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年龄特点

2——3岁幼儿年龄特点

1. 有独立倾向,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

2岁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他们尝试着自己洗手,用小匙进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等。在如厕方面懂得表示需要,并能在成人的帮助下自行如厕。但由于受动作能力发展的制约,动作仍然迟缓、笨拙,生活自理行为还需要成人帮助。

2. 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

2岁儿童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非常外露,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如一个孩子想妈妈哭了,便有一群孩子跟着哭。他们一吓就哭、一哄就笑,高兴与不高兴、愿意与不愿意都流露在脸上。

2岁儿童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当与亲人分离时,大多数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过程。他们用啼哭等方式表示分离的痛苦,这种因情感依恋而产生的分离焦虑表明该年龄儿童对依恋对象的存在和消失十分敏感。

3. 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出现反抗现象。

2岁儿童由于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及其成人的交往,如在游乐场愿意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在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如在与小朋友玩时常常会抢别人的东西,不能满足时甚至会抓咬别人。此年龄段出现了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4. 动作发展速度较快。

2岁儿童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钻等基本动作,并能扶着栏杆上下楼梯。手眼协调的能力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可以同时一手捧碗一手拿匙,还会进行穿珠等活动。此年龄儿童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但做事动作迟缓,身体的控制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成人的帮助。

5. 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

2岁儿童的各种心里活动带着明显的自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事务、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

6. 尝试模仿、喜欢重复。

2岁儿童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模仿小朋友、老师的行为。模仿的大多数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

2岁儿童的注意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喜欢重复是此年龄段儿童显著的特点。他们喜欢重复地摆弄物品,喜欢听教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如反复地喂娃娃吃饭。在往返的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的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的关联、产生简单的想象。

7. 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2岁后期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言语的发展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萌芽。

8. 对鲜明的色彩、节奏感的兴趣。

2岁儿童处于新异性的探索阶段,此时的儿童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认识环境,投入活动。托班幼儿的年龄都是在3周岁以下,有的只有刚刚到2周岁。这个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自制力差,不愿意和小朋友玩,习惯一个人娱乐,自己只顾自己玩。

我们班的小朋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自己的东西不喜欢跟别人分享,我喜欢一个人玩玩具,我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我的东西别人不可以动。其实对于一个刚入园的新生存在这样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一般到了学期末才会有显著的变化

小班年龄特点

(3岁—4岁)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一) 动作发展快

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重要标志。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由于动作发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别好动。由于骨骼肌肉的发展和大脑调节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小班这一年中孩子动作的颈部非常快。

3岁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我们发现,这些差异与他们的先天身体素质、性别、个性及早期教养环境有关。

对教育的启示:为了给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和条件,小班的一日生活必须由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如通过运动游戏发展幼儿粗动作、在活动区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对幼儿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我们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并为每位幼儿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 认识靠行动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对他们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刚刚走过婴儿期的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 同时,3岁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较差,他们也常常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

对教育的启示:那种要求小班幼儿“坐好了”唱歌、听故事的做法本身就没有尊重和把握它们的年龄特征。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边做边说”或“先左后说”的行为,给他们用口头和肢体语言一同来表达思想的机会,使他们生活的更愉快。

(三) 情绪作用大

情绪对3岁幼儿的支配作用很大。他们容易激动,而且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他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的极为不安。小班幼儿不仅依恋成人,而且伙伴之间的交往对他们的情绪也有很大影响。他们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

对教育的启示: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去体贴、关爱幼儿,同时利用同伴群体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使幼儿逐渐减少分离焦虑,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一日生活用有趣的游戏贯穿,益于引发幼儿的积极情绪。教师还应该理解和接纳小班幼儿活动“情绪化”的特点,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四) 爱模仿

爱模仿,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小班幼儿正三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一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对教育的启示:从仅研究教师如何教,到重点关注幼儿如何学,放映了人们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成人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并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同时充分利用幼儿同伴群体的资源,给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五) 常把假想当真实

幼儿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使他们想象夸张性的表现。成人不理解幼儿的这一特点,往往误认为他们在“说谎”。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这一特点在3、4岁的幼儿身上十分突出。

