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评述_李秀珍

2013年第2期

第40卷总第272期外国教育研究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No.2,2013Vol.40GeneralNo.272

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评述

李秀珍,马万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建立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可以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起到引领作用。2009年,韩国教育开发院研究制定了一套旨在对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进行测量的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目标战略、组织与预算、基础设施、教学、人员构成以及科研等核心项目,在权重分配方面兼顾了教学型和科研型两类学校。考察分析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与内容,对促进高等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与质量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69(2013)02-0098-08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渐成为高等院校用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一些国家通过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对大学层面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及质量进行指导和评估。韩国教育开发院(Kore-anEducationalDevelopmentInstitute,简称KEDI)是1972年成立的韩国政府资助的规模最大的教育研究机构,其职能包括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统计、国际合作和教育评估等,在韩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源、智囊团”的角色。[1]2008年,KEDI受韩国教育部的授权开始研究制定国际化指标体系。作为韩国国内最具权威的教育机构制定的国际化指标,其汇集了该领域最权威的专家,经费投入较多,研究时间长,并多次召开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国际合作部管理人员、国际化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等参与的专题会议,通过反复论证而形成。该指标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指标体系,更注重寻找和解决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在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且充分兼顾教学型和科研型两类学校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性。KEDI指标体系在随后的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首都高校国际化现状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ADA09032)。

[作者简介]李秀珍(1977-),女,韩国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马万华(1956-),女,辽宁丹东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98-

2013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第40卷总第272期韩国作为与中国教育文化交流密切的邻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同样面临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等问题,考察分析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与内容,对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质量,以及建立适合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制定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韩国将教育国际化定为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开始在各个层面鼓励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学生与教师的跨国交流、设置国际化课程、开展海外分校建设、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开展学分认证制等措施。在之后的一段时期,韩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规模和数量上确有较大的发展,而韩国的学术界则认为政府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量的发展而忽略了质的提升,这种发展方式缺少了系统的保障而不利于应对国家所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高等院校的国际竞争力和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要求。[2]鉴于社会各界的呼吁,韩国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国际化指标来引导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确保高校的国际化质量。[3]2005年《经合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指导方案的发布,对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政策指导,在随后的2006~2007年间,韩国相继出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促进计划》等政策,逐渐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及评价正式提上了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4]在此背景下,2007年韩国教育部委托韩国教育开发院着手研究制

[5]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并对全国高校国际化的现状进行评估考察。

二、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制定的过程

KEDI国际化指标体系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原则,经过文献调研、指标初稿建设、适用性分析三个阶段而最终形成。

(一)文献阶段

国际化概念是国际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而当时高等教育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争论刚开始不久,学术界对此概念尚未达成一致。如果在大学成员之间对国际化的概念没有形成共同认识的情况下就开展国际化评价工作,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因此,KEDI认为在指标制定之前先在理论层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统一认识,得出明确一致的国际化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KEDI首先考察了目前在国内外引用较多的国际化概念。其一是奈特(Knight)的概念。奈特认为世界化是指技术、知识、财政或者人力资源、价值与想法等跨国流动的现象,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为了应对世界化现象而提出的战略。其二参考了韩国的李兵植等学者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大学的国际化可以理解为“提高质量与国

-99-

No.2,2013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Vol.40GeneralNo.272际化要素的整合”两个观点。KEDI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拟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领域、项目、详细指标等,为此还专门考察了国内外的指标体系,同时分析了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案例。例如,奈特的国际化指标、OECD的《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ProgramonInstitutionalManagementinHigherEducation)中关于国际化品质的评价标准程序、美国教育委员会(ACE)的国际化指标、大阪大学的国际化指标等。根据佩奇(Paige)2005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10个范畴,KEDI将上述的国际化理论模型和指标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归纳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中共同涵盖的主要项目内容,如战略及规划、支援及基本设施、课程、学生及教师的交流活动、科研等。接着,KEDI再从制度及机构、财政体系等国家层面分析对比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国际化政策,以了解国家主导的国际化实施战略的促进过程。基于基础文献的分析与研究,KEDI初步形成了符合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际的指标体系框架。

