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电子CAD课程教学中关于PCB设计的电子产品的几个实用性技巧分析,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改革,增加了可制造性分析,使得电子CAD课程的教与学有质的提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课程职业目标要求。
【关键词】PCB;布局;布线;可制造性
0 引言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性很强,极具实践性的新兴课程,是电气类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之一。在近年来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改革中发现,在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对电子电路CAD应用软件的熟练操作上,却忽视了对PCB板设计的一些技巧应用,特别是对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可制造性上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脱节,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如果走上生产环节,要么会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要么是不符合生产实践。那么如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与生产的联接,将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实践证明,对电子产品设计师尤其是线路板设计人员来说,即使电路原理图设计正确,可是如果印制电路板设计不当,也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产品的可制造性(工艺性)也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线路板设计不符合可制造性(工艺性)要求,将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在严重的情况中甚至会导致所设计的产品根本无法制造出来。因此,在设计印制电路板的时候,应学会掌握各种电路设计技巧,注意采用正确的设计方法。为此,我们在《电子CAD》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做了全面的创新,增加了PCB设计技巧及可制造性应用技能,充分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了技能课程的实践性。
1 PCB布局技巧
在设计中,布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布局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布线的效果,所以合理的布局是PCB设计成功的第一步。
考虑整体美观,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一是要注重内在质量,二是兼顾整体的美观,这样两者都较完美才能认为该产品是成功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如:
1)布局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布线的布通率,移动器件时注意飞线的连接,把有连线关系的器件放在一起 ,避免走线太长;
2)数字器件和模拟器件要分开,尽量远离,避免干扰;
3)去耦电容尽量靠近器件的VCC;
4)放置器件时要考虑以后的焊接,同时还有散热,不要太密集;
5)多使用软件提供的Array和Union功能,提高布局的效率。
2 PCB布线技巧
一般来讲PCB设计软件提供的手工布线功能十分强大,包括自动推挤、在线设计规则检查(DRC),自动布线由Specctra的布线引擎进行,通常这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常用的步骤是手工―自动―手工。
2.1 布线是PCB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而在整个PCB设计过程中,就属布线的设计过程技巧最细、限定最高。PCB布线有单面、双面及多层布线,方式有两种:自动及交互式布线,在自动布线之前,可预先用交互式对要求比较高的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不应相邻平行,这样可避免产生反射干扰。在必要时,可加地线进行隔离,且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因为平行比较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2.2 电源、地线的处理。即使在整个PCB板中的布线完成得都很好,但由于电源、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有时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成功率。每个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工程师都明白,为何会产生电源线与地线之间的干扰,现只对降低式抑制干扰作以表述。要在电源、地线之间加上去耦电容。尽量加宽电源及地线,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其关系为:地线>电源线>信号线。因此对电源、地线的布线要认真对待,把电源、地线所产生的噪音干扰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使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在印制板上把没被使用的地方都与地相连,作地线使用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
2.3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现在大部分的PCB不再是单一功能电路(数字或模拟电路),而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两种电路构成的。因此在布线时就需要考虑这两种电路之间互相干扰问题,特别是地线上的噪音干扰。
