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案例

工伤认定案例: 案情

张某系江西省某市潭口加工厂(下称某公司)临时工。2004年12月14日13时30分许,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经江西省某市潭口电信局门口路段,横穿公路时发生与肖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医院诊断张某为:右颞叶脑挫裂伤、右颞部硬腔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张某驾驶车辆过公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之规定:即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张某应负事故的次要责任。”

2005年2月24日,张某向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调查认为张某的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作出赣市劳社伤认字(2005)第172号工伤认定决定书,同意认定张某为工伤。某公司不服,向赣州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赣州市人民政府复议维持,某公司向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裁判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主张: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已认定张某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应负事故的次要责任,张某违反交通法规造成事故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其所受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本院认为,张某骑自行车横过公路虽然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但其行为只属一般性违章行为,而非违反治安管理应受处罚的行为,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情形,被告对张某所受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并无不当,同时,被告对张某的伤害认定为工伤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宗旨和本意。因此,原告认为张某违反治安管理其所受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的主张不能成立,不予采信。综上所述,被告对张某所作的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依法应予维持。原告要求撤销工伤认定决定书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判决:维持被告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5年11月8日对张某作出的赣市劳社伤认字(2005)第172号工伤认定决定书。案件诉讼费由原告承担。某公司不服,向赣州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

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张某因交通事故违章行为负次要责任是否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 某公司上诉称:一审判决对张某的行为定性错误,且没有法律依据,并认为张某骑自行车横过公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是违法行为,而非违章行为。同时还认为张某的行为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的规定,所谓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一般指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或在事故中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行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亦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后待遇享受问题的请示》的复函称:“凡是职工在上下班必经路线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后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无论该职工及用人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该职工都应认定为工伤,并享受有关的工伤待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称:“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因此,被上诉人认定张某在交通事故中造成的伤害为工伤,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应予

以支持。关于以上复函能否参照适用的问题,该复函颁发的主体分别为劳动部办公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虽然该复函是对工伤个案请示所作的答复,但对下级行政机关在办理类似行政纠纷中具有指导意义,该复函与上位法的规定并不冲突,且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类似行政案件时具有参考价值。交警部门虽然认定张某在本次交通事故中负有次要责任,但张某在骑车横过机动车道时因疏忽大意而导致交通事故,其主观上显然是一种过失而非重大过失,是属于一般的违章行为,而不属于应受治安处罚的违法行为。这种一般性过失当然不能推定和理解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因此,上诉人的理由依法不成立,不予支持。一审判决维持被上诉人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赣市劳社伤认字(2005)第172号工伤认定决定书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依法予以维持。

2006年6月19日,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受理费人民币200元,由上诉人承担。

裁判要旨

因过失造成交通事故属于一般的违章行为,不属于应受治安处罚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因此受到的伤害,不能推定和理解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

工伤认定案例: 案情

张某系江西省某市潭口加工厂(下称某公司)临时工。2004年12月14日13时30分许,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经江西省某市潭口电信局门口路段,横穿公路时发生与肖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医院诊断张某为:右颞叶脑挫裂伤、右颞部硬腔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张某驾驶车辆过公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之规定:即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张某应负事故的次要责任。”

2005年2月24日,张某向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调查认为张某的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作出赣市劳社伤认字(2005)第172号工伤认定决定书,同意认定张某为工伤。某公司不服,向赣州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赣州市人民政府复议维持,某公司向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裁判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主张: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已认定张某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应负事故的次要责任,张某违反交通法规造成事故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其所受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本院认为,张某骑自行车横过公路虽然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但其行为只属一般性违章行为,而非违反治安管理应受处罚的行为,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情形,被告对张某所受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并无不当,同时,被告对张某的伤害认定为工伤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宗旨和本意。因此,原告认为张某违反治安管理其所受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的主张不能成立,不予采信。综上所述,被告对张某所作的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依法应予维持。原告要求撤销工伤认定决定书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判决:维持被告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5年11月8日对张某作出的赣市劳社伤认字(2005)第172号工伤认定决定书。案件诉讼费由原告承担。某公司不服,向赣州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