(二)初稿编写阶段

KEDI将国际化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定为可行性、概括性、简洁性、功能性等,并在此原则基础上组织一系列由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国际交流部门等专家参与的研讨会,讨论参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与指标内容,通过比较不同指标案例,抽取共同的领域、项目和指标内容,形成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初稿,包括目标及规划、国际化部门的组织构成、预算安排与执行、保障体制及基本设施、课程、人员构成的国际化,以及科研教学活动的国际化等7个领域。初稿的项目内容在适用性检验过程中有所改变(具体项目和内容参见表1)。

(三)适用性分析阶段

在本阶段,KEDI组织专家和管理人员对指标领域的有效性、指标内容与数量的适合性、指标的定义与标准等项目进行检验分析。然后,在充分搜集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全国201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对“行政人员的海外培训现状”、“建立海外分校”、“引进海外研究所”等项目的评价较低,而对“树立国际化战略与否”、“给国际学生提供住宿保障”,以及“提供文化适应项目与否及国际学生参与情况”等项目的评价较高。评价较高的项目在最终版的体系中得以保留,而评价较低的项目则被删除。通过各种数据的最终整合,逐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的项目和相关定义,得出了指数计算的具体方法,合理分配出各项指标的权重,从而最终形成了国际化指标的最终稿。

三、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内容

KEDI指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进行评价:1)在高校层面是否树立了国际化的目标与发展战略;2)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高校的使命、特征是否一致;3)高校的发展战略是否与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保持连贯性。指标体系的内容主要从指标项目、测评等级和权重分配上体现出来。

-100-

2013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第40卷总第272期

表1韩国教育开发院(2008)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

评估领域评估项目指标权重(%)

教学型科研型

1.1制定策在高校层面是否树立了国际化的目标与发展战略,并且此内容与

1.目标、略的有效性

战略及实

施计划高校的使命、特征即政策方向是否符合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且是否与国际化战略目标是否有机地联系

是否具备了实施具体方案的财政计划

是否存在实行国际化的相关组织,以及它的任务分工是否合理

为达到国际化的目标,是否具备和准备了充足的优秀人力资源

是否进行了与实行计划相符合的预算规划55441.2实施计划的系统性2.1组织2.组织与

预算10584

2.2预算国际化分配的预算与国际化项目之间的预算在学校整体预算合

适的比例是否合理

3.1信息体在网站上是否有留学生入学、生活与就业的内容,并定期更新

系学校是否为国内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国际化有关项目的信息

住宿保障:给外国人员的宿舍分配率1516313

3.基础设3.2保障体韩国语保障

施系学习保障

其他适应及生活保障

3.3网络合作学校的利用比率

国际交流网络的利用率

用外语进行的讲座比率515410

4.1教学课关于外语学习能力有关的讲座比率

程国际化有关讲座

韩国学讲座比率4.教学4.2合作双双学位获得者比率

学位项目共同学位获得者比率海外实习参与学生比率

外国学生比率(本科生/研究生)1034.3非正规学习项目4162135.人员的

构成与交

流5.1学生5.2教师

6.1科研成

果发表参与交换项目的国内学生比率外国学生国籍的多样性外国教师的比率教师在SCI发表的论文平均数海外论文被引用数量

教师平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及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的数量

国际合作科研成果数量

海外申请的研究数与研究经费

教师交流情况5-4206.科研6.2科研交流

合计8100100

资料来源:崔正允,金美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及指数开发研究[R].韩国教育开发院,2008.

-101-

No.2,2013

(一)指标项目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Vol.40GeneralNo.272

KEDI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将指标项目最终确定为“目标及规划、组织构成与预算、基础设施与保障、教学与教育课程、人员构成与国际化交流,以及教育科研活动”6个评估领域,共包括14个评估项目和32个指标。与初稿的7个评估领域共18个评估项目和44个指标相比略有缩减。变化之一主要是将初稿评估领域中单独列出的组织和预算结合为一个领域。从终稿的6个评估领域来看,基本涵盖了上述指标案例中的共同因素。

(二)测评等级

KEDI针对14个评估项目分别制定了评估标准,并针对各项指标内容制定评估内容和评分方法,根据评价内容的特性采用五点分数或百分比的评分法进行测评。例如,在评估领域中“目标、战略及实施计划”和“组织与预算”等项目主要采用A至E的五点评分方法。根据高校对该项目评价内容的符合程度分别赋予A-E的5个分数级,A是最高水平,E是最低水平,对国际化有关课程、海外学位获得者、人员交流、科研发表成果等项目则采用比率评分法。