3 可制造性分析
现代电子电路产品的生产基本都是依靠SMT,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SMT的制造过程,这样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符合生产的要求,在这里我以一个多功能灯为例。
多功能灯组成结构分析
多功能灯的主要组成有:LED灯头、螺旋钢管灯头支臂、三防外壳、带导线充电电池(MiNMaX LICI8650)、电源插座(DC-005 2.1MM内芯)、按钮、主控板(50mm*32mm)。
在SMT生产工艺流程中,通常把SMT分为挂胶制程(波峰焊)和锡膏制程(回流焊)。它们的主要区别为:贴片前的工艺不同,前者使用贴片胶,后者使用焊锡膏。贴片后的工艺不同,前者过回流炉只起固定作用、还须过波峰焊,后者过回流炉起焊接作用。那么在设计和选择主控板的的时候除了考虑以上特点,我们就要考虑下面的几个问题:
1)拼板是否用阴阳板及各自优缺点;2)是否采用拼板及拼板的个数。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分析得出,多功能灯的主控板采用:双面锡膏回流焊接工艺。因此我们选择多功能灯的主控板元件配置图top层 和bot层将设计出对应的拼版图,最终设计拼版方案A和方案B如下图。
论证:主控板正面元件较多,而背面元件较少,照成了元件极度分布不均;元件集中的区域吸热多,散热不良,温度较高,这样容易造成主控板在进入回流焊接时板子的翘曲。方案A和方案B比较,后者较前者的合理性更好,故选择方案B。
采取此种拼版形式的原因:一是可以充分利用SMT长线的优势,以达到更高的打件效率;二是节省网板;三是此板若(下转第76页)(上接第89页)做单面板,要采用手工焊接元器件,降低了生产效率。
采用此种拼版形式的优点:
1)降低了生产成本。
2)采用阴阳板,在开始编制程序的时候就可以节省优化程序的时间。采用阴阳板,也就是将两面的程序合成一个程序来做,这样只要针对一个程序来考虑优化条件。
3)采用阴阳板,在附加工具和辅料方面也会有很大的节省(针对部分产品来说)。比如,钢网就可以少做一片,如果需要托盘的话,那么节省的物料就会更多。
4)在生产效率上面来说,可以提高产量。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换产,那么这部分时间就会多生产产品。还有就是由于阴阳板是一个贴装程序,这样在生产的时候就比两面程序,减少了一半的基板搬运时间,这部分时间又可以多生产产品。
这些PCB技巧在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及高职教材上面总是容易被忽视,可是对PCB专业人员来说却是必需掌握的。因此,在本门课程教学上,我们增加了这些PCB设计技巧及可制造性分析,达到了对课程改革的职业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比秀梅周南权.电子线路板设计项目化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王国玉.电子线路CAD基本功[M].北京:中国邮电出版社,2009.
[3]王炳艳.电子CAD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科教文汇,2011(10).
[责任编辑:陈双芹]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电子CAD课程教学中关于PCB设计的电子产品的几个实用性技巧分析,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改革,增加了可制造性分析,使得电子CAD课程的教与学有质的提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课程职业目标要求。
【关键词】PCB;布局;布线;可制造性
0 引言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性很强,极具实践性的新兴课程,是电气类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之一。在近年来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改革中发现,在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对电子电路CAD应用软件的熟练操作上,却忽视了对PCB板设计的一些技巧应用,特别是对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可制造性上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脱节,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如果走上生产环节,要么会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要么是不符合生产实践。那么如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与生产的联接,将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实践证明,对电子产品设计师尤其是线路板设计人员来说,即使电路原理图设计正确,可是如果印制电路板设计不当,也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产品的可制造性(工艺性)也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线路板设计不符合可制造性(工艺性)要求,将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在严重的情况中甚至会导致所设计的产品根本无法制造出来。因此,在设计印制电路板的时候,应学会掌握各种电路设计技巧,注意采用正确的设计方法。为此,我们在《电子CAD》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做了全面的创新,增加了PCB设计技巧及可制造性应用技能,充分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了技能课程的实践性。
1 PCB布局技巧
在设计中,布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布局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布线的效果,所以合理的布局是PCB设计成功的第一步。