对教育的启示:成人应该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同时可以因势利导,引发幼儿等良好行为。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小半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都需要游戏,这不仅可以使幼儿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也是我们的教育便的非常自然。

(六) 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

幼儿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

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正因如此,3、4岁的幼儿喜爱童话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

对教育的启示:教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于幼儿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求

中班年龄特点: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下面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中班期幼儿的年龄特点。

一、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4——5岁儿童在集体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小班集体活动15分钟,中班为25分钟左右。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

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幼儿园里,可以学当值日生,为班级的自然角浇水,帮助老师摆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够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帮助家人收拾碗筷、折叠衣服等。表明此时幼儿已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

二、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4、5岁儿童的情绪较之3岁儿童更稳定,他们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商场,当他们看到喜爱的玩具,已不像2——3岁时那样吵着要买,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自慰:“家里已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在幼儿园里,同伴间发生争执时,有时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当然,他们并非对所有的事都能调节好,对特别感兴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绪支配,甚至还会出现情绪“失控”现象,遇到不顺心时仍会大发脾气。

三、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

在集体生活中,4、5岁儿童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而且规则意识萌芽,懂得要排队洗手、依次玩玩具等。当他们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有礼貌了,会主动说“谢谢”、“对不起”等,此时儿童的是非观念仍很模糊,只知道受表扬的是好事,受指责的是坏事,懂得喜欢受表扬,听到批评会不高兴或感到很难为情。

四、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4、5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此时他们开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有时,他们还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五、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4、5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体力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练、系鞋带,也会折纸、穿珠、拼插积木等完成精细动作。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时间。

六、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

随着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身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还常常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

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如为什么鸟会飞、洗衣机为什么会转动等等。

七、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

4、5岁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理解成人语言时,时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如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儿童则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时期的儿童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概括的水平还很低。其分类是根据具体事物的表面属性(如颜色、形状)、功能或情景等。如把苹果、桃、梨归为一类,认为这些水果可以吃,吃起来水分多;把太阳、卷心菜归为一类,认为这些都是圆形的;把玉米、香蕉归为一类,认为这些都是黄色的。

八、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4、5岁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在时间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在空间概念上,能区别前后、中间、最先、最后等位置;在数量上,能自如地数1—10。对物体类别的概念也有初步的认识,会区别轻重、厚薄]粗细等。部分儿童还能分清左右,能把物品从大到小摆成一排。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表面的、简单的因果关系,如能够明白种花若不浇水,花就会枯死的道理。

九、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4、5岁的儿童已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谈。能够独立地讲故事

或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有时讲话会断断续续,因为儿童还不能记清事物现象和行为动

作之间的联系。他们还会根据不同对象的理解水平调整自己的语言,如对小妹妹说“爸爸走了”,

对妈妈说“爸爸去商店买吃的东西了”。有时他们也能表述相当复杂的句子:“我还没来得及把

蛋糕放在桌子上,小红就把它吃掉了。”

十、游戏中表征水平提高

4、5岁的儿童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了。有人说:“4、5岁左右是儿童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此

时的儿童不仅游戏兴趣显著增强,且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选择主题、

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游戏情节丰富、内容多样化,还出现了以物代物等替代行为,如他们会

用积木代替电话机、用“雪花片”代替公园门票等,表征水平有了提高。他们的游戏不仅反映日

常生活的情景,还经常反映电视、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

方式,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伙伴关系。而且,有了相对稳定的游戏伙伴,“铁哥们,好姐妹”。由

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种交往的方式是正确的,

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需要我们正确对待,耐心地在实际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

方式,多鼓励,不要采取简单的方法去制止和责备。

十一、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

4至5岁的儿童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难以分清假想和现实,他们常常会把看到的内

容融入自己的想象,如当儿童站在阳台上往下看,成人提醒其要当心,他会说:“没关系,我会

飞。”他们还喜欢假装做什么,常和想象中的伙伴一起玩,他们有时会“撒谎”,但并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撒谎只是用想象代替真实。

十二、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

4岁的儿童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他们能说出至少6—8种颜色,喜欢涂涂画画,

能用粘土或橡皮泥捏出一些形状和物体,如圆形、方形、西瓜、苹果、香蕉等,有时还会捏出人

像或动物的形象。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经常要用手势、表情一起帮助表达与创

造。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这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