(三)权重分配

该指标体系的一大亮点是充分考虑到不同大学的办学规模和层次,尊重各类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特点,在权重设置上分为中小规模/教学型大学和大规模/科研型大学两个类别。在这两类权重之间差异较大的是科研和教学部分。例如,科研成果与科研交流项目在教学型大学的权重设置均为0%,而该指标在研究型大学占的权重则分别为20%和8%,是整个指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而共同学位项目的权重在教学型大学所占的比重几乎达到研究型大学的三倍以上。两类权重都共同重视国际化质量保障体系、学生交流以及国际化课程等,在教学型大学对此指标的权重依次设定为16%、16%和15%,而在研究型大学对此指标的权重则依次设定为13%、13%和10%。该指标的其他项目如目标战略、组织及预算、保障体系以及人员交流等在两类学校的权重差异不大。

四、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特征与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是指标制定得以完成的主要保障

国际化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如果脱离了政府的指导和支持而单纯依靠民间教育机构是很难实现的。韩国教育部对韩国教育开发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建设项目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以及累计2000万韩元的财政支持,这些都是KEDI得以顺利开展调研和讨论的重要保障。在指标体系制定后政府仍继续推动KEDI指标,并在全国范围内对韩国的大学进行评估测量,有效帮助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了解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也对学校构建正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设置国际化教学

-102-

2013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第40卷总第272期课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指标建设主要停留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层面,缺少了国家层面的助推力是很难起到带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整体发展的作用。

(二)在制订过程中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大部分的研究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研究过程中选择单一的研究方法容易导致结论的片面性。韩国KEDI指标体系突破了以往指标体系建设单纯依靠量化指标的格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三角验证法(triangulation),通过对多样资料的对比分析确保研究资料与结果的信度和普遍性。如指标项目中观测点与总量的比例关系,量化指标又分为绝对量和相对量两大类,KEDI既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又关注其质量,有效避免了因片面检测产生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在指标建设过程中KEDI通过组织多层次的焦点会议和全国高校国际项目工作人员的专题会议,在对全国范围高校的问卷调查等定量测量的基础上反复进行专家论证,而最终得出了更客观的研究结论,确保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三)指标体系适用不同类型学校,兼顾教学和科研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功能,尤其是教学与科研担负着人才培养与科技开发适应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KEDI指标体系逻辑清晰,在包含大学国际化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科研型和教学型学校的各自特点,在权重上加以区分对待,KEDI指标体系还将国际化评估与大学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既关注学校科研和教学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制定,又关注这些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四)高校缺乏对国际化的整体认识,在实践环节缺乏持续性和一致性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主体对大学的国际化优秀性的了解比较片面,甚至一些顶级高校也单纯认为把科研成果的数量、大学排名上升到世界水平就可以。高等学校在评估后对指标中各种国际化领域的持续的、一致的实践不足。大学只重视国际化的宣传作用,学校核心管理层发生变化时难以保持对国际化目标和战略的一贯性和持续性。[6]

五、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质的水平不足以及教育输入大于教育输出的“教育贸易逆差”。[7]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建立测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程度的评估体系。中国国内目前有洪成文(2010)[8]、林桂军(2008)[9]、广东省教育厅(2010)[10],以及王璐与陈昌贵(2007)[11]等编写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对各级各类大学均使用一个标准进行评价,没有考虑不同类型的大学情况,无法满足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整体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期间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动,也需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关的专家和管理人员一致的努力。鉴于中国

-103-

No.2,2013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Vol.40GeneralNo.272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产生背景、内容和问题,对中国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指标体系提出几点想法。

第一,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国内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着规模大、层次多的特点,很多大学的国际化现状与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用一个指标体系来衡量全部高校的国际化情况。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的开发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国际化初期的量的发展向质的发展的过程进行转变这一实际,基于实践培养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规划,充分考虑地区分布的情况、不同类别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程度以及教学与科研的比重,做到统筹兼顾。

