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J o ur nal
of Inf or m a ti o n No. 8,2003
知识经济与信息、知识、资源的关系
罗广玲
(长安大学雁塔校区图书馆 西安 710054)
摘 要 为了深刻辨析知识经济的特征, 深入挖掘其内涵, 作者运用信息学、知识学、资源学相关原理及知识综合分析和研究知识经济, 得出了知识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显著的征象和标志。关键词 知识经济 信息 知识 资源
自1998年初以来“, 知识经济”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各界人士在各种媒体上进行着热闹非凡的讨论。如何充分认识知识经济? 如何辨析其特征及进行深入挖潜? 这些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试图从信息学、知识学、基本特征进行爬梳别抉, 达到认识上的深化。
1 知识经济的概念及辨析
。可见信息具有、、、依赖于文本的、事例性的、。
, 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 ; 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 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组合; 人类既要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又要根据所获得信息组成知识并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可见, 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人类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 这些原料经过人类接收、选择、处理, 才能组合成知识。因此, 知识具有持久的、通用的、抽象的、理论性的、客观的、独立于文本的、规律性的、通过变量或模型间关系表达出来的特征。
资源学认为:资源系指一切可被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劳力、资金设备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按其特征可区分为社会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两部分。资源的第一属性是它的有用性, 即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第二属性是它的广泛性和可开发性。任何物质和能量只要积蓄到一定程度, 并蕴藏着极大的潜在价值和开发价值才能成为一种资源。可见, 信息与知识是一种对人类有特种意义的资源, 即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
3 知识经济的信息特征
明确提出“知识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ASPEN 研究学院下属的信息探索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Stud 2
ies ) 。该所明确提出“:信息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
富的源泉。”1996年, 总部设在巴黎, 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 在其文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 这个新名词。并将其定义为济”“以知识
为基础的经济, 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或被表述为“以知识(智力) 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
(消费) 为重要因素的经济”。1997年7月9日, 克林顿在《国情咨
文》的演讲中说“: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 我们迈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 需要一种新的战略。”他又说“:为了使美国在21世纪的世界角逐中仍然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抓住机遇, 其实质就是知识经济”。
1998年5月5日,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说“: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使科技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由此可见, 知识经济已成为
21世纪经济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生产要素。它与1973年兴
知识经济的信息特征是对特定信息的产业化和网络化, 即对相关经济活动中信息的生产、加工、存贮、流通、分配和应用的各个领域与各个环节进行产业化和网络化运作, 形成网络信息提供业、网络信息组织业、网络技术服务业、网络基础设施提供业、网络信息服务业、网络管理协调业等分支行业, 形成信息机器生产、信息加工整理与提供、信息技术研究的产业群体, 实现劳动力分布结构、效率标准、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等的重大变化, 实现智力、技术、知识密集化和高渗透、高增值化, 实现社会组织网络化的主导作用。正如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指出, 要在2000年向所有的学校、医院和图书馆开通“信息高速公路”。如果说传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那么知识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信息流通体系, 而该体系的重要基石是联络电脑、数据库和其他信息机构的电子网络。
4 知识经济的知识特征
起的信息经济是研究范畴相同侧重点不同的同根异语。它属于创新经济学体系, 并以信息与知识并列偏重于智力资源开发和知识创新为研究重点。以智力为支柱, 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以创新为灵魂, 以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为生长点, 以人力素质和技能为先决, 以无形化的资产(人才、信息、知识、技术、决策管理方法等) 投入为前提, 以网络化的社会组织为主导, 实现智力、技术、知识密集化和高渗透、高增值化。
2 信息、知识、资源辨析
信息、知识、资源三者之间的区别分别诞生了信息学、知识学和资源学; 三者之间的联系派生出了信息知识、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经济、信息组织、信息管理、信息产业、知识资源、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资源经济等相关概念及学科。
信息学认为:狭义的信息是一种消息、信息、数据或资料; 广义的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并被定义为: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 通过感
知识经济的知识特征是创新化, 即以创新为灵魂, 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源泉和推动力, 以人力的素质和技能为先决,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注重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并重作用; (下转第21页)
22
情报杂志2003年第8期
・理论探讨・
入知识经济时代还存在以下问题: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 只有800美元; 人力资源虽丰富, 但效率(人均生产力) 、水平不高, 在一些产业部门我们50个工人干不过一个瑞士人,40个工人干不过一个日本人; 每年1800多亿美元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不到10%,1400多亿美元进口产品中大部分是高科技产品; 大学毕业文化程度人数前几年仅占全国人口的4%; 由于长期闭关自守, 封建思想影响严重, 故思想上还存在一些障碍, 如“小康即安”, 开创精神、冒险精神较差等。所以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们还要付出许多努力来解决以上问题。
