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1

七、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教学目标】

⒈通过观察地形图片和野外实地考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地形的起伏和不同形状,并掌握主要的五种地形类型的名称,引导学生能根据比较不同的地形,说出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并根据特点尝试画出各种地形的模型。

⒉布置作业: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探究地形对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并初步感悟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思想。⒊通过等高线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等高线,理解等高线是如何表示起伏的地形的。

⒋通过读图比较4-56和4-57,并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地形和描述表示的地形。指导学生根据图4-58,尝试用橡皮泥或沙土做出相应的地形模型,反之也能根据某种地形模型,运用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⒌,使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生产生活实际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等高线地形图的用途。一、课程标准目标:

1.具体内容目标 ——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能判读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2.活动建议——用橡皮泥制作简单的地形模型,并绘制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通过观察地形图片,使学生初步感知地形的起伏和不同形状,并掌握主要的五种地

形类型的名称,引导学生能根据比较不同的地形,说出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⑵通过等高线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等高线,理解等高线是如何表示起伏的地

形的。通过读图比较4-56和4-57,并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地形和描述表示的地形。 2.技能目标

⑴根据地型特点尝试用胶泥做出各种地形的模型。

⑵能根据某种地形模型,运用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⑶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探究地形对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初步感悟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思想。 (2)使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生产生活实际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等高线地形图的用途。 (3)通过对各种地形的描述,感受我国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

⒈欣赏:雁荡山照片

设问: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幅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上次在雁荡山旅游时拍的照片,照片

里的景物美吗?答:美

设问:那么我们在旅游时有没有注意到雁荡山那里的地形是否跟我们这里的地形一样吗?答:不一样

设问:既然我们这里的地形跟雁荡山的地形是不同的,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小结:要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来学习课本P153的内容。

板书:第七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设问:首先我们在上学期《历史与社会》课上学过的有关地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

习地形分类的有关知识。

板书:⒈地形的类型 ⒉地形的分类和特点

设问:我们知道,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峻,有的低洼,

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层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那么你知道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

答: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

设问:那你能从各种地形的图片中认出某种具体的地形呢?出示:各种地形的图片, 思考、回答:要求学生能判断这些地形

设问:那你能说出你的判断依据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设问:好,我们在同学们刚才回答的基础上,完成资料第一题的内容。

出示:第一题内容(不完整由其他学生补充) ⒊过渡:

设问:我们的祖国幅员非常辽阔,我们上面所学的各种地形在我国都能找到。问题是:

如果我们想实地考察山地的地形状况,该到那里山地呢? 答:地图

设问:什么地图,这种地图行吗? 答:不行

设问:那么,应该找怎样的地图呢? 答:等高线地形图

出示:等高线地形图 设问:为什么这种花花绿绿的地图就能反映出各种地形,它里

面包含了怎样的知识呢?那么就让我们来好好地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 ⒋表示起伏地形的地图。

设问: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等高线?

答:高度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线

设问:那么,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呢?

答: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起伏地形的地图

下面我们首先来体验制作等高线

⒈用橡皮泥做一座山峰。(峰小底大)

⒉在山峰上画若干条等高线。(二条以上)

展示:学生的作品

设问:现在老师突然想到这样多的等高线怎样才能画到平面的白纸上呢?

答:投影

演示:“等高线投影”实验

小结:原来只要把等高线垂直投影到白纸上即可。好吧!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等等高线

地形图具体的制作的过程。

展示:课件

体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学生上来画。

设问:等高线地形图是已经画出来了,问题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圈圈是表示什么意义呢? 要求:我们在认识这些大大小小的圈圈的含义前,还是先来认识沙盘上的具体地形特

征。

出示:沙盘并介绍

设问:那么,等高线是怎样表示这些地形特征呢?我们再来看一下课件。

展示:课件

小结:原来是这样的

出示:等高线地形图并解释

练习:完成资料第二题内容

展示:

练习:下面我们检验一下,大家是否已经掌握刚才学过的知识呢?一位同学做。 设问:过关是过关了,但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练习:让我们来完成资料第三题

答:

练习:让我们来完成资料第四题

答:

练习:让我们来完成资料第五题

答:

练习:让我们来完成资料第六题

答:

⒌思考、收集资料(课后进行)

生产生活实践:

⑴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考察家乡主要的地形类型及主要土特产品。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

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实例剖析:⑴山区对经济生活的影响。⑵珠江三角

洲“基塘农业”生产。

⑵学生活动:考察分析、讨论回答、提方案建议

⑶小结:

①教师活动:课后实验———收集家乡的地形资料和图片。

②学生活动:课外探究

【疑难问题】

1、渤海会被黄河泥沙填满吗?