第二,放眼国际,建立能够被国际认可的指标体系。开发国际化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高校达到与世界优秀大学竞争的国际水平。在指标体系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还要充分考虑那些能够评估出高校的国际化水平的要素。要以国家为主导建立和加强与海外机构的联络与协作,加强国际化部门人员参加国际研讨会和课海外培训的机会,开拓该领域人员的国际化视野和意识,以及在指标体系建设中收集准确充分的资料,达到建立国际认可的指标体系的目的。

第三,评建结合,用国际化指标指导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未来。在知识与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与技术的发展不能从某一个地方产出并停留于某一个地方。开发国际化指标不仅是评估高校的国际化成果,更主要的是以评促建,通过评估使各大学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弥补不足,树立适合自身特色的国际化战略。只有在大学成员对国际化形成整体认识并为此付出共同努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国际化指标开发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国教育开发院.韩国教育开发院介绍[EB/OL].https://www.kedi.re.kr/khome/main/intro/greeting.do,2012-01-10.

[2][韩]金京跟,等.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分析及其启示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8,18(4):83-111.

[3][韩]李永朱,等.为大学效果的国际化体系的接近方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1,12(2):155-205.

[4][韩]教育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2007年促进计划[EB/OL].http://www.mest.go.kr/web/1121/ko/board/view.do?bbsId=159&boardSeq=8452,2007-06-29.

[5][韩]崔正允,金美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及指数开发研究[R].首尔:韩国教育开发院,2008.1-22.

[6][韩]金明焕.对于韩国大学的国际化努力批判的点检[J].人文政策论坛,2011,(10):20-24.[7]刘军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发展[D].上海:复旦大学,2008.75.

[8]洪成文,等.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管理标准及保障体系建设[R].课题组召开的调-104-

2013年第2期

研会上的报告,2010.14-18.外国教育研究第40卷总第272期

[9]林桂军.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R].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暨国际化指标体系研讨会,2008.1.

[10]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级指标[EB/OL].http://202.116.45.200/wsh/uploads/soft/20100309/1-[1**********]6.doc,2010-03-09.

[11]王璐,陈昌贵.高等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7,(1):179-182.

AReviewon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System

ofHigherEducationinSouthKorea

LEESujin,MAWanhua

(GraduateSchoolofEducation,Beij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Atpresent,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hasbecomethemainstreamofdevelopmentofnationaleducation.Toestablishascientific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systemofhighereducationplaysaleadingroleoftheescortfortheinternationaldevelopmentofuniversities.In2009,theKoreanEducationalDevelopmentInstitute(KEDI)developedaindexsystemtomeasurethedegreeofinternationalizationofuniversities,thatincludessixcoreindicatorssuchastargetstrategy,organizationandbudget,infrastructure,learningprograms,personnelcompositionandresearch,takingfullyintoaccountintheweightdistributionofthetwotypesofuniversitiesofteachingandresearch-basedcharacteristics.Tostudymakingprocessandcontentofthe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systemofhighereducationinSouthKoreawillimprovethelevelandqualityof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Keywords:SouthKorea;higher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system

[责任编辑:刘怡]

-105-

2013年第2期

第40卷总第272期外国教育研究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No.2,2013Vol.40GeneralNo.272

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评述

李秀珍,马万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建立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可以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起到引领作用。2009年,韩国教育开发院研究制定了一套旨在对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进行测量的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目标战略、组织与预算、基础设施、教学、人员构成以及科研等核心项目,在权重分配方面兼顾了教学型和科研型两类学校。考察分析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与内容,对促进高等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与质量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69(2013)02-0098-08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渐成为高等院校用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一些国家通过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对大学层面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及质量进行指导和评估。韩国教育开发院(Kore-anEducationalDevelopmentInstitute,简称KEDI)是1972年成立的韩国政府资助的规模最大的教育研究机构,其职能包括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统计、国际合作和教育评估等,在韩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源、智囊团”的角色。[1]2008年,KEDI受韩国教育部的授权开始研究制定国际化指标体系。作为韩国国内最具权威的教育机构制定的国际化指标,其汇集了该领域最权威的专家,经费投入较多,研究时间长,并多次召开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国际合作部管理人员、国际化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等参与的专题会议,通过反复论证而形成。该指标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指标体系,更注重寻找和解决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在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且充分兼顾教学型和科研型两类学校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性。KEDI指标体系在随后的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首都高校国际化现状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ADA09032)。

