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评课稿:《串并联电路》评课
一、开篇创设情境:上课开始时,提示学生啊:“我们快过什么节了?”(学生答出圣诞
节和新年),随即打开课前布置好在墙上的彩灯让联系生活,闪烁的灯光把学生带到了节日氛
围中,紧接着,教师话锋一转,设疑道:“拧下一只灯泡,剩下的还亮吗?”教学内容从生活
中切入,亲切自然,饱含着人文的气息。
二、温故知新巧提问:出示手电筒,你了解它的电路吗?这应该是前面《电流和电路》
知识的复习,但不是单调的提问,而是让学生上台板画手电筒的电路图,让学生动手动脑,
活泼新颖。
三、用肢体语言—手拉手表示串并联:这是我见得最新颖最贴切的类比串并联的的首尾
相接和首首相接,尾尾相接的方法。物理规律能这样表演出来,让人叫绝,这么直观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串并联”,多么易于学生接受啊!
四、注意细节:学生动手连接电路,教师提示学生操作中,应断开开关——安全和节能
——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电路需要这样做。为学生服务,为生活服务,这不是我们教育之
目的所在吗?
五、竞争、交流与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连接电路中赛速度,但快的还是要帮助慢的,让
学生上台演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实验的结论。
六、照应:学过了新的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回来探究那串彩灯的
连接方式,通过拆下部分灯泡看它们是否相互影响来推断,这灯不仅是给人看 的,还可以摸!教学活动始于彩灯,终于彩灯,如此,完美谢幕!
七、生活:引入新课、复习旧课、实验操作、解决问题、应用举例、多媒体资料中人体
的电流——心电(图)的测量,都围绕生活展开,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
生活新课标理念。
八、三维目标:综观一节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是学
习的主人,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技能,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无形中受到多方位的
启迪,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影响深远。篇二: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 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压强》评课稿 在听了李老师《压强》一课后,笔者进行了以下分析。 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
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
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
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
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
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
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
力。在进入新课时,怎样把一个切萝卜的秘诀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呢?李老师体现了
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三张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共同点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并强
调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
(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
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
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
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的
同学就设计了利用同一块橡皮泥,比较拉力不同的时候绳对橡皮泥拉痕深浅不同的实验,非
常不错。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
的帮助和指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
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
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
能力。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
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
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4)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
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
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
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
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3 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进建议。
(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
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关于压强的例子随处可见,
我建议可以用细线和细绳来比较切割肥皂的难易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
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 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对压强表达式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应该用有效的教
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
铅笔实验,我认为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改为先让学生体验实验,在体验中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
(4)在学生提出猜想时,老师不应该对猜想带有过多的指向性痕迹,否则探究性实验就
可能变成验证性实验。我在上这节课时,就有的同学提出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与接触面的材
料有关等可能。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多种猜想之后,老师在从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因素有
关部门因素和无关因素等方面逐步筛选,确定探究的课题。不能因为教师的种种原因而使学
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5)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和合作,使一些现象更加的直观和
明显。如学生实验中海绵的形变效果不明显,可以选择质地松软的体积更大的海绵块,并且
在海绵的侧面画上一些黑白相间小格,通过格子形状变化的情况来显示出压力作用效果的不
同。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篇三:经典优秀物理评
