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考中国税制考点:税率

2015年自考中国税制考点:税率

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即税额除以征税对象的数量。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深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为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

名义税率就是税法规定的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应纳税额除以征税对象数量。

实际税率是实纳税额与实际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实纳税额除以实际征税对象数量。

在实际征税中,由于计税依据、减免税、税率制度等不同原因,纳税人实纳税额和应纳税额会不一致,实际征税对象数量与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数量也会不一致,实际税率也就反映了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率,真实地反映了纳税人的负担,应注意到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的差别。

我国现行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的等比关系。不因征税对象数量的多少而变化。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按一个比率征收的税制。 如交通运输业营业税的税率是3%,不论纳税人的营业额是10元,还是10000元,税率都是3%.

这种税率,税额随着征税对象数量等比例增加。在一般情况下,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相同。

比例税率可分为: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1. 单一比例税率

即一个税种只规定一个税率。

如:企业所得税采用的税率为25%.

2. 差别比例税率

即一个税种规定不同的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按使用范围可分为:

第一,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如:化妆品适用30%消费税税率,高档手表适用20%的消费税税率。 第二,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如:交通运输业适用3%的营业税税率,服务业适用5%的营业税税率 第三,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如:市区的城建税税率是7%,县城或镇的城建税税率为5%.

3. 幅度比例税率:国家只规定最高税率和最低税率,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在此幅度内自由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二)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量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量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税额与征税对象有数量相比,表现为税额的增长幅度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幅度。累进税率对于调节纳税人收入,有着特殊的作用,所以各种所得税一般都采用累进税率。

1. 累进税率从形式上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1)全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累进税率的一种,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

(2)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一定数量的征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总体上讲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定义法,二是公式法。

2. 按不同依据划分累进级距

累进税率的形式有两种(全累和超累),但是划分累进税率级距的依据多种多样,可以有:销售利润率、环比工资增长率、工资计税基数等等。

需要注意两个概念:

(1)全率累进税率

(2)超率累进税率

[总结]累进税率有两种形式,即全累(包括全额累进和全率累进等)和超累(包括超额累进和超率累进等),现对比如下:

①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全累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重合,而超累的实际税率曲线低于名义税率曲线。 ②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

③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和。

④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

累进税率的优点在于最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即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不征,最适合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用累进税率征税后,纳税人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差距就会缩小。累进税率的缺点是在计算和征收上比较复杂。

3. 税率的累退性

与累进税率相反,征税对象数量越大,实际税率越低。

(三)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

定额税率可分为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级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计算简便,其征税对象应该是价格固定、质量规格标准较统一的产品。

[例题·单选题]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等于()。

A. 按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B. 速算扣除数-按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

C. 按定额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D. 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答案]D

[解析]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从生产到消费的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国民收入的形成、分配、使用过程中应该纳税的环节,即对处于运动之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2015年自考中国税制考点:税率

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即税额除以征税对象的数量。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深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为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

名义税率就是税法规定的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应纳税额除以征税对象数量。

实际税率是实纳税额与实际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实纳税额除以实际征税对象数量。

在实际征税中,由于计税依据、减免税、税率制度等不同原因,纳税人实纳税额和应纳税额会不一致,实际征税对象数量与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数量也会不一致,实际税率也就反映了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率,真实地反映了纳税人的负担,应注意到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的差别。

我国现行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的等比关系。不因征税对象数量的多少而变化。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按一个比率征收的税制。 如交通运输业营业税的税率是3%,不论纳税人的营业额是10元,还是10000元,税率都是3%.

这种税率,税额随着征税对象数量等比例增加。在一般情况下,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相同。

比例税率可分为: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1. 单一比例税率

即一个税种只规定一个税率。

如:企业所得税采用的税率为25%.

2. 差别比例税率

即一个税种规定不同的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按使用范围可分为:

第一,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如:化妆品适用30%消费税税率,高档手表适用20%的消费税税率。 第二,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如:交通运输业适用3%的营业税税率,服务业适用5%的营业税税率 第三,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如:市区的城建税税率是7%,县城或镇的城建税税率为5%.

3. 幅度比例税率:国家只规定最高税率和最低税率,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在此幅度内自由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二)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量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量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税额与征税对象有数量相比,表现为税额的增长幅度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幅度。累进税率对于调节纳税人收入,有着特殊的作用,所以各种所得税一般都采用累进税率。

1. 累进税率从形式上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1)全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累进税率的一种,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

(2)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一定数量的征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总体上讲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定义法,二是公式法。

2. 按不同依据划分累进级距

累进税率的形式有两种(全累和超累),但是划分累进税率级距的依据多种多样,可以有:销售利润率、环比工资增长率、工资计税基数等等。

需要注意两个概念:

(1)全率累进税率

(2)超率累进税率

[总结]累进税率有两种形式,即全累(包括全额累进和全率累进等)和超累(包括超额累进和超率累进等),现对比如下:

①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全累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重合,而超累的实际税率曲线低于名义税率曲线。 ②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

③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和。

④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

累进税率的优点在于最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即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不征,最适合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用累进税率征税后,纳税人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差距就会缩小。累进税率的缺点是在计算和征收上比较复杂。

3. 税率的累退性

与累进税率相反,征税对象数量越大,实际税率越低。

(三)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

定额税率可分为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级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计算简便,其征税对象应该是价格固定、质量规格标准较统一的产品。

[例题·单选题]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等于()。

A. 按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B. 速算扣除数-按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

C. 按定额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D. 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答案]D

[解析]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从生产到消费的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国民收入的形成、分配、使用过程中应该纳税的环节,即对处于运动之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相关文章

  • 2015年自考中国税制考点: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 2015年自考中国税制考点: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一)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的设计应讲求效率,必须在税务行政.资源利用.经济运转的效应三个方面尽可能讲求效率,以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1.尽量缩小纳税人的超额负担 ...查看


  •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税制]试题及答案
  •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税制>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146 注: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并不是标准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5: CBCAB 6-10 :CDCCA 11-15:ADA DD 16-20:AC ...查看


  • 2015年10月自考中国税制(00146)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税制 试卷 (课程代码 00146)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 ...查看


  •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10-3
  •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10-3 政府间收支的制度安排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主要通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具体体现,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正确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确定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 预算管理体制 ...查看


  • 2016自考国家税收模拟题
  •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税收是实现社会经济建设的 [ ] A.政治保证 B.物质基础 C.政治基础 D.民主保证 2.在公平财富分配方面,最有效的税率形式是 [ ] A.累进税 B.累退税 C.比例税 D.定额税 3.可反映全社会税收负担 ...查看


  • 2014年10月自考国家税收
  • 2014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关于税收本质的论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B.税收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C.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 D.税收体现的是一般分配关 ...查看


  • 自考 财政学
  • 自考 财政学 课程代码00060 复习资料 重要概念 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 财政学是以政府部门的收支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揭示财政收支活动运行的规律,构建财政收支活动管理的机制,是财政学所致力完成的两大任务.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私人个别需 ...查看


  • 2015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考点:杂志的优点和弱点
  • 更多2015年自考请访问:http://www.liexue.cn/zikao/ 2015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考点:杂志的优点和弱点 杂志的优点和弱点 1.优点 (1)针对性强.杂志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每种杂志都有自己的特定读者群,传播者可以面 ...查看


  • 2015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考点:约翰洛克的经济学说
  • 更多2015年自考请访问:http://www.liexue.cn/zikao/ 2015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考点:约翰洛克的经济学说 约翰·洛克的经济学说 约翰洛克(1632-1706),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一)对利息利率的看法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