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高度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6月,第2卷第3期 J SpinaI Surg ,June 2004,VoI 2,No 3

・149・

・临床研究・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王良意,喻关标,徐建伟

【摘要】 目的评价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变化的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方法由2名医师分别采用前

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椎间隙高度指数法、盘—椎比值法、颈前柱高度测量法,测量68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颈椎X 线侧位片的椎间高度,计算相应结果,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颈前柱高度测量法的相关系数(0. 836)最大,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相关系数(0. 639)最小。结论方法简单实用。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颈椎;测量

【中图分类号】R 681. 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57(2004)03-0149-0151-03

Study on reliability of four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of intervertebral height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WANG Liangyi ,YU Guanbiao ,XU Jianwei.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Shanghai Municipal Corps Hospital ,Chinese People ' s Armed Police Forces ,Shanghai 201103,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IiabiIity of four 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vertebraI height after anterior cervicaI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Methods The intervertebraI heights of cervicaI spine at sixty-eight IateraI X-ray fiIms taken preoperativeIy and postoperativeIy for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I spondyIotic myeIopathy were measured by two surgeons u-sing four different methods ,respectiveIy. The correIation of measurement resuIts was anaIyzed. Results The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nterior coIumn height had the highest correIation coefficient than other methods ,whiIe the method of directIy measuring anterior cervicaI disc space had the Iowest correIation coefficient in aII the groups.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anterior coIumn height was the most reIiabIe on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vertebraI height and it was easy and practicaI in use.

【Key words 】 cervicaI spondyIotic myeIopathy ;anterior decompression ;cervicaI spine ;measurement

J SpinaI Surg ,2004,2(3):149-151

四种测量方法中,以颈前柱高度测量法最为可靠,测量

颈椎前柱是维持颈椎正常力学功能的重要结构,椎间高度重建和恢复状况是衡量手术效果的重

[1,2]要因素之一。如何判断术中恢复了多少椎间高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38~69岁,平均56岁。病程3~37个月,平均9. 4个月。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确定病变突出部位,并排除外伤、肿瘤、类风湿等疾患。

1. 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术中次全切除一节椎体(C 4椎体20例,C 5椎体42例,C 6椎体6例),并于所切除椎体的上下相邻椎体上拧入1枚椎体钉,用Caspar 颈椎撑

[3]

的建议,当开器撑开椎间隙高度,根据赵定麟等

撑开3、4个扣并感到压力明显时为合适高度。用双

度并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值一直是临床研究的棘手问题之一,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而对其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很少有相关报道。本文对四种椎间高度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旨在验证这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测量方法。

作者简介:王良意(1968-),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作者单位:201103 上海,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王良意);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四支队康复病房(喻关标);长征医院骨科(徐建伟)

・150・

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6月,第2卷第3期 J SpinaI Surg ,June 2004,VoI 2,No 3

面或三面皮质骨的自体髂骨植骨。其中42例用0-rion 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固定,26例用A0颈椎前路纯钛带锁接骨板固定。1. 3 摄片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内摄中立位颈椎侧位片。投照时,双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球管距颈部约180cm ,中心线对准C 4。所有X 线片系由日本FUJIX 公司FCR AC -3型X 光机拍摄,该X 线机具有曝光量低、简便快捷、成像清晰、层次丰富、可微机同步储片等优点,缩放比例1:0. 86。 1S )表1 A 、B 两名医师采用四种方法测量结果(X

Tab. 1 The results from methods of measurement by

1S )two surgeons (X (mm )I A 5. 91911. 828B 6. 09311. 639

i 0. 05010. 0170. 05210. 019

i 0. 07310. 0220. 07010. 019

(%)I 6. 19112. 2346. 10311. 986

注:I —前椎间隙高度术后增加值,i —椎间隙高度指数术后增加

值,—颈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术后增加值,i I —术后颈前柱高度增加的百分数

I -incrementaI vaIue of the height of anterior intervertebraI space after operation ;i -incrementaI vaIue of the index of intervertebraI height after operation ;i -incrementaI vaIue of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of disc to verte-braI body after operation ;I -incrementaI percentage of anterior coIumn 1. 4 测量方法

由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甲、乙两名医师进行测量。将所有颈椎侧位X 线片通过数码相机保存于计算机文件中,采用SigmaScan Pro 5测量软件包。具体方法如下:T 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

