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故乡]课文讲义

一、小说基础知识回顾

1、小说定义: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篇幅长度) 3、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 、 情节、 环境。

5、小说的故事情节分开端 、发展、高潮、 结局 四部分。(序幕、尾声)

6、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课文基础梳理

的时间和原因。(开端)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到第77自然段):叙述“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第一层(6--8)老屋寂寥,增我悲凉;与母叙话,与侄交谈。第二层(9--33)“我” 忆儿时闰土,思念往昔情义。第三层(34--52)“我”见杨二嫂,平白受欺凌。第四层(53--77)写“我” 中年

闰土,倍感隔膜之痛。(发展高潮)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到结尾):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感想,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向往。(结局) 四、问题导入:

1、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记忆中:明朗、美丽,

1、秕谷(b ǐ)祭祀(sì) 瓦楞(lãng) 阴晦(huì):“好的多”令人向往;现实:灰暗、萧条,令人伤感。

阴沉,昏暗 恣睢(zì)(suī):任意胡为 装弶(j iàng )2、看看那些主要人物到底有哪些变化?闰土、杨二嫂、“我的心情” 寒噤(jìn) 惘然(w ǎng ):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猹(chá) 隔膜(mó):思想感情不相通 脚踝(huái ) 胯(ku à)下 獾(hu ān ) 鹁鸪(b ó)(g ū) 髀(b ì) 嗤(ch ī)笑 絮絮(x ù) 瑟(s â)索 蜷(qu án )缩 折(sh ã)本 潺潺(ch án ) 黛(d ài )色 愕(â)然 五行(x íng ) 颧(qu án )骨 伶(l íng )仃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展转:生活不安定,四处奔波。 2、《故乡》选自《呐喊》,作者 鲁迅,写于1921年,在这十年前 ,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

3、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时间 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即 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 4、鲁迅(1881-1936)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坟》,《华盖集》等二十余集。1936年病逝于上海。《社戏》选自《呐喊》,《雪》选自《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风筝》选自《华盖集》。

5、课文主题: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深切地感触到故乡的衰败,并以此作为小说的情节基础,描写了以闰土为代表的旧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我”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农村经济的日益破产,揭示了农民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抒发了热切向往新生活的愿望。①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②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③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④渴望理想的人与人关系。

6、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

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文章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我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不能指作者自己。

三、结构分析:第一部分(开头到第5自然段):写“我”渐近故乡时的悲凉心情和眼前故乡破败萧条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

五、人物命运分析 A

整理编排:仝晓勇

★小结: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B

★总结:从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杨二嫂曾是一个被称作“豆腐西施”,端庄文静的人物。由于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她是一个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

的典型。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的统治下,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C

★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农村破产人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新生活的渴望。

回故乡——急切 见故乡——悲凉 忆故乡——令人向往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

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

▲人物分析小结:1、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老实,痛苦麻木,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作者对其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塑造其目的: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2、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作者对其态度:既可恨、可鄙又可怜。塑造其目的:在三座大山压榨下乡镇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贫困的厄运。3、“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对其态度:寄希望于未来,却又对前途感到渺茫。塑造其目的:串联全文。(故乡及故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的。)

▲作者描写这些人物的变化,其作用是:

1、反映中国人的精神,表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是怎样被扼杀的。整理编排:仝晓勇

2、表现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贫穷轮回。如,闰土:少年——中年;水生:少年——中年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中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杨二嫂对“我”的态度,说明了孩提时那种真诚友善的关系完全消失。表现了“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六、问题探究

1、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明确: 约半个月左右。依据:“第二日”(P75第二自然段),“这样的过了三、四天”(P81第四自然段),“又过了九日” (P85第一自然段)等。

2、这么长的时间,作者对每天都作了介绍吗?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明确:着重写了这些日子的事情:①“第二日”;②“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③“又过了九日”

3、作者又着重写了这些天的哪些人、哪些事?用了哪些方法刻划人物?明确:①“第二日”: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回忆瓜地刺猹、初见印象、讲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离别赠物);见到杨二嫂(声音、视觉、语言、动作)②“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会见闰土(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③“又过了九日”:动身启程。

4、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冒着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

5、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6、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7、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8、文中又一次提到“眼前展开一片„„金黄的圆月,其作用是什么?(形象地突出“我”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9、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①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借代)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比喻)

10、点出哪三种旧的生活态度?新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新的生活是不同于以上三种的安宁、幸福、和平的生活。)