[作者简介]李秀珍(1977-),女,韩国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马万华(1956-),女,辽宁丹东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98-

2013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第40卷总第272期韩国作为与中国教育文化交流密切的邻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同样面临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等问题,考察分析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与内容,对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质量,以及建立适合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制定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韩国将教育国际化定为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开始在各个层面鼓励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学生与教师的跨国交流、设置国际化课程、开展海外分校建设、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开展学分认证制等措施。在之后的一段时期,韩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规模和数量上确有较大的发展,而韩国的学术界则认为政府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量的发展而忽略了质的提升,这种发展方式缺少了系统的保障而不利于应对国家所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高等院校的国际竞争力和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要求。[2]鉴于社会各界的呼吁,韩国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国际化指标来引导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确保高校的国际化质量。[3]2005年《经合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指导方案的发布,对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政策指导,在随后的2006~2007年间,韩国相继出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促进计划》等政策,逐渐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及评价正式提上了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4]在此背景下,2007年韩国教育部委托韩国教育开发院着手研究制

[5]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并对全国高校国际化的现状进行评估考察。

二、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制定的过程

KEDI国际化指标体系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原则,经过文献调研、指标初稿建设、适用性分析三个阶段而最终形成。

(一)文献阶段

国际化概念是国际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而当时高等教育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争论刚开始不久,学术界对此概念尚未达成一致。如果在大学成员之间对国际化的概念没有形成共同认识的情况下就开展国际化评价工作,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因此,KEDI认为在指标制定之前先在理论层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统一认识,得出明确一致的国际化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KEDI首先考察了目前在国内外引用较多的国际化概念。其一是奈特(Knight)的概念。奈特认为世界化是指技术、知识、财政或者人力资源、价值与想法等跨国流动的现象,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为了应对世界化现象而提出的战略。其二参考了韩国的李兵植等学者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大学的国际化可以理解为“提高质量与国

-99-

No.2,2013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Vol.40GeneralNo.272际化要素的整合”两个观点。KEDI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拟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领域、项目、详细指标等,为此还专门考察了国内外的指标体系,同时分析了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案例。例如,奈特的国际化指标、OECD的《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ProgramonInstitutionalManagementinHigherEducation)中关于国际化品质的评价标准程序、美国教育委员会(ACE)的国际化指标、大阪大学的国际化指标等。根据佩奇(Paige)2005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10个范畴,KEDI将上述的国际化理论模型和指标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归纳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中共同涵盖的主要项目内容,如战略及规划、支援及基本设施、课程、学生及教师的交流活动、科研等。接着,KEDI再从制度及机构、财政体系等国家层面分析对比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国际化政策,以了解国家主导的国际化实施战略的促进过程。基于基础文献的分析与研究,KEDI初步形成了符合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际的指标体系框架。

(二)初稿编写阶段

KEDI将国际化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定为可行性、概括性、简洁性、功能性等,并在此原则基础上组织一系列由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国际交流部门等专家参与的研讨会,讨论参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与指标内容,通过比较不同指标案例,抽取共同的领域、项目和指标内容,形成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初稿,包括目标及规划、国际化部门的组织构成、预算安排与执行、保障体制及基本设施、课程、人员构成的国际化,以及科研教学活动的国际化等7个领域。初稿的项目内容在适用性检验过程中有所改变(具体项目和内容参见表1)。

(三)适用性分析阶段

在本阶段,KEDI组织专家和管理人员对指标领域的有效性、指标内容与数量的适合性、指标的定义与标准等项目进行检验分析。然后,在充分搜集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全国201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对“行政人员的海外培训现状”、“建立海外分校”、“引进海外研究所”等项目的评价较低,而对“树立国际化战略与否”、“给国际学生提供住宿保障”,以及“提供文化适应项目与否及国际学生参与情况”等项目的评价较高。评价较高的项目在最终版的体系中得以保留,而评价较低的项目则被删除。通过各种数据的最终整合,逐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的项目和相关定义,得出了指数计算的具体方法,合理分配出各项指标的权重,从而最终形成了国际化指标的最终稿。

