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24期(总第375期)NO.24.2016
( CumulativetyNO.375 )
降凝剂对基础油性能的影响研究
潘津炼1 凌 辉1,2 杨善杰1 曾维思雨1
(1. 广东三和控股有限公司;2. 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29)
摘要:文章以烷基萘、聚a-烯烃和聚甲基丙烯酸酯不同的降凝剂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基础油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降凝剂,利用倾点测定器测出不同基础油的倾点,试验结果表明,同一个降凝剂对馏分组成不同的基础油,其降凝效果不同,不同一个降凝剂对馏分组成相同的基础油,其降凝效果也不同。
关键词:降凝剂;基础油;倾点测定器;烷基萘;聚a-烯烃;聚甲基丙烯酸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Q3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4-007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4.038降凝剂是降低油品倾点的一种物质,降凝剂的作用机理是与石蜡形成共晶,改变石蜡晶体的大小和外形,不易形成网状结构,起到降低油品凝点的作用。本文通过一系列试验数据表明,同一个降凝剂对馏分组成不同的基础油降凝剂所起的降凝效果也不同,不同一个降凝剂对馏分组成相同的基础油,其降凝效果也不同,为以后润滑油选择基础油和降凝剂的配伍性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表1所示:
表1 烷基萘在基础油的降凝效果
烷基萘
150SN,℃400SN,℃150N,℃500N,℃150BS,℃
加剂量0-15-12-21-20-90.20%-16-15-23-22-90.40%-18-18-24-24-100.60%-21-22-28-26-120.80%-24-24-28-28-141.00%-28-26-30-32-161.50%-16-15-23-22-10
1 试验部分
1.1 试样
试样材料为烷基萘、聚a-烯烃、聚甲基丙烯酸酯、150SN、400SN、150N、500N、150BS。1.2 试验条件
将不同的降凝剂按0.1%、0.2%、0.3%、0.4%、0.5%、0.6%、0.7%、0.8%、0.9%、1.0%、1.5%与基础油配比,调和成100mL油样,并对油样分别做倾点试验。1.3 试验设备
倾点测定器。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标准。油样倾点测定方法按《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检测进行。
1.4.2 油样倾点的测定。将油样在不搅拌的情况下,装入测试杯中,放入已经调试好冷浴的倾点测定器中,当试样温度下降到9℃时,移到-18℃冷浴中;当试样温度下降到-6℃时,移到-33℃冷浴中;当试样温度下降到-24℃时,移到-51℃冷浴中;当试样温度下降到42℃时,移到-69℃冷浴中;当试管倾斜而试样不流动时,应立即将试管放置水平位置5s(用计时器测量),并仔细观察试样表面。如果试样显示出有任何移动,应立即将试管放回冷浴中。若试样不流动,则此时温度计的温度即为油样的倾点。
如表1所示,随着烷基萘含量增加,基础油的倾点也随之降低,但烷基萘所加含量累积达到1%以后,烷基萘的降凝效果不明显,还有反弹现象。烷基萘降凝剂对低粘度油的降凝效果好于对高黏度油的效果。
2.2 聚a-烯烃降凝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
聚a-烯烃降凝剂是我国自己开发的高效浅色降凝剂,将聚a-烯烃降凝剂按质量比例加入到不同的基础油中,利用《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进行检测各样品的倾点,倾点数值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聚a-烯烃在基础油的降凝效果
聚a-烯烃
150SN,℃400SN,℃150N,℃500N,℃150BS,℃
加剂量0-15-12-21-20-90.20%-18-18-26-25-120.40%-26-22-26-28-160.60%-28-24-30-32-180.80%-30-26-32-32-181.00%-32-26-34-34-181.50%-30-26-32-32-18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烷基萘降凝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
从市场上购买的某种烷基萘降凝剂,按质量比例加入到不同的基础油中,利用《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进行检测各样品的倾点,倾点数值变化如
- 76 -