11、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12、86段的三种生活: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辛苦辗转”的意思是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 “辛苦麻木”的意思是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萎靡而麻木。“辛苦恣睢”的意思是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尖刻、泼辣、放肆、自私自利。

13、该有新的生活”是指?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14、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如去掉“竟”,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竟”字表现“我”对与闰土的隔膜之深,感到惊愕。如去掉“竟”字,表现不出“惊愕”的意思,同时也削弱了文章谴责旧社会的意义。) 15、“我”就是鲁迅吗?通过对全文的分析,用一句话概括出“我”是怎样一个形象?“我”有作者的影子,但不等同于作者。“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

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16、结尾充满了哲理,怎样理解?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七、重要语段理解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欢喜:见到童年好友。凄凉: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恭敬、老爷:写出闰土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所受的精神压迫和痛苦,也刻画出了农民闰土与知识分子“我”之间关系的隔膜。)

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打了一个寒噤:闰土居然叫我“老爷”使“我”感到惊异,少年时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所代替。厚障壁:比喻因等级观念而产生的深深的思想隔阂。) 3、“„„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事: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人与人平等相待就不成规矩,可见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之深。不仅经济生活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严重摧残。) 4、“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缺吃少穿的情况下还送来干青豆体现他的善良和淳朴。) 5、“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说明官税繁重。)

6、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7、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表现他内心不平,又无力反抗,更不知如何改变现状。) 8、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反映出闰土的麻木与迟钝,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祷告上。)

10、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相信故乡会好的,但总觉得美好的未来很渺茫,以至于眼前曾有的影象模糊起来了。) 11、希望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不断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12、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辛苦展转,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辛苦麻木,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麻木。辛苦恣睢,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自私、尖刻、贪婪。全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应该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

13、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比喻。指当时社会造成的人们之间思想感情上的隔膜。)

14、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A 离开故乡的路B 人生的路)

1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鲁迅当时还不是阶级论者,美好的希望、新的生活是什么,鲁迅不能明确地回答,因此作品中的“我”当然也不能回答。想到希望,自然便害怕起来了。) 16、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明“我”对希望的实现、新生活的到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17、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无所谓有”, 意在说明光有“希望”, 空怀“希望”而不去追求, 奋斗, “希望”就不成其为“希望”; “无所谓无”意在说明即使“希望”只有一点点, 但只要

整理编排:仝晓勇

为了“希望”而不懈追求, 始终不渝地去奋斗, “希望”就会成为现

实。这句话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它的喻意是:要实现美好的愿望, 就要努力去实践。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有了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 并为之奋斗,希望定会实现。希望 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 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18、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相对来说,闰土的改善生活的愿望实现起来容易,而我的愿望是改变社会。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渺茫 。当时的鲁迅并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迷茫。) 19、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第一个“高墙”是实写。第二个“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用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八、写作特点分析

1、对比: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②杨二嫂前后对比: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③“我”与闰土前后关系: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④闰土和杨二嫂:对闰土的崇敬与同情。⑤故乡情景前后对比: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⑥“我”、闰土和水生、宏儿: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描写要突出故乡前后的变化。

2、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①开头景物:反映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情。(第2、6段)②神异图画:创造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少年闰土的热爱。(第12段)③离乡景物:创造静溢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第78、84、88段)(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运用准确的性格语言表现人物。杨二嫂。

4、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行文自然流畅。 九、课文趣味拓展——争鸣:“碗碟”到底是谁埋的?

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这段有一处有争议的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那就是:“我”搬家时的“碗碟到底是谁埋在灰堆里的?”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读课文,认真探究问题,结果全班同学议论之后就出现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杨二嫂埋的”;另一种认为是“闰土埋的”。

认为是“杨二嫂埋的”理由是:

1、这是由那个时期的杨二嫂性格特点决定的。她自私、贪婪、爱贪小便宜,通过“嫁祸别人”去捞取资本。

2、第74段“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所以,闰土不必埋在灰堆里,应正大光明的去拣择。没有必要把碗碟藏起来。

3、杨二嫂怎么知道灰堆里有碗碟呢?她也不用草灰,他为什么径直的到灰堆去掏呢?她怎么知道灰堆里有碗碟呢?分明是她干的。

4、“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中的“议论、定说”是指杨二嫂无凭无据,栽赃嫁祸于闰土。

