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河大桥水中墩承台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安康至毛坝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ME)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4、 AME7合同段施工图设计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变更后流水河大桥下行线(左幅)起始里程为K231+399.5~K231+786.5,桥长387米;上行线(右幅)起始里程为K231+398.5~K231+785.5,桥长387米。
本桥左线0#台位于R=2000m的左偏圆曲线、其余位于直线段;右线位于R=5000m的左偏圆曲线上。左右线纵面位于i=2.5%纵坡上。
桥梁上部结构为30m+(75+140+75)m +2-30m,引桥为30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主桥为(75+140+75)m预应力砼连续刚构箱梁,左右幅分离,其中水中墩2#墩处左、右幅相间约23.15米,承台边间距为24.55米。
流水河大桥左幅、右幅2#墩为水中钻孔桩、承台基础,3#墩承台有一半处于流水河边,4~6月最高洪水位为318.0米,最低水位313.37米,水深最深达5.3米。
2#、3#墩承台平面尺寸为10.6m(宽)×13.0m(长)×4m(高),体积为551.2 m3,为钢筋混凝土承台,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设计一个承台钢筋为51249kg。
三、总体施工方案
左、右幅2#墩(3#从岸边往水中填筑加宽平台)采用水中筑岛建筑施工平台,在平台上施工钻孔桩及承台的施工方案,从右幅K231+486约50米处填筑施工便道与水中2#墩施工平台相连。根据库区水电部门提供的水文资料,4~6月库区水位在318.0m以下,故设计填筑平台顶高程为322.0m,考虑到施工安全需要,平台尺寸设计为:28.0m×65.5m,左、右幅承台施工平台连成一体。施工便道路面宽6.0m,边坡为1:1,平台边坡为1:1,平台填高平均按9.3m计算,平台及施工便道共需填筑约20000m3,采用李家包大桥与流水河大桥间路基碎石土或块石土夯填。边坡用彩条布覆盖防护,坡脚抛填编制袋(内装土夹石)1米高防护。
四、承台施工工艺
1、承台基坑开挖及基坑封底
钻孔桩施工完后,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坑,开挖深度约7.8m,开挖边坡坡率为1:0.75m,基坑开口尺寸为25.7m×23.3m,开挖土方暂弃至便道外侧及平台外侧以加固、加宽便道及承台,不致影响左幅钻孔桩施工。基坑开挖到位后人工清底整平,在四角挖集水坑集中抽水排水,用风镐破除桩头,清理完后用C10砼进行铺底,厚度5cm。人员上、下基坑采用竹梯,一个承台安排4幅竹梯。
2、桩基检测及承台尺寸放样
桩头破除、清理干净后,进行超声波检测及桩位复测,精确测量出承台尺寸线。
3、承台钢筋钢筋绑扎及冷却管安装
承台钢筋预先在岸上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长钢筋采用对焊或双面搭接焊接长,待孔桩
检测合格后,即开始绑扎承台钢筋。绑扎钢筋时根据设计图尺寸要求在铺底砼面上用红油漆画出N1、N2、N3、N4钢筋间距,按从下往上、从里往外顺序进行。承台钢筋现场绑扎时应结合设计冷却管安设要求安装冷却管。
根据施工设计图,冷却管分为C1、C2、C3、C4四层埋设,先安设C4、C3,再安设C2、C1管。冷却管由φ32mm的标准铸铁水管加工制作,管与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与之配套的接头。冷却管在埋设及浇筑砼过程中,应防止堵塞和漏水,使用完后应灌浆封孔,出露部份应割除。
承台钢筋及冷却管安装完后,进行墩位尺寸放样,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墩身钢筋的预埋、承台顶面观测桩点的埋设(5根长10cmφ10钢筋,顶部磨圆)。
2#墩右幅须进行塔吊基础钢筋砼悬壁施工(见附图)及塔吊基础预埋件埋设。
3、承台模板安装
承台结构尺寸为10.6m(纵桥向)×13.0m(横桥向)×4.0m(高),采用墩身大块钢模改装、拼装(四层共4.5m高)。横桥向(一侧):4块3.0m(水平向)×2.25m(竖向)+1块3.0m(水平向)×2.25m(竖向)组成13.0m;纵桥向(一侧):4块3.0m(水平向)×2.25m(竖向)组成10.6m(尺寸两端各宽0.7m)。
钢模加固用[8槽钢作竖肋,横桥向设12道,间距1.0m、纵桥向设10道,间距1.0m;用双肢[10槽钢作横肋(背靠背用钢筋连结,中间穿φ18拉杆),设4道,上下间距1.0m。水平向每2m、竖向每1m设一道拉筋(φ18拉筋接长采用双面焊,焊缝长20cm),同时用φ18钢筋将模板与将孔桩钢筋斜拉锚固。纵桥向拉筋每根长约10.8m、共需24根;横桥向拉筋每根长约13.72m、共需20根。砼浇灌过程中应派专人时刻检查模板受力情况,随时进行支撑加固,防止跑模。
4、承台砼浇筑
每个承台C30混凝土共551.2 m3,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用一台60m3/h及一台20m3/h搅拌机同时供应,用四台6m3输送车运输至承台边,用承台近处用2个梭槽输送砼至模内,远处用吊车配料斗吊送砼入模。砼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插入式振捣器捣固,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间距为40cm,浇筑第二层砼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10cm,不允许出现漏振及过振现象,要避免振动棒碰撞钢筋、模板,砼浇注过程,需随时检查模板变形情况,对超过允许变形,须及时纠正后再继续浇筑。