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渡过这样的一个转型,首先就要了解

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

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

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

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

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

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

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

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

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

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

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

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

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

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5、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

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

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

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

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6、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

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

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

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7、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

“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儿童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 鱼儿为什

么能在水里游?”“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路、说话?”有的儿童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其中的奥秘。

儿童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8、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

5、6岁的儿童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例如,在解释乒乓球从倾

斜的积木上滚落时说:“乒乓球是圆的。积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会滚。”说明儿童已能从客体

的形状与客体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与斜”的关系中寻找乒乓球滚落的原因。但由于周围

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到了5、6岁,儿童对不同现象中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

一致,而且对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也还很难理解。

9、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岁儿童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如

把人们饲养的身上有皮毛、四条腿的猫、兔、猪归为家畜类。然而,由于受知识、语言、抽象概

括水平的制约,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类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还不能掌握概念全部

的精确含义,缺乏进行高一级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儿童在概括归类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外

延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儿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

10、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

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

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儿童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

动。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

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

11、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大班儿童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

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

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写上

歪歪扭扭的汉字? 到了大班下学期儿童会聚在—起边看图书边连猜带懵地念书中的文字;阅读成了

他们很大的乐趣。

12、创造欲望比较强烈

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双手的灵巧,使儿童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他们越来越喜

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

能。还会几个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幼儿园”、“奥运场馆”等等。5、6岁儿童

还对创编儿歌感兴趣,他们会为自己的画、自己的手工制品配上儿歌。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也常常

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

13、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

5、6岁儿童玩角色游戏时,对角色的兴趣比对物的兴趣浓厚,出现了一个主要角色和几个有

关的社会角色的关系。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在进一步向抽象化发展,因此在游戏中较多出现用语言

和动作来替代物体的行为。幼儿之间对替代物的一致认同程度提高,游戏中发生争执的情况减少。

游戏的主题除了来自于儿童的生活外,还来自于影视作品。在角色游戏中能综合自己所经历过的

各种生活内容,概括和创造性地再现一般的生活情景。

14、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动中会

用多种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在音乐活动中会通过歌舞、乐器、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外出参观后,儿童会用绘画、建构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还热衷于戏剧表演。

八项多元智能领域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加得纳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看待“聪明”和“成功”。

在加得纳的多元智能框架中,提出了相对独立存在着的8种智能,它们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

加得纳认为,有些人热衷于写作,容易体验创作的乐趣; 有些人擅长音乐,表现在音乐的天赋; 有些人对数学感兴趣,喜欢做数学难题; 有些人喜欢体育,愿意参加体育比赛; 有人喜欢大自然,他们愿意探索大自然中的奥妙等等。

现在我们了解了加得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就明白上面讲的贝多芬、达尔文、爱因斯坦、牛顿、罗丹、还有姚明、李宁等等,不能说他们谁比谁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具有高度发达的智能,以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的智能发挥达到了极限。

人与人之间也许根本不存在智力水平上的差别,只有不同智力优势、组合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正像中国一句古话: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每个人都可能拥有相应的成功领域。

八大智能

1. 语言智能

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与语言的运用有关,表现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运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语言智能发达的人,往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言语有效地与人进行沟通,擅长语言的运用,具有较高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种智能在作家、诗人、翻译、记者、编辑、演讲家、节目主持和政治领袖等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 数理逻辑智能

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逻辑推理的能力,当然包括分数、分类、推理、归纳、计算和假设验定等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这种智能在科学家、数学家、侦探、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电脑程序设计师等人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 音乐智能

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家和乐器调音师,善于领悟音乐的人较为常见。

4. 视觉空间智能

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表达关系和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智能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家、发明家、航海家、博物学家、军事战略家、飞行员、水手、室内装饰人员和擅长

驾驶的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 身体运动智能

主要是指善于运用身体动作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的操作物体的职能,包括平衡协调、敏感、力量、速度、灵活性等特殊的身体技巧以及对外界或自身刺激反应的能力。擅长身体运动智能的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善于利用身体与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身体运动智能通常在舞蹈家、演员、运动员、发明家、外科医生、赛车手、户外工作者以及在机械方面有天赋的人身上发现。