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张某因交通事故违章行为负次要责任是否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 某公司上诉称:一审判决对张某的行为定性错误,且没有法律依据,并认为张某骑自行车横过公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是违法行为,而非违章行为。同时还认为张某的行为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的规定,所谓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一般指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或在事故中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行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亦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后待遇享受问题的请示》的复函称:“凡是职工在上下班必经路线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后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无论该职工及用人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该职工都应认定为工伤,并享受有关的工伤待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称:“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因此,被上诉人认定张某在交通事故中造成的伤害为工伤,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应予

以支持。关于以上复函能否参照适用的问题,该复函颁发的主体分别为劳动部办公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虽然该复函是对工伤个案请示所作的答复,但对下级行政机关在办理类似行政纠纷中具有指导意义,该复函与上位法的规定并不冲突,且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类似行政案件时具有参考价值。交警部门虽然认定张某在本次交通事故中负有次要责任,但张某在骑车横过机动车道时因疏忽大意而导致交通事故,其主观上显然是一种过失而非重大过失,是属于一般的违章行为,而不属于应受治安处罚的违法行为。这种一般性过失当然不能推定和理解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因此,上诉人的理由依法不成立,不予支持。一审判决维持被上诉人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赣市劳社伤认字(2005)第172号工伤认定决定书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依法予以维持。

2006年6月19日,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受理费人民币200元,由上诉人承担。

裁判要旨

因过失造成交通事故属于一般的违章行为,不属于应受治安处罚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因此受到的伤害,不能推定和理解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


相关文章

  • 中国行政审判指导案例(总四卷)
  • 中国行政审判指导案例 第1卷 受案范围 第1号案例┃内部行政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可诉 / --延安宏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诉陕西省延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责任事故批复案 当事人 第2号案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行为潜在 ...查看


  • 工伤认定纠纷11条裁判要旨汇总
  • 工伤认定纠纷11条裁判要旨汇总 发布时间: 2016-05-18 15:44:5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北大法宝 我要评论(0) 摘要: 1.职工在工作时间内从事工作时自身存在过失,致使其在多个工作场所之间的必经区域内受到事故伤害的,应 ...查看


  • 社会保险和生活保障案例1-10.
  • 1-10/100例 (案例1)劳动监察追诉缴纳社保的时效如何确定? 2008年1月5日,某公司招用王某在其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五年,试用期为一个月,工资2500元/月,并还约定了相关的劳动保险与福利待遇.2008 ...查看


  • 盘点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工伤
  • 编者按: 尽管<工伤保险条例>几经修订,对工伤认定做出比较全面.完整的规定.然而,由于职工遭遇伤害.特别是意外伤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案件难以全部被条例所涵盖.本刊整理了十大另类工伤案例,点拨大家极易忽略或者头疼的"意外 ...查看


  • 实际控制人认定及变更案例分析
  • 实际控制人认定及变更案例分析 一.新三板可能出现的实际控制人的问题 1.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2.出现共同实际控制人 3.股权过于平均,无实际控制人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民政农牧(832132)实际控制人变更 1.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由原 ...查看


  • 工伤认定行政法规范解释的司法审查
  • 工伤认定行政法规范解释的司法审查 章志远  2012-10-25 17:01:07 来源:<清华法学>(京)2011年5期 [作者简介]章志远,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34个典型工伤认定行政案例的实 ...查看


  • [劳动法案例]外来从业人员的工伤待遇
  • [劳动法案例]外来从业人员的工伤待遇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可以享受到工伤待遇,但在上海,由于不同的劳动者主体适用不同的社会保险规定,缴纳不同的社会保险,导致了不同的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虽然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相同,而享受到的工伤待遇可能不同. ...查看


  • 案例七杨勇诉武汉市新洲区劳动社保局撤销非工伤认定案
  • 案例七 杨勇诉武汉市新洲区劳动社保局撤销非工伤认定案 [知识点]<道路交通安全法>.<工伤保险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 [案例索引] 一审: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2009)新行初字第11号行政判决 ...查看


  • 案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201601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案例 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 王某与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自2005年2月1日起至2008年2月1日止,双方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2005年6月18日王某向公司提出 ...查看


  • 股权转让纠纷20个经典案例
  • 一.股权竞买人对拍卖信息负审慎审查义务 案例:安徽实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股权拍卖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2014年第18期 裁判要旨:股权竞买人应该正视股权拍卖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在转让人披露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