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党校建设

  摘 要:党校作为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部门,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培养和训练了大批党员和干部,总结回顾党校发展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充分认识了加强党校建设所面对的新的形势和重大现实意义,只有对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搞好党校工作才会更加主动、更加自觉。

  关键词:党的建设;党校工作

  一、党校发展史和党校办学的优良传统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设立党校对党内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4年 5月,中国共产党三届中执委扩大会上通过的《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强调指出:党内教育问题非常重要,要求“中央宣传部应当在党报上加强党内教育工作”,“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培养指导人才”。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要设立党校。

  1925年,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明确规定:要通过“设立党校有系统地教育党员,增进党员相互间对于主义的深切认识”规定党的中央机关对党校应当注意统一的材料供给。按照“四大”要求,各重要省区先后开办了党校。1925年夏天,北方区委创办了北京党校。

  (二)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1938年 8月 22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作《做学生做先生做战争领导者》的演讲。中央局宣传部负责供应各地教员、教材、教育计划和研究讨论大纲。抗战进人相持阶段后,党校除在延安办“母校”外,还在晋察冀、晋东南等根据地办了许多分校。1940年 1月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对初级党校、中级党校和高级党校的一般标准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各级党的领导机关要经常注意党校工作,干部应轮流征调人校学习。

  1942年2月1日,延安中央党校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典礼由邓发主持。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讲话,由此开始了伟大的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 2月 28日,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发出《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1943年3月,中央决定调整机构,政治局及书记处下设宣传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中央党校归宣传委员会管理。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校事业向正规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干部、党员迫切需要学习提高,以适应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的转变。中央及时提出,除在全国建立几所中级党校外,各省也要建立一些初级党校。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初级、中级党校,来培训轮训党员和各种类型的干部,使他们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党性,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长才干,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0年 6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同时发布了中央 10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全党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党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央 10号文件 的发布,标志着党校工作在新世纪的更大发展,为党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首先,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转变为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党。形势的变化决定着党的功能和作用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执政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其次,党的建设与自身改革的任务繁重,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解决。比如:党的领导与执政的关系问题,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实施党内监督问题,党内民主制度建设问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党员队伍吐故纳新机制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结合当前形势进一步花大力气研究和探讨,需要我们进一步实践和创新。

  (二)加强党校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把党的建设誉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提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并认为这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为了拥有一大批这样的英勇战士,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在党校历史上,“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 ”、“中央党校”、“马列主义学院”,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执政以后,党的领导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日趋繁重,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凹,这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完成干部培训任务,这是各级党校的基本职能,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党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根据十六大精神和党中央的要求,党校必须为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必须明确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党校肩负的根本任务:

  1、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在培养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校的各项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来部署、来开展,始终要注重于两个基本问题和两大历史性课题的解决,这就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基本问题,深刻认识和把握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坚持以党政领导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因材施教,帮助广大干部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大规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培养大批治党治国的优秀领导人才。

  2、是要充分发挥党校的特点和优势,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要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组织优势和科研能力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加强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研究,加强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研究,加强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的党的建设新任务的研究。

  摘 要:党校作为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部门,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培养和训练了大批党员和干部,总结回顾党校发展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充分认识了加强党校建设所面对的新的形势和重大现实意义,只有对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搞好党校工作才会更加主动、更加自觉。

  关键词:党的建设;党校工作

  一、党校发展史和党校办学的优良传统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设立党校对党内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4年 5月,中国共产党三届中执委扩大会上通过的《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强调指出:党内教育问题非常重要,要求“中央宣传部应当在党报上加强党内教育工作”,“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培养指导人才”。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要设立党校。

  1925年,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明确规定:要通过“设立党校有系统地教育党员,增进党员相互间对于主义的深切认识”规定党的中央机关对党校应当注意统一的材料供给。按照“四大”要求,各重要省区先后开办了党校。1925年夏天,北方区委创办了北京党校。