6自省智能

是指个人对自己的了解、认识及明白自己情绪和感受,并能有效地运用这种自我认识能力指导评价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包括自己的优缺点,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俗话所说的“有自知之明”在自省智能发达的人身上表现突出。

这种智能能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思想家、心理学家以及对自己体验很深的人身上有较突出的表现。

7. 人际交往智能

是指察觉及分辨自己及他任情绪、感受、企图、目的以及与人沟通他人的面部表情,声线、身体语言,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人际交流智能发达的人,往往长于察言观色、善解人意、并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喜欢做“和事老”。他们通常

还具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他们善于“察觉”社会形势,善于谈判,有同情心,交友广泛,喜欢和人在一起。喜欢去社会场所,喜欢群体活动,

这种智能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8. 自然观察者智能

是指能够辨别动植物,对自然万物分门别类,并能够运用这些能力从事打猎、耕种、进行生物科学研究或确认与分辨某个团体与种族成员的能力。自然观察者智能发达的人,善于通过与所处的环境间的互动,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以及昆虫研究领域都需要这一智能。

这种智能在猎人、园丁、农夫、自然生物科学家、生态学家、园艺设计师等人的身上都有较突出的表现。

2——3岁幼儿年龄特点

1. 有独立倾向,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

2岁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他们尝试着自己洗手,用小匙进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等。在如厕方面懂得表示需要,并能在成人的帮助下自行如厕。但由于受动作能力发展的制约,动作仍然迟缓、笨拙,生活自理行为还需要成人帮助。

2. 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

2岁儿童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非常外露,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如一个孩子想妈妈哭了,便有一群孩子跟着哭。他们一吓就哭、一哄就笑,高兴与不高兴、愿意与不愿意都流露在脸上。

2岁儿童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当与亲人分离时,大多数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过程。他们用啼哭等方式表示分离的痛苦,这种因情感依恋而产生的分离焦虑表明该年龄儿童对依恋对象的存在和消失十分敏感。

3. 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出现反抗现象。

2岁儿童由于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及其成人的交往,如在游乐场愿意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在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如在与小朋友玩时常常会抢别人的东西,不能满足时甚至会抓咬别人。此年龄段出现了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4. 动作发展速度较快。

2岁儿童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钻等基本动作,并能扶着栏杆上下楼梯。手眼协调的能力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可以同时一手捧碗一手拿匙,还会进行穿珠等活动。此年龄儿童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但做事动作迟缓,身体的控制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成人的帮助。

5. 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

2岁儿童的各种心里活动带着明显的自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事务、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

6. 尝试模仿、喜欢重复。

2岁儿童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模仿小朋友、老师的行为。模仿的大多数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

2岁儿童的注意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喜欢重复是此年龄段儿童显著的特点。他们喜欢重复地摆弄物品,喜欢听教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如反复地喂娃娃吃饭。在往返的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的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的关联、产生简单的想象。

7. 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2岁后期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言语的发展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萌芽。

8. 对鲜明的色彩、节奏感的兴趣。

2岁儿童处于新异性的探索阶段,此时的儿童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认识环境,投入活动。托班幼儿的年龄都是在3周岁以下,有的只有刚刚到2周岁。这个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自制力差,不愿意和小朋友玩,习惯一个人娱乐,自己只顾自己玩。

我们班的小朋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自己的东西不喜欢跟别人分享,我喜欢一个人玩玩具,我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我的东西别人不可以动。其实对于一个刚入园的新生存在这样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一般到了学期末才会有显著的变化

小班年龄特点

(3岁—4岁)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一) 动作发展快

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重要标志。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由于动作发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别好动。由于骨骼肌肉的发展和大脑调节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小班这一年中孩子动作的颈部非常快。

3岁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我们发现,这些差异与他们的先天身体素质、性别、个性及早期教养环境有关。

对教育的启示:为了给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和条件,小班的一日生活必须由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如通过运动游戏发展幼儿粗动作、在活动区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对幼儿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我们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并为每位幼儿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 认识靠行动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对他们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刚刚走过婴儿期的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 同时,3岁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较差,他们也常常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

