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今天听了解老师的一节课——《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感受很深。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整节课下来,我认为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借助旧知,探索新知。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求整数的近似数的近似数有内在的联系。解老师充分借助这一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空间,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32□645≈32万,46□045≈47万;购物称重图中苹果需付

8.953元,而收银员只收8.95元,唤起学生用“四舍五入”求整数近似数方法的回忆。

2、在比较中,使知识得到升华。在求出近似数中,引导学生比较得到的近似数哪个更接近准确数。在这个环节中,解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比较□.□≈1和□.□□≈1.0 ,使学生对数轴出示近似数的范围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在比较中,学生明白了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3、练习设计充分。

下面谈谈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重点不突出。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对于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不能直接说看最后一位,要明确告诉学生: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保留到百分位,要看的是千分位,即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是4,应该舍去;又如遇到连续进位时:把0.984保留一位小数,这里有两次向前进“1”。第一次是因为百分位上是8,应该向十分位进1,第二次是因为百分位上9加上进来的1,满十写0向个位进1. 两次进1,原因却各不相同。特别是第二次进1,有的学生不理解进位的原因,在后面的练习中遇到题目中有数字9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往前进1. 例如练习第4小题把0.905保留一位小数,有一位同学回答就是1.0,这就说明他并没有理解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在这里我认为因该舍得时间放手让学生对产生的认知冲突去讨论、尝试、比较、归纳,进而突破难点。

2、练习梯度不合理。这节课中的练习虽然很充分,但梯度安排不合理。如第1小题和第2小题应该互换,并且安插在教学0.984的三种近似数要求之后。而第3小题判断题应安插在用数轴比较1.0和1的精确度之后做练习更好。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今天听了解老师的一节课——《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感受很深。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整节课下来,我认为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借助旧知,探索新知。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求整数的近似数的近似数有内在的联系。解老师充分借助这一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空间,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32□645≈32万,46□045≈47万;购物称重图中苹果需付

8.953元,而收银员只收8.95元,唤起学生用“四舍五入”求整数近似数方法的回忆。

2、在比较中,使知识得到升华。在求出近似数中,引导学生比较得到的近似数哪个更接近准确数。在这个环节中,解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比较□.□≈1和□.□□≈1.0 ,使学生对数轴出示近似数的范围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在比较中,学生明白了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3、练习设计充分。

下面谈谈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重点不突出。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对于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不能直接说看最后一位,要明确告诉学生: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保留到百分位,要看的是千分位,即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是4,应该舍去;又如遇到连续进位时:把0.984保留一位小数,这里有两次向前进“1”。第一次是因为百分位上是8,应该向十分位进1,第二次是因为百分位上9加上进来的1,满十写0向个位进1. 两次进1,原因却各不相同。特别是第二次进1,有的学生不理解进位的原因,在后面的练习中遇到题目中有数字9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往前进1. 例如练习第4小题把0.905保留一位小数,有一位同学回答就是1.0,这就说明他并没有理解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在这里我认为因该舍得时间放手让学生对产生的认知冲突去讨论、尝试、比较、归纳,进而突破难点。

2、练习梯度不合理。这节课中的练习虽然很充分,但梯度安排不合理。如第1小题和第2小题应该互换,并且安插在教学0.984的三种近似数要求之后。而第3小题判断题应安插在用数轴比较1.0和1的精确度之后做练习更好。


相关文章

  • 第九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 第九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主备人:乔改玲 一.内容解析及学情分析 (一)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第9课时,课本第52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三第1.2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查看


  •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执教者:鄞州区云龙镇王笙舲小学 俞彭寅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73-7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积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近 似数,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取 ...查看


  •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课后评价
  • 1,程吉慧老师为我们展示执教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课堂教学.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程老师通过让学生通过测量数学书的长进而引出近似数的教学,尽可 ...查看


  • 曹香娜[求小数近似数教学体会]教学反思
  • 求小数近似数教学体会 夏庄中心小学 曹香娜 一.前置小研究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此处可设置的多样化一些,比如省略千位后面的位数,省略百位后面的位数„„更好的巩 ...查看


  • [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设计
  • <小数的近似数> [教材依据]<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52页的内容.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单元实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后,以及初步认识了分数与一位小数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 ...查看


  •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2页例6及相应的练习. 2. 地位与作用: <商的近似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是学 ...查看


  • 加法结合律
  • 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领会"形成问题一提出假设一验证假设一形成规律"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归纳.概括中发展数学思 ...查看


  • 小数除法单元试卷及分析
  • <小数除法>同步试题 一.填空 1.把下面的算式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 (1)4.96÷1.6=_______÷16 (2)1.35÷0.15=_______÷15 (3)2.7÷0.03=_______÷_______ ...查看


  • 商的近似数-案例与分析
  • <商的近似数>教学案例与分析 富源中心学校 张秀森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 [内容分析] 在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 ...查看


  • 2015最新人教版3.小数除法--精品课件
  • 第三章 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知识点1. 小数除以整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