知识经济的逐步到来将冲击我国各方面的工作, 作为经济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将首当其冲。笔者认为对财务管理来说, 它必将影响到财务管理的观念、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及财务关系等, 会计工作, 会计的职能与工作范围, 经(等。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将是21, 它们都是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特信息、交通、生产自动化等高度发展为基础、为依托的, 其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者则昌, 逆者则亡, 我们只有努力奋斗, 积极改革, 努力创新, 迎头赶上,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跃华.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财务机制创新. 财会月刊,2001; (8) 2 张宗真等. 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的资源经营. 管理现代化. 1998; (3)
(责编:钧加勃)
3 知识经济的特征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特征可归纳为如下面几个方面:a.知识成为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 亦即生产力的主要要素。b. 它主要依赖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及其创新。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灵魂。这里创新的内容不只是科学技术的创新, 还应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及经营创新、制度创新、需求创新等。c. 由于知识的特性, 关键经济要素将越来越无形化, 主要资源亦越来越软体化。d. 人才、智力在生产及资产要素中占主导地位, 对其投资、开发、教育等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e.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将由物质供应为主要目标的生产体系转变为以文化知识等精神(非物质) 供应为主要目标的生产体系, 从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转变到以主要是建立在信息和服务基础上的第三产业。f. 预计本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科技领域将是计算机、信息、生物工程、航天工程、新材料及新能源等为主的高新技术。
有关资料分析认为, , 使本国在国际上经济实力强大, 条件:G DP 5千美元; 到20%~30%; 有很强的创新文化和创新能力。4 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有飞速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还有较远的路程。对照上面三个条件, 我国要进
(上接第22页) 注重知识创新的机理、过程、激励政策等问题研究;
增长点和生产力, 原因在于其不同于传统经济的显著特征, 即产业化与网络化的信息特征、创新化的知识特征、无形化的资源特征等, 实现了智力、技术、知识密集化和高渗透、高增值化, 成为经济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生产要素, 使经济的发展不再以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蜕变为代价。也就是说, 知识经济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编, 杨宏进等译.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北京:
注重知识创新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注重高科技在知识创新中的特殊作用, 即集推销一代新产品、储存一代新产品、研制一代新产品为一体的持续创新过程; 注重知识创新的速度和质量, 正如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6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 将决定着下一个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注重知识组织研究, 透彻理解这种知识的合力及其对人类未来的潜力; 注重知识管理研究, 致力于将组织的智力资产———记录型信息和员工头脑中的智慧(隐含的知识) 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的管理策略, 创立一种鼓励创新、交流、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与激励机制, 增加组织的竞争力、应变力和发展力。
5 知识经济的资源特征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98-05-053 包国庆. 知识经济与大学哲学. 高等教育研究,1998; (4)
4 张晓娟. 网络信息资源:概念、类型及特点. 图书情报工作,1999; (2) 5 宋彩萍, 霍国庆. 信息组织论纲.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 (1) 6 陈 锐. 知识、知识经济、知识管理. 图书情报工作,1999; (3) 7 乌家培. 信息与知识的关系述评. 情报资料工作,1999; (1) 8 葛 民. 文献资源论纲.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3; (1)
9 马费成, 陈 锐.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二) .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 (3)
10 张安珍. 中、美、日信息产业比较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 (3) 11 高 洁. 论信息产业管理的经济学基础.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 (2) 12 程亚男. 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 (4) 13 苏子仪, 陈国清. 知识经济与高校科研工作改革. 高等教育研究,1999; (2) 14 薛天祥, 张振助. 知识经济与大学高科技. 高等教育研究,1999; (4) 15 魏丽娜, 曾永珠. 论知识经济及其对社会和信息服务业的影响. 图书情报知
知识经济的资源特征是无形化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以人才、信息、知识、技术和决策管理的方法投入为主, 以资金、设备的投入为辅; 不以土地、水、能源和原材料的新的大量投入为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与其它资源相比, 具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生成的无限性与高速性、开发的多次性和共同性、资源的替代性和增值性、对象的选择性和层次性、消费与投资的两重性、价值的个别性与针对性等特征。特别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形成的网络信息资源, 实现了网络世界性、信源无限性与资源无形化的统一, 使其永无耗竭。
综上所述, 知识经济之所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最重要的经济
识,1998; (3)
(责编:钧朝阳)
21
