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与社会知识提纲最新版(全册)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月考知识提纲(第五单元—第七单元一、二课)

请大家注意保存,以后不会再次整理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一、明清帝国的兴替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2、明朝的统治:

A政治上: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迁都北京;

B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

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C明朝的强盛:A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B表现:郑和下西洋

3、明末农民起义:

A明朝腐败,对后金用兵,连年天灾

B爆发时间:1627年

C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

D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4、清朝的统治:

A后金政权的建立:17世纪初,东北地区B清朝建立:皇太极即位后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称帝,改国号为清 C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

DE

影响:转。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1、成功抵御外来侵略

A明朝戚继光、俞大猷

B 郑成功与1662

C签订第一个近代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

3、明长城:A

B作用: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边境出现和平交往局面

3、镇压分裂叛乱:A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伊犁将军

4、怀柔政策:修建避暑山庄、喇嘛庙、木兰围场

5、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措施A册封达赖、班禅B设立驻藏大臣:1727年C金瓶掣签制度

6、明清对西南地区的管辖A明初沿用元朝办法,任命当地首领土司为官进行管理

B明成祖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C清朝雍正时,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C作用: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作用:明至清朝前期政府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7、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

三、农耕文明的繁盛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农业的发展A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B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C甘薯、玉米引进中国

2、手工业的繁荣:明朝中后期,苏州、杭州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四、商业的发展

1、传统大都市日益繁荣(北京、南京);商业市镇兴起、兴盛

2、商帮形成 著名的有徽商、晋商

3、大量农业人口流向市镇

3、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主要货品: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白银成为明代中后期的主要货币。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一、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1、 文字狱

目的:巩固统治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表现:朱元璋屡兴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更多(达到顶峰)

危害:

2、 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局限性:

二、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1、 进步思潮的出现

表现:A、黄宗羲

B、“

2、 世俗文化:A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历史小说。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亡,以及贾宝玉和林

黛玉的爱情故事,展示人生百态是社会万象,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世俗文学勃兴 人们都以观赏戏曲为主要娱乐形式。

C19世纪中期,京剧初步形成

D中国传统节日基本定型

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

内容:

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方法。达尔文曾多次

引用。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认为人类思维活动室大脑的机能。

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宋应星《天工开物》——运用数量、比重等数学、物理方法“穷究试验”。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

是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特别是入清以后,在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

的影响下,非但没有出现短暂辉煌,就连晚明已经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也被埋没。

中国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明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地方:废行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使司(刑狱);都指挥使管军政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由六部分理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朱元璋设殿阁大学士,成祖朱棣时专制。

2、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时正式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示意图

数十次起义。

4、探讨乾隆盛世危机

A、回望“余晖”:清前期经济发展,乾隆时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

B、马戛尔尼访华

目的:打开中国大门,开拓市场

要求:向清政府提出开放通商口岸等要求

乾隆态度:逐条驳斥,完全拒绝

结果:英国使团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1、手工工场的出现: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

A、形成条件:商业发展,小作坊生产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发展成手工工场。

B、出现时间及地点: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C、特点: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工人分工合作,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2、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A、工商业发展,西欧社会对金银货币的需求量增大

B、《马可波罗行纪》的吸引 C、通往东方的商路被阻断 D、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C、条件:a、造船技术和航海知识的进步 b、指南针的应用 c、地圆学说流行 d、天文地理知识进步

D、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4、科学革命

A、哥白尼“日心说”提出

时地人:16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

意义:否定了教会权威,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B、伽利略

意大利科学家。主要成就:A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自制望远镜观察太空

影响:证明了新天文学说的正确性,被认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C、牛顿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牛顿贡献:物理学领域,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5、近代科学诞生的意义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科学革命诞生了近代科学,旧观念被打破科学得到普及,人类迎来技术发明的高潮。

6、启蒙运动

含义:当时一些思想家高举理性旗帜。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 顶峰: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峰。

代表人物及观点

伏尔泰:法国思想家。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倡导君主专制。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启蒙运动的意义: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舆论基础。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2.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英王查理一世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