如表2所示,随着聚a-烯烃含量的增加,基础油的倾点也随之降低。但当聚a-烯烃加到一定的含量时,其降凝效果则保持不变。因为聚a-烯烃是非表面活性剂类降凝剂,不会出现像表面活性剂类降凝剂那种随着降凝剂含量增加油品倾点反弹现象。
2.3 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
聚甲基丙烯酸酯是一种高效浅色降凝剂,将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按质量比例加入到不同的基础油中,利用《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进行检测各样品的倾点,倾点数值变化如表3所示:
2016年第24期(总第375期)NO.24.2016
( CumulativetyNO.375 )
LF高效精炼技术的发展探讨
张贺全
(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炼钢厂,山东 济南 250101)
摘要:LF精炼工艺目前已经成为转炉炼钢的重要处理手段之一。发展至今,各大科研单位、高校和钢企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了LF高效精炼技术。文章对转炉气动挡渣技术、出钢渣洗技术、LF造渣前移技术和空心电极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LF炉;高效精炼技术;钢渣电极;转炉气动挡渣技术;出钢渣洗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F70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4-007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4.039LF炉全称是Ladle Furnace,即钢包精炼炉,其主要作用是在还原气氛下对钢水脱氧、脱硫,调节钢水成分和温度,去除钢中夹杂物。1971年日本大同制钢的大森厂上线了第一台LF炉,我国于1981年上钢五厂第一台LF炉投产。目前LF精炼炉工艺已经成为了现代炼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以及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形势,旧有的生产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质量和成本的要求,本文就近年发展起来的LF炉生产相关新技术进行了阐述。
果。气动挡渣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气动挡渣示意图
1 转炉气动挡渣技术
气动挡渣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下渣检测系统;二是气动挡渣系统。下渣检测技术是利用红外摄像进行炉渣检测,原理是利用炉渣与钢水在红外频率范围内不同的辐射行为,通过摄像及显示评估装置实时监控出钢过程,当检测到下渣时,立即发出警报,同时启动气动挡渣设备。挡渣时,挡渣喷头可以对出钢口进行机械封闭,喷头端部喷射高压气体来防止炉渣流出。即使喷头与出钢口之间有缝隙,高速气流也能实现挡渣的效
某钢厂实践表明,使用转炉气动挡渣技术能有效减少下渣数量,减少渣层厚度,提高合金收得率,防止钢水回磷,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技术能有效防止LF进站钢水表面结壳现象,提高LF炉化渣速度和效果,减少电极损耗,降低钢种夹杂物。
2 出钢渣洗技术
脱硫是LF精炼的主要任务之一,LF精炼后的钢水硫含量可稳定在0.005%左右,满足绝大多数品种的需求。但是部分钢种并不需要将硫脱到这个水平,从效率和效
表3 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在基础油的降凝效果
150SN,℃400SN,℃150N,℃500N,℃150BS,℃
酯加剂量
0-14-12-21-20-9
0.20%0.40%0.60%0.80%1.00%1.50%
-22-28-24-25-22-20
-22-30-28-23-21-18
-32-34-36-36-32-31
-30-35-35-33-30-30
-14-18-20-15-11-10
好于在石蜡基基础油和光亮油中的降凝效果。
3 结语
降凝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基础油的倾点,但当降凝剂
达到一定含量的时候,其体现的降凝效果不明显,且烷基萘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型降凝剂随着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反弹现象,而聚a-烯烃则无此现象。基础油的脱蜡深度和黏度大小影响其对降凝剂的感受性。
参考文献
[1]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2006)[S].[2] 邓广勇,包冬梅,等.对润滑油降凝剂的认识[J].润
滑油,2010,25(6).