・理论探讨・ J o ur nal
of Inf or m a ti o n No. 8,2003
知识经济与信息、知识、资源的关系
罗广玲
(长安大学雁塔校区图书馆 西安 710054)
摘 要 为了深刻辨析知识经济的特征, 深入挖掘其内涵, 作者运用信息学、知识学、资源学相关原理及知识综合分析和研究知识经济, 得出了知识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显著的征象和标志。关键词 知识经济 信息 知识 资源
自1998年初以来“, 知识经济”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各界人士在各种媒体上进行着热闹非凡的讨论。如何充分认识知识经济? 如何辨析其特征及进行深入挖潜? 这些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试图从信息学、知识学、基本特征进行爬梳别抉, 达到认识上的深化。
1 知识经济的概念及辨析
。可见信息具有、、、依赖于文本的、事例性的、。
, 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 ; 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 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组合; 人类既要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又要根据所获得信息组成知识并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可见, 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人类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 这些原料经过人类接收、选择、处理, 才能组合成知识。因此, 知识具有持久的、通用的、抽象的、理论性的、客观的、独立于文本的、规律性的、通过变量或模型间关系表达出来的特征。
资源学认为:资源系指一切可被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劳力、资金设备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按其特征可区分为社会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两部分。资源的第一属性是它的有用性, 即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第二属性是它的广泛性和可开发性。任何物质和能量只要积蓄到一定程度, 并蕴藏着极大的潜在价值和开发价值才能成为一种资源。可见, 信息与知识是一种对人类有特种意义的资源, 即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
3 知识经济的信息特征
明确提出“知识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ASPEN 研究学院下属的信息探索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Stud 2
ies ) 。该所明确提出“:信息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
富的源泉。”1996年, 总部设在巴黎, 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 在其文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 这个新名词。并将其定义为济”“以知识
为基础的经济, 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或被表述为“以知识(智力) 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
(消费) 为重要因素的经济”。1997年7月9日, 克林顿在《国情咨
文》的演讲中说“: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 我们迈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 需要一种新的战略。”他又说“:为了使美国在21世纪的世界角逐中仍然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抓住机遇, 其实质就是知识经济”。
1998年5月5日,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说“: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使科技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由此可见, 知识经济已成为
21世纪经济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生产要素。它与1973年兴
知识经济的信息特征是对特定信息的产业化和网络化, 即对相关经济活动中信息的生产、加工、存贮、流通、分配和应用的各个领域与各个环节进行产业化和网络化运作, 形成网络信息提供业、网络信息组织业、网络技术服务业、网络基础设施提供业、网络信息服务业、网络管理协调业等分支行业, 形成信息机器生产、信息加工整理与提供、信息技术研究的产业群体, 实现劳动力分布结构、效率标准、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等的重大变化, 实现智力、技术、知识密集化和高渗透、高增值化, 实现社会组织网络化的主导作用。正如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指出, 要在2000年向所有的学校、医院和图书馆开通“信息高速公路”。如果说传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那么知识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信息流通体系, 而该体系的重要基石是联络电脑、数据库和其他信息机构的电子网络。
4 知识经济的知识特征
起的信息经济是研究范畴相同侧重点不同的同根异语。它属于创新经济学体系, 并以信息与知识并列偏重于智力资源开发和知识创新为研究重点。以智力为支柱, 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以创新为灵魂, 以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为生长点, 以人力素质和技能为先决, 以无形化的资产(人才、信息、知识、技术、决策管理方法等) 投入为前提, 以网络化的社会组织为主导, 实现智力、技术、知识密集化和高渗透、高增值化。
2 信息、知识、资源辨析
信息、知识、资源三者之间的区别分别诞生了信息学、知识学和资源学; 三者之间的联系派生出了信息知识、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经济、信息组织、信息管理、信息产业、知识资源、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资源经济等相关概念及学科。
信息学认为:狭义的信息是一种消息、信息、数据或资料; 广义的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并被定义为: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 通过感
知识经济的知识特征是创新化, 即以创新为灵魂, 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源泉和推动力, 以人力的素质和技能为先决,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注重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并重作用; (下转第21页)
22
情报杂志2003年第8期
・理论探讨・
入知识经济时代还存在以下问题: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 只有800美元; 人力资源虽丰富, 但效率(人均生产力) 、水平不高, 在一些产业部门我们50个工人干不过一个瑞士人,40个工人干不过一个日本人; 每年1800多亿美元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不到10%,1400多亿美元进口产品中大部分是高科技产品; 大学毕业文化程度人数前几年仅占全国人口的4%; 由于长期闭关自守, 封建思想影响严重, 故思想上还存在一些障碍, 如“小康即安”, 开创精神、冒险精神较差等。所以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们还要付出许多努力来解决以上问题。