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内战:①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②议会军队在克伦威尔 △初期成果: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最终导致专制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1688

△《权利法案》颁布:1689一制度)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二.美国独立战争

1.原因:

13个殖民地)

2. 导火线1773年)

4. 过程:①,开始标志

华盛顿为总司令

③1776.7.4

④1777.10萨拉托加战役(转折点)

⑤1781年,约克镇战役胜利;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 美国1787年宪法:①规定美国是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源自于人民 ②联邦政府三权

分立由立法(议会)、行政(总统)、司法(最高法院)三部分组成 ③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④1789年宪法生效,首届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任总统。

6. 性质与意义:国获得独立,为资本主义在北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

三.法国大革命

1.背景:法国君主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国王路易十四与第三等级之间的矛盾)

2.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为解决财政危机)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过程:(注意时间顺序):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制定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 ②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1792年8月,打败外国联军,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③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1793年,罗伯斯比尔为代表的雅各宾派掌权,采取措施

打退反法同盟,平息国内叛乱;将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限制生活必需品价格,严惩反革命分子,动员国内力量。法国革命达到顶峰。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这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也展示了法国人民的伟大力量。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拿破仑帝国:

1. 建立:1799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

第一帝国,共和制改为帝制。

2. 命的成果;②连续打败反法封建势力,在征服地区采用废除封建制度。

3.

A、 政治上,17世纪,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英国确立

B、 经济上,①手工工场迅速发展②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海外市场扩大

二、工业革命的开始

1、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2、 部门:棉纺织业

3、 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应用

三、瓦特改进蒸汽机

英国的瓦特在前人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特点: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作用:成为动力机器,在各领域推广开来,促进了工业生产。

意义: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四、交通工具的革命

美国富尔顿制造出蒸汽机动力的轮船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英国人史蒂芬孙1814年发明蒸汽机车。人们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

五、工厂及工厂制度的出现

瓦特蒸汽机之后,以蒸汽为动力的工厂建立起来。

工厂制度的出现:①严格的劳动纪律②工厂管理制度逐步完善③工厂制度反映了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六、工业革命的完成及影响

19世纪初,扩展到欧美国家,开启了现代化进程。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影响: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

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工人运动 19世纪30年代大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二、空想社会主义

1、19世纪上半期,代表人物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

2寄托于个别统治者或开明富豪的支持上。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成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3、诞生的标志及意义:184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

四、巴黎公社

1、1871年3

2

3、失败:1871年5月。

4、性质意义:

5 鲍丶狄埃 作词,狄盖特作曲

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德国统一

1

2、统一过程

①1848年,议会和民主统一方式受阻,统一任务落在普鲁士身上;

②1862-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军事改革,运用外交手段,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三次王朝战争(丹麦、奥地利、法国)

③统一完成标志: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德国统一完成。

3、统一的影响①积极:实现了民族梦想,为现代化提供了基础,统一后30年内成为世界强国。②消极:奠定了军国主义传统,为20世纪发展留下隐患。

二、美国南北战争

1、领土的扩张:从密西西比河以东扩展到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战争爆发原因:

①北方形成了资本主义工业的经济模式,主张增加关税,废除奴隶制。

②南方形成了种植园奴隶制经济模式,生产棉花向英国销售,主张减少关税,保留奴隶制。 ③北方废奴运动高涨。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导火线: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

3、战争经过:①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②初期,北方失利,人们要求扭转战局;

③转折:1862年9月,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激起了黑人参战热情,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④结果:1865年,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战争结束后不久总统林肯被刺杀。

4、历史意义:积极: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障碍,为以后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种族平等未彻底解决。

三、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①背景: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俄国是中央集权封建落后国家;17世纪出现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发展缓慢。②时间及目的:1689年,为了成为强国

③改革内容:。

2、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①背景:19战争失败。 ②时间及领导者: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③内容:

④动了现代化进程,是历史上的转折。

四、明治维新

1、背景:①内忧:19

②外患:1853

③倒幕运动的失败。

2、内容:

