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后反思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二、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课时目标:

1、理解童话故事内容,能抓住关键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客观正确的评价他人,注意语言得体。

3、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读读下面的词语:

黄灿灿的麦子 饱满的麦粒 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 保存起来 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 点点头 兴奋地说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三袋麦子是土地爷爷送给谁的呢?

3、指名回答,板书:小猪 小牛 小猴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过渡:这口袋麦子在小动物们的眼中分别是怎么样的?他们看了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交流想法:

在小猪眼里这是怎样的麦子呢?(根据回答板书:黄灿灿的)开心地嚷道:得到麦子后非常开心。

谁能通过朗读把小猪收到麦子后的心情读好呢?朗读这句话。

做法:

迫不及待:理解“等不及了”。你们什么时候也迫不及待呢?

各种各样:感受到小猪的能干。(可以联系实际理解会做哪些面食呢?) 感情朗读。(指导朗读,抓住开心地喊道,和后面的两个叹号读出小主的开心。)

(2)第三自然段:

想法:

抓住“饱满”、“看了又看”、“多好”等词语感受小牛得到麦子后的高兴心情。结合朗读。

做法: 抓住“晒晒太阳”、“透透风”等词语来体会小牛的能干。结合朗读。

(3)第四自然段:

当学生说到“在小猴眼中是上等的麦种”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怎样的麦子才是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

6 小猪没有瞧出来,小牛虽然勤劳也没有瞧出这是上等的麦种,小猴看出了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什么呢?(比小猪小牛看得仔细;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4、指导朗读2~4:虽然小动物们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小猪把他——(做成食品),小牛——(保存起来),小猴——(全种下地),但他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他们的这种好心情。(分组读)

(二)学习课文第五~九自然段。

过渡:一年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去看一看。自由读读第六~九自然段,边读边想: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小牛小猴家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1、学生自由朗读第六~九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

(1)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哈哈大笑。

为什么:

看到:小猪不由地舔了舔舌头,憨厚可爱的样子。

理解:憨厚可爱。可以做一做“舔舌头”的动作体会感受。

听到:从中体会到什么?(小猪很有礼貌)

你是土地爷爷,除了哈哈大笑,你还会说些什么?

相机指导朗读。

(2)小牛家:点点头。

为什么:

抓住“至今”、“还没吃完”、“仍有”等词语体会小牛的节俭。朗读。 教师可相机演一演土地爷爷问小牛:“麦子发霉了吧?虫蛀了吧?” 加深学生的体会。

(3)小猴家:夸奖小猴聪明能干。

土地爷爷为什么夸小猴聪明能干?

抓住 “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指导生朗读出惊奇的语气。“抚摸”、“兴奋”等词语体会土地爷爷的惊喜和对小猴聪明能干的热情赞美。朗读。

3、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学生交流。

4、小猪的憨厚、可爱,小牛的勤劳、节俭,小猴的聪明、能干,都是值得我们喜欢的,他们各有各的个性。

5、指导分角色朗读。

练习、朗读表演。

三、总结课文。

1、师小朋友,文中的小猴不是让土地爷爷把麦子带一些回家吗?土地爷爷还真拿了些呢!(点击幻灯)快过年时,土地爷爷又上路了,他准备把这些麦子

作为节日礼物再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呢!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变得更聪明了!你打算怎么处理这袋麦子呢?

生自由交流。

2、学生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3、这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开始,大家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是个出色的点心师(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师总结:大家也和三个小动物一样,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理由。做事有自己的思想,有长远的打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明白的道理。

四、延伸:中秋节要到了,时光老人送给我们每人一份节日的礼物,你应该怎样处理呢?生交流。

五:作业: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

三袋麦子

小猪 做成食品 憨厚可爱

小牛 保存起来 勤劳节俭

小猴 全种下地 聪明能干

《三袋麦子》反思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课文情节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对于三年级孩子,他们刚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学习,怎样把握好这个年段教学特点,帮助孩子们顺利过度,

怎样带领孩子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三个人物的特点,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几点感受。

一.扣关键词句,体人物形象。

中年级教学应该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正是在遵循这个年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多种读的方式。并且让学生紧扣关键的词句,体悟人物的形象。如“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教学时就紧扣一个“迫不及待”引导学生体会小猪的贪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什么时候,也迫不及待了。生说“铃声响,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教室。”还有的说“下雨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语言只有在运用中才会真正地理解,它才会变的鲜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猪的贪吃。我设计了问题“你们知道小猪做了哪些面食吗?”有的学生说“面条。”还有的学生说“饺子。”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走进了小猪的生活。生理解了关键的词句,练习朗读就是水到渠成了,特别是小猪的话孩子更是读的很有意思。小牛的教学,比小猪要难一点。因为描述小牛的句子很长,如“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好一头细心、耐心而又节俭的老牛。教学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到位的。读小牛一段可能显得有点沉,但这正是学生读书的真

