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010-09-02 10:36:11|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习瞒
林老师:
还不是很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凡是政府参与的分配都是再分配
吗?市场调节的都是初次分配吗?谢谢您!
9-2 9:58
林老师回复:
1、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
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企业中分别进行的。
国有经济初次分配
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 内使用;
(2)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方面;(3)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 支配
和使用。
集体经济初次分配
城镇集体经济初次分配:城镇集体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2)以 合作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形成统一支配的集体收入;(3)以企业基金形
式留给企业;(4)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形成职工个人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的初次分配:农村集体经济由于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要以承包农户为 单位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承包农户创造的国民收 入在初次分配中发解为四部分:(1)以农业税形式上缴国家,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2)以公积金、公益金形式留给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 (3)以管理费
形式提留给乡村政权组织;(4)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农户。
个体经济的初次分配
个体经济单位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两部分:(1)以税金
形式上缴国家;(2)税后利润全部形成个体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私营经济的初次分配
私营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2)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3)以企业主收入形式归企业主支 配。 “三资企业”的初次分配:“三资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除按注册投资比例分一部分给外方投资者外,其余部分的分配与一般企业相 似,分别以税金、企业基金、工资形式,形成国家收入、企业收入
和劳动者个人收入。
2、再分配:
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
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再分配主要包括
(1)收入税。居民和企业等各收入主体当期得到的初次分配收入依法应支付的所得税、利润税、资本收益税和定期支付的其他经常收入税。
政府以此对企业和个人的初次分配收入进行调节。
(2)财产税。居民等财产拥有者,根据现有财产状况,依法缴纳的动产税和不动产税,如房产税、遗产税等,政府以此对居民收入进行的
调节属于存量调节。
(3)社会缴款。居民为维持当前和未来的福利,保证在未来各个时期能获得社会福利金,而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险计划或各个单位建立的基金所缴纳的款项,如失业保险、退休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等。
(4)社会福利。指居民从政府获取的、维持最基本生活的收入,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金(如失业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保险金等) 和
社会救济金(如生活困难补助、救济金) 。
(5)其他转移收支。包括政府内部转移收支;本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援助、捐赠、 会费缴纳等,对私人非营利性机构的捐赠、赞助等转移收支;居民之间的内部转移收支,如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收支。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政 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机制。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课题研究计划怎么写
2010-4-1 21:57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10353次
课题研究计划怎么写
我来帮他解答
2010-4-2 08:25
满意回答
课题研究计划(或称开题报告) 是有格式要求的。一般包括:课题名称、选题背景、理由、国内外成果综述、研究内容、目标、方法、步骤、预期成果等。请参考我设计的下面这个:
1、课题名称: 关于人工智能的可行性研究
2、课题的来由: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复杂,并且有的工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产生了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
越来越多人的迫切需要从消费水平进入享受水平,人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现有人力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急切需要一种更为发达、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代替人力进行生产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显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代人工作的压力、紧张和心理疾病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缓解,也才有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就是依托计算机技术来开发人工智能,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通过探讨人工智能的原理明确开发人工智能的可行性。开发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将有助于社会、文化、教育等改革。
4、活动计划与活动步骤:(含分工,如有可能,最好加上时间安排)
(1)组长负责进行资料收集、查询、整理,完成人工智能相关文献综述;
(2)两组员负责通过资料查询了解人工智能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
(3)两组员通过访谈计算机专家了解人工智能的可行性;
(4)全体组员通过访谈、观察了解工厂工人工作压力情况和人们生活状况,了解人们的需要;
(5)全体组员对查询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完成研究。
5、可行性分析:
(1)我们课题组对计算机技术非常感兴趣,具有较好的基础,尤其是人工智能感兴趣;
(2)我们联系到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科研院所的计算机专家作为指导教师;
(3)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多,对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支撑;
(4)我们收集到了比较多的相关资料和书籍等。
6、小组分工:(参见4)
7、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8、预期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访谈调查报告
9、表达形式:幻灯展示、实验模型、口头汇报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010-09-02 10:36:11|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习瞒
林老师:
还不是很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凡是政府参与的分配都是再分配
吗?市场调节的都是初次分配吗?谢谢您!