①政治:,废除封建等级制度,贫民自由择业。②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发展教育。“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3、影响:

积极:自由平等深入人心。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消极: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第六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提纲

1.出现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各国重视到科技的重要性;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镇;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完善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理论;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2.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特点:功效高、污染小、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内燃机的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在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带来了汽车和飞机的试制成功。影响: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石油、电力、煤炭成为三大能源;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兴起,并开始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19世纪后期,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

5.流水线生产的出现:美国的福特汽车。

5.主要发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德国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电灯、电影放映机等。美国莱特兄弟试制飞机成功。美国人莫尔斯试拍有线电报成功。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贝尔研制有线电话成功。 综合探究七

1.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资本家无视工人权益,工作环境恶劣;生产事故常发;工厂无视消费者健康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

2.城市化问题

空气污染;卫生条件恶劣;住房拥挤;疾病繁衍;交通堵塞等。

3.工业化对生活的改变

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饮食习惯和结构都有很大变化;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生活质量提高。 妇女地位提高:简朴实用的服装日益流行;休闲娱乐活动打破传统等级界限。

第八单元 中国近代史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

背景:1839.6虎门销烟 战争爆发:1840年6 1842.8中英《南京条约》:2100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影响:。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0

1856①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②增开汉 1860年10月 1860年10月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月考知识提纲(第五单元—第七单元一、二课)

请大家注意保存,以后不会再次整理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一、明清帝国的兴替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2、明朝的统治:

A政治上: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迁都北京;

B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

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C明朝的强盛:A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B表现:郑和下西洋

3、明末农民起义:

A明朝腐败,对后金用兵,连年天灾

B爆发时间:1627年

C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

D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4、清朝的统治:

A后金政权的建立:17世纪初,东北地区B清朝建立:皇太极即位后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称帝,改国号为清 C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

DE

影响:转。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1、成功抵御外来侵略

A明朝戚继光、俞大猷

B 郑成功与1662

C签订第一个近代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

3、明长城:A

B作用: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边境出现和平交往局面

3、镇压分裂叛乱:A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伊犁将军

4、怀柔政策:修建避暑山庄、喇嘛庙、木兰围场

5、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措施A册封达赖、班禅B设立驻藏大臣:1727年C金瓶掣签制度

6、明清对西南地区的管辖A明初沿用元朝办法,任命当地首领土司为官进行管理

B明成祖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C清朝雍正时,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C作用: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作用:明至清朝前期政府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7、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

三、农耕文明的繁盛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农业的发展A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B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C甘薯、玉米引进中国

2、手工业的繁荣:明朝中后期,苏州、杭州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四、商业的发展

1、传统大都市日益繁荣(北京、南京);商业市镇兴起、兴盛

2、商帮形成 著名的有徽商、晋商

3、大量农业人口流向市镇

3、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主要货品: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白银成为明代中后期的主要货币。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一、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1、 文字狱

目的:巩固统治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表现:朱元璋屡兴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更多(达到顶峰)

危害:

2、 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局限性:

二、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1、 进步思潮的出现

表现:A、黄宗羲

B、“

2、 世俗文化:A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历史小说。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亡,以及贾宝玉和林

黛玉的爱情故事,展示人生百态是社会万象,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世俗文学勃兴 人们都以观赏戏曲为主要娱乐形式。

C19世纪中期,京剧初步形成

D中国传统节日基本定型

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

内容:

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方法。达尔文曾多次

引用。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认为人类思维活动室大脑的机能。

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宋应星《天工开物》——运用数量、比重等数学、物理方法“穷究试验”。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

是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特别是入清以后,在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

的影响下,非但没有出现短暂辉煌,就连晚明已经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也被埋没。

中国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明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地方:废行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使司(刑狱);都指挥使管军政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由六部分理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朱元璋设殿阁大学士,成祖朱棣时专制。

2、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时正式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示意图

