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长沙金砺实验小学 钟双

科学家杨振宁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得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

1 以需激趣

教育家鲁宾斯基说:“对于形成任何一种能力,都必须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所以需要是生产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种就应创设积极求知情境,把教师要教的,变成学生自己要学的。

如讲到四年级的一个奥数题,提出一个问题:“以图1种6个点为端点,你能得到多少条不同的线段。”

图1 以E为左端点的有1条,以D为左端点的有2条„„以A为左端点的有6条,所以共有(1+2+3+4+5+6)条。学生一般会直接数,他们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时课接着问:如果是7个点呢?更多地有 n个点呢?这时候学生一般就难以继续下去了。但学生急切需要知道求和方法和结果,于是学生都处于一种热切期盼,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进取状态中,然后再给他们讲解探索,他们就会很积极地去学去思考了。

2 以疑激趣

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疑难是学生追求真理、实现创造的内驱力。要想学生积极思维,就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疑问,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我们应通过提供“悬念”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地,以此来点燃他们思维之火花。特别是,当疑问解决,获得成功时,学生会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课堂中多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在疑惑中求得真知,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以奇激趣

经验告诉我们,当人们遇见一件新事物、一个不常见的现象时,必然会被深深吸引住,新异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使人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努力钻研。好奇心人人都有,学生更是如此。教学中,我们就应结合数学教材,

努力挖掘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自觉地、主动地积极思维。比如学完了正方形的有关知识后可以给学生出一道思维想像趣味题: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听了,马上说出3个,还有的在思考但没有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在脑袋里想像剪,得出结果。没有想到5个角的学生有的表示惊讶,但都处于迫不及待的期望与等待中。这时,教师通过示范可把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拿在手里,按不同剪法进行操作示范。

然后让学生也照着做一个,对照所学知识,观察它的特点,说说它的性质,考虑一下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完成操作。这样,学生思考,学习的情绪就会高涨,逻辑得到了空前的激发。

4 以用激趣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其应用的广泛性。这是数学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数学内容高度抽象却仍能蓬勃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能有意识地、经常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抽象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看到数学的力量,看到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又转过来为实际服务的真理,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由于数学的结论是对大量客观事物抽象、概括的结果,数学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和密切联系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我们努力挖掘,这种应用和联系是完全可以让学生看到和掌握的。

5 以形激趣

数学的高度抽象是数学的又一特点。不仅数学的内容是抽象的,它的方法往往也是抽象的,因此要想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有所认识、能够理解、感到兴趣,我们就应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因素、形象因素。

不论实际事物,直观教具、数学图表„„,都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都可以把抽象的对象还原为具体的实例,都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出,数学知识虽然以高度抽象地形式出现,但这只能在表面上掩盖它起源于外部的实质。这一切都为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抽象的思维提供了具体的起点。这种通过学生实地观察和试验、归纳和类比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浅谈如何教给学生正确得思维方法

有了思维的积极性,掌握了思维的素材,怎样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学生的思维沿正确的方向前进呢?

经验告诉我们,启发学生自觉思维的过程、教给学生基本概念的过程,特别是教给学生基本定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过程;每个概念的引入和建立,每个定理的产生、分析、证明和应用,每次知识框架的归纳、整理、完善和系统化工作,学生从中都可以受到最完整、最具体、最基本、最生动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因此尽力讲好概念、定理、例题和作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是培养学生正确逻辑思维的基本途径。

此外,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还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 善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思维的发展,永远是从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的,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就应当充分运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来组织和讲解教材,来提出和解决问题,来引入概念、证明定理,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好方法

著名数学家笛卡尔说,要善于把“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地部分,直到可以圆满解决地程度为止”。这样,对繁难问题,应教给学生剖析矛盾、转化矛盾地方法:先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把新问题变成旧问题,一个紧接一个,一个比一个更接近我们的目标,直至我们能够解决。这种“步步为营”的方法,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主要应用。

2 善于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综合的方法

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说“甚至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是在时间的基础上发现真理、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正确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经常使用。