5、从闰土的善良性格和“迅哥”的感情来分析:确定他不会偷碗碟的。

认为是“闰土埋的”理由是:

1、“埋的”不一定就是“偷”,二者概念不同,这是前提。 2、“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杨二嫂)本是每日必到的”,从“每日必到”可以看出:对搬家的情形杨二嫂几乎是了如指掌,那闰土往灰堆里埋碗碟,杨二嫂也会尽收眼底。所以她才径直地去灰堆里掏它,并想嫁祸闰土。

3、杨二嫂是个贪婪的人,她看到碗碟应该直接拿回家,而不必埋在灰堆里。

4、也许是闰土在选择物品中选中了碗碟,只是怕放在外面人们搬家容易碰碎,所以放在了灰里,待拉草灰时一并拉回去。不存在偷不偷的问题。

十、《故乡》读后感——安徽省桐城市铁铺中学吴龙本老师 话题一:变化——“无可奈何花落去”

《故乡》是鲁迅取材于亲身经历的小说,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物的“变化”。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 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悲的是他内心的变化:见了久违的“我”,竟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没有了少年时的聪明能干,只是寄希望于神佛保佑。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而她的豆腐店的买卖也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目的只在于想从“我”的搬家中多捞点好处。 话题二:色彩——“东边日出西边雨”

《故乡》中交织着冷暖两种色调。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温暖,不只是正月盛大祭祀的热闹,更因为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波浪翻滚的大海为背景的海边沙地,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小英雄紫色的圆脸,明晃晃的银项圈,海边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鸟类:稻鸡、角鸡、勃鸡、蓝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那么鲜艳、明丽,构成幅“神异”的图画。而现实中故乡色调是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时候是“深冬”,天气是“严寒的”“阴晦的”。刮着“冷风”,声音是“呜呜的”,看到的是“萧索的荒村”,整体给人以压抑沉郁之感。

话题三:活动——“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已飞过” 一部《故乡》涉及诸多活动,其意义也迥然不同。小说整体写的是一次搬家告别活动,并由此牵涉不同时空诸多人物。记忆中儿时过年的盛大祭祀活动,儿时小伙伴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看瓜、海边拾贝等一系列充满神奇色彩亲近大自然的活动。还有在故乡的会见中年闰土,撞见扬二嫂,拜访亲戚本家详略安排,各各不同,各色人等以其独有活动,展示其充实丰满形象。 话题四:交往——“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

小说《故乡》中有不同人物,主要写“我”与他们的交往,记忆中少年闰土与迅哥儿的交往,少年闰土是信息交流发布者:雪地捕鸟、月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跳鱼儿神异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他还送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更是难得的纪念品。现实中“中年闰土带来一包干青豆”,“我”让他自己拣几件留用的东西:长桌、椅子、香炉、烛台、抬秤还有全部草灰。曾经的儿时伙伴分手时大哭不肯出门,现到中年隔膜加深,成了“老爷”与“下人”。难道是时空的阻隔改变了远近?众邻居在“我”搬家时的表现,更让人弄不清“是远还是近”。

话题五:愿望——“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中人们生活不同,愿望不一。中年闰土的愿望是世道太平没有兵匪、官、绅、饥荒、苛税,这些愿望的实现全求神佛保

整理编排:仝晓勇

佑了。杨二嫂年老色衰,生活困窘,她的愿望是能尽量多的捞点好

处,哪怕是一副手套,一只狗气杀。“我”的愿望则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后辈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闰土杨二嫂们的愿望在于满足困乏的物质利益,“我”作为觉悟的知识分子则苦苦思考探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整理编排:仝晓勇

一、小说基础知识回顾

1、小说定义: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篇幅长度) 3、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 、 情节、 环境。

5、小说的故事情节分开端 、发展、高潮、 结局 四部分。(序幕、尾声)

6、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课文基础梳理

的时间和原因。(开端)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到第77自然段):叙述“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第一层(6--8)老屋寂寥,增我悲凉;与母叙话,与侄交谈。第二层(9--33)“我” 忆儿时闰土,思念往昔情义。第三层(34--52)“我”见杨二嫂,平白受欺凌。第四层(53--77)写“我” 中年

闰土,倍感隔膜之痛。(发展高潮)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到结尾):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感想,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向往。(结局) 四、问题导入:

