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市雾霾原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的雾霾天气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了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担忧。本文就我国城市雾霾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提出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雾霾;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03-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秋冬季节的常见现象。以北京为例,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分别为175d、172d和186d,分别占全年天数的48%、47%和51%[1]。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减少雾霾污染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所谓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我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大规模的雾霾污染天气被证明对于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传染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PM2.5这类细小颗粒会提高患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的风险[2],因雾霾天气而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被称为“北京咳”,其知名度也在与日俱增。

  目前,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对造成城市雾霾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直接原因是不利气象条件,根本原因主要是汽车尾气、能源利用、工业污染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当前的经济水平、交通状况、能源结构能因素决定了雾霾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1 雾霾产生的原因

  首先,汽车尾气排放是大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所占的排放比例已超过50%,且仍在继续增加。据权威部门报道,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22382.8万辆,2013年达到23163.0万辆,2014年达到24577.2万辆,2015年26002.5万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机动车污染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其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已日益凸显。

  其次,能源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能源消费严重依赖煤炭,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占71%左右,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目前,我国76%的发电燃料、75%的工业动力燃料、80%的居民生活燃料和60%的化工原料都来自煤炭,在煤炭带给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量之外,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等。尤其是在北方冬季取暖季节,燃煤所带来的空气质量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这也是引发秋冬季节大规模的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S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水、电、核能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此外,我国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尽管能源利用率在逐年提升,但受资金、技术、能源价格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能源利用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层次,比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但单位产品的能耗却要高出50%-100%,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低,使我国的雾霾治理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成效。

  再次,工业污染的“高强度排放”也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表示,工业是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工业排放的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90%、70%和85%,在京津冀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已超过环境容量的一倍以上[3]。工业生产中的火电行业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最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拆迁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导致市区内建筑工地日益增多,而施工扬尘也是雾霾产生的重要来源。加之,施工企业往往环保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如遇大风等不利天气,对环境空气将产生严重影响。

  此外,雾霾天气的产生还与不利气象条件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秋冬季节,逆温现象与高湿度导致大气稳定度升高,这些不利气象条件阻碍烟雾在大气中的扩散,使污染物累积的概率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更为恶化。

  2 治理雾霾的对策措施

  第一,就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而言,要建立综合防治对策,加快完善道路车辆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机动车生产、使用、淘汰的全过程环境监管。从新车环境准入、在用车环保管理、“黄标车”和“老旧车”加速淘汰,车用燃料改善及车用尿素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此外,各地还要积极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同时会同有关部门,从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清洁燃油供应等方面着手,协调推进“车、油、路”同步发展,多管齐下防治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影响。

  第二,能源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要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必须加快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高度重视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用更少的能源消费支撑更多的产出。减少燃料燃烧后排放的废气污染物,重点控制燃煤过程中的脱硫、脱硝和除尘。企业应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设备处理效率,此外,国家健全相关产业减排标准,并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具有一定规模的燃煤电厂要尽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第三,减少工业污染的“高强度排放”也是有效减少雾霾天气的重要措施。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发生雾霾突发情况,环境空气迅速达到重度污染且短期内不能消除时,很多地方政府就会对工业企业采取进行停产、限产等被动措施,取得短期的效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求政府要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方案,并且要不断提高环境准入的相关标准,在制定工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必须针对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高门槛准入或高新科技产业嫁接,或者实施无污染产业置换,不断调整相关的产业结构,及时淘汰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提高清洁能源的应用范围。尤其是针对一些石化以及铜铁冶炼、火电等耗能较大、污染物产生较多的行业来说,要合理科学的制定相关的污染排放限定值,避免因为过于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雾霾天气的治理,避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以谋求经济的发展。

  第四,在城镇化进程中,要严格落实施工扬尘的污染管理。制定有效的扬尘防治管理办法,完善法律法规标准,明确各部门应履行的职责义务,施工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明确环保责任人,确保施工场地场容、场貌干净卫生,多管齐下,真正从源头上控制。

  第五,要完善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议在原有环境空气监测网的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并要求所有国控点位全面依据新空气质量标准开展监测并对公众发布实时信息。完善环境数据发布、监测、预警功能,可以大大促进我国雾霾天气的治理。

  第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应通过各种渠道,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应对雾霾,公众应当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践行绿色出行方式。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质量的良好氛围。

  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想要彻底根治非常困难,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对于雾霾治理同样如此,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不可推卸,普通百姓也不应袖手旁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记得央视记者柴静在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曾经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的确,治理雾霾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普通人都切实行动起来,守护我们穹顶这片蓝天。

  参 考 文 献

  [1] 李慧琴.浅谈雾霾与PM2.5[J].环保知识,2016,29(2):73-76.

  [2] 孔令仪,郭阳洁.为何中国城市突发严重雾霾天气[J].资源与环境,2016(25):172-173.