三、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内容

KEDI指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进行评价:1)在高校层面是否树立了国际化的目标与发展战略;2)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高校的使命、特征是否一致;3)高校的发展战略是否与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保持连贯性。指标体系的内容主要从指标项目、测评等级和权重分配上体现出来。

-100-

2013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第40卷总第272期

表1韩国教育开发院(2008)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

评估领域评估项目指标权重(%)

教学型科研型

1.1制定策在高校层面是否树立了国际化的目标与发展战略,并且此内容与

1.目标、略的有效性

战略及实

施计划高校的使命、特征即政策方向是否符合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且是否与国际化战略目标是否有机地联系

是否具备了实施具体方案的财政计划

是否存在实行国际化的相关组织,以及它的任务分工是否合理

为达到国际化的目标,是否具备和准备了充足的优秀人力资源

是否进行了与实行计划相符合的预算规划55441.2实施计划的系统性2.1组织2.组织与

预算10584

2.2预算国际化分配的预算与国际化项目之间的预算在学校整体预算合

适的比例是否合理

3.1信息体在网站上是否有留学生入学、生活与就业的内容,并定期更新

系学校是否为国内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国际化有关项目的信息

住宿保障:给外国人员的宿舍分配率1516313

3.基础设3.2保障体韩国语保障

施系学习保障

其他适应及生活保障

3.3网络合作学校的利用比率

国际交流网络的利用率

用外语进行的讲座比率515410

4.1教学课关于外语学习能力有关的讲座比率

程国际化有关讲座

韩国学讲座比率4.教学4.2合作双双学位获得者比率

学位项目共同学位获得者比率海外实习参与学生比率

外国学生比率(本科生/研究生)1034.3非正规学习项目4162135.人员的

构成与交

流5.1学生5.2教师

6.1科研成

果发表参与交换项目的国内学生比率外国学生国籍的多样性外国教师的比率教师在SCI发表的论文平均数海外论文被引用数量

教师平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及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的数量

国际合作科研成果数量

海外申请的研究数与研究经费

教师交流情况5-4206.科研6.2科研交流

合计8100100

资料来源:崔正允,金美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及指数开发研究[R].韩国教育开发院,2008.

-101-

No.2,2013

(一)指标项目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Vol.40GeneralNo.272

KEDI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将指标项目最终确定为“目标及规划、组织构成与预算、基础设施与保障、教学与教育课程、人员构成与国际化交流,以及教育科研活动”6个评估领域,共包括14个评估项目和32个指标。与初稿的7个评估领域共18个评估项目和44个指标相比略有缩减。变化之一主要是将初稿评估领域中单独列出的组织和预算结合为一个领域。从终稿的6个评估领域来看,基本涵盖了上述指标案例中的共同因素。

(二)测评等级

KEDI针对14个评估项目分别制定了评估标准,并针对各项指标内容制定评估内容和评分方法,根据评价内容的特性采用五点分数或百分比的评分法进行测评。例如,在评估领域中“目标、战略及实施计划”和“组织与预算”等项目主要采用A至E的五点评分方法。根据高校对该项目评价内容的符合程度分别赋予A-E的5个分数级,A是最高水平,E是最低水平,对国际化有关课程、海外学位获得者、人员交流、科研发表成果等项目则采用比率评分法。

(三)权重分配

该指标体系的一大亮点是充分考虑到不同大学的办学规模和层次,尊重各类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特点,在权重设置上分为中小规模/教学型大学和大规模/科研型大学两个类别。在这两类权重之间差异较大的是科研和教学部分。例如,科研成果与科研交流项目在教学型大学的权重设置均为0%,而该指标在研究型大学占的权重则分别为20%和8%,是整个指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而共同学位项目的权重在教学型大学所占的比重几乎达到研究型大学的三倍以上。两类权重都共同重视国际化质量保障体系、学生交流以及国际化课程等,在教学型大学对此指标的权重依次设定为16%、16%和15%,而在研究型大学对此指标的权重则依次设定为13%、13%和10%。该指标的其他项目如目标战略、组织及预算、保障体系以及人员交流等在两类学校的权重差异不大。

四、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特征与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是指标制定得以完成的主要保障