对教育的启示:那种要求小班幼儿“坐好了”唱歌、听故事的做法本身就没有尊重和把握它们的年龄特征。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边做边说”或“先左后说”的行为,给他们用口头和肢体语言一同来表达思想的机会,使他们生活的更愉快。

(三) 情绪作用大

情绪对3岁幼儿的支配作用很大。他们容易激动,而且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他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的极为不安。小班幼儿不仅依恋成人,而且伙伴之间的交往对他们的情绪也有很大影响。他们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

对教育的启示: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去体贴、关爱幼儿,同时利用同伴群体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使幼儿逐渐减少分离焦虑,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一日生活用有趣的游戏贯穿,益于引发幼儿的积极情绪。教师还应该理解和接纳小班幼儿活动“情绪化”的特点,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四) 爱模仿

爱模仿,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小班幼儿正三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一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对教育的启示:从仅研究教师如何教,到重点关注幼儿如何学,放映了人们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成人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并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同时充分利用幼儿同伴群体的资源,给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五) 常把假想当真实

幼儿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使他们想象夸张性的表现。成人不理解幼儿的这一特点,往往误认为他们在“说谎”。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这一特点在3、4岁的幼儿身上十分突出。

对教育的启示:成人应该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同时可以因势利导,引发幼儿等良好行为。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小半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都需要游戏,这不仅可以使幼儿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也是我们的教育便的非常自然。

(六) 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

幼儿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

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正因如此,3、4岁的幼儿喜爱童话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

对教育的启示:教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于幼儿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求

中班年龄特点: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下面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中班期幼儿的年龄特点。

一、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4——5岁儿童在集体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小班集体活动15分钟,中班为25分钟左右。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

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幼儿园里,可以学当值日生,为班级的自然角浇水,帮助老师摆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够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帮助家人收拾碗筷、折叠衣服等。表明此时幼儿已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

二、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4、5岁儿童的情绪较之3岁儿童更稳定,他们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商场,当他们看到喜爱的玩具,已不像2——3岁时那样吵着要买,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自慰:“家里已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在幼儿园里,同伴间发生争执时,有时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当然,他们并非对所有的事都能调节好,对特别感兴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绪支配,甚至还会出现情绪“失控”现象,遇到不顺心时仍会大发脾气。

三、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

在集体生活中,4、5岁儿童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而且规则意识萌芽,懂得要排队洗手、依次玩玩具等。当他们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有礼貌了,会主动说“谢谢”、“对不起”等,此时儿童的是非观念仍很模糊,只知道受表扬的是好事,受指责的是坏事,懂得喜欢受表扬,听到批评会不高兴或感到很难为情。

四、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4、5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此时他们开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有时,他们还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五、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4、5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体力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练、系鞋带,也会折纸、穿珠、拼插积木等完成精细动作。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时间。

六、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

随着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身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还常常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

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如为什么鸟会飞、洗衣机为什么会转动等等。

七、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

4、5岁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理解成人语言时,时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如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儿童则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时期的儿童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概括的水平还很低。其分类是根据具体事物的表面属性(如颜色、形状)、功能或情景等。如把苹果、桃、梨归为一类,认为这些水果可以吃,吃起来水分多;把太阳、卷心菜归为一类,认为这些都是圆形的;把玉米、香蕉归为一类,认为这些都是黄色的。

八、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4、5岁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在时间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在空间概念上,能区别前后、中间、最先、最后等位置;在数量上,能自如地数1—10。对物体类别的概念也有初步的认识,会区别轻重、厚薄]粗细等。部分儿童还能分清左右,能把物品从大到小摆成一排。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表面的、简单的因果关系,如能够明白种花若不浇水,花就会枯死的道理。

九、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4、5岁的儿童已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谈。能够独立地讲故事

或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有时讲话会断断续续,因为儿童还不能记清事物现象和行为动

作之间的联系。他们还会根据不同对象的理解水平调整自己的语言,如对小妹妹说“爸爸走了”,

对妈妈说“爸爸去商店买吃的东西了”。有时他们也能表述相当复杂的句子:“我还没来得及把

蛋糕放在桌子上,小红就把它吃掉了。”

十、游戏中表征水平提高

4、5岁的儿童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了。有人说:“4、5岁左右是儿童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此