砼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以减少砼的水化热。
在浇筑承台砼时即给冷却管通水,连续通水15天,将出水口水温控制在40℃。
承台砼浇筑完后应及时进行顶部覆盖、四周蓄水养护。
5、观测点埋设检查
承台砼施工完后应根据施工图中监测点埋设要求,进行仔细检查,防止漏设。
五、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
1、大体积承台砼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好冷却钢管,在灌注承台砼时应不断循环冷水,吸收砼中的热量;冷却水和砼温度差不宜太大,应合理使用,冷却管通水应持续至砼浇却完后15天;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如大坝水泥、粉煤灰水泥、矿碴水泥;
3、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粉煤灰或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
4、分两层浇筑,加快砼散热速度,
5、严格控制粗细骨料含泥量,石子含泥量〈1%,砂含泥量〈2%。
六、安全保证措施
1、水上施工作业要求统一穿黄色救生衣,高空作业要求系好安全绳、戴好安全帽。
2、驳船、塔吊、汽车吊等特种设备要求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操作。施工作业时,要求驳船抛锚停靠平稳后主可进行,严禁超载及在行驶中作业。
3、水上作业50米范围以外设立警示牌,由专人指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组织过往船只通行作业区。
4、承台基坑内施工时,应有专人仔细观察基坑壁的渗水及受力状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下人进行施工。
5、人员上下基坑采用木梯,一个基坑须准备4个木梯。
6、项目部须安排专人与当地气象部及库区管理部门加强联系,一天24小时关注当地天气的变化及水位变化情况;施工现场须有专人仔细观察基坑内外水位情况的变化、基坑壁有无渗水情况。
7、水下作业要求穿绝缘长靴胶鞋、戴手套;所有用电设备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要求一闸一漏,有保护接零或接地装置,要求有专业电工时刻检查。
8、现场须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9、所有进入作业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服从指挥。
10、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保护措施。
流水河大桥水中墩承台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安康至毛坝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ME)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4、 AME7合同段施工图设计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变更后流水河大桥下行线(左幅)起始里程为K231+399.5~K231+786.5,桥长387米;上行线(右幅)起始里程为K231+398.5~K231+785.5,桥长387米。
本桥左线0#台位于R=2000m的左偏圆曲线、其余位于直线段;右线位于R=5000m的左偏圆曲线上。左右线纵面位于i=2.5%纵坡上。
桥梁上部结构为30m+(75+140+75)m +2-30m,引桥为30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主桥为(75+140+75)m预应力砼连续刚构箱梁,左右幅分离,其中水中墩2#墩处左、右幅相间约23.15米,承台边间距为24.55米。
流水河大桥左幅、右幅2#墩为水中钻孔桩、承台基础,3#墩承台有一半处于流水河边,4~6月最高洪水位为318.0米,最低水位313.37米,水深最深达5.3米。
2#、3#墩承台平面尺寸为10.6m(宽)×13.0m(长)×4m(高),体积为551.2 m3,为钢筋混凝土承台,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设计一个承台钢筋为51249kg。
三、总体施工方案
左、右幅2#墩(3#从岸边往水中填筑加宽平台)采用水中筑岛建筑施工平台,在平台上施工钻孔桩及承台的施工方案,从右幅K231+486约50米处填筑施工便道与水中2#墩施工平台相连。根据库区水电部门提供的水文资料,4~6月库区水位在318.0m以下,故设计填筑平台顶高程为322.0m,考虑到施工安全需要,平台尺寸设计为:28.0m×65.5m,左、右幅承台施工平台连成一体。施工便道路面宽6.0m,边坡为1:1,平台边坡为1:1,平台填高平均按9.3m计算,平台及施工便道共需填筑约20000m3,采用李家包大桥与流水河大桥间路基碎石土或块石土夯填。边坡用彩条布覆盖防护,坡脚抛填编制袋(内装土夹石)1米高防护。
四、承台施工工艺
1、承台基坑开挖及基坑封底
钻孔桩施工完后,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坑,开挖深度约7.8m,开挖边坡坡率为1:0.75m,基坑开口尺寸为25.7m×23.3m,开挖土方暂弃至便道外侧及平台外侧以加固、加宽便道及承台,不致影响左幅钻孔桩施工。基坑开挖到位后人工清底整平,在四角挖集水坑集中抽水排水,用风镐破除桩头,清理完后用C10砼进行铺底,厚度5cm。人员上、下基坑采用竹梯,一个承台安排4幅竹梯。