国际化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如果脱离了政府的指导和支持而单纯依靠民间教育机构是很难实现的。韩国教育部对韩国教育开发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建设项目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以及累计2000万韩元的财政支持,这些都是KEDI得以顺利开展调研和讨论的重要保障。在指标体系制定后政府仍继续推动KEDI指标,并在全国范围内对韩国的大学进行评估测量,有效帮助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了解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也对学校构建正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设置国际化教学

-102-

2013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第40卷总第272期课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指标建设主要停留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层面,缺少了国家层面的助推力是很难起到带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整体发展的作用。

(二)在制订过程中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大部分的研究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研究过程中选择单一的研究方法容易导致结论的片面性。韩国KEDI指标体系突破了以往指标体系建设单纯依靠量化指标的格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三角验证法(triangulation),通过对多样资料的对比分析确保研究资料与结果的信度和普遍性。如指标项目中观测点与总量的比例关系,量化指标又分为绝对量和相对量两大类,KEDI既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又关注其质量,有效避免了因片面检测产生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在指标建设过程中KEDI通过组织多层次的焦点会议和全国高校国际项目工作人员的专题会议,在对全国范围高校的问卷调查等定量测量的基础上反复进行专家论证,而最终得出了更客观的研究结论,确保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三)指标体系适用不同类型学校,兼顾教学和科研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功能,尤其是教学与科研担负着人才培养与科技开发适应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KEDI指标体系逻辑清晰,在包含大学国际化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科研型和教学型学校的各自特点,在权重上加以区分对待,KEDI指标体系还将国际化评估与大学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既关注学校科研和教学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制定,又关注这些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四)高校缺乏对国际化的整体认识,在实践环节缺乏持续性和一致性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主体对大学的国际化优秀性的了解比较片面,甚至一些顶级高校也单纯认为把科研成果的数量、大学排名上升到世界水平就可以。高等学校在评估后对指标中各种国际化领域的持续的、一致的实践不足。大学只重视国际化的宣传作用,学校核心管理层发生变化时难以保持对国际化目标和战略的一贯性和持续性。[6]

五、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质的水平不足以及教育输入大于教育输出的“教育贸易逆差”。[7]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建立测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程度的评估体系。中国国内目前有洪成文(2010)[8]、林桂军(2008)[9]、广东省教育厅(2010)[10],以及王璐与陈昌贵(2007)[11]等编写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对各级各类大学均使用一个标准进行评价,没有考虑不同类型的大学情况,无法满足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整体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期间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动,也需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关的专家和管理人员一致的努力。鉴于中国

-103-

No.2,2013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Vol.40GeneralNo.272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的产生背景、内容和问题,对中国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指标体系提出几点想法。

第一,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国内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着规模大、层次多的特点,很多大学的国际化现状与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用一个指标体系来衡量全部高校的国际化情况。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的开发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国际化初期的量的发展向质的发展的过程进行转变这一实际,基于实践培养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规划,充分考虑地区分布的情况、不同类别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程度以及教学与科研的比重,做到统筹兼顾。

第二,放眼国际,建立能够被国际认可的指标体系。开发国际化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高校达到与世界优秀大学竞争的国际水平。在指标体系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还要充分考虑那些能够评估出高校的国际化水平的要素。要以国家为主导建立和加强与海外机构的联络与协作,加强国际化部门人员参加国际研讨会和课海外培训的机会,开拓该领域人员的国际化视野和意识,以及在指标体系建设中收集准确充分的资料,达到建立国际认可的指标体系的目的。

第三,评建结合,用国际化指标指导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未来。在知识与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与技术的发展不能从某一个地方产出并停留于某一个地方。开发国际化指标不仅是评估高校的国际化成果,更主要的是以评促建,通过评估使各大学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弥补不足,树立适合自身特色的国际化战略。只有在大学成员对国际化形成整体认识并为此付出共同努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国际化指标开发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国教育开发院.韩国教育开发院介绍[EB/OL].https://www.kedi.re.kr/khome/main/intro/greeting.do,2012-01-10.

[2][韩]金京跟,等.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分析及其启示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8,18(4):83-111.

[3][韩]李永朱,等.为大学效果的国际化体系的接近方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1,12(2):155-205.

[4][韩]教育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2007年促进计划[EB/OL].http://www.mest.go.kr/web/1121/ko/board/view.do?bbsId=159&boardSeq=8452,2007-06-29.

