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时事热点分析能力培养

郎艳 摘 要:当下社会发生的各种新闻热点问题是学生十分关心而且也十分敏感的问题,在给初中学生讲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都不够丰富,感性大于理性,容易产生对社会问题理解过于表面化从而产生偏激的意见和看法。对此如果避而不谈,既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思维引导,也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探索一条实践途径,坚持对时下发生的社会新闻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深入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 关键词:时事热点 分析能力 培养结构表 郎艳,女,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当下社会发生的各种新闻热点问题是学生十分关心而且也十分敏感的问题。在给初中学生讲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都不够丰富,感性大于理性,容易产生对社会问题理解过于表面化,或是过于愤世嫉俗,从而产生偏激的意见和看法。对此如果避而不谈,既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思维引导,也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索一条实践之路,坚持对时下发生的社会新闻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三年为一个循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深入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是这些年我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方向。 1.坚持学生的课前新闻评论——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时事教育内容上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学生群体。不管是对刚升入初一的青涩小苹果,还是在中考压力之下的初三备考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设置有新闻热点分析环节,只是策略有所区别。 初一以教师讲新闻为主——每学期开学第一课都是假期新闻综述,然后每周的两课时都会利用5至10分钟对一周来的重要新闻做一个点评,目的是对学生做一个引导示范,我们该怎样对时事做评论。因为这时的初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对简单,还带有常识性而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对事物本质深入、辩证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还有依赖性,即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生活面狭窄、生活经验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起了限制作用。所以这时候要以培养兴趣、锻炼思维、激发主动思考为目的。 初二以学生讲为主——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非文体娱乐明星八卦新闻)做课前3分钟讲述,教师和同学共同打分,如果评论者能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论将得到附加分。进入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年经验的积累,敢于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见解,随着对知识认识深度和广度的增加,也开始尝试探索事物的本质,尝试辩证地思考问题,逐步理解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社会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初二阶段要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并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初三考虑到学生学习压力增加,这时的新闻评论活动以学生自愿讲为主——要求学生在课代表处自愿报名,由课代表安排顺序,学生利用课前5分钟做新闻评论,受到教师和同学好评的可以在平时成绩中加分。初三学生所学的知识较为系统、深刻,进入科学体系,并开始知晓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另外,他们的逻辑思维有了较大发展,这就为辩证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三学生逐步克服依赖性,独立性和批判性迅速增长,生活面也更加开阔,对周围的一切开始主动关心,并尽量以客观标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客观现实的对立统一的本来面貌融人他们的生活经验之中,所有这一切促进了辩证思维的提高。 基于这样的培养途径,经过三年的时事教育和时事热点分析,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初三能写出400字的新闻小评论,而且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大多数学生具备了独立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辩证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有正确的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为有兴趣爱好的同学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每周新闻评论》的校本课程,为对时事新闻有兴趣,愿意加深了解的同学提供平台。由于学生报名踊跃而教室容量有限,每次都不得不从报名的200多人中用计算机随机抽号的方式确定40人的上课名单。在每周一次的课堂中,由于时间充裕,学生参与度很高,不乏有精彩独到的见解,有时他们也会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火花就此产生。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利用学生订阅的《中学生时事报》中