考虑整体美观,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一是要注重内在质量,二是兼顾整体的美观,这样两者都较完美才能认为该产品是成功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如:
1)布局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布线的布通率,移动器件时注意飞线的连接,把有连线关系的器件放在一起 ,避免走线太长;
2)数字器件和模拟器件要分开,尽量远离,避免干扰;
3)去耦电容尽量靠近器件的VCC;
4)放置器件时要考虑以后的焊接,同时还有散热,不要太密集;
5)多使用软件提供的Array和Union功能,提高布局的效率。
2 PCB布线技巧
一般来讲PCB设计软件提供的手工布线功能十分强大,包括自动推挤、在线设计规则检查(DRC),自动布线由Specctra的布线引擎进行,通常这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常用的步骤是手工―自动―手工。
2.1 布线是PCB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而在整个PCB设计过程中,就属布线的设计过程技巧最细、限定最高。PCB布线有单面、双面及多层布线,方式有两种:自动及交互式布线,在自动布线之前,可预先用交互式对要求比较高的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不应相邻平行,这样可避免产生反射干扰。在必要时,可加地线进行隔离,且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因为平行比较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2.2 电源、地线的处理。即使在整个PCB板中的布线完成得都很好,但由于电源、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有时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成功率。每个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工程师都明白,为何会产生电源线与地线之间的干扰,现只对降低式抑制干扰作以表述。要在电源、地线之间加上去耦电容。尽量加宽电源及地线,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其关系为:地线>电源线>信号线。因此对电源、地线的布线要认真对待,把电源、地线所产生的噪音干扰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使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在印制板上把没被使用的地方都与地相连,作地线使用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
2.3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现在大部分的PCB不再是单一功能电路(数字或模拟电路),而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两种电路构成的。因此在布线时就需要考虑这两种电路之间互相干扰问题,特别是地线上的噪音干扰。
3 可制造性分析
现代电子电路产品的生产基本都是依靠SMT,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SMT的制造过程,这样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符合生产的要求,在这里我以一个多功能灯为例。
多功能灯组成结构分析
多功能灯的主要组成有:LED灯头、螺旋钢管灯头支臂、三防外壳、带导线充电电池(MiNMaX LICI8650)、电源插座(DC-005 2.1MM内芯)、按钮、主控板(50mm*32mm)。
在SMT生产工艺流程中,通常把SMT分为挂胶制程(波峰焊)和锡膏制程(回流焊)。它们的主要区别为:贴片前的工艺不同,前者使用贴片胶,后者使用焊锡膏。贴片后的工艺不同,前者过回流炉只起固定作用、还须过波峰焊,后者过回流炉起焊接作用。那么在设计和选择主控板的的时候除了考虑以上特点,我们就要考虑下面的几个问题:
1)拼板是否用阴阳板及各自优缺点;2)是否采用拼板及拼板的个数。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分析得出,多功能灯的主控板采用:双面锡膏回流焊接工艺。因此我们选择多功能灯的主控板元件配置图top层 和bot层将设计出对应的拼版图,最终设计拼版方案A和方案B如下图。
论证:主控板正面元件较多,而背面元件较少,照成了元件极度分布不均;元件集中的区域吸热多,散热不良,温度较高,这样容易造成主控板在进入回流焊接时板子的翘曲。方案A和方案B比较,后者较前者的合理性更好,故选择方案B。
采取此种拼版形式的原因:一是可以充分利用SMT长线的优势,以达到更高的打件效率;二是节省网板;三是此板若(下转第76页)(上接第89页)做单面板,要采用手工焊接元器件,降低了生产效率。
采用此种拼版形式的优点:
1)降低了生产成本。
2)采用阴阳板,在开始编制程序的时候就可以节省优化程序的时间。采用阴阳板,也就是将两面的程序合成一个程序来做,这样只要针对一个程序来考虑优化条件。
3)采用阴阳板,在附加工具和辅料方面也会有很大的节省(针对部分产品来说)。比如,钢网就可以少做一片,如果需要托盘的话,那么节省的物料就会更多。
4)在生产效率上面来说,可以提高产量。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换产,那么这部分时间就会多生产产品。还有就是由于阴阳板是一个贴装程序,这样在生产的时候就比两面程序,减少了一半的基板搬运时间,这部分时间又可以多生产产品。
这些PCB技巧在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及高职教材上面总是容易被忽视,可是对PCB专业人员来说却是必需掌握的。因此,在本门课程教学上,我们增加了这些PCB设计技巧及可制造性分析,达到了对课程改革的职业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比秀梅周南权.电子线路板设计项目化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王国玉.电子线路CAD基本功[M].北京:中国邮电出版社,2009.
[3]王炳艳.电子CAD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科教文汇,2011(10).
[责任编辑:陈双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