩安葬在北平西郊万安公墓。
朱自清先生逝世后,清华大学隆重举行追悼会,公祭朱自清先生。全国主要报纸发表讣闻和悼念文章。毛泽东在1949年8月18日发表的《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个人自由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全国解放后,清华大学在校院内建了一座“自清亭”和“荷塘月色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1988年4月一尊由胡乔木同志题字的朱自清铜像被安放在扬州中学的校院内。1988年,江泽民同志赋诗怀念朱自清自先生:“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情亲。清芬正气传当代,选释诗篇激后昆。”1998年11月16日,为纪念朱自清先生诞生100周年,江泽民同志又赋诗一首:“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从朱自清故居出来,心里真要感谢扬州市能把这么一座小房子保护好,修复好,展示给人们参观,使人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