1、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记忆中:明朗、美丽,

1、秕谷(b ǐ)祭祀(sì) 瓦楞(lãng) 阴晦(huì):“好的多”令人向往;现实:灰暗、萧条,令人伤感。

阴沉,昏暗 恣睢(zì)(suī):任意胡为 装弶(j iàng )2、看看那些主要人物到底有哪些变化?闰土、杨二嫂、“我的心情” 寒噤(jìn) 惘然(w ǎng ):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猹(chá) 隔膜(mó):思想感情不相通 脚踝(huái ) 胯(ku à)下 獾(hu ān ) 鹁鸪(b ó)(g ū) 髀(b ì) 嗤(ch ī)笑 絮絮(x ù) 瑟(s â)索 蜷(qu án )缩 折(sh ã)本 潺潺(ch án ) 黛(d ài )色 愕(â)然 五行(x íng ) 颧(qu án )骨 伶(l íng )仃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展转:生活不安定,四处奔波。 2、《故乡》选自《呐喊》,作者 鲁迅,写于1921年,在这十年前 ,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

3、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时间 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即 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 4、鲁迅(1881-1936)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坟》,《华盖集》等二十余集。1936年病逝于上海。《社戏》选自《呐喊》,《雪》选自《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风筝》选自《华盖集》。

5、课文主题: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深切地感触到故乡的衰败,并以此作为小说的情节基础,描写了以闰土为代表的旧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我”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农村经济的日益破产,揭示了农民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抒发了热切向往新生活的愿望。①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②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③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④渴望理想的人与人关系。

6、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

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文章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我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不能指作者自己。

三、结构分析:第一部分(开头到第5自然段):写“我”渐近故乡时的悲凉心情和眼前故乡破败萧条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

五、人物命运分析 A

整理编排:仝晓勇

★小结: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B

★总结:从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杨二嫂曾是一个被称作“豆腐西施”,端庄文静的人物。由于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她是一个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

的典型。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的统治下,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C

★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农村破产人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新生活的渴望。

回故乡——急切 见故乡——悲凉 忆故乡——令人向往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

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

▲人物分析小结:1、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老实,痛苦麻木,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作者对其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塑造其目的: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2、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作者对其态度:既可恨、可鄙又可怜。塑造其目的:在三座大山压榨下乡镇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贫困的厄运。3、“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对其态度:寄希望于未来,却又对前途感到渺茫。塑造其目的:串联全文。(故乡及故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的。)

▲作者描写这些人物的变化,其作用是:

1、反映中国人的精神,表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是怎样被扼杀的。整理编排:仝晓勇

2、表现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贫穷轮回。如,闰土:少年——中年;水生:少年——中年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中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杨二嫂对“我”的态度,说明了孩提时那种真诚友善的关系完全消失。表现了“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六、问题探究

1、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明确: 约半个月左右。依据:“第二日”(P75第二自然段),“这样的过了三、四天”(P81第四自然段),“又过了九日” (P85第一自然段)等。

2、这么长的时间,作者对每天都作了介绍吗?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明确:着重写了这些日子的事情:①“第二日”;②“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③“又过了九日”

3、作者又着重写了这些天的哪些人、哪些事?用了哪些方法刻划人物?明确:①“第二日”: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回忆瓜地刺猹、初见印象、讲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离别赠物);见到杨二嫂(声音、视觉、语言、动作)②“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会见闰土(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③“又过了九日”:动身启程。

4、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冒着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

5、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6、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7、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8、文中又一次提到“眼前展开一片„„金黄的圆月,其作用是什么?(形象地突出“我”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9、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①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借代)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比喻)

10、点出哪三种旧的生活态度?新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新的生活是不同于以上三种的安宁、幸福、和平的生活。)

11、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12、86段的三种生活: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辛苦辗转”的意思是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 “辛苦麻木”的意思是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萎靡而麻木。“辛苦恣睢”的意思是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尖刻、泼辣、放肆、自私自利。

13、该有新的生活”是指?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14、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如去掉“竟”,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竟”字表现“我”对与闰土的隔膜之深,感到惊愕。如去掉“竟”字,表现不出“惊愕”的意思,同时也削弱了文章谴责旧社会的意义。) 15、“我”就是鲁迅吗?通过对全文的分析,用一句话概括出“我”是怎样一个形象?“我”有作者的影子,但不等同于作者。“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

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16、结尾充满了哲理,怎样理解?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七、重要语段理解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欢喜:见到童年好友。凄凉: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恭敬、老爷:写出闰土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所受的精神压迫和痛苦,也刻画出了农民闰土与知识分子“我”之间关系的隔膜。)

