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技巧:抓住散文本质
散文的本质特征是“情趣”,这是散文的“质”。就像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理服人”一样,散文也有自己的写作目的。
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选用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的怎样,都可以看作是属于“形”的一类。在一篇散文中,材料常常是“散”的,材料的组织,从表面上看也是“散”的。表达方式上,散文可记叙、可描写、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几种方式交替出现,同样是散的。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一篇散文的“神”总是集中、凝聚的。优秀的散文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开阔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智慧。
【策略解读】
1.题目鲜亮。散文题目忌讳平淡、呆板,要有个性、与众不同,既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散文题目,有的是场景入题(《樱桃红了》),有的是感觉入题(《路是月的痕》),有的呼告(《茉莉,我爱你》),有的祈祷(《让双眼更加明亮》),有的比喻(《给感情一把尺》),有的口语(《其实阳光也很灿烂》),有的化用成语诗词(《无边落木》),有的繁复(《认知请不要屈从于感情亲疏》),有的简洁(《我爱唐装》)等等。
2.取材广泛。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不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一景,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古论今,比拟象征,由此及彼,挥洒自如。如《白杨礼赞》,通过对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展开丰富的联想,想到了“北方的农民”,“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坚强不屈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进而想到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热情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紧密团结、力争上游、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3.表达灵活。散文表现形式显得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看,它不必像诗歌那样格律化,不必像戏剧那样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统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组织成文就行。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式熔为一炉。
4.富有情趣。散文的本质特征是“情趣”,这是散文的“质”。就像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理服人”一样,散文也有自己的写作目的,那就是“动人”,衡量一篇散文成败优劣的标准是是否能在读者心灵深处引发某种感动或触动,打动人心就是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情趣起到了关键作用。这里的“情趣”就是“真情实趣”。具体地说,散文就是作者借助文章中的某一形象传递给读者的一种富有积极意义的感悟或启发性的精神暗示,它在语言形式上通常表现为抒情或说理,在内容上可以是作者对某种自然规律、人生现象的顿悟,或是特定状态下对生命之光、生活之理的某种理解,甚至是二者的兼而有之。
5.语言精美。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书面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例文解剖】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你是一道风景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你虽然是一条小溪,却养育了一池的精灵,灌溉了一方的沃野。
你虽然是一滴水珠,却折射出了太阳七彩的光芒,让人们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颜色。
不管如何渺小,你依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谱写生命的童话,创造这大千世界的奇迹。其实,你就是一道风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情韵,白雪也有它的风采。杨柳之婀娜、翠竹之秀丽、兰草之清幽、青松之壮美,任何事物都在大自然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不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各有自己的锋芒。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兰花素雅,北国万里飘雪、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你能说泰山不如峨眉,牡丹胜过兰花,北国不比江南?你不能。它们各有千秋。你芙蓉如画柳如眉,我满屋诗书自开颜,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有驰骋政坛跃马商场万丈豪情,我有小桥流水清泉明月淡泊心境。
我们无需藏在阴暗的角落独享那份寂寞,我们头顶的是同一片蓝天,脚踩着的是同一方土地。我们不要总是把自己忘记,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我们不能总是极力推崇别人,而努力贬低自己。不要忘记,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相信自己,不是不听别人劝告的我行我素,相信自己是你乘风破浪的勇气,是你傲霜凌雪的意志,是你绽放生命之花的土壤,是你勇往直前的信念。相信自己,使不可能变成可能,使可能变成现实。
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古代砖窑里规格相同的陶俑,也一定要认为自己是最独特出色的一个。
朋友,相信自己吧!别人是座山,你也是座山,山一样的巍峨屹立,峰也一样的挺拔雄健。
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站在高楼上看风景,也一定要坚信:风景也自然地看着你。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解剖:这篇散文立足于相信自己,可也并没有排斥听取别人意见,说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也符合生活的逻辑,符合题意。本文情理交融,相映成趣。作者用情感的羽翼放飞理性的思索,思雨飘飞,情丝袅袅,与文章的旨趣相映生辉。文章妙喻迭出,文采飞动。作者巧借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成有形,排比句气势如虹,使文章意荡神驰,焕发出哲理散文独特的美感。
【精题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家人吃年夜饭。
“谈谈你们的新年新愿望!”父亲对三个孩子说:“看看谁的最高明。”
“我的愿望是样样考第一!”刚进国中的大儿子说。
“我的愿望是希望能不惹爸妈生气!”就读高年级的二儿子说。
“我没有愿望„„”小女儿讲。
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我只知道要存钱买一套故事书。”
每个人都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当别人在“愿望”时,她却已经决定要“做”了。
请以“最高明的愿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解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这是鼓舞人前进的力量。愿望即目标,不至于使人迷失了方向。但是如果仅有目标,却没有计划,有了计划却没有行动的话,愿望往往会破产。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提高,也拟定了周密可行的计划,却摆脱不了惰性,最终在一个“做”字上败下阵来。
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
一篇成功的议论性散文,靠什么来支撑?