(I 法):直接测量侧位片上位椎体的前下缘和下位椎体的前上缘之间的间隙作为前椎间隙高度;@薛庆

云等[4]

的椎间隙高度指数法(i 法):椎间隙高度指数=(A +B )(/C +D ),其中A 为椎间隙前缘高度,B 为椎间隙后缘高度,C 、D 分别为相邻椎体高度(图1);@吕宏等

[5]

盘—椎比值法(i 法):在上位椎体

下缘的最凹点和下位椎体上缘的最凹点作水平线,测量两条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作为椎间盘高度,椎体上下缘的最凹点作水平线,测量两条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作为椎体高度。再计算各节段椎间盘高度之和与椎体高度之和的比值(图2);@王良意等

[6]

的颈

前柱高度测量法(I 法):测量自上位螺钉所固定椎体的前上缘至下位螺钉所固定椎体的前下缘之间距离作为术后颈前柱高度B (图3),用同样方法测量术前的高度A 。则术后颈前柱高度增加的百分数=B -A )/A X 100%。

1. 5 四种测量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SAS 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甲、乙两名医师采用四种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进行Spear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2 结 果

从表1可以看出甲乙两名医师采用四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均比较接近(! >0. 05),但经相关分析后2)发现四种测量方法的相关系数却不同,以I 法的相关系数最大,I 法的相关系数最小,i 法与i

法较接近。3 讨 论

3. 1 测量颈前柱高度的临床意义

脊髓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椎体后缘骨赘增

height after operation

表!" A 、B 两名医师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Tab. 2 Correlative analyses between the result of two doctors

I

i i I 相关系数

CorreIated coefficent

0. 639

0. 725

0. 720

0. 836

在a =0. 01甲乙两组的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

It i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correIated coefficents of two groups when the vaIue of a in the IeveI of 0. 01

生大多存在椎间隙狭窄、椎间高度降低,并造成后纵

韧带及黄韧带皱缩并对脊髓压迫[7,8]。业已证明,

脊髓型颈椎病的致压物大多来自椎管前方,颈前路减压是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带有三面皮质骨的植入以及坚强的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可使恢复的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得以维持,避免了由于椎间高度丢失或椎间塌陷造成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

害,降低再次手术率[9,10]。术中除了切除病变椎间

盘和病变椎节后缘骨赘外,采用颈椎撑开器有效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途径,因为椎间隙的适度撑开,既扩大了椎间隙和椎间孔的大小,又恢复了周围软组织(如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张应力,当恢复的颈前柱高度恰当时,由于病变节段后纵韧带在植入骨和内固定支撑的纵向力作用下向椎体内收,进一步达到减压目的。然而,对颈前路植骨内固定术后疗效的评价却有许多困难,因为涉及到不同的人群、年龄、病程、术者的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通过对颈前路减压手术前后椎间高度变化的测量,可以为颈前路减压术后疗效的评价提供客观的影像学参考依据,并指导术中如何恢复和重建颈前柱高度。我们曾对60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前

柱恢复的高度进行测量[6]

,并分析其对术后改善率

的影响后发现,如果恢复的高度小于2mm ,术后改善率降低,但如果恢复的高度大于6mm ,术后改善率亦降低,当颈前柱高度增加3. 6%~10. 8%时,颈前柱高度增加的百分数与术后改善率呈线性相关。

((表

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6月,第2卷第3期 J SpinaI Surg ,June 2004,VoI 2,No 3

・151・

图1 椎间隙高度指数法 A 椎间隙前缘高度;B 椎间隙后缘高度;C 、D 分别为相邻椎体高度 图2 颈椎间盘高度-椎体高度比值法 A

椎间盘高度;B 椎体高度 图3 颈前柱高度测量法 A 术前颈前柱高度;B 术后颈前柱高度

Fig. 1 The index of intervertebraI height A anterior height of intervertebraI space ;B posterior height of intervertebraI space Fig. 2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of disc to vertebraI body A height of intervertebraI disc ;B height of vertebraI body Fig. 3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anterior coIumn height A anterior coIumn height before operation ;B anterior coIumn height after operation