知识经济的逐步到来将冲击我国各方面的工作, 作为经济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将首当其冲。笔者认为对财务管理来说, 它必将影响到财务管理的观念、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及财务关系等, 会计工作, 会计的职能与工作范围, 经(等。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将是21, 它们都是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特信息、交通、生产自动化等高度发展为基础、为依托的, 其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者则昌, 逆者则亡, 我们只有努力奋斗, 积极改革, 努力创新, 迎头赶上,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跃华.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财务机制创新. 财会月刊,2001; (8) 2 张宗真等. 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的资源经营. 管理现代化. 1998; (3)
(责编:钧加勃)
3 知识经济的特征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特征可归纳为如下面几个方面:a.知识成为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 亦即生产力的主要要素。b. 它主要依赖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及其创新。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灵魂。这里创新的内容不只是科学技术的创新, 还应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及经营创新、制度创新、需求创新等。c. 由于知识的特性, 关键经济要素将越来越无形化, 主要资源亦越来越软体化。d. 人才、智力在生产及资产要素中占主导地位, 对其投资、开发、教育等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e.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将由物质供应为主要目标的生产体系转变为以文化知识等精神(非物质) 供应为主要目标的生产体系, 从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转变到以主要是建立在信息和服务基础上的第三产业。f. 预计本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科技领域将是计算机、信息、生物工程、航天工程、新材料及新能源等为主的高新技术。
有关资料分析认为, , 使本国在国际上经济实力强大, 条件:G DP 5千美元; 到20%~30%; 有很强的创新文化和创新能力。4 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有飞速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还有较远的路程。对照上面三个条件, 我国要进
(上接第22页) 注重知识创新的机理、过程、激励政策等问题研究;
增长点和生产力, 原因在于其不同于传统经济的显著特征, 即产业化与网络化的信息特征、创新化的知识特征、无形化的资源特征等, 实现了智力、技术、知识密集化和高渗透、高增值化, 成为经济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生产要素, 使经济的发展不再以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蜕变为代价。也就是说, 知识经济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编, 杨宏进等译.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北京:
注重知识创新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注重高科技在知识创新中的特殊作用, 即集推销一代新产品、储存一代新产品、研制一代新产品为一体的持续创新过程; 注重知识创新的速度和质量, 正如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6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 将决定着下一个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注重知识组织研究, 透彻理解这种知识的合力及其对人类未来的潜力; 注重知识管理研究, 致力于将组织的智力资产———记录型信息和员工头脑中的智慧(隐含的知识) 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的管理策略, 创立一种鼓励创新、交流、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与激励机制, 增加组织的竞争力、应变力和发展力。
5 知识经济的资源特征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98-05-053 包国庆. 知识经济与大学哲学. 高等教育研究,1998; (4)
4 张晓娟. 网络信息资源:概念、类型及特点. 图书情报工作,1999; (2) 5 宋彩萍, 霍国庆. 信息组织论纲.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 (1) 6 陈 锐. 知识、知识经济、知识管理. 图书情报工作,1999; (3) 7 乌家培. 信息与知识的关系述评. 情报资料工作,1999; (1) 8 葛 民. 文献资源论纲.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3; (1)
9 马费成, 陈 锐.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二) .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 (3)
10 张安珍. 中、美、日信息产业比较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 (3) 11 高 洁. 论信息产业管理的经济学基础.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 (2) 12 程亚男. 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 (4) 13 苏子仪, 陈国清. 知识经济与高校科研工作改革. 高等教育研究,1999; (2) 14 薛天祥, 张振助. 知识经济与大学高科技. 高等教育研究,1999; (4) 15 魏丽娜, 曾永珠. 论知识经济及其对社会和信息服务业的影响. 图书情报知
知识经济的资源特征是无形化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以人才、信息、知识、技术和决策管理的方法投入为主, 以资金、设备的投入为辅; 不以土地、水、能源和原材料的新的大量投入为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与其它资源相比, 具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生成的无限性与高速性、开发的多次性和共同性、资源的替代性和增值性、对象的选择性和层次性、消费与投资的两重性、价值的个别性与针对性等特征。特别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形成的网络信息资源, 实现了网络世界性、信源无限性与资源无形化的统一, 使其永无耗竭。
综上所述, 知识经济之所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最重要的经济
识,1998; (3)
(责编:钧朝阳)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