数十次起义。

4、探讨乾隆盛世危机

A、回望“余晖”:清前期经济发展,乾隆时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

B、马戛尔尼访华

目的:打开中国大门,开拓市场

要求:向清政府提出开放通商口岸等要求

乾隆态度:逐条驳斥,完全拒绝

结果:英国使团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1、手工工场的出现: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

A、形成条件:商业发展,小作坊生产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发展成手工工场。

B、出现时间及地点: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C、特点: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工人分工合作,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2、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A、工商业发展,西欧社会对金银货币的需求量增大

B、《马可波罗行纪》的吸引 C、通往东方的商路被阻断 D、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C、条件:a、造船技术和航海知识的进步 b、指南针的应用 c、地圆学说流行 d、天文地理知识进步

D、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4、科学革命

A、哥白尼“日心说”提出

时地人:16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

意义:否定了教会权威,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B、伽利略

意大利科学家。主要成就:A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自制望远镜观察太空

影响:证明了新天文学说的正确性,被认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C、牛顿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牛顿贡献:物理学领域,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5、近代科学诞生的意义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科学革命诞生了近代科学,旧观念被打破科学得到普及,人类迎来技术发明的高潮。

6、启蒙运动

含义:当时一些思想家高举理性旗帜。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 顶峰: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峰。

代表人物及观点

伏尔泰:法国思想家。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倡导君主专制。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启蒙运动的意义: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舆论基础。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2.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英王查理一世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

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内战:①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②议会军队在克伦威尔 △初期成果: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最终导致专制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1688

△《权利法案》颁布:1689一制度)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二.美国独立战争

1.原因:

13个殖民地)

2. 导火线1773年)

4. 过程:①,开始标志

华盛顿为总司令

③1776.7.4

④1777.10萨拉托加战役(转折点)

⑤1781年,约克镇战役胜利;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 美国1787年宪法:①规定美国是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源自于人民 ②联邦政府三权

分立由立法(议会)、行政(总统)、司法(最高法院)三部分组成 ③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④1789年宪法生效,首届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任总统。

6. 性质与意义:国获得独立,为资本主义在北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

三.法国大革命

1.背景:法国君主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国王路易十四与第三等级之间的矛盾)

2.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为解决财政危机)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过程:(注意时间顺序):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制定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 ②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1792年8月,打败外国联军,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③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1793年,罗伯斯比尔为代表的雅各宾派掌权,采取措施

打退反法同盟,平息国内叛乱;将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限制生活必需品价格,严惩反革命分子,动员国内力量。法国革命达到顶峰。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这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也展示了法国人民的伟大力量。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拿破仑帝国:

1. 建立:1799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

第一帝国,共和制改为帝制。

2. 命的成果;②连续打败反法封建势力,在征服地区采用废除封建制度。

3.

A、 政治上,17世纪,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英国确立

B、 经济上,①手工工场迅速发展②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海外市场扩大

二、工业革命的开始

1、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2、 部门:棉纺织业

3、 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应用

三、瓦特改进蒸汽机

英国的瓦特在前人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特点: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作用:成为动力机器,在各领域推广开来,促进了工业生产。

意义: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四、交通工具的革命

美国富尔顿制造出蒸汽机动力的轮船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英国人史蒂芬孙1814年发明蒸汽机车。人们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

五、工厂及工厂制度的出现

瓦特蒸汽机之后,以蒸汽为动力的工厂建立起来。

工厂制度的出现:①严格的劳动纪律②工厂管理制度逐步完善③工厂制度反映了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六、工业革命的完成及影响

19世纪初,扩展到欧美国家,开启了现代化进程。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影响: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

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工人运动 19世纪30年代大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二、空想社会主义

1、19世纪上半期,代表人物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

2寄托于个别统治者或开明富豪的支持上。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成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3、诞生的标志及意义:184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

四、巴黎公社

1、1871年3

2

3、失败:1871年5月。

4、性质意义:

5 鲍丶狄埃 作词,狄盖特作曲

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德国统一

1

2、统一过程

①1848年,议会和民主统一方式受阻,统一任务落在普鲁士身上;

②1862-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军事改革,运用外交手段,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三次王朝战争(丹麦、奥地利、法国)