答:经计算,黄河输送的泥沙堆积,只要2000年的时间,就可以使渤海填满,将华北平原抬高。然而几千年来,渤海形状基本未变,华北平原海拔也基本维持在50米,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一方面黄河泥沙虽然在堆积,但另一方面渤海地区的地壳也正在下沉,二者同时进行。

2、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

答:三角洲是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是河流入海时所夹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世界上每年约有160亿立方米的泥沙被河流搬入海中。这些混在河水里的泥沙从上游流到下游时,由于河床逐渐扩大,降差减小,在河流注入大海时,水流分散,流速骤然减少,再加上潮水不时涌入有阻滞河水的作用,特别是海水中溶有许多电离性强的氯化钠(盐) ,它产生出的大量离子,能使那些悬浮在水中的泥沙也沉淀下来。于是,泥沙就在这里越积越多,最后露出水面。这时,河流只得绕过沙堆从两边流过去。由于沙堆的迎水面直接受到河流的冲击,不断受到流水的侵蚀,往往形成尖端状,而北方水面却比较宽大,使沙堆成为一个三角形,人们就将它们命名为“三角洲”。

3、为什么说外力是地形的雕塑师?

答:内力作用使地壳运动,从而塑造了山岭低地,使地面趋于起伏,形成地形骨架,所以内力是地形的塑造师;而外力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面趋于平坦,改造地形骨架表面形态,所以外力是地形雕塑师。

七、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教学目标】

⒈通过观察地形图片和野外实地考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地形的起伏和不同形状,并掌握主要的五种地形类型的名称,引导学生能根据比较不同的地形,说出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并根据特点尝试画出各种地形的模型。

⒉布置作业: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探究地形对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并初步感悟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思想。⒊通过等高线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等高线,理解等高线是如何表示起伏的地形的。

⒋通过读图比较4-56和4-57,并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地形和描述表示的地形。指导学生根据图4-58,尝试用橡皮泥或沙土做出相应的地形模型,反之也能根据某种地形模型,运用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⒌,使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生产生活实际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等高线地形图的用途。一、课程标准目标:

1.具体内容目标 ——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能判读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2.活动建议——用橡皮泥制作简单的地形模型,并绘制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通过观察地形图片,使学生初步感知地形的起伏和不同形状,并掌握主要的五种地

形类型的名称,引导学生能根据比较不同的地形,说出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⑵通过等高线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等高线,理解等高线是如何表示起伏的地

形的。通过读图比较4-56和4-57,并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地形和描述表示的地形。 2.技能目标

⑴根据地型特点尝试用胶泥做出各种地形的模型。

⑵能根据某种地形模型,运用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⑶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探究地形对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初步感悟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思想。 (2)使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生产生活实际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等高线地形图的用途。 (3)通过对各种地形的描述,感受我国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

⒈欣赏:雁荡山照片

设问: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幅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上次在雁荡山旅游时拍的照片,照片

里的景物美吗?答:美

设问:那么我们在旅游时有没有注意到雁荡山那里的地形是否跟我们这里的地形一样吗?答:不一样

设问:既然我们这里的地形跟雁荡山的地形是不同的,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小结:要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来学习课本P153的内容。

板书:第七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设问:首先我们在上学期《历史与社会》课上学过的有关地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

习地形分类的有关知识。

板书:⒈地形的类型 ⒉地形的分类和特点

设问:我们知道,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峻,有的低洼,

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层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那么你知道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

答: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

设问:那你能从各种地形的图片中认出某种具体的地形呢?出示:各种地形的图片, 思考、回答:要求学生能判断这些地形

设问:那你能说出你的判断依据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设问:好,我们在同学们刚才回答的基础上,完成资料第一题的内容。

出示:第一题内容(不完整由其他学生补充) ⒊过渡:

设问:我们的祖国幅员非常辽阔,我们上面所学的各种地形在我国都能找到。问题是:

如果我们想实地考察山地的地形状况,该到那里山地呢? 答:地图

设问:什么地图,这种地图行吗? 答:不行

设问:那么,应该找怎样的地图呢? 答:等高线地形图

出示:等高线地形图 设问:为什么这种花花绿绿的地图就能反映出各种地形,它里

面包含了怎样的知识呢?那么就让我们来好好地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 ⒋表示起伏地形的地图。

设问: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等高线?

答:高度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线

设问:那么,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呢?

答: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起伏地形的地图

下面我们首先来体验制作等高线

⒈用橡皮泥做一座山峰。(峰小底大)

⒉在山峰上画若干条等高线。(二条以上)

展示:学生的作品

设问:现在老师突然想到这样多的等高线怎样才能画到平面的白纸上呢?