  (二)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1938年 8月 22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作《做学生做先生做战争领导者》的演讲。中央局宣传部负责供应各地教员、教材、教育计划和研究讨论大纲。抗战进人相持阶段后,党校除在延安办“母校”外,还在晋察冀、晋东南等根据地办了许多分校。1940年 1月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对初级党校、中级党校和高级党校的一般标准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各级党的领导机关要经常注意党校工作,干部应轮流征调人校学习。

  1942年2月1日,延安中央党校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典礼由邓发主持。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讲话,由此开始了伟大的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 2月 28日,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发出《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1943年3月,中央决定调整机构,政治局及书记处下设宣传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中央党校归宣传委员会管理。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校事业向正规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干部、党员迫切需要学习提高,以适应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的转变。中央及时提出,除在全国建立几所中级党校外,各省也要建立一些初级党校。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初级、中级党校,来培训轮训党员和各种类型的干部,使他们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党性,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长才干,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0年 6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同时发布了中央 10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全党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党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央 10号文件 的发布,标志着党校工作在新世纪的更大发展,为党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首先,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转变为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党。形势的变化决定着党的功能和作用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执政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其次,党的建设与自身改革的任务繁重,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解决。比如:党的领导与执政的关系问题,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实施党内监督问题,党内民主制度建设问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党员队伍吐故纳新机制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结合当前形势进一步花大力气研究和探讨,需要我们进一步实践和创新。

  (二)加强党校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把党的建设誉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提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并认为这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为了拥有一大批这样的英勇战士,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在党校历史上,“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 ”、“中央党校”、“马列主义学院”,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执政以后,党的领导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日趋繁重,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凹,这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完成干部培训任务,这是各级党校的基本职能,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党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根据十六大精神和党中央的要求,党校必须为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必须明确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党校肩负的根本任务:

  1、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在培养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校的各项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来部署、来开展,始终要注重于两个基本问题和两大历史性课题的解决,这就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基本问题,深刻认识和把握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坚持以党政领导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因材施教,帮助广大干部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大规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培养大批治党治国的优秀领导人才。

  2、是要充分发挥党校的特点和优势,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要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组织优势和科研能力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加强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研究,加强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研究,加强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的党的建设新任务的研究。


相关文章

  • 青年干部成长规律浅析
  • 青年干部成长规律浅析 青年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也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他们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新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再次强调,坚持干部 ...查看


  • 党校加强党史教育重要性及对策浅析
  • 摘 要 党史教育作为党校培养干部的重要工作,是党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方式.我国历届领导人都曾对党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过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如今,我们面临着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保持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能够 ...查看


  • 浅析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重要意义
  • 摘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入党积极分子与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一实际,正确认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重要意义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重要意义 随着高等教 ...查看


  • 基层党校学员党性修养现状分析
  • 摘 要:加强党性锻炼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重视加强党校学员的党性锻炼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各项事业不断取胜的重要保障.培养干部以党性锻炼为核心,是党对党校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全 ...查看


  • 如何提升企业政工干部的素质
  • [摘要]企业政工干部作为企业领导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政工干部的总体素质对企业文化.企业运行和企业发展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社会转型新时期企业政工干部素质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该注意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提高企业政工干部素质需 ...查看


  • 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浅析
  • 2008年3月 社科纵横 Mar,2008总第23卷第3期 SOCIAL SCIENCES REVlEW VOL.23NO.3 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浅析 徐 凌 (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内容摘要]公共危机 ...查看


  • 浅析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管理
  • lF a X ueYa 13 i U I☆法学研究☆ 浅析政府对网络群傩牲事件的管理 康德颜 (中共天津市津南区委党校.天津300350) 摘要: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与传统现实社会结合的 ...查看


  • 浅析当前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现状及其改变对策
  • 浅析当前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现状及其改变对策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共中央对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工作一直 ...查看


  • 浅析新成立单位如何有效开展共青团工作
  • 紧紧围绕"两个全体青年" ,全面履行四项基本职能--浅析新成立单位如何有效开展共青团工作内容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对加强共青团工作提出要求,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 全体青年.本文旨在通过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