  [3] 杨超,刘文佳.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2):68-71.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的雾霾天气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了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担忧。本文就我国城市雾霾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提出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雾霾;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03-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秋冬季节的常见现象。以北京为例,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分别为175d、172d和186d,分别占全年天数的48%、47%和51%[1]。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减少雾霾污染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所谓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我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大规模的雾霾污染天气被证明对于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传染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PM2.5这类细小颗粒会提高患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的风险[2],因雾霾天气而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被称为“北京咳”,其知名度也在与日俱增。

  目前,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对造成城市雾霾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直接原因是不利气象条件,根本原因主要是汽车尾气、能源利用、工业污染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当前的经济水平、交通状况、能源结构能因素决定了雾霾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1 雾霾产生的原因

  首先,汽车尾气排放是大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所占的排放比例已超过50%,且仍在继续增加。据权威部门报道,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22382.8万辆,2013年达到23163.0万辆,2014年达到24577.2万辆,2015年26002.5万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机动车污染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其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已日益凸显。

  其次,能源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能源消费严重依赖煤炭,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占71%左右,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目前,我国76%的发电燃料、75%的工业动力燃料、80%的居民生活燃料和60%的化工原料都来自煤炭,在煤炭带给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量之外,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等。尤其是在北方冬季取暖季节,燃煤所带来的空气质量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这也是引发秋冬季节大规模的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S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水、电、核能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此外,我国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尽管能源利用率在逐年提升,但受资金、技术、能源价格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能源利用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层次,比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但单位产品的能耗却要高出50%-100%,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低,使我国的雾霾治理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成效。

  再次,工业污染的“高强度排放”也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表示,工业是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工业排放的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90%、70%和85%,在京津冀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已超过环境容量的一倍以上[3]。工业生产中的火电行业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最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拆迁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导致市区内建筑工地日益增多,而施工扬尘也是雾霾产生的重要来源。加之,施工企业往往环保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如遇大风等不利天气,对环境空气将产生严重影响。

  此外,雾霾天气的产生还与不利气象条件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秋冬季节,逆温现象与高湿度导致大气稳定度升高,这些不利气象条件阻碍烟雾在大气中的扩散,使污染物累积的概率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更为恶化。

  2 治理雾霾的对策措施

  第一,就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而言,要建立综合防治对策,加快完善道路车辆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机动车生产、使用、淘汰的全过程环境监管。从新车环境准入、在用车环保管理、“黄标车”和“老旧车”加速淘汰,车用燃料改善及车用尿素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此外,各地还要积极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同时会同有关部门,从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清洁燃油供应等方面着手,协调推进“车、油、路”同步发展,多管齐下防治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影响。

  第二,能源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要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必须加快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高度重视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用更少的能源消费支撑更多的产出。减少燃料燃烧后排放的废气污染物,重点控制燃煤过程中的脱硫、脱硝和除尘。企业应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设备处理效率,此外,国家健全相关产业减排标准,并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具有一定规模的燃煤电厂要尽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第三,减少工业污染的“高强度排放”也是有效减少雾霾天气的重要措施。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发生雾霾突发情况,环境空气迅速达到重度污染且短期内不能消除时,很多地方政府就会对工业企业采取进行停产、限产等被动措施,取得短期的效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求政府要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方案,并且要不断提高环境准入的相关标准,在制定工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必须针对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高门槛准入或高新科技产业嫁接,或者实施无污染产业置换,不断调整相关的产业结构,及时淘汰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提高清洁能源的应用范围。尤其是针对一些石化以及铜铁冶炼、火电等耗能较大、污染物产生较多的行业来说,要合理科学的制定相关的污染排放限定值,避免因为过于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雾霾天气的治理,避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以谋求经济的发展。

  第四,在城镇化进程中,要严格落实施工扬尘的污染管理。制定有效的扬尘防治管理办法,完善法律法规标准,明确各部门应履行的职责义务,施工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明确环保责任人,确保施工场地场容、场貌干净卫生,多管齐下,真正从源头上控制。

  第五,要完善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议在原有环境空气监测网的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并要求所有国控点位全面依据新空气质量标准开展监测并对公众发布实时信息。完善环境数据发布、监测、预警功能,可以大大促进我国雾霾天气的治理。

  第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应通过各种渠道,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应对雾霾,公众应当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践行绿色出行方式。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质量的良好氛围。

  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想要彻底根治非常困难,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对于雾霾治理同样如此,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不可推卸,普通百姓也不应袖手旁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记得央视记者柴静在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曾经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的确,治理雾霾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普通人都切实行动起来,守护我们穹顶这片蓝天。

  参 考 文 献

  [1] 李慧琴.浅谈雾霾与PM2.5[J].环保知识,2016,29(2):73-76.

  [2] 孔令仪,郭阳洁.为何中国城市突发严重雾霾天气[J].资源与环境,2016(25):172-173.

  [3] 杨超,刘文佳.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2):68-71.


相关文章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1. 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 2. 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 3. 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 4. 政府行政成本 ...查看


  • 工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 工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为了增强论文的现实性和说服力,也培养同学们在调查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习惯和能力,建议同学们要把毕业论文写作和前端的社会实践统一考虑,保持连贯性. 第一部分 题目指南 以下选题仅做指南使用,学员完全 ...查看


  • 经济学系论文选题
  • 2012年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成协祥: 1.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2.当前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成因和影响 3.WTO"蓝箱政策"改革对中国农业支持的影响 4.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5.泉州市劳动 ...查看


  • 法学类论文题目
  • 法学类论文题目 人名 王炳海 教研室 公法 法学 备注 试析的法律保障 论"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 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研究 票据背书连续的法律问题探析 论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 ...查看


  •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德法同构"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顾客关系管理"理念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 ...查看


  • 水质监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水质与毕业论文选题(13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查看


  •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可能选题选题
  • 旅游管理专业2011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可以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己拟定题目. 一.饭店管理方面的选题 1.对我国(××省)饭店业竞争现状的深层思考: 2.销价竞争对饭店业的影响及策略: 3.浅谈现代饭店服务业中内部营销管理: 4.关 ...查看


  • 当前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摘要: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观念落后,农民的教育负担过重,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