作者简介:潘津炼(1986-),男,广东清远人,供职于广东三和控股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润滑剂。
如表3所示,随着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含量的增加,基础油的倾点也随之降低。但当含量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石蜡基基础油(150SN、400SN)和光亮油150BS有反弹现象,而加氢油150N和500N则降凝效果保持良好,说明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在加氢油中的降凝效果
(责任编辑:王 波)
- 77 -
2016年第24期(总第375期)NO.24.2016
( CumulativetyNO.375 )
降凝剂对基础油性能的影响研究
潘津炼1 凌 辉1,2 杨善杰1 曾维思雨1
(1. 广东三和控股有限公司;2. 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29)
摘要:文章以烷基萘、聚a-烯烃和聚甲基丙烯酸酯不同的降凝剂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基础油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降凝剂,利用倾点测定器测出不同基础油的倾点,试验结果表明,同一个降凝剂对馏分组成不同的基础油,其降凝效果不同,不同一个降凝剂对馏分组成相同的基础油,其降凝效果也不同。
关键词:降凝剂;基础油;倾点测定器;烷基萘;聚a-烯烃;聚甲基丙烯酸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Q3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4-007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4.038降凝剂是降低油品倾点的一种物质,降凝剂的作用机理是与石蜡形成共晶,改变石蜡晶体的大小和外形,不易形成网状结构,起到降低油品凝点的作用。本文通过一系列试验数据表明,同一个降凝剂对馏分组成不同的基础油降凝剂所起的降凝效果也不同,不同一个降凝剂对馏分组成相同的基础油,其降凝效果也不同,为以后润滑油选择基础油和降凝剂的配伍性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表1所示:
表1 烷基萘在基础油的降凝效果
烷基萘
150SN,℃400SN,℃150N,℃500N,℃150BS,℃
加剂量0-15-12-21-20-90.20%-16-15-23-22-90.40%-18-18-24-24-100.60%-21-22-28-26-120.80%-24-24-28-28-141.00%-28-26-30-32-161.50%-16-15-23-22-10
1 试验部分
1.1 试样
试样材料为烷基萘、聚a-烯烃、聚甲基丙烯酸酯、150SN、400SN、150N、500N、150BS。1.2 试验条件
将不同的降凝剂按0.1%、0.2%、0.3%、0.4%、0.5%、0.6%、0.7%、0.8%、0.9%、1.0%、1.5%与基础油配比,调和成100mL油样,并对油样分别做倾点试验。1.3 试验设备
倾点测定器。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标准。油样倾点测定方法按《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检测进行。
1.4.2 油样倾点的测定。将油样在不搅拌的情况下,装入测试杯中,放入已经调试好冷浴的倾点测定器中,当试样温度下降到9℃时,移到-18℃冷浴中;当试样温度下降到-6℃时,移到-33℃冷浴中;当试样温度下降到-24℃时,移到-51℃冷浴中;当试样温度下降到42℃时,移到-69℃冷浴中;当试管倾斜而试样不流动时,应立即将试管放置水平位置5s(用计时器测量),并仔细观察试样表面。如果试样显示出有任何移动,应立即将试管放回冷浴中。若试样不流动,则此时温度计的温度即为油样的倾点。
如表1所示,随着烷基萘含量增加,基础油的倾点也随之降低,但烷基萘所加含量累积达到1%以后,烷基萘的降凝效果不明显,还有反弹现象。烷基萘降凝剂对低粘度油的降凝效果好于对高黏度油的效果。
2.2 聚a-烯烃降凝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
聚a-烯烃降凝剂是我国自己开发的高效浅色降凝剂,将聚a-烯烃降凝剂按质量比例加入到不同的基础油中,利用《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进行检测各样品的倾点,倾点数值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聚a-烯烃在基础油的降凝效果
聚a-烯烃
150SN,℃400SN,℃150N,℃500N,℃150BS,℃
加剂量0-15-12-21-20-90.20%-18-18-26-25-120.40%-26-22-26-28-160.60%-28-24-30-32-180.80%-30-26-32-32-181.00%-32-26-34-34-181.50%-30-26-32-32-18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烷基萘降凝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
从市场上购买的某种烷基萘降凝剂,按质量比例加入到不同的基础油中,利用《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进行检测各样品的倾点,倾点数值变化如
- 76 -
如表2所示,随着聚a-烯烃含量的增加,基础油的倾点也随之降低。但当聚a-烯烃加到一定的含量时,其降凝效果则保持不变。因为聚a-烯烃是非表面活性剂类降凝剂,不会出现像表面活性剂类降凝剂那种随着降凝剂含量增加油品倾点反弹现象。