2、桩基检测及承台尺寸放样
桩头破除、清理干净后,进行超声波检测及桩位复测,精确测量出承台尺寸线。
3、承台钢筋钢筋绑扎及冷却管安装
承台钢筋预先在岸上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长钢筋采用对焊或双面搭接焊接长,待孔桩
检测合格后,即开始绑扎承台钢筋。绑扎钢筋时根据设计图尺寸要求在铺底砼面上用红油漆画出N1、N2、N3、N4钢筋间距,按从下往上、从里往外顺序进行。承台钢筋现场绑扎时应结合设计冷却管安设要求安装冷却管。
根据施工设计图,冷却管分为C1、C2、C3、C4四层埋设,先安设C4、C3,再安设C2、C1管。冷却管由φ32mm的标准铸铁水管加工制作,管与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与之配套的接头。冷却管在埋设及浇筑砼过程中,应防止堵塞和漏水,使用完后应灌浆封孔,出露部份应割除。
承台钢筋及冷却管安装完后,进行墩位尺寸放样,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墩身钢筋的预埋、承台顶面观测桩点的埋设(5根长10cmφ10钢筋,顶部磨圆)。
2#墩右幅须进行塔吊基础钢筋砼悬壁施工(见附图)及塔吊基础预埋件埋设。
3、承台模板安装
承台结构尺寸为10.6m(纵桥向)×13.0m(横桥向)×4.0m(高),采用墩身大块钢模改装、拼装(四层共4.5m高)。横桥向(一侧):4块3.0m(水平向)×2.25m(竖向)+1块3.0m(水平向)×2.25m(竖向)组成13.0m;纵桥向(一侧):4块3.0m(水平向)×2.25m(竖向)组成10.6m(尺寸两端各宽0.7m)。
钢模加固用[8槽钢作竖肋,横桥向设12道,间距1.0m、纵桥向设10道,间距1.0m;用双肢[10槽钢作横肋(背靠背用钢筋连结,中间穿φ18拉杆),设4道,上下间距1.0m。水平向每2m、竖向每1m设一道拉筋(φ18拉筋接长采用双面焊,焊缝长20cm),同时用φ18钢筋将模板与将孔桩钢筋斜拉锚固。纵桥向拉筋每根长约10.8m、共需24根;横桥向拉筋每根长约13.72m、共需20根。砼浇灌过程中应派专人时刻检查模板受力情况,随时进行支撑加固,防止跑模。
4、承台砼浇筑
每个承台C30混凝土共551.2 m3,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用一台60m3/h及一台20m3/h搅拌机同时供应,用四台6m3输送车运输至承台边,用承台近处用2个梭槽输送砼至模内,远处用吊车配料斗吊送砼入模。砼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插入式振捣器捣固,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间距为40cm,浇筑第二层砼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10cm,不允许出现漏振及过振现象,要避免振动棒碰撞钢筋、模板,砼浇注过程,需随时检查模板变形情况,对超过允许变形,须及时纠正后再继续浇筑。
砼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以减少砼的水化热。
在浇筑承台砼时即给冷却管通水,连续通水15天,将出水口水温控制在40℃。
承台砼浇筑完后应及时进行顶部覆盖、四周蓄水养护。
5、观测点埋设检查
承台砼施工完后应根据施工图中监测点埋设要求,进行仔细检查,防止漏设。
五、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
1、大体积承台砼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好冷却钢管,在灌注承台砼时应不断循环冷水,吸收砼中的热量;冷却水和砼温度差不宜太大,应合理使用,冷却管通水应持续至砼浇却完后15天;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如大坝水泥、粉煤灰水泥、矿碴水泥;
3、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粉煤灰或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
4、分两层浇筑,加快砼散热速度,
5、严格控制粗细骨料含泥量,石子含泥量〈1%,砂含泥量〈2%。
六、安全保证措施
1、水上施工作业要求统一穿黄色救生衣,高空作业要求系好安全绳、戴好安全帽。
2、驳船、塔吊、汽车吊等特种设备要求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操作。施工作业时,要求驳船抛锚停靠平稳后主可进行,严禁超载及在行驶中作业。
3、水上作业50米范围以外设立警示牌,由专人指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组织过往船只通行作业区。
4、承台基坑内施工时,应有专人仔细观察基坑壁的渗水及受力状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下人进行施工。
5、人员上下基坑采用木梯,一个基坑须准备4个木梯。
6、项目部须安排专人与当地气象部及库区管理部门加强联系,一天24小时关注当地天气的变化及水位变化情况;施工现场须有专人仔细观察基坑内外水位情况的变化、基坑壁有无渗水情况。
7、水下作业要求穿绝缘长靴胶鞋、戴手套;所有用电设备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要求一闸一漏,有保护接零或接地装置,要求有专业电工时刻检查。
8、现场须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9、所有进入作业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服从指挥。
10、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