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南越列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越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陈胜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等诸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①守。秦已破灭,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②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为患。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功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谴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越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③,称制④,与中国侔⑤。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假:代理。  ②剖符:皇帝分封诸侯用的符信。  ③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④称制:自称皇帝。  ⑤侔:相等。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扰乱,未知所安         扰乱:扰攘、动乱

B、且番禺负山险               负:背靠

C、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被:给予

D、财物赂遗闽越               遗: 遗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南越尉任嚣病且死       ②吾攻赵,旦暮且下

B、①待诸侯变,会病甚       ②会使者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C、①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

D、①岁余,高后崩,即罢兵   ②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3、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称代前文的“秦为无道”

B、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   称代前文的“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

C、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王之    称代前文的“南越”

D、高后谴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   称代前文的“赵佗”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佗能够“割据自立”的因素的一组是

①秦为无道,中国扰乱  ②恐盗兵侵地至此  ③番禺负山险,阻南海  ④颇有中原人相辅  ⑤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  ⑥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二世时,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是任嚣的下属;后得到任嚣的信任,代任南海郡尉的职务。

B、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由于中原百姓困苦,无暇他顾,被迫封赵佗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C、高后执政时期,禁止赵佗在边关设市进行铁器贸易,并派大军征讨赵佗,攻占了赵佗的好几座县城。

D、高后驾崩后,赵佗用财物收买百越各部落,使他们归附南越,进而扩展疆土,与汉朝天子分庭抗礼。

6、将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⑵越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

阅读答案:

DDBAC⑴(赵佗)乘机(或“于是”)用刑法逐步诛杀秦朝设置的官员,(任)用自己的亲信(或“党羽”)做代理官员。 ⑵南越的气候(或“天气”)炎热潮湿,军中发生严重疫症,大军无法翻越山岭。

解析:

1(遗:给)  2(①副词“随即”;②连词“即使”)  3(指“防御外侵,自立国家的事”) 5(文中并无“攻占了赵佗的好几座县城”,“败数县而去”的是赵佗)

[参考译文]

南越王尉佗,是真定郡人,姓赵,在秦朝时被任命为南海郡龙川县的县令。到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重快死的时候,召见龙川县令赵佗,告诉他说:“秦朝的政治暴虐无道,天下人感到很痛苦,陈胜等人在他们所属的州郡各自组织军队,集合民众,龙争虎斗般地夺取天下,中原动乱,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安定。我们南海郡偏僻遥远,我担心那些作乱的军队侵略到我们这里来,我想发动军队断绝我们和秦朝的通道,自我防备,以静待诸侯的变乱,恰好我的病这么重。况且番禺这个地方,后有险固的山塞可以依靠,前有南海横阻着,从东到西,有数千里之大,也有不少中原人在辅助,这也可以成为一州的主人,可以建立一个国家。郡中的官吏没有谁值得我和他商量,因此召见阁下,把我的心意告诉您。”就颁授任命的文书给赵佗,让他执行南海尉的职务。任嚣死后,赵佗就立即传送檄文通知横浦等关隘的官吏说:“乱军就要到了,赶快断绝通道,集合军队,各自好好防守!” 乘机用刑法逐步诛杀秦朝设置的官员,用自己的亲信做代理官员。秦朝灭亡后,赵佗自己立为南越武王。汉高帝平定天下后,顾虑到中原百姓的劳苦,因此放弃对赵佗的征讨,不诛杀他。汉高帝十一年,派陆贾去立赵佗为南越王,与他剖符定约,互通使节,要他集中百越的民心,和睦相处,不要成为中原南边的祸害。

高后时,官吏请求禁止对南越开设关市和出售铁器。赵佗说:“汉高帝立我为南越王,互通使节信物,现在高后听信臣子的谗言,故意分别汉朝和蛮夷的不同,这一定是长沙王的计谋,想要依赖中原消灭南越,兼做南越的君王,当作自己的功劳。”于是赵佗就尊称自己为南越武帝,派军队攻打长沙王的边邑,打败了好几个县才离去。高后派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去攻打南越。恰好南越的气候炎热潮湿,军中发生严重疫症,大军无法翻越山岭。一年后,高后驾崩,就罢兵回朝了。赵佗乘此机会便以他的兵力威服南越边界各小国,用财物讨好闽越各国的候王,使他们归附南越,领土从东到西有一万多方里之大。于是就乘坐天子的黄屋车,左边竖着天子的大纛,自称皇帝,一切规模制度都和中原相似。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越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陈胜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等诸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①守。秦已破灭,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②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为患。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功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谴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越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③,称制④,与中国侔⑤。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假:代理。  ②剖符:皇帝分封诸侯用的符信。  ③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④称制:自称皇帝。  ⑤侔:相等。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扰乱,未知所安         扰乱:扰攘、动乱

B、且番禺负山险               负:背靠

C、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被:给予

D、财物赂遗闽越               遗: 遗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南越尉任嚣病且死       ②吾攻赵,旦暮且下

B、①待诸侯变,会病甚       ②会使者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C、①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

D、①岁余,高后崩,即罢兵   ②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3、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称代前文的“秦为无道”

B、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   称代前文的“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

C、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王之    称代前文的“南越”

D、高后谴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   称代前文的“赵佗”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佗能够“割据自立”的因素的一组是