[5][韩]崔正允,金美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及指数开发研究[R].首尔:韩国教育开发院,2008.1-22.

[6][韩]金明焕.对于韩国大学的国际化努力批判的点检[J].人文政策论坛,2011,(10):20-24.[7]刘军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发展[D].上海:复旦大学,2008.75.

[8]洪成文,等.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管理标准及保障体系建设[R].课题组召开的调-104-

2013年第2期

研会上的报告,2010.14-18.外国教育研究第40卷总第272期

[9]林桂军.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R].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暨国际化指标体系研讨会,2008.1.

[10]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级指标[EB/OL].http://202.116.45.200/wsh/uploads/soft/20100309/1-[1**********]6.doc,2010-03-09.

[11]王璐,陈昌贵.高等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7,(1):179-182.

AReviewon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System

ofHigherEducationinSouthKorea

LEESujin,MAWanhua

(GraduateSchoolofEducation,Beij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Atpresent,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hasbecomethemainstreamofdevelopmentofnationaleducation.Toestablishascientific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systemofhighereducationplaysaleadingroleoftheescortfortheinternationaldevelopmentofuniversities.In2009,theKoreanEducationalDevelopmentInstitute(KEDI)developedaindexsystemtomeasurethedegreeofinternationalizationofuniversities,thatincludessixcoreindicatorssuchastargetstrategy,organizationandbudget,infrastructure,learningprograms,personnelcompositionandresearch,takingfullyintoaccountintheweightdistributionofthetwotypesofuniversitiesofteachingandresearch-basedcharacteristics.Tostudymakingprocessandcontentofthe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systemofhighereducationinSouthKoreawillimprovethelevelandqualityof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Keywords:SouthKorea;higher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system

[责任编辑:刘怡]

-105-


相关文章

  • 论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及途径_蔡秀珍
  • 论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及途径 蔡秀珍朱启臻 [摘要]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新型的职业农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不仅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启动后继农民的培养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农民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机 ...查看


  • 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0期 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杨利英 [摘 要]中国作为文化资源大国,正处于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应该加大文化开放力度,大力发展中 国的文化产业,进而提高中国文化力和综合国 ...查看


  • 亚洲经济发展趋势
  •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更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谈谈结合热点如何分析问题: 背 景:20世纪后半期,亚洲经济高速发展.60年代,日本在战后废墟上迅速崛起, ...查看


  • [外媒评述]在亚太推行战略灵活威慑
  • 转载<空天力量杂志>,2016 年 12 月第 10 卷第 4 期 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军事复兴方兴未艾,美国则推行所称的亚太再平衡和压缩军事预算国策,大局的演进,意味着有必要抓住时机重新评估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政策.中国方面,不 ...查看


  • 2016两会关于教师工资的新闻
  • 高校教师的工资改革,一直是改革的焦点话题.有报道说中国大学老师的工资全球排名垫底,不仅跟欧美没法比,甚至还输给了非洲兄弟;青年教师("青椒")的工资更是偏低.那么在今年的两会中,各委员就教师工资问题进行了哪些讨论呢?下面 ...查看


  • 韩国人学汉语的偏误分析
  • 韩国人学汉语的偏误分析 随着中韩交流更亲密的发展,韩国比以前很重视学汉语,所以许多韩国人学习汉语时, 发现偏误,中介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出现.从中介语理论可知, 成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语言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本族语)和本族文化 ...查看


  •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评述
  • 第2012年第3期(总第394期) (2012)03-0022-02[文章编号]1009-6043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3,2012TotalNo.394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评述 许佳佳,刘鑫桥 ( ...查看


  • 近代中国与朝鲜的关系:中国成朝鲜复国运动基地
  • 近代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国成朝鲜复国运动基地 2013-11-13 10:35:24 摘自<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 杨军 (转自:中华网) 流亡中国的韩国光复军 自1910年被日本吞并后,朝鲜半岛人民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独立 ...查看


  • 书籍分类有哪些
  • 书籍分类有哪些 书籍分类有哪些 2011-4-2 19:39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15435次 书籍分类有哪些 我来帮他解答 2011-4-2 19:41 满意回答 细分:(一) 经典著作 · 哲学类 社会科学 · 政治法律 军事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