时的儿童不仅游戏兴趣显著增强,且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选择主题、

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游戏情节丰富、内容多样化,还出现了以物代物等替代行为,如他们会

用积木代替电话机、用“雪花片”代替公园门票等,表征水平有了提高。他们的游戏不仅反映日

常生活的情景,还经常反映电视、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

方式,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伙伴关系。而且,有了相对稳定的游戏伙伴,“铁哥们,好姐妹”。由

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种交往的方式是正确的,

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需要我们正确对待,耐心地在实际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

方式,多鼓励,不要采取简单的方法去制止和责备。

十一、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

4至5岁的儿童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难以分清假想和现实,他们常常会把看到的内

容融入自己的想象,如当儿童站在阳台上往下看,成人提醒其要当心,他会说:“没关系,我会

飞。”他们还喜欢假装做什么,常和想象中的伙伴一起玩,他们有时会“撒谎”,但并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撒谎只是用想象代替真实。

十二、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

4岁的儿童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他们能说出至少6—8种颜色,喜欢涂涂画画,

能用粘土或橡皮泥捏出一些形状和物体,如圆形、方形、西瓜、苹果、香蕉等,有时还会捏出人

像或动物的形象。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经常要用手势、表情一起帮助表达与创

造。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这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

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渡过这样的一个转型,首先就要了解

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

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

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

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

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

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

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

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

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

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

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

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

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

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5、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

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

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

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

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6、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

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

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

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7、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

“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儿童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 鱼儿为什

么能在水里游?”“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路、说话?”有的儿童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其中的奥秘。

儿童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8、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

5、6岁的儿童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例如,在解释乒乓球从倾

斜的积木上滚落时说:“乒乓球是圆的。积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会滚。”说明儿童已能从客体

的形状与客体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与斜”的关系中寻找乒乓球滚落的原因。但由于周围

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到了5、6岁,儿童对不同现象中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

一致,而且对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也还很难理解。

9、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岁儿童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如

把人们饲养的身上有皮毛、四条腿的猫、兔、猪归为家畜类。然而,由于受知识、语言、抽象概

括水平的制约,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类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还不能掌握概念全部

的精确含义,缺乏进行高一级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儿童在概括归类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外

延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儿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

10、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

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

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儿童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

动。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

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

11、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大班儿童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

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

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写上

歪歪扭扭的汉字? 到了大班下学期儿童会聚在—起边看图书边连猜带懵地念书中的文字;阅读成了

他们很大的乐趣。

12、创造欲望比较强烈

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双手的灵巧,使儿童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他们越来越喜

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

能。还会几个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幼儿园”、“奥运场馆”等等。5、6岁儿童

还对创编儿歌感兴趣,他们会为自己的画、自己的手工制品配上儿歌。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也常常

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

13、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

5、6岁儿童玩角色游戏时,对角色的兴趣比对物的兴趣浓厚,出现了一个主要角色和几个有

关的社会角色的关系。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在进一步向抽象化发展,因此在游戏中较多出现用语言

和动作来替代物体的行为。幼儿之间对替代物的一致认同程度提高,游戏中发生争执的情况减少。

游戏的主题除了来自于儿童的生活外,还来自于影视作品。在角色游戏中能综合自己所经历过的

各种生活内容,概括和创造性地再现一般的生活情景。

14、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动中会

用多种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在音乐活动中会通过歌舞、乐器、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外出参观后,儿童会用绘画、建构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还热衷于戏剧表演。

八项多元智能领域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加得纳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看待“聪明”和“成功”。

在加得纳的多元智能框架中,提出了相对独立存在着的8种智能,它们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

加得纳认为,有些人热衷于写作,容易体验创作的乐趣; 有些人擅长音乐,表现在音乐的天赋; 有些人对数学感兴趣,喜欢做数学难题; 有些人喜欢体育,愿意参加体育比赛; 有人喜欢大自然,他们愿意探索大自然中的奥妙等等。

现在我们了解了加得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就明白上面讲的贝多芬、达尔文、爱因斯坦、牛顿、罗丹、还有姚明、李宁等等,不能说他们谁比谁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具有高度发达的智能,以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的智能发挥达到了极限。

人与人之间也许根本不存在智力水平上的差别,只有不同智力优势、组合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正像中国一句古话: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每个人都可能拥有相应的成功领域。