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打了一个寒噤:闰土居然叫我“老爷”使“我”感到惊异,少年时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所代替。厚障壁:比喻因等级观念而产生的深深的思想隔阂。) 3、“„„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事: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人与人平等相待就不成规矩,可见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之深。不仅经济生活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严重摧残。) 4、“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缺吃少穿的情况下还送来干青豆体现他的善良和淳朴。) 5、“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说明官税繁重。)

6、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7、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表现他内心不平,又无力反抗,更不知如何改变现状。) 8、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反映出闰土的麻木与迟钝,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祷告上。)

10、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相信故乡会好的,但总觉得美好的未来很渺茫,以至于眼前曾有的影象模糊起来了。) 11、希望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不断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12、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辛苦展转,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辛苦麻木,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麻木。辛苦恣睢,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自私、尖刻、贪婪。全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应该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

13、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比喻。指当时社会造成的人们之间思想感情上的隔膜。)

14、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A 离开故乡的路B 人生的路)

1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鲁迅当时还不是阶级论者,美好的希望、新的生活是什么,鲁迅不能明确地回答,因此作品中的“我”当然也不能回答。想到希望,自然便害怕起来了。) 16、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明“我”对希望的实现、新生活的到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17、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无所谓有”, 意在说明光有“希望”, 空怀“希望”而不去追求, 奋斗, “希望”就不成其为“希望”; “无所谓无”意在说明即使“希望”只有一点点, 但只要

整理编排:仝晓勇

为了“希望”而不懈追求, 始终不渝地去奋斗, “希望”就会成为现

实。这句话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它的喻意是:要实现美好的愿望, 就要努力去实践。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有了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 并为之奋斗,希望定会实现。希望 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 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18、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相对来说,闰土的改善生活的愿望实现起来容易,而我的愿望是改变社会。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渺茫 。当时的鲁迅并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迷茫。) 19、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第一个“高墙”是实写。第二个“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用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八、写作特点分析

1、对比: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②杨二嫂前后对比: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③“我”与闰土前后关系: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④闰土和杨二嫂:对闰土的崇敬与同情。⑤故乡情景前后对比: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⑥“我”、闰土和水生、宏儿: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描写要突出故乡前后的变化。

2、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①开头景物:反映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情。(第2、6段)②神异图画:创造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少年闰土的热爱。(第12段)③离乡景物:创造静溢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第78、84、88段)(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运用准确的性格语言表现人物。杨二嫂。

4、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行文自然流畅。 九、课文趣味拓展——争鸣:“碗碟”到底是谁埋的?

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这段有一处有争议的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那就是:“我”搬家时的“碗碟到底是谁埋在灰堆里的?”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读课文,认真探究问题,结果全班同学议论之后就出现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杨二嫂埋的”;另一种认为是“闰土埋的”。

认为是“杨二嫂埋的”理由是:

1、这是由那个时期的杨二嫂性格特点决定的。她自私、贪婪、爱贪小便宜,通过“嫁祸别人”去捞取资本。

2、第74段“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所以,闰土不必埋在灰堆里,应正大光明的去拣择。没有必要把碗碟藏起来。

3、杨二嫂怎么知道灰堆里有碗碟呢?她也不用草灰,他为什么径直的到灰堆去掏呢?她怎么知道灰堆里有碗碟呢?分明是她干的。

4、“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中的“议论、定说”是指杨二嫂无凭无据,栽赃嫁祸于闰土。

5、从闰土的善良性格和“迅哥”的感情来分析:确定他不会偷碗碟的。

认为是“闰土埋的”理由是:

1、“埋的”不一定就是“偷”,二者概念不同,这是前提。 2、“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杨二嫂)本是每日必到的”,从“每日必到”可以看出:对搬家的情形杨二嫂几乎是了如指掌,那闰土往灰堆里埋碗碟,杨二嫂也会尽收眼底。所以她才径直地去灰堆里掏它,并想嫁祸闰土。

3、杨二嫂是个贪婪的人,她看到碗碟应该直接拿回家,而不必埋在灰堆里。

4、也许是闰土在选择物品中选中了碗碟,只是怕放在外面人们搬家容易碰碎,所以放在了灰里,待拉草灰时一并拉回去。不存在偷不偷的问题。

十、《故乡》读后感——安徽省桐城市铁铺中学吴龙本老师 话题一:变化——“无可奈何花落去”