2.3 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
聚甲基丙烯酸酯是一种高效浅色降凝剂,将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按质量比例加入到不同的基础油中,利用《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进行检测各样品的倾点,倾点数值变化如表3所示:
2016年第24期(总第375期)NO.24.2016
( CumulativetyNO.375 )
LF高效精炼技术的发展探讨
张贺全
(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炼钢厂,山东 济南 250101)
摘要:LF精炼工艺目前已经成为转炉炼钢的重要处理手段之一。发展至今,各大科研单位、高校和钢企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了LF高效精炼技术。文章对转炉气动挡渣技术、出钢渣洗技术、LF造渣前移技术和空心电极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LF炉;高效精炼技术;钢渣电极;转炉气动挡渣技术;出钢渣洗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F70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4-007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4.039LF炉全称是Ladle Furnace,即钢包精炼炉,其主要作用是在还原气氛下对钢水脱氧、脱硫,调节钢水成分和温度,去除钢中夹杂物。1971年日本大同制钢的大森厂上线了第一台LF炉,我国于1981年上钢五厂第一台LF炉投产。目前LF精炼炉工艺已经成为了现代炼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以及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形势,旧有的生产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质量和成本的要求,本文就近年发展起来的LF炉生产相关新技术进行了阐述。
果。气动挡渣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气动挡渣示意图
1 转炉气动挡渣技术
气动挡渣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下渣检测系统;二是气动挡渣系统。下渣检测技术是利用红外摄像进行炉渣检测,原理是利用炉渣与钢水在红外频率范围内不同的辐射行为,通过摄像及显示评估装置实时监控出钢过程,当检测到下渣时,立即发出警报,同时启动气动挡渣设备。挡渣时,挡渣喷头可以对出钢口进行机械封闭,喷头端部喷射高压气体来防止炉渣流出。即使喷头与出钢口之间有缝隙,高速气流也能实现挡渣的效
某钢厂实践表明,使用转炉气动挡渣技术能有效减少下渣数量,减少渣层厚度,提高合金收得率,防止钢水回磷,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技术能有效防止LF进站钢水表面结壳现象,提高LF炉化渣速度和效果,减少电极损耗,降低钢种夹杂物。
2 出钢渣洗技术
脱硫是LF精炼的主要任务之一,LF精炼后的钢水硫含量可稳定在0.005%左右,满足绝大多数品种的需求。但是部分钢种并不需要将硫脱到这个水平,从效率和效
表3 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在基础油的降凝效果
150SN,℃400SN,℃150N,℃500N,℃150BS,℃
酯加剂量
0-14-12-21-20-9
0.20%0.40%0.60%0.80%1.00%1.50%
-22-28-24-25-22-20
-22-30-28-23-21-18
-32-34-36-36-32-31
-30-35-35-33-30-30
-14-18-20-15-11-10
好于在石蜡基基础油和光亮油中的降凝效果。
3 结语
降凝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基础油的倾点,但当降凝剂
达到一定含量的时候,其体现的降凝效果不明显,且烷基萘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型降凝剂随着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反弹现象,而聚a-烯烃则无此现象。基础油的脱蜡深度和黏度大小影响其对降凝剂的感受性。
参考文献
[1]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 3535-2006)[S].[2] 邓广勇,包冬梅,等.对润滑油降凝剂的认识[J].润
滑油,2010,25(6).
作者简介:潘津炼(1986-),男,广东清远人,供职于广东三和控股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润滑剂。
如表3所示,随着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含量的增加,基础油的倾点也随之降低。但当含量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石蜡基基础油(150SN、400SN)和光亮油150BS有反弹现象,而加氢油150N和500N则降凝效果保持良好,说明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在加氢油中的降凝效果
(责任编辑:王 波)
-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