归纳是第一性的,最易为学生掌握,在教学能普遍应用,其优点是易懂,缺点是,由它得到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应在归纳的基础上用演绎的方法加以判断,进行证明,以去伪存真。所以演绎的优点是一般、正确,缺点是抽象、难懂,不易为初学者掌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恰当地把归纳的“易懂”与演绎的“正确”结合起来,做到归纳与演绎的统一,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发挥,他们的正确思维的活动就能得到最好的锻炼。

分析与综合是两种互逆的逻辑思维过程,前者是从结论推向前提,起点明确,方向清楚,每步都有根有据,好比医生看病,有病症到病原,最易为学生掌握,

是寻觅真理获得思路的重要方法。后者正好相反,是从前提推向结论,出发点较难选择,但却是书写表达的最好形式。如果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发展。

此外,猜想、估计、检验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应告高度重视。“估计”有时是题目的要求,有时是思路的起点,粗估后才能得到精确答案,粗估后逻辑思维才得以进行;“检验”常用在逻辑思维的结尾,它对校正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错误,提高学生正确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有重要作用。

3 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前提下,善于进行逆向思维

逻辑思维有单向和双向之分。凡双向思维都存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对概念、定理和例题,无论是老师讲还是学生学,往往习惯于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对解死题,陈题,同一类问题,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循,能够解决,是一种正迁移;但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则十分不利,是一种负迁移:学生在新问题、活问题,特别是在实际问题面前,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所以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前提下,破除正向思维定势之束缚,养成经常进行逆向思维的习惯,是培养学生正确进行逻辑思维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怎样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除了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互逆概念、互逆运算、互逆定理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外,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进行下面几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原命题成立,想一想它的逆命题成不成立;

从正面不易求解,看一看从反面下手行不行;

从数式看不好解,试一试用图像是否会好些;

前进有困难,想想退一步行不行?

从局部不好下手,看看从整体考虑会否好些;在一般情况下不好办,试一试在特殊情况下怎么样;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还应从题设到结论、从结论到题设这种经过多次正反两个方向的思考来寻找解题途径。

数学中充满了互逆的概念和运算:如正和负,实数和虚数,有理式和无理式,增函数和减函数,„„。只从正面考虑问题,不仅不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连数学知识本身也掌握不了。逆向思维之重要,由此可见。

一般来讲,如果所证命题中的反面,较之结论更具体、更明确、更简单时,则可以考虑反证法,对于直证法来讲,间接证法恰好是其逆向思维。教学中应引

起足够的重视。

曾有人说过:“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解析式虽能精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但比较抽象;函数的图像同样能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却十分直观。这种通过直观因素来解决抽象问题的方法,是数学里最生动、最活泼的方法。教学中,应经常进行数形结合的训练,进行形象思维于抽象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把研究的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中加以考察,在对对象作过总体上的观察和分析后,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的方法是整体思维的方法,忽视整体,只重局部,是很多中学教学中的弊端,我们应特别注意。

在数学里,从题设到结论、从结论到题设需要经过多次正反两个方向的思考来解决的问题,俯拾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课上,多对题目进行这样的分析,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4 善于教会学生判断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思维

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的正确性加以判断、加以发展,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外,还应教会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什么”,特别时经常问自己,题目还有没有别的解法,题目还能不能变化、引申,即进行“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思考,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显然,这是从正面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还要注意,教学中搞一题多解,解法的安排应由难到易、由复杂到简单、由笨拙到巧妙,否则,不仅学生越听越不爱听,没有兴趣,更主要的时学生看不出解题时思维之变化,思维之发展,思维之深化。反过来,利用学生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特别是概念教学中的反例、例题教学中的错解,来矫正学生错误的思维,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正确的解法是什么,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正确性的常用方法。

总之,要使他们的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有所发展,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把这一任务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时时不忘激发他们思维的兴趣,尽量给他们宽广的思维平台,教给他们有用的思维素材,告诉他们思维方法。让他们养成一种主动、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以达到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长沙金砺实验小学 钟双

科学家杨振宁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得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

1 以需激趣

教育家鲁宾斯基说:“对于形成任何一种能力,都必须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所以需要是生产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种就应创设积极求知情境,把教师要教的,变成学生自己要学的。

如讲到四年级的一个奥数题,提出一个问题:“以图1种6个点为端点,你能得到多少条不同的线段。”