八大智能

1. 语言智能

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与语言的运用有关,表现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运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语言智能发达的人,往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言语有效地与人进行沟通,擅长语言的运用,具有较高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种智能在作家、诗人、翻译、记者、编辑、演讲家、节目主持和政治领袖等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 数理逻辑智能

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逻辑推理的能力,当然包括分数、分类、推理、归纳、计算和假设验定等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这种智能在科学家、数学家、侦探、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电脑程序设计师等人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 音乐智能

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家和乐器调音师,善于领悟音乐的人较为常见。

4. 视觉空间智能

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表达关系和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智能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家、发明家、航海家、博物学家、军事战略家、飞行员、水手、室内装饰人员和擅长

驾驶的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 身体运动智能

主要是指善于运用身体动作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的操作物体的职能,包括平衡协调、敏感、力量、速度、灵活性等特殊的身体技巧以及对外界或自身刺激反应的能力。擅长身体运动智能的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善于利用身体与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身体运动智能通常在舞蹈家、演员、运动员、发明家、外科医生、赛车手、户外工作者以及在机械方面有天赋的人身上发现。

6自省智能

是指个人对自己的了解、认识及明白自己情绪和感受,并能有效地运用这种自我认识能力指导评价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包括自己的优缺点,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俗话所说的“有自知之明”在自省智能发达的人身上表现突出。

这种智能能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思想家、心理学家以及对自己体验很深的人身上有较突出的表现。

7. 人际交往智能

是指察觉及分辨自己及他任情绪、感受、企图、目的以及与人沟通他人的面部表情,声线、身体语言,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人际交流智能发达的人,往往长于察言观色、善解人意、并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喜欢做“和事老”。他们通常

还具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他们善于“察觉”社会形势,善于谈判,有同情心,交友广泛,喜欢和人在一起。喜欢去社会场所,喜欢群体活动,

这种智能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8. 自然观察者智能

是指能够辨别动植物,对自然万物分门别类,并能够运用这些能力从事打猎、耕种、进行生物科学研究或确认与分辨某个团体与种族成员的能力。自然观察者智能发达的人,善于通过与所处的环境间的互动,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以及昆虫研究领域都需要这一智能。

这种智能在猎人、园丁、农夫、自然生物科学家、生态学家、园艺设计师等人的身上都有较突出的表现。


相关文章

  •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不详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儿童年满三岁,可以进入幼儿园小班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学前教育.但由于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进入幼儿园成了儿童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对其心理发展有很明显的影响.大部 ...查看


  • 2-5岁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研究
  • 湖-调..奎与.研.寒-..怫蛉l 2-5岁劲儿游戏的年龄特点研究 梦焱 [摘要]本研究采用现场观察与录像追踪观察的方在游戏的社会性分类中,各种类型游戏随年龄增长而法,对2-5岁幼儿在娃娃家.建构区两种游戏背景下发生发生变化,与以往研究结果 ...查看


  • 区域游戏材料
  • 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策略及其案例分析 高小芳(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幼儿园高级教师) 区域活动材料,简言之,就是投放在活动区的各种材料,它承载着教育功能.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生活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源泉,幼 ...查看


  • 3_5岁幼儿元认知监控发展特点的研究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1):5-8 StudiesofPsychologyandBehavior 3-5岁幼儿元认知监控发展特点的研究* 陈英和1王雨晴1,2肖兴荣1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2陕西师范大 ...查看


  • 浅析幼儿早期阅读书籍的选择
  • 浅析幼儿早期阅读书籍的选择 [摘要]:早期阅读已受到越来越多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视,原因是早期阅读的诸多好处,如: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激发识字的兴趣,扩大词汇量,丰富情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如何发挥好早期阅 ...查看


  • 幼儿游戏说课稿
  • <幼儿游戏>说课稿 一.课程说课 (一)课程设置 1.课程性质 <幼儿游戏>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实现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 ...查看


  • 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特点
  • 2008年第05期(总第161期) 学前教育研究 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No.05,2008SerialNo.161 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特点* 武建芬**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杭州 ...查看


  •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
  •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 1. 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 ...查看


  • 学前心理学教案
  • 教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