③统一完成标志: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德国统一完成。

3、统一的影响①积极:实现了民族梦想,为现代化提供了基础,统一后30年内成为世界强国。②消极:奠定了军国主义传统,为20世纪发展留下隐患。

二、美国南北战争

1、领土的扩张:从密西西比河以东扩展到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战争爆发原因:

①北方形成了资本主义工业的经济模式,主张增加关税,废除奴隶制。

②南方形成了种植园奴隶制经济模式,生产棉花向英国销售,主张减少关税,保留奴隶制。 ③北方废奴运动高涨。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导火线: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

3、战争经过:①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②初期,北方失利,人们要求扭转战局;

③转折:1862年9月,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激起了黑人参战热情,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④结果:1865年,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战争结束后不久总统林肯被刺杀。

4、历史意义:积极: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障碍,为以后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种族平等未彻底解决。

三、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①背景: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俄国是中央集权封建落后国家;17世纪出现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发展缓慢。②时间及目的:1689年,为了成为强国

③改革内容:。

2、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①背景:19战争失败。 ②时间及领导者: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③内容:

④动了现代化进程,是历史上的转折。

四、明治维新

1、背景:①内忧:19

②外患:1853

③倒幕运动的失败。

2、内容:

①政治:,废除封建等级制度,贫民自由择业。②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发展教育。“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3、影响:

积极:自由平等深入人心。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消极: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第六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提纲

1.出现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各国重视到科技的重要性;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镇;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完善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理论;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2.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特点:功效高、污染小、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内燃机的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在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带来了汽车和飞机的试制成功。影响: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石油、电力、煤炭成为三大能源;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兴起,并开始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19世纪后期,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

5.流水线生产的出现:美国的福特汽车。

5.主要发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德国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电灯、电影放映机等。美国莱特兄弟试制飞机成功。美国人莫尔斯试拍有线电报成功。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贝尔研制有线电话成功。 综合探究七

1.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资本家无视工人权益,工作环境恶劣;生产事故常发;工厂无视消费者健康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

2.城市化问题

空气污染;卫生条件恶劣;住房拥挤;疾病繁衍;交通堵塞等。

3.工业化对生活的改变

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饮食习惯和结构都有很大变化;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生活质量提高。 妇女地位提高:简朴实用的服装日益流行;休闲娱乐活动打破传统等级界限。

第八单元 中国近代史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

背景:1839.6虎门销烟 战争爆发:1840年6 1842.8中英《南京条约》:2100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影响:。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0

1856①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②增开汉 1860年10月 1860年10月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1
  •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1 一.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储备] 1.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对比. 4.修辞手法的作用: ...查看


  • 苏教版八下导学提纲14.[叫三声夸克]
  • 14.<叫三声夸克>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激发观察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的写法. 3.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技巧. 教学重 ...查看


  • 八下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 八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准备工作--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代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 时间:1949年9月 : 地点--北平 2) 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 ...查看


  • 8.3.1维新变法运动八下社会新版教案
  • 8.3.1 维新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严复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 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能力目标:同学们能够结合课本,利用新闻报告.宣传画等培 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 ...查看


  • 八下历史提纲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 时间:1949年9月 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地点:北平 内容: ①制定<共同纲领> ...查看


  •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3月31日(周一) 八下9.1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完成<自主测评>67-68页. 4月1日(周二) 八下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完成<自主测评>70-71页. 4月2日(周三 ...查看


  • 初二地理八下复习提纲
  •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洲,热带: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农业区,经济特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2地区,南方地区.(请在图中标注四大地理区域并且描出四 ...查看


  • 八下思品提纲
  • 第五单元知识要点 5.1我们都是公民 1.什么是公民.中国公民 P5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与人民的比较 (1)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 ...查看


  • 八下思品期中复习提纲
  • 八下思品期中复习提纲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① 教育的好处 个人 家庭 国家 ② 受教育是我们的义务 ③ 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 ④ 我们要抓住时机和机会 物质性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2.人身权利P24 人格权 (首要权利.基础权利.根本权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