3. 2 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评价

颈椎各种伤病引起颈椎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颈椎椎间高度的丢失,恢复椎间高度是提高颈前路手术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手术前后椎间高度的变化需要一种简单实用,而且准确的测量方法。临床上,一般都通过测量X 线片上一椎体的前下缘和下一椎体的前上缘之间的间隙作为椎间隙高度。但在颈前路取髂骨或其它植骨代用品植骨融合术中由于椎间隙大部分被植骨块充填,术后X 线片不能清楚显示椎间隙高度,尤其是椎间隙前缘高度,因此,采用该方法进行测量往往比较困难,即使是同一样本所测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本研究结果显示,两名医师采用该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最小,仅为0. 639。为克服上述方法所出现的缺点,不少学

[4]者报道了各种测量方法。薛庆云等提出了颈椎

加真实地反映术中颈椎撑开器所撑开的高度。该方法也可以测量椎间隙中高、后高的变化,但C 7后下缘常与肩胛骨和肩部软组织重叠而显示不清,这就增加了测量难度,尤其对于短颈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摄片时可嘱患者双手各提5~10kg 重之哑铃,使双侧肩胛带下降而显示出C 7椎节。对于不能站立的患者,摄片时可由助手握住患者双上臂并向尾

[11]

端牵引双上肢。另外,该方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仍缺乏大规模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支持,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荆鑫,陆文杰,贾连顺,等.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康复的

. 2002,12:1772-1775影响因素[J ]

[2] 贾连顺. 颈椎病研究的现状进展和展望[J ]. 中国矫形外科杂

2001,8:733-734志,

[3] 赵定麟. 现代颈椎病学[M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28

-329

[4] 薛庆云,黄公饴. 颈椎退变的X 线测量[J ]. 中华骨科杂志,

1994,14:530-533

[5] 吕宏,李家顺,贾连顺,等. 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

. 2000,21:873及其临床意义[J ]

[6] 王良意,陈德玉,郭永飞,等.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前柱

高度与功能改善率的相关性[J ].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1-203

[7] Tanaka M. A pathoIogic study of discs in the eIderIy [J ]. Spine ,1993,18:1456-1462[8] Dwyer A ,ApriII C ,Bogduk NA. CervicaI zygapophyseaI joint pain

patterns :a study in normaI voIunteers [J ]. Spine ,1990,15:453-457[9] Lee KY ,Siff TE ,Heggeness MH ,et aI. Anterior Iocking screw

pIate fixation for cervicaI spondyIosis [J ]. Am J Orthop ,2002,31:27-30

[10] 陈德玉,贾连顺,赵定麟,等.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再手术[J ].

中华骨科杂志. 2002,22:134-137

[11] 陈德玉. 颈椎伤病诊治新技术[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03:20-21

(收稿日期:2004-05-11)

(本文编辑 陈华江)

椎间隙高度指数测量法,吕宏等

[5]

采用颈椎椎间盘

与椎体高度比值法,此两种方法避免了X 线片放大或缩小以及个体间差异对椎间隙高度测量的影响,这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关系数均较大,分别为0. 725和0. 720,经统计学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不能明确说明哪种测量方法更加准确可靠。但这两种方法较繁琐,颈椎椎间隙高度指数的计算需要四个参数,而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计算需要十个参数,参数越多,系统误差必然增加。仍然没有解决术后椎间隙被植骨块充填或内固定遮挡所带来的测量困难。采用颈前柱高度的测量方法简单,由于跨过了植骨块及手术的椎间隙进行测量,测量的起止点一般都能在颈椎X 线上清楚显示,不受植入骨块及内固定的影响。由于所测量的颈前柱高度实际上包括3个椎体及两个椎间隙的高度,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并无变化,因此测量手术前后前柱高度的变化直接代表了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在椎体次全切除的颈前路手术中,颈椎撑开器的两枚椎体钉通常位于所切除椎体的上下相邻椎体上,因此该测量方法更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良意, 喻关标, 徐建伟

王良意(201103,上海,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 喻关标(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四支队康复病房), 徐建伟(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2004,2(3)4次

参考文献(11条)

1. 荆鑫;陆文杰;贾连顺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2002(12)2. 贾连顺 颈椎病研究的现状进展和展望[期刊论文]-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8)3. 赵定麟 现代颈椎病学 1999

4. 薛庆云;黄公饴 颈椎退变的X线测量 1994

5. 吕宏;李家顺;贾连顺 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9)6. 王良意;陈德玉;郭永飞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前柱高度与功能改善率的相关性[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2004(2)