答:投影

演示:“等高线投影”实验

小结:原来只要把等高线垂直投影到白纸上即可。好吧!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等等高线

地形图具体的制作的过程。

展示:课件

体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学生上来画。

设问:等高线地形图是已经画出来了,问题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圈圈是表示什么意义呢? 要求:我们在认识这些大大小小的圈圈的含义前,还是先来认识沙盘上的具体地形特

征。

出示:沙盘并介绍

设问:那么,等高线是怎样表示这些地形特征呢?我们再来看一下课件。

展示:课件

小结:原来是这样的

出示:等高线地形图并解释

练习:完成资料第二题内容

展示:

练习:下面我们检验一下,大家是否已经掌握刚才学过的知识呢?一位同学做。 设问:过关是过关了,但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练习:让我们来完成资料第三题

答:

练习:让我们来完成资料第四题

答:

练习:让我们来完成资料第五题

答:

练习:让我们来完成资料第六题

答:

⒌思考、收集资料(课后进行)

生产生活实践:

⑴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考察家乡主要的地形类型及主要土特产品。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

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实例剖析:⑴山区对经济生活的影响。⑵珠江三角

洲“基塘农业”生产。

⑵学生活动:考察分析、讨论回答、提方案建议

⑶小结:

①教师活动:课后实验———收集家乡的地形资料和图片。

②学生活动:课外探究

【疑难问题】

1、渤海会被黄河泥沙填满吗?

答:经计算,黄河输送的泥沙堆积,只要2000年的时间,就可以使渤海填满,将华北平原抬高。然而几千年来,渤海形状基本未变,华北平原海拔也基本维持在50米,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一方面黄河泥沙虽然在堆积,但另一方面渤海地区的地壳也正在下沉,二者同时进行。

2、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

答:三角洲是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是河流入海时所夹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世界上每年约有160亿立方米的泥沙被河流搬入海中。这些混在河水里的泥沙从上游流到下游时,由于河床逐渐扩大,降差减小,在河流注入大海时,水流分散,流速骤然减少,再加上潮水不时涌入有阻滞河水的作用,特别是海水中溶有许多电离性强的氯化钠(盐) ,它产生出的大量离子,能使那些悬浮在水中的泥沙也沉淀下来。于是,泥沙就在这里越积越多,最后露出水面。这时,河流只得绕过沙堆从两边流过去。由于沙堆的迎水面直接受到河流的冲击,不断受到流水的侵蚀,往往形成尖端状,而北方水面却比较宽大,使沙堆成为一个三角形,人们就将它们命名为“三角洲”。

3、为什么说外力是地形的雕塑师?

答:内力作用使地壳运动,从而塑造了山岭低地,使地面趋于起伏,形成地形骨架,所以内力是地形的塑造师;而外力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面趋于平坦,改造地形骨架表面形态,所以外力是地形雕塑师。


相关文章

  • 2016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图(解析版)
  • 2016年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图 1.(2016•广安)下列有关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层色色地形图上,用红色表示平原 B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通常有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三种 C .无论什么类型的地图,都是" ...查看


  • 关于军事上地形的应用
  • 关于地图和指北针的应用(一) 一.地形与地形图在军事上有什么作用 当你拿起这本小册子的时候,可能要问:什么是地形图? 它是干什么用的? 简单地回答,地形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现地地形测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它的比例尺通 ...查看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及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辛和坎坷, ...查看


  • 地图的定义及基本特性1-3
  • 第一章 地图概述 1-1地图的基本特性 给地图下定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地图的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 追溯到本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将地图说成是"地球表面在平面上的缩写",或称为"地球在平面上的缩 ...查看


  • [地图学原理]习题集
  • <地图学>习题集 一. 解释名词 地图 数字地图 电子地图 普通地图 专题地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矩形分幅 经纬线分幅 地图学 地图投影 主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 变形椭圆(B ) 方位投影 圆柱投影 圆锥投影 正轴投影 横轴投影 ...查看


  • 比例尺(放大尺)学习资料
  • 比例尺是1:2000,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求它的实际面积? 5*2000=10000(cm) 3*2000=6000(cm) 10000*6000=60000000(平方厘米) 60000000平方厘米=600平方米 小比例 ...查看


  • 地理-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汇总doc
  •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汇总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①特殊纬线 ...查看


  • 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专题复习三.地图和地形图.2015.4
  • 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复习专题三 地图和地形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 地图上的方向: (1) 指向标定向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方. 两地同为北 ...查看


  •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天圆地方 C.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形状 D.足球似的正球体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