图1 以E为左端点的有1条,以D为左端点的有2条„„以A为左端点的有6条,所以共有(1+2+3+4+5+6)条。学生一般会直接数,他们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时课接着问:如果是7个点呢?更多地有 n个点呢?这时候学生一般就难以继续下去了。但学生急切需要知道求和方法和结果,于是学生都处于一种热切期盼,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进取状态中,然后再给他们讲解探索,他们就会很积极地去学去思考了。

2 以疑激趣

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疑难是学生追求真理、实现创造的内驱力。要想学生积极思维,就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疑问,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我们应通过提供“悬念”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地,以此来点燃他们思维之火花。特别是,当疑问解决,获得成功时,学生会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课堂中多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在疑惑中求得真知,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以奇激趣

经验告诉我们,当人们遇见一件新事物、一个不常见的现象时,必然会被深深吸引住,新异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使人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努力钻研。好奇心人人都有,学生更是如此。教学中,我们就应结合数学教材,

努力挖掘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自觉地、主动地积极思维。比如学完了正方形的有关知识后可以给学生出一道思维想像趣味题: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听了,马上说出3个,还有的在思考但没有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在脑袋里想像剪,得出结果。没有想到5个角的学生有的表示惊讶,但都处于迫不及待的期望与等待中。这时,教师通过示范可把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拿在手里,按不同剪法进行操作示范。

然后让学生也照着做一个,对照所学知识,观察它的特点,说说它的性质,考虑一下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完成操作。这样,学生思考,学习的情绪就会高涨,逻辑得到了空前的激发。

4 以用激趣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其应用的广泛性。这是数学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数学内容高度抽象却仍能蓬勃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能有意识地、经常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抽象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看到数学的力量,看到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又转过来为实际服务的真理,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由于数学的结论是对大量客观事物抽象、概括的结果,数学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和密切联系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我们努力挖掘,这种应用和联系是完全可以让学生看到和掌握的。

5 以形激趣

数学的高度抽象是数学的又一特点。不仅数学的内容是抽象的,它的方法往往也是抽象的,因此要想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有所认识、能够理解、感到兴趣,我们就应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因素、形象因素。

不论实际事物,直观教具、数学图表„„,都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都可以把抽象的对象还原为具体的实例,都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出,数学知识虽然以高度抽象地形式出现,但这只能在表面上掩盖它起源于外部的实质。这一切都为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抽象的思维提供了具体的起点。这种通过学生实地观察和试验、归纳和类比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浅谈如何教给学生正确得思维方法

有了思维的积极性,掌握了思维的素材,怎样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学生的思维沿正确的方向前进呢?

经验告诉我们,启发学生自觉思维的过程、教给学生基本概念的过程,特别是教给学生基本定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过程;每个概念的引入和建立,每个定理的产生、分析、证明和应用,每次知识框架的归纳、整理、完善和系统化工作,学生从中都可以受到最完整、最具体、最基本、最生动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因此尽力讲好概念、定理、例题和作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是培养学生正确逻辑思维的基本途径。

此外,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还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 善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思维的发展,永远是从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的,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就应当充分运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来组织和讲解教材,来提出和解决问题,来引入概念、证明定理,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好方法

著名数学家笛卡尔说,要善于把“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地部分,直到可以圆满解决地程度为止”。这样,对繁难问题,应教给学生剖析矛盾、转化矛盾地方法:先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把新问题变成旧问题,一个紧接一个,一个比一个更接近我们的目标,直至我们能够解决。这种“步步为营”的方法,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主要应用。

2 善于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综合的方法

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说“甚至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是在时间的基础上发现真理、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正确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经常使用。

归纳是第一性的,最易为学生掌握,在教学能普遍应用,其优点是易懂,缺点是,由它得到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应在归纳的基础上用演绎的方法加以判断,进行证明,以去伪存真。所以演绎的优点是一般、正确,缺点是抽象、难懂,不易为初学者掌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恰当地把归纳的“易懂”与演绎的“正确”结合起来,做到归纳与演绎的统一,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发挥,他们的正确思维的活动就能得到最好的锻炼。