7. Tanaka M A pathologic study of discs in the elderly 1993

8. Dwyer A;Aprill C;Bogduk NA Cervical zygapophyseal joint pain patterns:a study in normal volunteers 1990

9. Lee KY;Siff TE;Heggeness MH Anterior locking screw plate fixation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200210. 陈德玉;贾连顺;赵定麟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再手术[期刊论文]-中华骨科杂志 2002(3)11. 陈德玉 颈椎伤病诊治新技术 2003

引证文献(4条)

1. 杨智贤. 彭小忠. 韦涵渝 颈、腰椎间骨性高度分析[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19)

2. 申勇. 曹俊明. 杨大龙. 孟宪中. 李志远 脊髓型颈椎病应用颈椎前路钛板置入对颈椎曲度的远期影响:与单纯植骨治疗的比较[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47)

3. 赵铭. 郑启新. 王金光 动态ABC颈椎前路钛板在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创伤外科杂志 2006(1)4. 宋科冉. 袁文. 王新伟. 张颖 椎体次全切除与椎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期刊论文]-脊柱外科杂志2011(2)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zwkzz200403007.aspx

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6月,第2卷第3期 J SpinaI Surg ,June 2004,VoI 2,No 3

・149・

・临床研究・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王良意,喻关标,徐建伟

【摘要】 目的评价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变化的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方法由2名医师分别采用前

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椎间隙高度指数法、盘—椎比值法、颈前柱高度测量法,测量68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颈椎X 线侧位片的椎间高度,计算相应结果,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颈前柱高度测量法的相关系数(0. 836)最大,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相关系数(0. 639)最小。结论方法简单实用。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颈椎;测量

【中图分类号】R 681. 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57(2004)03-0149-0151-03

Study on reliability of four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of intervertebral height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WANG Liangyi ,YU Guanbiao ,XU Jianwei.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Shanghai Municipal Corps Hospital ,Chinese People ' s Armed Police Forces ,Shanghai 201103,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IiabiIity of four 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vertebraI height after anterior cervicaI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Methods The intervertebraI heights of cervicaI spine at sixty-eight IateraI X-ray fiIms taken preoperativeIy and postoperativeIy for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I spondyIotic myeIopathy were measured by two surgeons u-sing four different methods ,respectiveIy. The correIation of measurement resuIts was anaIyzed. Results The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nterior coIumn height had the highest correIation coefficient than other methods ,whiIe the method of directIy measuring anterior cervicaI disc space had the Iowest correIation coefficient in aII the groups.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anterior coIumn height was the most reIiabIe on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vertebraI height and it was easy and practicaI in use.

【Key words 】 cervicaI spondyIotic myeIopathy ;anterior decompression ;cervicaI spine ;measurement

J SpinaI Surg ,2004,2(3):149-151

四种测量方法中,以颈前柱高度测量法最为可靠,测量

颈椎前柱是维持颈椎正常力学功能的重要结构,椎间高度重建和恢复状况是衡量手术效果的重

[1,2]要因素之一。如何判断术中恢复了多少椎间高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38~69岁,平均56岁。病程3~37个月,平均9. 4个月。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确定病变突出部位,并排除外伤、肿瘤、类风湿等疾患。

1. 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术中次全切除一节椎体(C 4椎体20例,C 5椎体42例,C 6椎体6例),并于所切除椎体的上下相邻椎体上拧入1枚椎体钉,用Caspar 颈椎撑

[3]

的建议,当开器撑开椎间隙高度,根据赵定麟等

撑开3、4个扣并感到压力明显时为合适高度。用双

度并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值一直是临床研究的棘手问题之一,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而对其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很少有相关报道。本文对四种椎间高度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旨在验证这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测量方法。

作者简介:王良意(1968-),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作者单位:201103 上海,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王良意);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四支队康复病房(喻关标);长征医院骨科(徐建伟)

・150・

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6月,第2卷第3期 J SpinaI Surg ,June 2004,VoI 2,No 3

面或三面皮质骨的自体髂骨植骨。其中42例用0-rion 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固定,26例用A0颈椎前路纯钛带锁接骨板固定。1. 3 摄片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内摄中立位颈椎侧位片。投照时,双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球管距颈部约180cm ,中心线对准C 4。所有X 线片系由日本FUJIX 公司FCR AC -3型X 光机拍摄,该X 线机具有曝光量低、简便快捷、成像清晰、层次丰富、可微机同步储片等优点,缩放比例1:0. 86。 1S )表1 A 、B 两名医师采用四种方法测量结果(X