实情况,这一段句子长且拗口,所以我在这一段用了指名读,范读以及比赛读多种方式,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读书,同时渗透了朗读的一些技巧,比如长句子的断句处理,比如边读边想象,比如用体态语言辅助朗读,这些方法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是拿来指导就能生效的方法。小猴的读主要放在课文后半部分,在这个环节老师和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合作者,是平等的对话,在老师的帮助激励下,学生对小猴的理解已经到位,知道了小猴的“聪明、能干。”需要的只是教师的引领和促进,所以这里采用教师引读的方式,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彰显个性。

二.尊重个性,宏扬“主导价值观”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与生俱来就不完全相同,他们个个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体。教学必须尊重、适应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在互动交流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外显交流,让学生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思想的启迪,提高认识水平,完善自我价值取向。比如在教学小猪的教学片段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说说你的感受。”有的孩子说了“小猪真贪吃。”我笑着应答“的确有点贪吃。”还有的孩子说了“小猪很能干。它会做许多美食。”孩子的理解是独特的。在说小猴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说,小猴“聪明、能干。”还有的孩子说“小猴如果能做点面食吃吃就更好了。”的确,

大过年的,把所有的麦子都种下了地,的确也有点太委屈了自己。对于孩子的感受,我只是简单的应答,因为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但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我说“我很喜欢小猪和小牛,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小猴,因为它做事有长远的打算。”孩子的年龄小,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正面地引导。学生的丰富体验说明他们达到了“披文入情,情动辞发,文我合一”理想状态。

三.抓“灵感”,适度引申文本

在教学的最后,我原来的设计是 “中秋节快要到了,土地爷爷把小猴送给他的几袋麦子想作为礼物送给我们三(4)班的同学,如果你收到礼物会怎样处理呢?”但后来读了一篇文章“时光老人的礼物。”我想,为何不设计成时光老人的礼物呢?这样对孩子有更多的积极意义。可以让孩子明白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实践证明,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好。连最调皮的小男生,都说自己要好好地读书。我说“20年后,当时光老人来访问你的时候,你一定是位非常优秀的青年了。”精彩的回答,巧妙的点评。孩子在鼓励中美滋地坐下。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二、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课时目标:

1、理解童话故事内容,能抓住关键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客观正确的评价他人,注意语言得体。

3、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读读下面的词语:

黄灿灿的麦子 饱满的麦粒 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 保存起来 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 点点头 兴奋地说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三袋麦子是土地爷爷送给谁的呢?

3、指名回答,板书:小猪 小牛 小猴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过渡:这口袋麦子在小动物们的眼中分别是怎么样的?他们看了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交流想法:

在小猪眼里这是怎样的麦子呢?(根据回答板书:黄灿灿的)开心地嚷道:得到麦子后非常开心。

谁能通过朗读把小猪收到麦子后的心情读好呢?朗读这句话。

做法:

迫不及待:理解“等不及了”。你们什么时候也迫不及待呢?

各种各样:感受到小猪的能干。(可以联系实际理解会做哪些面食呢?) 感情朗读。(指导朗读,抓住开心地喊道,和后面的两个叹号读出小主的开心。)

(2)第三自然段:

想法:

抓住“饱满”、“看了又看”、“多好”等词语感受小牛得到麦子后的高兴心情。结合朗读。

做法: 抓住“晒晒太阳”、“透透风”等词语来体会小牛的能干。结合朗读。

(3)第四自然段:

当学生说到“在小猴眼中是上等的麦种”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怎样的麦子才是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

6 小猪没有瞧出来,小牛虽然勤劳也没有瞧出这是上等的麦种,小猴看出了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什么呢?(比小猪小牛看得仔细;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4、指导朗读2~4:虽然小动物们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小猪把他——(做成食品),小牛——(保存起来),小猴——(全种下地),但他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他们的这种好心情。(分组读)

(二)学习课文第五~九自然段。

过渡:一年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去看一看。自由读读第六~九自然段,边读边想: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小牛小猴家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1、学生自由朗读第六~九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

(1)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哈哈大笑。

为什么:

看到:小猪不由地舔了舔舌头,憨厚可爱的样子。

理解:憨厚可爱。可以做一做“舔舌头”的动作体会感受。

听到:从中体会到什么?(小猪很有礼貌)

你是土地爷爷,除了哈哈大笑,你还会说些什么?

相机指导朗读。

(2)小牛家:点点头。

为什么:

抓住“至今”、“还没吃完”、“仍有”等词语体会小牛的节俭。朗读。 教师可相机演一演土地爷爷问小牛:“麦子发霉了吧?虫蛀了吧?” 加深学生的体会。

(3)小猴家:夸奖小猴聪明能干。

土地爷爷为什么夸小猴聪明能干?

抓住 “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指导生朗读出惊奇的语气。“抚摸”、“兴奋”等词语体会土地爷爷的惊喜和对小猴聪明能干的热情赞美。朗读。

3、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学生交流。

4、小猪的憨厚、可爱,小牛的勤劳、节俭,小猴的聪明、能干,都是值得我们喜欢的,他们各有各的个性。

5、指导分角色朗读。

练习、朗读表演。

三、总结课文。

1、师小朋友,文中的小猴不是让土地爷爷把麦子带一些回家吗?土地爷爷还真拿了些呢!(点击幻灯)快过年时,土地爷爷又上路了,他准备把这些麦子

作为节日礼物再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呢!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变得更聪明了!你打算怎么处理这袋麦子呢?