刊载的内容进行问题深度探究,鼓励学生制作电子版时事小报等,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对时事的探求之心。 3.为特别热爱者寻求展示机会。一年一度由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的“北京市中学嘹望杯时事知识竞赛”是一个大舞台,各区县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推荐10所学校(每校4名同学)参加比赛,竞赛内容为当年1月至11月的国内外时事。虽然是开卷笔答形式,但实际上考查学生对时事内容的理解和评论能力,学生以代表海淀区晋级北京市比赛为荣。学生对时事热点分析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能主动了解新闻,主动在课堂进行时事新闻评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充分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认识水平。 在日常时事教育中,鼓励学生多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对有特别兴趣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在学生备赛过程中,积极帮助学生梳理时事脉络,构建时事新闻之间的联系,分析新闻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多角度理解问题,力求接近问题的实质。第31届、第33届“嘹望杯”中清华附中各有一名学生获二等奖和一等奖。 4.课堂教学不回避时事热点分析。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新闻时事问题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培养,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就忽略这一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能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很多学生说:“特别期待思想品德课、期待新闻评论。”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因为自己要想表述给同学的观点自己必须先想清楚,几经梳理,观点不断得到提炼和思考,感觉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了,看问题也不那么偏激了,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5.总结经验,理论提升。对社会热点新闻的分析和评论能力是高中文科学生一项必备的技能,这个能力不能等学生上了高中再去培养,需要从初中阶段做起。虽然每周专门准备新闻评论对教师来说会比较辛苦,但这是一项有益的尝试。而且多听听学生的观点,特别是不同班级的学生选了同一个新闻做评述,观点和角度都不尽相同,非常精彩,对教师的思路也是启发。 在实践基础上,对初中学生时事热点分析能力培养目标制定了结构表(见下表一),希望能通过三年的思想品德课教育,科学系统的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时事分析能力。 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们在各类媒体中获得的资源是多元的,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也更愿意选择网络。这就使得他们在对时事的了解和理解上,或多或少受到一些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为了能满足不同发展层面的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探索培养初中学生分析时事热点能力的途径,我们建议在开设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校本课程,为有特别兴趣和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不同平台,以满足学生需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责任编辑:王葎)

郎艳 摘 要:当下社会发生的各种新闻热点问题是学生十分关心而且也十分敏感的问题,在给初中学生讲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都不够丰富,感性大于理性,容易产生对社会问题理解过于表面化从而产生偏激的意见和看法。对此如果避而不谈,既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思维引导,也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探索一条实践途径,坚持对时下发生的社会新闻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深入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 关键词:时事热点 分析能力 培养结构表 郎艳,女,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当下社会发生的各种新闻热点问题是学生十分关心而且也十分敏感的问题。在给初中学生讲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都不够丰富,感性大于理性,容易产生对社会问题理解过于表面化,或是过于愤世嫉俗,从而产生偏激的意见和看法。对此如果避而不谈,既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思维引导,也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索一条实践之路,坚持对时下发生的社会新闻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三年为一个循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深入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是这些年我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方向。 1.坚持学生的课前新闻评论——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时事教育内容上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学生群体。不管是对刚升入初一的青涩小苹果,还是在中考压力之下的初三备考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设置有新闻热点分析环节,只是策略有所区别。 初一以教师讲新闻为主——每学期开学第一课都是假期新闻综述,然后每周的两课时都会利用5至10分钟对一周来的重要新闻做一个点评,目的是对学生做一个引导示范,我们该怎样对时事做评论。因为这时的初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对简单,还带有常识性而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对事物本质深入、辩证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还有依赖性,即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生活面狭窄、生活经验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起了限制作用。所以这时候要以培养兴趣、锻炼思维、激发主动思考为目的。 初二以学生讲为主——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非文体娱乐明星八卦新闻)做课前3分钟讲述,教师和同学共同打分,如果评论者能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论将得到附加分。进入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年经验的积累,敢于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见解,随着对知识认识深度和广度的增加,也开始尝试探索事物的本质,尝试辩证地思考问题,逐步理解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社会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初二阶段要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并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初三考虑到学生学习压力增加,这时的新闻评论活动以学生自愿讲为主——要求学生在课代表处自愿报名,由课代表安排顺序,学生利用课前5分钟做新闻评论,受到教师和同学好评的可以在平时成绩中加分。初三学生所学的知识较为系统、深刻,进入科学体系,并开始知晓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另外,他们的逻辑思维有了较大发展,这就为辩证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三学生逐步克服依赖性,独立性和批判性迅速增长,生活面也更加开阔,对周围的一切开始主动关心,并尽量以客观标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客观现实的对立统一的本来面貌融人他们的生活经验之中,所有这一切促进了辩证思维的提高。 基于这样的培养途径,经过三年的时事教育和时事热点分析,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初三能写出400字的新闻小评论,而且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大多数学生具备了独立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辩证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有正确的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为有兴趣爱好的同学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每周新闻评论》的校本课程,为对时事新闻有兴趣,愿意加深了解的同学提供平台。由于学生报名踊跃而教室容量有限,每次都不得不从报名的200多人中用计算机随机抽号的方式确定40人的上课名单。在每周一次的课堂中,由于时间充裕,学生参与度很高,不乏有精彩独到的见解,有时他们也会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火花就此产生。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利用学生订阅的《中学生时事报》中