Tab. 1 The results from methods of measurement by

1S )two surgeons (X (mm )I A 5. 91911. 828B 6. 09311. 639

i 0. 05010. 0170. 05210. 019

i 0. 07310. 0220. 07010. 019

(%)I 6. 19112. 2346. 10311. 986

注:I —前椎间隙高度术后增加值,i —椎间隙高度指数术后增加

值,—颈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术后增加值,i I —术后颈前柱高度增加的百分数

I -incrementaI vaIue of the height of anterior intervertebraI space after operation ;i -incrementaI vaIue of the index of intervertebraI height after operation ;i -incrementaI vaIue of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of disc to verte-braI body after operation ;I -incrementaI percentage of anterior coIumn 1. 4 测量方法

由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甲、乙两名医师进行测量。将所有颈椎侧位X 线片通过数码相机保存于计算机文件中,采用SigmaScan Pro 5测量软件包。具体方法如下:T 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

(I 法):直接测量侧位片上位椎体的前下缘和下位椎体的前上缘之间的间隙作为前椎间隙高度;@薛庆

云等[4]

的椎间隙高度指数法(i 法):椎间隙高度指数=(A +B )(/C +D ),其中A 为椎间隙前缘高度,B 为椎间隙后缘高度,C 、D 分别为相邻椎体高度(图1);@吕宏等

[5]

盘—椎比值法(i 法):在上位椎体

下缘的最凹点和下位椎体上缘的最凹点作水平线,测量两条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作为椎间盘高度,椎体上下缘的最凹点作水平线,测量两条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作为椎体高度。再计算各节段椎间盘高度之和与椎体高度之和的比值(图2);@王良意等

[6]

的颈

前柱高度测量法(I 法):测量自上位螺钉所固定椎体的前上缘至下位螺钉所固定椎体的前下缘之间距离作为术后颈前柱高度B (图3),用同样方法测量术前的高度A 。则术后颈前柱高度增加的百分数=B -A )/A X 100%。

1. 5 四种测量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SAS 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甲、乙两名医师采用四种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进行Spear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2 结 果

从表1可以看出甲乙两名医师采用四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均比较接近(! >0. 05),但经相关分析后2)发现四种测量方法的相关系数却不同,以I 法的相关系数最大,I 法的相关系数最小,i 法与i

法较接近。3 讨 论

3. 1 测量颈前柱高度的临床意义

脊髓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椎体后缘骨赘增

height after operation

表!" A 、B 两名医师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Tab. 2 Correlative analyses between the result of two doctors

I

i i I 相关系数

CorreIated coefficent

0. 639

0. 725

0. 720

0. 836

在a =0. 01甲乙两组的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

It i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correIated coefficents of two groups when the vaIue of a in the IeveI of 0. 01

生大多存在椎间隙狭窄、椎间高度降低,并造成后纵

韧带及黄韧带皱缩并对脊髓压迫[7,8]。业已证明,

脊髓型颈椎病的致压物大多来自椎管前方,颈前路减压是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带有三面皮质骨的植入以及坚强的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可使恢复的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得以维持,避免了由于椎间高度丢失或椎间塌陷造成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

害,降低再次手术率[9,10]。术中除了切除病变椎间

盘和病变椎节后缘骨赘外,采用颈椎撑开器有效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途径,因为椎间隙的适度撑开,既扩大了椎间隙和椎间孔的大小,又恢复了周围软组织(如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张应力,当恢复的颈前柱高度恰当时,由于病变节段后纵韧带在植入骨和内固定支撑的纵向力作用下向椎体内收,进一步达到减压目的。然而,对颈前路植骨内固定术后疗效的评价却有许多困难,因为涉及到不同的人群、年龄、病程、术者的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通过对颈前路减压手术前后椎间高度变化的测量,可以为颈前路减压术后疗效的评价提供客观的影像学参考依据,并指导术中如何恢复和重建颈前柱高度。我们曾对60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前

柱恢复的高度进行测量[6]

,并分析其对术后改善率

的影响后发现,如果恢复的高度小于2mm ,术后改善率降低,但如果恢复的高度大于6mm ,术后改善率亦降低,当颈前柱高度增加3. 6%~10. 8%时,颈前柱高度增加的百分数与术后改善率呈线性相关。

((表

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6月,第2卷第3期 J SpinaI Surg ,June 2004,VoI 2,No 3