课稿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 更新时间:2011-03-05 好评度:1610
第二周是高二物理组研讨周,大家共同听了解鹏翔、李霞、王景军等老师的《电源和电
流》一课。王校长参与了整个听课和评课过程。 陈红灵老师评课:1、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完成。2、明确电源作用,用水位差类比,
形象易理解,力争把电源理解透彻。在教学中可以用家庭中常见的水表类比。 谢鹏翔老师从初高中衔接方面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初中教材中有抽水机和电源的类比,
水流和电流的对比。
李主任建议大家认真钻研课标,不要把问题讲难。 赵京南提出物理课堂应当多引入生活当中的例子,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王
校长作了总结:
1、重视初高中衔接,建议各位教师把初中教材学一遍,高中教学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并清醒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经验,哪些是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的新问题。
2、教学过程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
的教学方式。
3、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经常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学生体会到生活当中
就有物理。
4、教材整合。教师用教材教,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可以有自己的思想。(王校长就本
节课的教学设计指导了教材的整合。)
5、教师的语言应该精炼,逻辑性要强。篇四:物理评课稿 关于《摩擦力》的教学反思 武小强
本节课的亮点有: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本节课运用了幻灯投影片的三幅图片所展示的
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摩擦的情境,引发学生对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符
合新课程的要求,即科学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 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学,组织了科学探究。本节课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
大胆采用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组织方案交流,然后进行科学探究
活动,并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实现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本节课选择有关影响摩擦力大
小的因素开展探究,内容适当,时机把握较好。 注重了对三维目标的渗透。主要体现在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如利用课堂即时资源桌子和学生手掌,让学生用手掌在桌子上摩擦,
并交流他们获得的即时体验。又如: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每两位学生桌子上安放一套实验器
材,让更多的学生有了体验的机会。 值得商榷之处有:
教学引入阶段: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固然可以,但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来说并不起多大作
用。可否请一学生用力去推讲台前的那张大的实验台桌。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先问推桌子的
学生:你对桌子是否施加了推力 桌子被推动了没有呢 然后面向大家:回忆一下前面学的内容,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根据大家的回答,桌子受
到了推力,桌子应当会改变运动状态 1 或发生形变。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桌子受到了推力既没有发生形变,也没有改变运动
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知识去
解释这个现象,却解释不了,从而产生认知矛盾冲突,心理上就有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强烈
欲望。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就比较自然的引出新课题的学习。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
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需求。 有关摩擦分类的教学:本节课的设计是先给出定义,然后让学生来举例。我认为,学生
的认知总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有理性认识。建议先让学生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
象,然后进行分类,最后给出一个初步的定义。
有关探究活动:探究课一般有完全探究和部分探究之分。本节课欲进行完全探究,提出
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等完全由学生来进行。结果在时间安排显得有些忽忙和不足。
建议将完全探究改为部分探究,几个影响因素的探究可以分给几个小组来完成,然后通过小
组交流的形式来实现全体学生对探究结果的共同体验,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中,还是存在着教师自已讲得较多的毛病。应当放手让学生
说,多抽几位学生说。教师穿插的语言要简洁,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简短提问。让学生在交流
中充分彰显他们的交流能力。 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本节课将一学生的实验结果不作交流分
析,随意改动。教师科学态度的不严谨必将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坏影响。当我们的教学预
设与学生实际不一致时,应当及时调整自已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展开教
学,对此展开讨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就会理解做这个实验为什么要匀速拉动小车了。 物理评课稿:《串并联电路》评课 3
一、开篇创设情境:上课开始时,提示学生啊:“我们快过什么节了?”(学生答出圣诞
节和新年),随即打开课前布置好在墙上的彩灯让联系生活,闪烁的灯光把学生带到了节日氛
围中,紧接着,教师话锋一转,设疑道:“拧下一只灯泡,剩下的还亮吗?”教学内容从生活
中切入,亲切自然,饱含着人文的气息。
二、温故知新巧提问:出示手电筒,你了解它的电路吗?这应该是前面《电流和电路》
知识的复习,但不是单调的提问,而是让学生上台板画手电筒的电路图,让学生动手动脑,
活泼新颖。
三、用肢体语言—手拉手表示串并联:这是我见得最新颖最贴切的类比串并联的的首尾
相接和首首相接,尾尾相接的方法。物理规律能这样表演出来,让人叫绝,这么直观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串并联”,多么易于学生接受啊!
四、注意细节:学生动手连接电路,教师提示学生操作中,应断开开关——安全和节能
——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电路需要这样做。为学生服务,为生活服务,这不是我们教育之
目的所在吗?
五、竞争、交流与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连接电路中赛速度,但快的还是要帮助慢的,让
学生上台演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实验的结论。
六、照应:学过了新的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回来探究那串彩灯的
连接方式,通过拆下部分灯泡看它们是否相互影响来推断,这灯不仅是给人看的,还可以摸!
教学活动始于彩灯,终于彩灯,如此,完美谢幕!