1.一个清晰明确的观点
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议论文,同样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
[点招]
议论性散文的论点的提炼
(1)词语型话题作文,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
(2)句子型话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3)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举例]
①话题:平凡与伟大
——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所以,正确的观点有:
◇平凡蕴育伟大;
◇伟大源自平凡;
◇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
◇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②话题:自信·自满·自负”
——两者是“是非对立”关系。正确的观点应该是: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 ③话题:和而不同。
——“和”与“不同”是“并列共存”关系。正确的理解是: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2.一个开合有度的结构
议论性散文,看似信马由缰,形式多样,实则开合有度,紧凑完美。
[举例]
优秀考文《智慧和思想――我的选择》结构:
开头:我收到了三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我必须做出一种选择。
正文:分三个部分写对三种大学的态度和认识,各自单独成段,用小标题拉紧结构。 结尾:我选择了智慧大学„„
[点招]
议论性散文的论据选用
归纳近年高考佳作,提供以下四种技法供参考:
(1)名句串联
做法: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名言名句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如: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弱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叹息。
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作者拈来李清照、柳永、李煜和苏轼等人有代表性的诗句,串联成文,既避免了完整的事实论据所使用的繁琐,又形成了文章本身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内容的厚重感和更多的诗意回味。
(2)夹叙夹议法
做法: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如: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下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以屈原、毛泽东、邓小平作为论据,证明“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这一观点。每个事例后都有一两句精辟的议论,既深化了所叙述的内容,又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3)素描列举
做法: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所引事例讲明白就可以了,而不必具体展开进行叙述。如: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自己甚至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作者对鲍叔牙多分给管仲黄金、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这两件事情,没有更多地展开铺写,而是千方百计地加以浓缩,以素描的形式出现,从而较好地证明了宽容的重要性,收到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
(4)正反展示
做法:正反列举,使所论述的内容正误分明,是非显豁。如: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文段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和齐威王四个论据,反正结合,对照鲜明,充分说明了对待进谏不同的态度,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的重要意义。
3.一套逻辑严密的论证.一套逻辑严密的论证
要让叙和议密切联系,共同服务于观点,当然不可缺少严密的论证过程。
[举例]
优秀考文《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先用题记明确了文章的论点;然后用四个部分展开论证:
第一部分用苏格拉底、尾生、诸葛亮讲诚信的例子,证明“诚信”二字浸透了血泪; 第二部分则叙写了林肯竞选总统的例子,用具体生动地文字证明了“诚实的人最值得信任”的分论点;
第三部分用安徒生童话中“皇帝的新装”说明现实生活中有些“成人”却不敢讲实话,只狡猾地赞美“皇帝的新装多漂亮”;
第四部分则由重庆彩虹桥倒塌之前一个小学生写桥上有一条大裂缝,而遭到呵斥的例子,引出“是谁在扼杀真理”的诘问。
——“形”不可谓不散,但各部分之间的逻辑性极强,乃从不同的层面证明了“人生应该讲诚信”观点。
[点招]
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提炼
(1)分解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
如: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
“奋斗”表现为“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等,所以分论点可拟定为: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2)阐述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揭示与阐发。
如:优秀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后,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分类法
即分门别类地提炼分论点。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
可用“分类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即从“谈作用说危害”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如:优秀考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作者这样论证自己的观点:
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即以“因”(分论点)证“果”(观点)。
如:观点“我就要风度”——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追“因”:
①风度是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一种美德;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
③风度,能使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
[点拨]
议论性散文要善于展示个性风采
议论性散文这种文体,更利于我们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更利于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
可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1.词语、句式、修辞,追求成熟老到或细腻生动,显示独特的语言表现力;
2.立意、构思、用例,追求新颖独到或新鲜活泼,表现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3.语文素养、综合思维,全面显示自己的优势和亮点。
高中作文技巧:抓住散文本质
散文的本质特征是“情趣”,这是散文的“质”。就像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理服人”一样,散文也有自己的写作目的。
