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正气、树师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播撒爱的教育 收获爱的快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用爱心抚育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教师的神圣责任,也是教师的庄严承诺。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从教二十多年来,我用挚爱与真诚在学生心中撒播希望的种子,用爱心和汗水浇灌一批批艳丽的花朵,艰辛的奋斗与求知使我感受到教师平凡中的魅力、体会到人生真正的价值。
一、热爱学生是基础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惜,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那怎样才能做好衬托工作呢?在教育工作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用慈母般的感情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去体贴每一个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呵护心灵,是教师最基本元素。
记得在2013年的一个晚上,我班学生张翠琴在临近期末考试期间,连续两次发生急性肠胃炎,疼得直打滚。而此时,她的父母远在广州打工不能回来,怎么办?当时我就在想,此时孩子的病是最要紧的,家长不在,可是我在。我立刻骑摩托车送她到桥头卫生院,陪她看病、打针,并帮她缴费。并安慰她说:“别担心!你的病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你一定要坚强、勇敢。我们大家都在等着你回来一起上课、参加期末考试!”当我托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学校的时候已是晚上12点了,第二天她居然含着满脸泪水说:“卢老师,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为有你这样的老师而感到高兴”,顿时我非常感动。我想师生之间的爱是相互的,它就好比是一面境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二、理解尊重是前提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说明教育需要爱,更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而
爱的前提就是理解与尊重,只有教师真正了解并理解了学生,学生才会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比如,我刚到七小任教时,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很是不习惯—学校的管理太严了。我一直认为有些制度学生是无法遵守的,和我想象的一样,在学校的第一次文明班级中,我们班是倒数第一名。这对于要强的我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事后我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进行了反思:我对学生的要求太苛刻了,二年级的孩子怎么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呢?主要是我没有做到理解和尊重学生。于是,我改变了管理方式,当班级中谁违反了纪律,我只是一笑而过,学生感到很奇怪,老师的态度怎么变化这么大呢?肯定有问题?于是,他们事后都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以后再有违反纪律的同学都主动向我道歉,我只是一句话“承认错误是好孩子,相信你以后会做的更好!”以后我班数次被评为“文明班级”,成为学校获得“文明班级”称号最多的班级。正是由于我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才让我们的班级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的班级。
三、情感真挚是关键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力,教师健康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是亲密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对学生热爱、相信、尊重、关心、爱护,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以真诚,善意的师爱唤醒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会收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中,坚持反复抓,抓落实,坚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科学真理,持之以恒,滋润学生那枯竭的心田。
去年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叫王敏,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经常在放学后到游戏机室去玩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不做作业是家常便饭,一上课就打瞌睡。家长见他屡教不改,后来索性不管。我从未放弃对他的教育,经常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个周末的晚上,窗外下起滂沱大雨。晚上十一点多钟,我接到那个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说从放学到现在孩子还未回家。我关掉电话,拿起雨伞,加入到寻找学生的行列。我们冒着大风大雨,在雨中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镇上附近的一家小电脑室里找到了那个学生。当我浑身湿透地无言地站在学生面前时,这个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他猛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父母、老师带来了多么大的麻烦——他是哭着对我下决心的。从那以后,我们从那个学生身上的变化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师爱的力量。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不
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精神上的哺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我们用真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会碰到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
四、宽容信任是途径
作为教师,我们的学生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他们没有统一的模式,面对这些不同智力、不同能力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心理历程、不同情绪体验的学生,必须有一颗仁厚包容的心,包容下他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才有可能从不同角度挖掘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欣赏到不同学生不同的美,才能对不同的学生赋予不同的价值,才有可能教出不同特色、个个出色的学生。由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善于等待,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坚信每个“问题学生”经过教育和自身的努力都可以取得进步。如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大发雷霆,因为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基本没有什么经验。对于学生有时候的冒犯、顶撞,我们真的不能太在意,因为他们还只是孩子。面对作业没有完成的学生,不要发怒,怒伤身体,也于事无补。我会面色不悦地对他说:“把作业补起来。”等他补好作业再进行教育。因为学生的自觉性还不高,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学生考得不好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因为学生自己也想考好,可能是因为他们平时的懈怠,导致考试失败,作为老师应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宽容的心去温暖学生,给学生帮助、引领和启迪,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总之,教师热爱、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宽容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一份汗水,一份收获, 在琐碎中体验着作为老师的幸福,于平凡中感受着教学的乐趣。三尺讲台,是我无悔的选择,我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作者简介:卢绍伟,女,汉族,1974年5月出生于广东英德,本科学历,职称语文小教高级;工作单位:英德市第七小学;联系地址:广东省英德市第七小学,邮政骗码:513000;联系电话:[1**********].邮箱:[email protected]。