七、生活:引入新课、复习旧课、实验操作、解决问题、应用举例、多媒体资料中人体
的电流——心电(图)的测量,都围 4 绕生活展开,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新课标理念。
八、三维目标:综观一节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是学
习的主人,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技能,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无形中受到多方位的
启迪,对
物理评课稿:《磁场》 内容:八年级物理第九节第二节:磁场 本节公开课非常成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中吸取良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具体优点如下:
教态自然,和气悦人。教师的姿态优雅,会给以亲切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提
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流畅,抑扬顿挫,节奏性强,
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无不规范的口语,叙述得当。 实验演示得当,使教学直观了当,具体形象,便于掌握知识,记忆起来简便,使抽象的
知识显而易件,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变得浅而易懂。 知识丰富,引用资料形象生动,富于哲理,对教材其到了良好的补充,相辅相承。
物理评课稿:《串并联电路》评课
一、开篇创设情境:上课开始时,提示学生啊:“我们快过什么节了?”(学生答出圣诞
节和新年),随即打开课前布置好在墙上的彩灯让联系生活,闪烁的灯光把学生带到了节日氛
围中,紧接着,教师话锋一转,设疑道:“拧下一只灯泡,剩下的还亮吗?”教学内容从生活
中切入,亲切自然,饱含着人文的气息。
二、温故知新巧提问:出示手电筒,你了解它的电路吗?这应该是前面《电流和电路》
知识的复习,但不是单调的提问,而是让学生上台板画手电筒的电路图,让学生动手动脑,
活泼新颖。
三、用肢体语言—手拉手表示串并联:这是我见得最新颖最贴切的类比串并联的的首尾
相接和首首相接,尾尾相接的方法。物理规律能这样表演出来,让人叫绝,这么直观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串并联”,多么易于学生接受啊!
四、注意细节:学生动手连接电路,教师提示学生操作中,应断开开关——安全和节能
——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电路需要这样做。为学生服务,为生活服务,这不是我们教育之
目的所在吗?
五、竞争、交流与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连接电路中赛速度,但快的还是要帮助慢的,让
学生上台演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实验的结论。
六、照应:学过了新的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回来探究那串彩灯的
连接方式,通过拆下部分灯泡看它们是否相互影响来推断,这灯不仅是给人看 的,还可以摸!教学活动始于彩灯,终于彩灯,如此,完美谢幕!
七、生活:引入新课、复习旧课、实验操作、解决问题、应用举例、多媒体资料中人体
的电流——心电(图)的测量,都围绕生活展开,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
生活新课标理念。
八、三维目标:综观一节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是学
习的主人,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技能,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无形中受到多方位的
启迪,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影响深远。篇二: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 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压强》评课稿 在听了李老师《压强》一课后,笔者进行了以下分析。 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
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
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
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
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
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
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
力。在进入新课时,怎样把一个切萝卜的秘诀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呢?李老师体现了
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三张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共同点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并强
调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
(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
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
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
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的
同学就设计了利用同一块橡皮泥,比较拉力不同的时候绳对橡皮泥拉痕深浅不同的实验,非
常不错。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
的帮助和指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
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
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
能力。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
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
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4)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
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
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
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
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3 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进建议。
(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
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关于压强的例子随处可见,
我建议可以用细线和细绳来比较切割肥皂的难易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
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 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对压强表达式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应该用有效的教
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
铅笔实验,我认为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改为先让学生体验实验,在体验中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
(4)在学生提出猜想时,老师不应该对猜想带有过多的指向性痕迹,否则探究性实验就
可能变成验证性实验。我在上这节课时,就有的同学提出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与接触面的材
料有关等可能。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多种猜想之后,老师在从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因素有
关部门因素和无关因素等方面逐步筛选,确定探究的课题。不能因为教师的种种原因而使学
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5)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和合作,使一些现象更加的直观和
明显。如学生实验中海绵的形变效果不明显,可以选择质地松软的体积更大的海绵块,并且
在海绵的侧面画上一些黑白相间小格,通过格子形状变化的情况来显示出压力作用效果的不
同。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篇三:经典优秀物理评
课稿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 更新时间:2011-03-05 好评度:1610