・151・

图1 椎间隙高度指数法 A 椎间隙前缘高度;B 椎间隙后缘高度;C 、D 分别为相邻椎体高度 图2 颈椎间盘高度-椎体高度比值法 A

椎间盘高度;B 椎体高度 图3 颈前柱高度测量法 A 术前颈前柱高度;B 术后颈前柱高度

Fig. 1 The index of intervertebraI height A anterior height of intervertebraI space ;B posterior height of intervertebraI space Fig. 2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of disc to vertebraI body A height of intervertebraI disc ;B height of vertebraI body Fig. 3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anterior coIumn height A anterior coIumn height before operation ;B anterior coIumn height after operation

3. 2 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评价

颈椎各种伤病引起颈椎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颈椎椎间高度的丢失,恢复椎间高度是提高颈前路手术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手术前后椎间高度的变化需要一种简单实用,而且准确的测量方法。临床上,一般都通过测量X 线片上一椎体的前下缘和下一椎体的前上缘之间的间隙作为椎间隙高度。但在颈前路取髂骨或其它植骨代用品植骨融合术中由于椎间隙大部分被植骨块充填,术后X 线片不能清楚显示椎间隙高度,尤其是椎间隙前缘高度,因此,采用该方法进行测量往往比较困难,即使是同一样本所测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本研究结果显示,两名医师采用该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最小,仅为0. 639。为克服上述方法所出现的缺点,不少学

[4]者报道了各种测量方法。薛庆云等提出了颈椎

加真实地反映术中颈椎撑开器所撑开的高度。该方法也可以测量椎间隙中高、后高的变化,但C 7后下缘常与肩胛骨和肩部软组织重叠而显示不清,这就增加了测量难度,尤其对于短颈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摄片时可嘱患者双手各提5~10kg 重之哑铃,使双侧肩胛带下降而显示出C 7椎节。对于不能站立的患者,摄片时可由助手握住患者双上臂并向尾

[11]

端牵引双上肢。另外,该方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仍缺乏大规模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支持,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荆鑫,陆文杰,贾连顺,等.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康复的

. 2002,12:1772-1775影响因素[J ]

[2] 贾连顺. 颈椎病研究的现状进展和展望[J ]. 中国矫形外科杂

2001,8:733-734志,

[3] 赵定麟. 现代颈椎病学[M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28

-329

[4] 薛庆云,黄公饴. 颈椎退变的X 线测量[J ]. 中华骨科杂志,

1994,14:530-533

[5] 吕宏,李家顺,贾连顺,等. 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

. 2000,21:873及其临床意义[J ]

[6] 王良意,陈德玉,郭永飞,等.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前柱

高度与功能改善率的相关性[J ].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1-203

[7] Tanaka M. A pathoIogic study of discs in the eIderIy [J ]. Spine ,1993,18:1456-1462[8] Dwyer A ,ApriII C ,Bogduk NA. CervicaI zygapophyseaI joint pain

patterns :a study in normaI voIunteers [J ]. Spine ,1990,15:453-457[9] Lee KY ,Siff TE ,Heggeness MH ,et aI. Anterior Iocking screw

pIate fixation for cervicaI spondyIosis [J ]. Am J Orthop ,2002,31:27-30

[10] 陈德玉,贾连顺,赵定麟,等.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再手术[J ].

中华骨科杂志. 2002,22:134-137

[11] 陈德玉. 颈椎伤病诊治新技术[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03:20-21

(收稿日期:2004-05-11)

(本文编辑 陈华江)

椎间隙高度指数测量法,吕宏等

[5]

采用颈椎椎间盘

与椎体高度比值法,此两种方法避免了X 线片放大或缩小以及个体间差异对椎间隙高度测量的影响,这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关系数均较大,分别为0. 725和0. 720,经统计学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不能明确说明哪种测量方法更加准确可靠。但这两种方法较繁琐,颈椎椎间隙高度指数的计算需要四个参数,而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计算需要十个参数,参数越多,系统误差必然增加。仍然没有解决术后椎间隙被植骨块充填或内固定遮挡所带来的测量困难。采用颈前柱高度的测量方法简单,由于跨过了植骨块及手术的椎间隙进行测量,测量的起止点一般都能在颈椎X 线上清楚显示,不受植入骨块及内固定的影响。由于所测量的颈前柱高度实际上包括3个椎体及两个椎间隙的高度,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并无变化,因此测量手术前后前柱高度的变化直接代表了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在椎体次全切除的颈前路手术中,颈椎撑开器的两枚椎体钉通常位于所切除椎体的上下相邻椎体上,因此该测量方法更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良意, 喻关标, 徐建伟