①秦为无道,中国扰乱  ②恐盗兵侵地至此  ③番禺负山险,阻南海  ④颇有中原人相辅  ⑤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  ⑥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二世时,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是任嚣的下属;后得到任嚣的信任,代任南海郡尉的职务。

B、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由于中原百姓困苦,无暇他顾,被迫封赵佗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C、高后执政时期,禁止赵佗在边关设市进行铁器贸易,并派大军征讨赵佗,攻占了赵佗的好几座县城。

D、高后驾崩后,赵佗用财物收买百越各部落,使他们归附南越,进而扩展疆土,与汉朝天子分庭抗礼。

6、将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⑵越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

阅读答案:

DDBAC⑴(赵佗)乘机(或“于是”)用刑法逐步诛杀秦朝设置的官员,(任)用自己的亲信(或“党羽”)做代理官员。 ⑵南越的气候(或“天气”)炎热潮湿,军中发生严重疫症,大军无法翻越山岭。

解析:

1(遗:给)  2(①副词“随即”;②连词“即使”)  3(指“防御外侵,自立国家的事”) 5(文中并无“攻占了赵佗的好几座县城”,“败数县而去”的是赵佗)

[参考译文]

南越王尉佗,是真定郡人,姓赵,在秦朝时被任命为南海郡龙川县的县令。到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重快死的时候,召见龙川县令赵佗,告诉他说:“秦朝的政治暴虐无道,天下人感到很痛苦,陈胜等人在他们所属的州郡各自组织军队,集合民众,龙争虎斗般地夺取天下,中原动乱,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安定。我们南海郡偏僻遥远,我担心那些作乱的军队侵略到我们这里来,我想发动军队断绝我们和秦朝的通道,自我防备,以静待诸侯的变乱,恰好我的病这么重。况且番禺这个地方,后有险固的山塞可以依靠,前有南海横阻着,从东到西,有数千里之大,也有不少中原人在辅助,这也可以成为一州的主人,可以建立一个国家。郡中的官吏没有谁值得我和他商量,因此召见阁下,把我的心意告诉您。”就颁授任命的文书给赵佗,让他执行南海尉的职务。任嚣死后,赵佗就立即传送檄文通知横浦等关隘的官吏说:“乱军就要到了,赶快断绝通道,集合军队,各自好好防守!” 乘机用刑法逐步诛杀秦朝设置的官员,用自己的亲信做代理官员。秦朝灭亡后,赵佗自己立为南越武王。汉高帝平定天下后,顾虑到中原百姓的劳苦,因此放弃对赵佗的征讨,不诛杀他。汉高帝十一年,派陆贾去立赵佗为南越王,与他剖符定约,互通使节,要他集中百越的民心,和睦相处,不要成为中原南边的祸害。

高后时,官吏请求禁止对南越开设关市和出售铁器。赵佗说:“汉高帝立我为南越王,互通使节信物,现在高后听信臣子的谗言,故意分别汉朝和蛮夷的不同,这一定是长沙王的计谋,想要依赖中原消灭南越,兼做南越的君王,当作自己的功劳。”于是赵佗就尊称自己为南越武帝,派军队攻打长沙王的边邑,打败了好几个县才离去。高后派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去攻打南越。恰好南越的气候炎热潮湿,军中发生严重疫症,大军无法翻越山岭。一年后,高后驾崩,就罢兵回朝了。赵佗乘此机会便以他的兵力威服南越边界各小国,用财物讨好闽越各国的候王,使他们归附南越,领土从东到西有一万多方里之大。于是就乘坐天子的黄屋车,左边竖着天子的大纛,自称皇帝,一切规模制度都和中原相似。


相关文章

  • 从[史记·西南夷列传]看汉武帝时期的西南民族政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史记·西南夷列传>看汉武帝时期的西南民族政策 作者:邹成桔 陈钰 赵高顺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6期 摘 要: 汉代,"夷越之地&q ...查看


  • 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Ⅱ
  • !!!!!!!!!!!!!!!!!!!!!!!!!!!!!!!!!!!!!!!!!!!!!!!!!!!!!!!!!!!!!!! 第!%卷第(期! 热带地理 :;?@ ,9678.!%7.( ,5CD.! 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 ...查看


  • 文言虚词练习2
  • 文言虚词(二)以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 自以寿不得长 3.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 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查看


  • 国学知识材料
  • 5.下列成语出自<论语>的是( ACD ). A .杀鸡焉用牛刀 B .引而不发 C .患得患失 D .家喻户晓 1.下面<史记>中人物和相关典故的对应正确的是(ABCD ) A .张良--运筹帷幄 B .孔子--韦 ...查看


  • [史记]全文翻译目录
  • <史记>全文翻译目录:                                                                          最后整理:2008.7 十二本纪: 1.五帝本纪第一4.周 ...查看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6) 1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会员上传 请你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174) "生貔豹①,搏豺狼,手熊罴②,足野羊,蒙鹖苏③,绔白虎④,被豳文⑤,跨野马.陵三嵏之危⑥,下碛历之坻⑦:陖赴险⑧,越壑厉水⑨.推蜚廉⑩,弄解豸(11),格瑕蛤(1 ...查看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阅读答案 6
  • 阅读与赏析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馀,意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吾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 ...查看


  • 史记·伯夷列传阅读答案 16
  • 阅读<史记·伯夷列传>选段,完成下题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①.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好其繁声②.弘闻之 ...查看


  • 史记·吴起列传阅读答案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昊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