分析与综合是两种互逆的逻辑思维过程,前者是从结论推向前提,起点明确,方向清楚,每步都有根有据,好比医生看病,有病症到病原,最易为学生掌握,

是寻觅真理获得思路的重要方法。后者正好相反,是从前提推向结论,出发点较难选择,但却是书写表达的最好形式。如果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发展。

此外,猜想、估计、检验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应告高度重视。“估计”有时是题目的要求,有时是思路的起点,粗估后才能得到精确答案,粗估后逻辑思维才得以进行;“检验”常用在逻辑思维的结尾,它对校正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错误,提高学生正确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有重要作用。

3 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前提下,善于进行逆向思维

逻辑思维有单向和双向之分。凡双向思维都存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对概念、定理和例题,无论是老师讲还是学生学,往往习惯于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对解死题,陈题,同一类问题,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循,能够解决,是一种正迁移;但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则十分不利,是一种负迁移:学生在新问题、活问题,特别是在实际问题面前,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所以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前提下,破除正向思维定势之束缚,养成经常进行逆向思维的习惯,是培养学生正确进行逻辑思维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怎样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除了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互逆概念、互逆运算、互逆定理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外,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进行下面几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原命题成立,想一想它的逆命题成不成立;

从正面不易求解,看一看从反面下手行不行;

从数式看不好解,试一试用图像是否会好些;

前进有困难,想想退一步行不行?

从局部不好下手,看看从整体考虑会否好些;在一般情况下不好办,试一试在特殊情况下怎么样;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还应从题设到结论、从结论到题设这种经过多次正反两个方向的思考来寻找解题途径。

数学中充满了互逆的概念和运算:如正和负,实数和虚数,有理式和无理式,增函数和减函数,„„。只从正面考虑问题,不仅不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连数学知识本身也掌握不了。逆向思维之重要,由此可见。

一般来讲,如果所证命题中的反面,较之结论更具体、更明确、更简单时,则可以考虑反证法,对于直证法来讲,间接证法恰好是其逆向思维。教学中应引

起足够的重视。

曾有人说过:“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解析式虽能精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但比较抽象;函数的图像同样能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却十分直观。这种通过直观因素来解决抽象问题的方法,是数学里最生动、最活泼的方法。教学中,应经常进行数形结合的训练,进行形象思维于抽象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把研究的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中加以考察,在对对象作过总体上的观察和分析后,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的方法是整体思维的方法,忽视整体,只重局部,是很多中学教学中的弊端,我们应特别注意。

在数学里,从题设到结论、从结论到题设需要经过多次正反两个方向的思考来解决的问题,俯拾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课上,多对题目进行这样的分析,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4 善于教会学生判断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思维

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的正确性加以判断、加以发展,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外,还应教会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什么”,特别时经常问自己,题目还有没有别的解法,题目还能不能变化、引申,即进行“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思考,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显然,这是从正面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还要注意,教学中搞一题多解,解法的安排应由难到易、由复杂到简单、由笨拙到巧妙,否则,不仅学生越听越不爱听,没有兴趣,更主要的时学生看不出解题时思维之变化,思维之发展,思维之深化。反过来,利用学生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特别是概念教学中的反例、例题教学中的错解,来矫正学生错误的思维,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正确的解法是什么,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正确性的常用方法。

总之,要使他们的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有所发展,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把这一任务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时时不忘激发他们思维的兴趣,尽量给他们宽广的思维平台,教给他们有用的思维素材,告诉他们思维方法。让他们养成一种主动、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以达到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山东省高密市河崖小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 ...查看


  • 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
  • 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 上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上.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设计好每节 ...查看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 摘 要: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数学研究的基础,数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方法.三.培养学 ...查看


  •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给我的点滴思索 防城镇二中 李印文 摘 要: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从而教师首先应热爱数学,优化新课导入.设置教学疑点.让学生操作实践.开展学习 ...查看


  • 在情境中点拨打造地理有效课堂
  • 摘 要:发挥好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锻炼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点拨 在现代教育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简 ...查看


  • 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改后论文
  • 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它对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提问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提问,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 ...查看


  • 数学社团资料
  •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遵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教学教研计划,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学实效,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教学研 ...查看


  • 如何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作者:朱礼霞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5年第06期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教学艺术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