王良意(201103,上海,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 喻关标(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四支队康复病房), 徐建伟(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2004,2(3)4次

参考文献(11条)

1. 荆鑫;陆文杰;贾连顺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2002(12)2. 贾连顺 颈椎病研究的现状进展和展望[期刊论文]-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8)3. 赵定麟 现代颈椎病学 1999

4. 薛庆云;黄公饴 颈椎退变的X线测量 1994

5. 吕宏;李家顺;贾连顺 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9)6. 王良意;陈德玉;郭永飞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前柱高度与功能改善率的相关性[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2004(2)

7. Tanaka M A pathologic study of discs in the elderly 1993

8. Dwyer A;Aprill C;Bogduk NA Cervical zygapophyseal joint pain patterns:a study in normal volunteers 1990

9. Lee KY;Siff TE;Heggeness MH Anterior locking screw plate fixation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200210. 陈德玉;贾连顺;赵定麟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再手术[期刊论文]-中华骨科杂志 2002(3)11. 陈德玉 颈椎伤病诊治新技术 2003

引证文献(4条)

1. 杨智贤. 彭小忠. 韦涵渝 颈、腰椎间骨性高度分析[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19)

2. 申勇. 曹俊明. 杨大龙. 孟宪中. 李志远 脊髓型颈椎病应用颈椎前路钛板置入对颈椎曲度的远期影响:与单纯植骨治疗的比较[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47)

3. 赵铭. 郑启新. 王金光 动态ABC颈椎前路钛板在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创伤外科杂志 2006(1)4. 宋科冉. 袁文. 王新伟. 张颖 椎体次全切除与椎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期刊论文]-脊柱外科杂志2011(2)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zwkzz200403007.aspx


相关文章

  • 不同心肺耐力测试方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 不同心肺耐力测试方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姓 名:耿家先 指导教师: 黄 海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试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30名男子自愿受试者进行了两种高度台阶试验.30秒30次蹲起实验,通过重复测试以及受试者两项心泵血功能指标分析结果 ...查看


  • 扫描型哈特曼检测装置研究
  • 第17卷 第9期 2005年9月强激光与粒子束HIGHPOWERLASERANDPARTICLEBEAMSVol.17,No.9 Sep.,2005 文章编号: 100124322(2005)0921377205 扫描型哈特曼检测装置研究3 ...查看


  • 混合法油罐计量
  • 混合法油罐计量分析 黄岑越 摘 要:对各种油罐自动计量方法进行了讨论,较详细地阐述了各种计量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关键词:液位,密度,油重 Analysis of the Automatic Metering Method for Tank ...查看


  • 国内无人直升机研究情况简介
  • 国内无人直升机研究情况简介 1."海鸥"无人驾驶直升机 199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架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海鸥"号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攻破了相应的一系列技术难关.据报道,"海鸥 ...查看


  • 测量的溯源性
  • 第十章 测量的溯源性 第一节 测量的溯源性基础 一.计量及其溯源性 计量是为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而进行的科技.法制和管理活动.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是计量工作的重要特点.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实际 ...查看


  • GB/16809-2008:钢质防火窗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16809-2008 钢 质 防 火 窗 Steel fire windows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 ...查看


  • X 线测量股骨颈前倾角:这个新方法简单又可靠
  • 如何准确纠正股骨旋转畸形,是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术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临床上如果患者术后股骨旋转畸形超过 15°,那么可能会有相应临床症状,如果是外旋畸形,症状会更严重.有文献报道单侧髋部骨折发生>15°旋转畸形的发生率为 37% ...查看


  • 用全站仪进行隧道拱顶及地表沉降观测
  • 用全站仪进行隧道拱顶及地表沉降观测 熊 飞1,王耀辉1,唐新建1,陈莉雯2 (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 430071;2.武汉市洪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站,武汉 430074) 摘 要:在凤凰关隧道工程中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法测量隧 ...查看


  • 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常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有调查问卷和量表,它们都是对个人行为和态度的一种测量技术,是测量答卷者对问卷题目主观认识的个体差异的工具,也是研究者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技术.一般情况下,编制一份量表必须做效度和信度评价,而调查问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