刊载的内容进行问题深度探究,鼓励学生制作电子版时事小报等,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对时事的探求之心。 3.为特别热爱者寻求展示机会。一年一度由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的“北京市中学嘹望杯时事知识竞赛”是一个大舞台,各区县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推荐10所学校(每校4名同学)参加比赛,竞赛内容为当年1月至11月的国内外时事。虽然是开卷笔答形式,但实际上考查学生对时事内容的理解和评论能力,学生以代表海淀区晋级北京市比赛为荣。学生对时事热点分析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能主动了解新闻,主动在课堂进行时事新闻评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充分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认识水平。 在日常时事教育中,鼓励学生多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对有特别兴趣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在学生备赛过程中,积极帮助学生梳理时事脉络,构建时事新闻之间的联系,分析新闻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多角度理解问题,力求接近问题的实质。第31届、第33届“嘹望杯”中清华附中各有一名学生获二等奖和一等奖。 4.课堂教学不回避时事热点分析。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新闻时事问题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培养,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就忽略这一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能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很多学生说:“特别期待思想品德课、期待新闻评论。”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因为自己要想表述给同学的观点自己必须先想清楚,几经梳理,观点不断得到提炼和思考,感觉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了,看问题也不那么偏激了,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5.总结经验,理论提升。对社会热点新闻的分析和评论能力是高中文科学生一项必备的技能,这个能力不能等学生上了高中再去培养,需要从初中阶段做起。虽然每周专门准备新闻评论对教师来说会比较辛苦,但这是一项有益的尝试。而且多听听学生的观点,特别是不同班级的学生选了同一个新闻做评述,观点和角度都不尽相同,非常精彩,对教师的思路也是启发。 在实践基础上,对初中学生时事热点分析能力培养目标制定了结构表(见下表一),希望能通过三年的思想品德课教育,科学系统的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时事分析能力。 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们在各类媒体中获得的资源是多元的,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也更愿意选择网络。这就使得他们在对时事的了解和理解上,或多或少受到一些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为了能满足不同发展层面的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探索培养初中学生分析时事热点能力的途径,我们建议在开设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校本课程,为有特别兴趣和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不同平台,以满足学生需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责任编辑:王葎)


相关文章

  • 2013-2014学年度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分析 曹小军
  • 2013-2014学年度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分析 泾川县张老寺九年制学校 曹小军 一.试题情况 2013年生物.地理会考被拉上了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日程,(这里怎么过度)2014年的会考试题(地理部分)同去年相比,大同小异,但是今年试题中新课程目标 ...查看


  • 初中时事政治教学方法论文
  • 浅谈初中时事政治教学方法 [摘 要]时事政策教育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不但可以弥补学科教学的某些不足,而且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还会增强时事政策教育的宣传效果,提高时事政策教育的质量,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沟通. [关键词]时事:政治:教学 时 ...查看


  • 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 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思品课教学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查看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辅助形式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辅助形式 作者:郭永红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年第07期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理论性强,如果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枯 ...查看


  •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 1
  •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地理教学任务,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初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 ...查看


  • 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 摘要: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势下,教育要发挥其与时俱进的特性,采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化的变革,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健康的.专业化的人才.本文主要就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查看


  •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作者:周峥刚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03期 摘 要: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基础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的 ...查看


  • 初中地理教案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教案设计 平岗中学:田玉杰 教案设计思路: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力求创设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做到──问我所思,说我所想.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积累和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地理的经 ...查看


  •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 初一历史第二次月考成绩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题型包括单 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材料分析题(5小题,. 1.6分,2.14分,3.12分,4.10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