讲正气、树师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播撒爱的教育 收获爱的快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用爱心抚育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教师的神圣责任,也是教师的庄严承诺。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从教二十多年来,我用挚爱与真诚在学生心中撒播希望的种子,用爱心和汗水浇灌一批批艳丽的花朵,艰辛的奋斗与求知使我感受到教师平凡中的魅力、体会到人生真正的价值。
一、热爱学生是基础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惜,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那怎样才能做好衬托工作呢?在教育工作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用慈母般的感情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去体贴每一个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呵护心灵,是教师最基本元素。
记得在2013年的一个晚上,我班学生张翠琴在临近期末考试期间,连续两次发生急性肠胃炎,疼得直打滚。而此时,她的父母远在广州打工不能回来,怎么办?当时我就在想,此时孩子的病是最要紧的,家长不在,可是我在。我立刻骑摩托车送她到桥头卫生院,陪她看病、打针,并帮她缴费。并安慰她说:“别担心!你的病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你一定要坚强、勇敢。我们大家都在等着你回来一起上课、参加期末考试!”当我托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学校的时候已是晚上12点了,第二天她居然含着满脸泪水说:“卢老师,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为有你这样的老师而感到高兴”,顿时我非常感动。我想师生之间的爱是相互的,它就好比是一面境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二、理解尊重是前提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说明教育需要爱,更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而
爱的前提就是理解与尊重,只有教师真正了解并理解了学生,学生才会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比如,我刚到七小任教时,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很是不习惯—学校的管理太严了。我一直认为有些制度学生是无法遵守的,和我想象的一样,在学校的第一次文明班级中,我们班是倒数第一名。这对于要强的我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事后我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进行了反思:我对学生的要求太苛刻了,二年级的孩子怎么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呢?主要是我没有做到理解和尊重学生。于是,我改变了管理方式,当班级中谁违反了纪律,我只是一笑而过,学生感到很奇怪,老师的态度怎么变化这么大呢?肯定有问题?于是,他们事后都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以后再有违反纪律的同学都主动向我道歉,我只是一句话“承认错误是好孩子,相信你以后会做的更好!”以后我班数次被评为“文明班级”,成为学校获得“文明班级”称号最多的班级。正是由于我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才让我们的班级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的班级。
三、情感真挚是关键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力,教师健康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是亲密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对学生热爱、相信、尊重、关心、爱护,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以真诚,善意的师爱唤醒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会收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中,坚持反复抓,抓落实,坚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科学真理,持之以恒,滋润学生那枯竭的心田。
去年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叫王敏,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经常在放学后到游戏机室去玩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不做作业是家常便饭,一上课就打瞌睡。家长见他屡教不改,后来索性不管。我从未放弃对他的教育,经常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个周末的晚上,窗外下起滂沱大雨。晚上十一点多钟,我接到那个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说从放学到现在孩子还未回家。我关掉电话,拿起雨伞,加入到寻找学生的行列。我们冒着大风大雨,在雨中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镇上附近的一家小电脑室里找到了那个学生。当我浑身湿透地无言地站在学生面前时,这个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他猛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父母、老师带来了多么大的麻烦——他是哭着对我下决心的。从那以后,我们从那个学生身上的变化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师爱的力量。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不
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精神上的哺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我们用真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会碰到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
四、宽容信任是途径
作为教师,我们的学生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他们没有统一的模式,面对这些不同智力、不同能力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心理历程、不同情绪体验的学生,必须有一颗仁厚包容的心,包容下他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才有可能从不同角度挖掘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欣赏到不同学生不同的美,才能对不同的学生赋予不同的价值,才有可能教出不同特色、个个出色的学生。由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善于等待,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坚信每个“问题学生”经过教育和自身的努力都可以取得进步。如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大发雷霆,因为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基本没有什么经验。对于学生有时候的冒犯、顶撞,我们真的不能太在意,因为他们还只是孩子。面对作业没有完成的学生,不要发怒,怒伤身体,也于事无补。我会面色不悦地对他说:“把作业补起来。”等他补好作业再进行教育。因为学生的自觉性还不高,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学生考得不好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因为学生自己也想考好,可能是因为他们平时的懈怠,导致考试失败,作为老师应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宽容的心去温暖学生,给学生帮助、引领和启迪,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总之,教师热爱、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宽容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一份汗水,一份收获, 在琐碎中体验着作为老师的幸福,于平凡中感受着教学的乐趣。三尺讲台,是我无悔的选择,我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作者简介:卢绍伟,女,汉族,1974年5月出生于广东英德,本科学历,职称语文小教高级;工作单位:英德市第七小学;联系地址:广东省英德市第七小学,邮政骗码:513000;联系电话:[1**********].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