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选用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的怎样,都可以看作是属于“形”的一类。在一篇散文中,材料常常是“散”的,材料的组织,从表面上看也是“散”的。表达方式上,散文可记叙、可描写、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几种方式交替出现,同样是散的。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一篇散文的“神”总是集中、凝聚的。优秀的散文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开阔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智慧。
【策略解读】
1.题目鲜亮。散文题目忌讳平淡、呆板,要有个性、与众不同,既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散文题目,有的是场景入题(《樱桃红了》),有的是感觉入题(《路是月的痕》),有的呼告(《茉莉,我爱你》),有的祈祷(《让双眼更加明亮》),有的比喻(《给感情一把尺》),有的口语(《其实阳光也很灿烂》),有的化用成语诗词(《无边落木》),有的繁复(《认知请不要屈从于感情亲疏》),有的简洁(《我爱唐装》)等等。
2.取材广泛。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不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一景,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古论今,比拟象征,由此及彼,挥洒自如。如《白杨礼赞》,通过对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展开丰富的联想,想到了“北方的农民”,“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坚强不屈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进而想到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热情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紧密团结、力争上游、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3.表达灵活。散文表现形式显得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看,它不必像诗歌那样格律化,不必像戏剧那样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统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组织成文就行。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式熔为一炉。
4.富有情趣。散文的本质特征是“情趣”,这是散文的“质”。就像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理服人”一样,散文也有自己的写作目的,那就是“动人”,衡量一篇散文成败优劣的标准是是否能在读者心灵深处引发某种感动或触动,打动人心就是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情趣起到了关键作用。这里的“情趣”就是“真情实趣”。具体地说,散文就是作者借助文章中的某一形象传递给读者的一种富有积极意义的感悟或启发性的精神暗示,它在语言形式上通常表现为抒情或说理,在内容上可以是作者对某种自然规律、人生现象的顿悟,或是特定状态下对生命之光、生活之理的某种理解,甚至是二者的兼而有之。
5.语言精美。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书面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例文解剖】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你是一道风景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你虽然是一条小溪,却养育了一池的精灵,灌溉了一方的沃野。
你虽然是一滴水珠,却折射出了太阳七彩的光芒,让人们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颜色。
不管如何渺小,你依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谱写生命的童话,创造这大千世界的奇迹。其实,你就是一道风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情韵,白雪也有它的风采。杨柳之婀娜、翠竹之秀丽、兰草之清幽、青松之壮美,任何事物都在大自然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不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各有自己的锋芒。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兰花素雅,北国万里飘雪、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你能说泰山不如峨眉,牡丹胜过兰花,北国不比江南?你不能。它们各有千秋。你芙蓉如画柳如眉,我满屋诗书自开颜,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有驰骋政坛跃马商场万丈豪情,我有小桥流水清泉明月淡泊心境。
我们无需藏在阴暗的角落独享那份寂寞,我们头顶的是同一片蓝天,脚踩着的是同一方土地。我们不要总是把自己忘记,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我们不能总是极力推崇别人,而努力贬低自己。不要忘记,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相信自己,不是不听别人劝告的我行我素,相信自己是你乘风破浪的勇气,是你傲霜凌雪的意志,是你绽放生命之花的土壤,是你勇往直前的信念。相信自己,使不可能变成可能,使可能变成现实。
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古代砖窑里规格相同的陶俑,也一定要认为自己是最独特出色的一个。
朋友,相信自己吧!别人是座山,你也是座山,山一样的巍峨屹立,峰也一样的挺拔雄健。
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站在高楼上看风景,也一定要坚信:风景也自然地看着你。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解剖:这篇散文立足于相信自己,可也并没有排斥听取别人意见,说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也符合生活的逻辑,符合题意。本文情理交融,相映成趣。作者用情感的羽翼放飞理性的思索,思雨飘飞,情丝袅袅,与文章的旨趣相映生辉。文章妙喻迭出,文采飞动。作者巧借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成有形,排比句气势如虹,使文章意荡神驰,焕发出哲理散文独特的美感。
【精题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家人吃年夜饭。
“谈谈你们的新年新愿望!”父亲对三个孩子说:“看看谁的最高明。”
“我的愿望是样样考第一!”刚进国中的大儿子说。
“我的愿望是希望能不惹爸妈生气!”就读高年级的二儿子说。
“我没有愿望„„”小女儿讲。
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我只知道要存钱买一套故事书。”
每个人都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当别人在“愿望”时,她却已经决定要“做”了。
请以“最高明的愿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解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这是鼓舞人前进的力量。愿望即目标,不至于使人迷失了方向。但是如果仅有目标,却没有计划,有了计划却没有行动的话,愿望往往会破产。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提高,也拟定了周密可行的计划,却摆脱不了惰性,最终在一个“做”字上败下阵来。
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
一篇成功的议论性散文,靠什么来支撑?
