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词[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古诗 全诗赏析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作品赏析

★①《南史》:“阴铿,字子坚。五岁能诵赋,日千言。及长,尤善五言诗。”

★②《晋书》:“张翰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命驾归。”

----------------------

【顾注】天宝三载三月,白自翰林放归。四载,白在齐州,公与同游历下,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是也。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⑤,携手日同行⑥。

(首叙待白交情。共被同行,所谓如弟兄也。)

①《宋书》:谢灵运云:“每对惠连,辄得佳句。”②《汉书·吴王传》:往往而有。《南史》:武威阴铿,字子坚,五岁能诵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③《论语疏》:“颛臾主祭蒙山。”山在东,故曰东蒙。【鹤注】《唐志》:蒙山在沂州新泰县。沂与兖州为邻,公在兖,故云东蒙客。④《韩诗外传》:“使两国相亲如弟兄。”⑤《世说》:朱百年就孔思远宿,饮酒醉眠。汉姜肱兄弟,同被而寝。晋祖逖、刘琨情好绸缨,共被同寝。⑥《诗》:“携手同行”。

更想幽期处①,还寻北郭生②。入门高兴发③,侍立小童清④。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⑥。

(次叙同寻隐居。更想、还寻,叙途中也。人门、侍立,造范居也。落景、屯云,则留连至晚矣。)

①丁督护诗:“幽期济河梁。”谢灵运诗:“平生协幽期。”②《高士传》:楚聘北郭先生,妇曰:“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遂辞聘。《后汉书》:汝南廖扶,绝志世外,不应辟召,时号北郭先生。【钱笺】太白集《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诗云:“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此云“来寻北郭生”,即其人也。【鹤注】范居任城北郭,非兖州北郭。③《曲礼》:“客人门而左。”殷仲文诗:“能使高兴尽。”④《家语》:“升堂侍立。”《庄子》:黄帝遇牧马童子,问涂焉。黄帝曰:“异哉小童!”《杜臆》:见小童之清俊,便知主人不俗。⑤梁元帝《纂要》:“晚照谓之落景。”卢思道诗:“落景照长亭。”⑥《列子》:“望之若屯云焉。”袁孝若《诸葛孔明论》:“古城荒毁,难可修复。”

向来吟《橘颂》①,谁与讨莼羹②?不愿论簪笏③,悠悠沧海情④。

(末对隐居而思物外之游也。橘药,秋时物品。沧海近齐,有神仙在焉。此章前二段各六句,后段四句收。)

①《杜臆》:《橘颂》以受命不迁,行比伯夷。颂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②《晋书》:张翰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鲙,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羇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③江总诗:“暂笏奉周行。”【邵注】“冠簪手笏,贵者之服。④李陵诗:“悠悠清川水。”吾丘寿王论:“东越沧海。”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本文来源于古典文学网(www.gudianwenxue.com),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注明出处。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作品赏析

★①《南史》:“阴铿,字子坚。五岁能诵赋,日千言。及长,尤善五言诗。”

★②《晋书》:“张翰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命驾归。”

----------------------

【顾注】天宝三载三月,白自翰林放归。四载,白在齐州,公与同游历下,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是也。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⑤,携手日同行⑥。

(首叙待白交情。共被同行,所谓如弟兄也。)

①《宋书》:谢灵运云:“每对惠连,辄得佳句。”②《汉书·吴王传》:往往而有。《南史》:武威阴铿,字子坚,五岁能诵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③《论语疏》:“颛臾主祭蒙山。”山在东,故曰东蒙。【鹤注】《唐志》:蒙山在沂州新泰县。沂与兖州为邻,公在兖,故云东蒙客。④《韩诗外传》:“使两国相亲如弟兄。”⑤《世说》:朱百年就孔思远宿,饮酒醉眠。汉姜肱兄弟,同被而寝。晋祖逖、刘琨情好绸缨,共被同寝。⑥《诗》:“携手同行”。

更想幽期处①,还寻北郭生②。入门高兴发③,侍立小童清④。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⑥。

(次叙同寻隐居。更想、还寻,叙途中也。人门、侍立,造范居也。落景、屯云,则留连至晚矣。)

①丁督护诗:“幽期济河梁。”谢灵运诗:“平生协幽期。”②《高士传》:楚聘北郭先生,妇曰:“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遂辞聘。《后汉书》:汝南廖扶,绝志世外,不应辟召,时号北郭先生。【钱笺】太白集《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诗云:“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此云“来寻北郭生”,即其人也。【鹤注】范居任城北郭,非兖州北郭。③《曲礼》:“客人门而左。”殷仲文诗:“能使高兴尽。”④《家语》:“升堂侍立。”《庄子》:黄帝遇牧马童子,问涂焉。黄帝曰:“异哉小童!”《杜臆》:见小童之清俊,便知主人不俗。⑤梁元帝《纂要》:“晚照谓之落景。”卢思道诗:“落景照长亭。”⑥《列子》:“望之若屯云焉。”袁孝若《诸葛孔明论》:“古城荒毁,难可修复。”

向来吟《橘颂》①,谁与讨莼羹②?不愿论簪笏③,悠悠沧海情④。

(末对隐居而思物外之游也。橘药,秋时物品。沧海近齐,有神仙在焉。此章前二段各六句,后段四句收。)

①《杜臆》:《橘颂》以受命不迁,行比伯夷。颂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②《晋书》:张翰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鲙,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羇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③江总诗:“暂笏奉周行。”【邵注】“冠簪手笏,贵者之服。④李陵诗:“悠悠清川水。”吾丘寿王论:“东越沧海。”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本文来源于古典文学网(www.gudianwenxue.com),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
  •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 中考考查内容 1.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 (1)概括古诗词的大意,能描绘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 (2)能联系与古诗词有关的背景资料对古诗词做出自己的评价. (3)注意诗体与风格,品味古诗词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所蕴 ...查看


  • 古诗鉴赏(二)
  • 古诗鉴赏(二) 三.赏析技巧 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 ...查看


  • 河大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总结
  • 一.<赤壁>杜牧(唐) 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1[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表 达了作者认为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2.⑴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 ...查看


  • 人教初中古诗词鉴赏
  • 中考古诗词鉴赏部分习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完成文后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是对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后古诗词赏析[二]
  •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1]望岳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圣"杜甫 .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 ...查看


  • 韩偓[晓日]"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全诗翻译赏析
  • 晓日 [唐朝]韩偓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注释 ①天际:天边. ②直:只要 ③须:等到. ④日观:泰山东南山顶名日观峰,为观日出处. ⑤首:第一. ⑥金乌:太阳,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为三脚乌. 译文 ...查看


  • 八下课外古诗词2
  • 赠从弟(其二) 1.<赠从弟>(其二)中通过渲染谷风之猛烈表现松柏的苍劲的诗句是: , . 2.<赠从弟>(其二)中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 , . 3.颔联中两个" ...查看


  • 杜甫-诗词[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古诗 全诗赏析
  • 骢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绣衣黄白郎,骑向交河道. 问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天子忧凉州,严程到须早. 去秋群胡反,不得无电扫.此行收遗甿,风俗方再造. 族父领元戎,名声国中老.夺我同官良,飘摇按城堡. 使我不能餐,令我恶怀抱.若人才思阔,溟涨 ...查看


  • 2014年诗歌鉴赏题详细解析
  •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汇编 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