《故乡》是鲁迅取材于亲身经历的小说,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物的“变化”。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 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悲的是他内心的变化:见了久违的“我”,竟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没有了少年时的聪明能干,只是寄希望于神佛保佑。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而她的豆腐店的买卖也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目的只在于想从“我”的搬家中多捞点好处。 话题二:色彩——“东边日出西边雨”

《故乡》中交织着冷暖两种色调。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温暖,不只是正月盛大祭祀的热闹,更因为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波浪翻滚的大海为背景的海边沙地,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小英雄紫色的圆脸,明晃晃的银项圈,海边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鸟类:稻鸡、角鸡、勃鸡、蓝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那么鲜艳、明丽,构成幅“神异”的图画。而现实中故乡色调是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时候是“深冬”,天气是“严寒的”“阴晦的”。刮着“冷风”,声音是“呜呜的”,看到的是“萧索的荒村”,整体给人以压抑沉郁之感。

话题三:活动——“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已飞过” 一部《故乡》涉及诸多活动,其意义也迥然不同。小说整体写的是一次搬家告别活动,并由此牵涉不同时空诸多人物。记忆中儿时过年的盛大祭祀活动,儿时小伙伴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看瓜、海边拾贝等一系列充满神奇色彩亲近大自然的活动。还有在故乡的会见中年闰土,撞见扬二嫂,拜访亲戚本家详略安排,各各不同,各色人等以其独有活动,展示其充实丰满形象。 话题四:交往——“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

小说《故乡》中有不同人物,主要写“我”与他们的交往,记忆中少年闰土与迅哥儿的交往,少年闰土是信息交流发布者:雪地捕鸟、月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跳鱼儿神异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他还送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更是难得的纪念品。现实中“中年闰土带来一包干青豆”,“我”让他自己拣几件留用的东西:长桌、椅子、香炉、烛台、抬秤还有全部草灰。曾经的儿时伙伴分手时大哭不肯出门,现到中年隔膜加深,成了“老爷”与“下人”。难道是时空的阻隔改变了远近?众邻居在“我”搬家时的表现,更让人弄不清“是远还是近”。

话题五:愿望——“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中人们生活不同,愿望不一。中年闰土的愿望是世道太平没有兵匪、官、绅、饥荒、苛税,这些愿望的实现全求神佛保

整理编排:仝晓勇

佑了。杨二嫂年老色衰,生活困窘,她的愿望是能尽量多的捞点好

处,哪怕是一副手套,一只狗气杀。“我”的愿望则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后辈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闰土杨二嫂们的愿望在于满足困乏的物质利益,“我”作为觉悟的知识分子则苦苦思考探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整理编排:仝晓勇


相关文章

  • 七年级讲义9答案版
  • 一.基本积累与运用(38分) 1.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水何澹澹, . (2)_________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4)夕阳西下, .(马致 ...查看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
  • 识字表 识字 1 霜(风霜)(冰霜) 吹(吹过)(风吹雨打) 落(落下)(落叶) 降(降落)(下降) 飘(飘落)(飘下) 游(游泳)(旅游) 池(池塘)(池水) 入(出入)(进入) 2 姓(姓氏)(百姓) 氏(氏族)(姓氏) 李(李树)(李 ...查看


  • 答案(藤野先生复习题)(1)
  • (一)1.在东京的所见所闻2.只不过,失望3.憎恶.讽刺,标致,反语4.行尸走肉.醉生梦死5.看不惯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6.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7.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的情感8.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 ...查看


  • [给巴特勒的信]课文讲义
  • 一.基础积累 1.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 ...查看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1.沁园春 雪 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查看


  • 1藤野先生练习题
  • 知识与能力: l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 2.学习抓住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归纳人物典型事例和特征,概括人物思想品质. 2.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藤野先生 ...查看


  • [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1
  • <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勃利县抢垦乡明德小学 葛秀军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教科书5年级上册11课.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抒情散文.文章采用了先叙述后抒情的写法,首先用清丽脱俗的语言描写 ...查看


  • 记叙文写人专题之读写结合 (精选)
  • 记叙文写人专题之读写结合 (幻灯一)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非常高兴也感谢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具有其特殊性,正如叶 ...查看


  • 藤野先生备课实录
  • 藤野先生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 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 潘绍怡 柯永莉 2011年9月 设计理念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先生在中年时回忆童年.少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