1.一个清晰明确的观点
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议论文,同样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
[点招]
议论性散文的论点的提炼
(1)词语型话题作文,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
(2)句子型话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3)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举例]
①话题:平凡与伟大
——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所以,正确的观点有:
◇平凡蕴育伟大;
◇伟大源自平凡;
◇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
◇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②话题:自信·自满·自负”
——两者是“是非对立”关系。正确的观点应该是: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 ③话题:和而不同。
——“和”与“不同”是“并列共存”关系。正确的理解是: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2.一个开合有度的结构
议论性散文,看似信马由缰,形式多样,实则开合有度,紧凑完美。
[举例]
优秀考文《智慧和思想――我的选择》结构:
开头:我收到了三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我必须做出一种选择。
正文:分三个部分写对三种大学的态度和认识,各自单独成段,用小标题拉紧结构。 结尾:我选择了智慧大学„„
[点招]
议论性散文的论据选用
归纳近年高考佳作,提供以下四种技法供参考:
(1)名句串联
做法: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名言名句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如: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弱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叹息。
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作者拈来李清照、柳永、李煜和苏轼等人有代表性的诗句,串联成文,既避免了完整的事实论据所使用的繁琐,又形成了文章本身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内容的厚重感和更多的诗意回味。
(2)夹叙夹议法
做法: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如: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下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以屈原、毛泽东、邓小平作为论据,证明“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这一观点。每个事例后都有一两句精辟的议论,既深化了所叙述的内容,又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3)素描列举
做法: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所引事例讲明白就可以了,而不必具体展开进行叙述。如: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自己甚至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作者对鲍叔牙多分给管仲黄金、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这两件事情,没有更多地展开铺写,而是千方百计地加以浓缩,以素描的形式出现,从而较好地证明了宽容的重要性,收到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
(4)正反展示
做法:正反列举,使所论述的内容正误分明,是非显豁。如: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文段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和齐威王四个论据,反正结合,对照鲜明,充分说明了对待进谏不同的态度,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的重要意义。
3.一套逻辑严密的论证.一套逻辑严密的论证
要让叙和议密切联系,共同服务于观点,当然不可缺少严密的论证过程。
[举例]
优秀考文《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先用题记明确了文章的论点;然后用四个部分展开论证:
第一部分用苏格拉底、尾生、诸葛亮讲诚信的例子,证明“诚信”二字浸透了血泪; 第二部分则叙写了林肯竞选总统的例子,用具体生动地文字证明了“诚实的人最值得信任”的分论点;
第三部分用安徒生童话中“皇帝的新装”说明现实生活中有些“成人”却不敢讲实话,只狡猾地赞美“皇帝的新装多漂亮”;
第四部分则由重庆彩虹桥倒塌之前一个小学生写桥上有一条大裂缝,而遭到呵斥的例子,引出“是谁在扼杀真理”的诘问。
——“形”不可谓不散,但各部分之间的逻辑性极强,乃从不同的层面证明了“人生应该讲诚信”观点。
[点招]
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提炼
(1)分解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
如: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
“奋斗”表现为“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等,所以分论点可拟定为: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2)阐述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揭示与阐发。
如:优秀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后,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分类法
即分门别类地提炼分论点。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
可用“分类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即从“谈作用说危害”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如:优秀考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作者这样论证自己的观点:
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即以“因”(分论点)证“果”(观点)。
如:观点“我就要风度”——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追“因”:
①风度是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一种美德;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
③风度,能使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
[点拨]
议论性散文要善于展示个性风采
议论性散文这种文体,更利于我们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更利于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
可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1.词语、句式、修辞,追求成熟老到或细腻生动,显示独特的语言表现力;
2.立意、构思、用例,追求新颖独到或新鲜活泼,表现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3.语文素养、综合思维,全面显示自己的优势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