第二周是高二物理组研讨周,大家共同听了解鹏翔、李霞、王景军等老师的《电源和电
流》一课。王校长参与了整个听课和评课过程。 陈红灵老师评课:1、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完成。2、明确电源作用,用水位差类比,
形象易理解,力争把电源理解透彻。在教学中可以用家庭中常见的水表类比。 谢鹏翔老师从初高中衔接方面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初中教材中有抽水机和电源的类比,
水流和电流的对比。
李主任建议大家认真钻研课标,不要把问题讲难。 赵京南提出物理课堂应当多引入生活当中的例子,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王
校长作了总结:
1、重视初高中衔接,建议各位教师把初中教材学一遍,高中教学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并清醒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经验,哪些是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的新问题。
2、教学过程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
的教学方式。
3、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经常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学生体会到生活当中
就有物理。
4、教材整合。教师用教材教,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可以有自己的思想。(王校长就本
节课的教学设计指导了教材的整合。)
5、教师的语言应该精炼,逻辑性要强。篇四:物理评课稿 关于《摩擦力》的教学反思 武小强
本节课的亮点有: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本节课运用了幻灯投影片的三幅图片所展示的
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摩擦的情境,引发学生对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符
合新课程的要求,即科学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 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学,组织了科学探究。本节课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
大胆采用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组织方案交流,然后进行科学探究
活动,并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实现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本节课选择有关影响摩擦力大
小的因素开展探究,内容适当,时机把握较好。 注重了对三维目标的渗透。主要体现在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如利用课堂即时资源桌子和学生手掌,让学生用手掌在桌子上摩擦,
并交流他们获得的即时体验。又如: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每两位学生桌子上安放一套实验器
材,让更多的学生有了体验的机会。 值得商榷之处有:
教学引入阶段: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固然可以,但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来说并不起多大作
用。可否请一学生用力去推讲台前的那张大的实验台桌。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先问推桌子的
学生:你对桌子是否施加了推力 桌子被推动了没有呢 然后面向大家:回忆一下前面学的内容,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根据大家的回答,桌子受
到了推力,桌子应当会改变运动状态 1 或发生形变。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桌子受到了推力既没有发生形变,也没有改变运动
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知识去
解释这个现象,却解释不了,从而产生认知矛盾冲突,心理上就有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强烈
欲望。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就比较自然的引出新课题的学习。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
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需求。 有关摩擦分类的教学:本节课的设计是先给出定义,然后让学生来举例。我认为,学生
的认知总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有理性认识。建议先让学生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
象,然后进行分类,最后给出一个初步的定义。
有关探究活动:探究课一般有完全探究和部分探究之分。本节课欲进行完全探究,提出
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等完全由学生来进行。结果在时间安排显得有些忽忙和不足。
建议将完全探究改为部分探究,几个影响因素的探究可以分给几个小组来完成,然后通过小
组交流的形式来实现全体学生对探究结果的共同体验,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中,还是存在着教师自已讲得较多的毛病。应当放手让学生
说,多抽几位学生说。教师穿插的语言要简洁,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简短提问。让学生在交流
中充分彰显他们的交流能力。 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本节课将一学生的实验结果不作交流分
析,随意改动。教师科学态度的不严谨必将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坏影响。当我们的教学预
设与学生实际不一致时,应当及时调整自已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展开教
学,对此展开讨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就会理解做这个实验为什么要匀速拉动小车了。 物理评课稿:《串并联电路》评课 3
一、开篇创设情境:上课开始时,提示学生啊:“我们快过什么节了?”(学生答出圣诞
节和新年),随即打开课前布置好在墙上的彩灯让联系生活,闪烁的灯光把学生带到了节日氛
围中,紧接着,教师话锋一转,设疑道:“拧下一只灯泡,剩下的还亮吗?”教学内容从生活
中切入,亲切自然,饱含着人文的气息。
二、温故知新巧提问:出示手电筒,你了解它的电路吗?这应该是前面《电流和电路》
知识的复习,但不是单调的提问,而是让学生上台板画手电筒的电路图,让学生动手动脑,
活泼新颖。
三、用肢体语言—手拉手表示串并联:这是我见得最新颖最贴切的类比串并联的的首尾
相接和首首相接,尾尾相接的方法。物理规律能这样表演出来,让人叫绝,这么直观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串并联”,多么易于学生接受啊!
四、注意细节:学生动手连接电路,教师提示学生操作中,应断开开关——安全和节能
——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电路需要这样做。为学生服务,为生活服务,这不是我们教育之
目的所在吗?
五、竞争、交流与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连接电路中赛速度,但快的还是要帮助慢的,让
学生上台演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实验的结论。
六、照应:学过了新的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回来探究那串彩灯的
连接方式,通过拆下部分灯泡看它们是否相互影响来推断,这灯不仅是给人看的,还可以摸!
教学活动始于彩灯,终于彩灯,如此,完美谢幕!
七、生活:引入新课、复习旧课、实验操作、解决问题、应用举例、多媒体资料中人体
的电流——心电(图)的测量,都围 4 绕生活展开,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新课标理念。
八、三维目标:综观一节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是学
习的主人,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技能,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无形中受到多方位的
启迪,对
物理评课稿:《磁场》 内容:八年级物理第九节第二节:磁场 本节公开课非常成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中吸取良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具体优点如下:
教态自然,和气悦人。教师的姿态优雅,会给以亲切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提
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流畅,抑扬顿挫,节奏性强,
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无不规范的口语,叙述得当。 实验演示得当,使教学直观了当,具体形象,便于掌握知识,记忆起来简便,使抽象的
知识显而易件,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变得浅而易懂。 知识丰富,引用资料形象生动,富于哲理,对教材其到了良好的补充,相辅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