9-2 9:58
林老师回复:
1、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
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企业中分别进行的。
国有经济初次分配
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 内使用;
(2)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方面;(3)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 支配
和使用。
集体经济初次分配
城镇集体经济初次分配:城镇集体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2)以 合作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形成统一支配的集体收入;(3)以企业基金形
式留给企业;(4)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形成职工个人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的初次分配:农村集体经济由于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要以承包农户为 单位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承包农户创造的国民收 入在初次分配中发解为四部分:(1)以农业税形式上缴国家,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2)以公积金、公益金形式留给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 (3)以管理费
形式提留给乡村政权组织;(4)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农户。
个体经济的初次分配
个体经济单位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两部分:(1)以税金
形式上缴国家;(2)税后利润全部形成个体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私营经济的初次分配
私营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2)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3)以企业主收入形式归企业主支 配。 “三资企业”的初次分配:“三资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除按注册投资比例分一部分给外方投资者外,其余部分的分配与一般企业相 似,分别以税金、企业基金、工资形式,形成国家收入、企业收入
和劳动者个人收入。
2、再分配:
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
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再分配主要包括
(1)收入税。居民和企业等各收入主体当期得到的初次分配收入依法应支付的所得税、利润税、资本收益税和定期支付的其他经常收入税。
政府以此对企业和个人的初次分配收入进行调节。
(2)财产税。居民等财产拥有者,根据现有财产状况,依法缴纳的动产税和不动产税,如房产税、遗产税等,政府以此对居民收入进行的
调节属于存量调节。
(3)社会缴款。居民为维持当前和未来的福利,保证在未来各个时期能获得社会福利金,而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险计划或各个单位建立的基金所缴纳的款项,如失业保险、退休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等。
(4)社会福利。指居民从政府获取的、维持最基本生活的收入,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金(如失业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保险金等) 和
社会救济金(如生活困难补助、救济金) 。
(5)其他转移收支。包括政府内部转移收支;本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援助、捐赠、 会费缴纳等,对私人非营利性机构的捐赠、赞助等转移收支;居民之间的内部转移收支,如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收支。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政 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机制。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课题研究计划怎么写
2010-4-1 21:57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10353次
课题研究计划怎么写
我来帮他解答
2010-4-2 08:25
满意回答
课题研究计划(或称开题报告) 是有格式要求的。一般包括:课题名称、选题背景、理由、国内外成果综述、研究内容、目标、方法、步骤、预期成果等。请参考我设计的下面这个:
1、课题名称: 关于人工智能的可行性研究
2、课题的来由: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复杂,并且有的工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产生了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
越来越多人的迫切需要从消费水平进入享受水平,人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现有人力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急切需要一种更为发达、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代替人力进行生产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显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代人工作的压力、紧张和心理疾病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缓解,也才有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就是依托计算机技术来开发人工智能,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通过探讨人工智能的原理明确开发人工智能的可行性。开发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将有助于社会、文化、教育等改革。
4、活动计划与活动步骤:(含分工,如有可能,最好加上时间安排)
(1)组长负责进行资料收集、查询、整理,完成人工智能相关文献综述;
(2)两组员负责通过资料查询了解人工智能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
(3)两组员通过访谈计算机专家了解人工智能的可行性;
(4)全体组员通过访谈、观察了解工厂工人工作压力情况和人们生活状况,了解人们的需要;
(5)全体组员对查询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完成研究。
5、可行性分析:
(1)我们课题组对计算机技术非常感兴趣,具有较好的基础,尤其是人工智能感兴趣;
(2)我们联系到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科研院所的计算机专家作为指导教师;
(3)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多,对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支撑;
(4)我们收集到了比较多的相关资料和书籍等。
6、小组分工:(参见4)
7、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8、预期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访谈调查报告
9、表达形式:幻灯展示、实验模型、口头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