生自由交流。

2、学生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3、这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开始,大家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是个出色的点心师(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师总结:大家也和三个小动物一样,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理由。做事有自己的思想,有长远的打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明白的道理。

四、延伸:中秋节要到了,时光老人送给我们每人一份节日的礼物,你应该怎样处理呢?生交流。

五:作业: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

三袋麦子

小猪 做成食品 憨厚可爱

小牛 保存起来 勤劳节俭

小猴 全种下地 聪明能干

《三袋麦子》反思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课文情节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对于三年级孩子,他们刚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学习,怎样把握好这个年段教学特点,帮助孩子们顺利过度,

怎样带领孩子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三个人物的特点,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几点感受。

一.扣关键词句,体人物形象。

中年级教学应该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正是在遵循这个年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多种读的方式。并且让学生紧扣关键的词句,体悟人物的形象。如“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教学时就紧扣一个“迫不及待”引导学生体会小猪的贪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什么时候,也迫不及待了。生说“铃声响,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教室。”还有的说“下雨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语言只有在运用中才会真正地理解,它才会变的鲜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猪的贪吃。我设计了问题“你们知道小猪做了哪些面食吗?”有的学生说“面条。”还有的学生说“饺子。”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走进了小猪的生活。生理解了关键的词句,练习朗读就是水到渠成了,特别是小猪的话孩子更是读的很有意思。小牛的教学,比小猪要难一点。因为描述小牛的句子很长,如“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好一头细心、耐心而又节俭的老牛。教学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到位的。读小牛一段可能显得有点沉,但这正是学生读书的真

实情况,这一段句子长且拗口,所以我在这一段用了指名读,范读以及比赛读多种方式,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读书,同时渗透了朗读的一些技巧,比如长句子的断句处理,比如边读边想象,比如用体态语言辅助朗读,这些方法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是拿来指导就能生效的方法。小猴的读主要放在课文后半部分,在这个环节老师和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合作者,是平等的对话,在老师的帮助激励下,学生对小猴的理解已经到位,知道了小猴的“聪明、能干。”需要的只是教师的引领和促进,所以这里采用教师引读的方式,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彰显个性。

二.尊重个性,宏扬“主导价值观”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与生俱来就不完全相同,他们个个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体。教学必须尊重、适应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在互动交流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外显交流,让学生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思想的启迪,提高认识水平,完善自我价值取向。比如在教学小猪的教学片段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说说你的感受。”有的孩子说了“小猪真贪吃。”我笑着应答“的确有点贪吃。”还有的孩子说了“小猪很能干。它会做许多美食。”孩子的理解是独特的。在说小猴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说,小猴“聪明、能干。”还有的孩子说“小猴如果能做点面食吃吃就更好了。”的确,

大过年的,把所有的麦子都种下了地,的确也有点太委屈了自己。对于孩子的感受,我只是简单的应答,因为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但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我说“我很喜欢小猪和小牛,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小猴,因为它做事有长远的打算。”孩子的年龄小,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正面地引导。学生的丰富体验说明他们达到了“披文入情,情动辞发,文我合一”理想状态。

三.抓“灵感”,适度引申文本

在教学的最后,我原来的设计是 “中秋节快要到了,土地爷爷把小猴送给他的几袋麦子想作为礼物送给我们三(4)班的同学,如果你收到礼物会怎样处理呢?”但后来读了一篇文章“时光老人的礼物。”我想,为何不设计成时光老人的礼物呢?这样对孩子有更多的积极意义。可以让孩子明白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实践证明,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好。连最调皮的小男生,都说自己要好好地读书。我说“20年后,当时光老人来访问你的时候,你一定是位非常优秀的青年了。”精彩的回答,巧妙的点评。孩子在鼓励中美滋地坐下。


相关文章

  • 1教材分析 三袋麦子
  • 教材分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快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同样是一袋 ...查看


  • 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记录
  • 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记录 ------教学设计大赛 营城子镇中心小学校 2015.09.30 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记录 ------教学设计大赛 活动时间:2015.09.30 活动地点:一年一班 活动内容:教学设计大赛 活动过程: 一 ...查看


  • [汗水浇开幸福花]教学反思
  • <汗水浇开幸福花>教学反思 <汗水浇开幸福花>教学反思 讲课时,我完成了预设内容.课堂上后半节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赵对我说,讲得不错,采访刘老师,刘老师带动起了学生,学生又带动了我.我感觉一开始是为讲而讲,后来师 ...查看


  • 歌曲[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及反思
  • 课题:歌曲 <军民大生产>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军民大生产>九年义务教材人音版七年级第五单元,劳动的歌中的歌曲.歌曲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三袋麦子>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福建邵武卫闽小学 高秀琴 一. 教材分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 ...查看


  •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能讲 ...查看


  •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案
  •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王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情感目标: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查看


  • 09.[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9.<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 ...查看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三袋麦子>是一个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在教学中,如何既尊重学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