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2期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91
液压缸漏油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黑龙江省延寿县延寿镇农机站 于晓君黑龙江省延寿县安山乡农机站 胡艳丽
液压缸作为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 可轻松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因此在工程机械中广泛利用它来实现机构的动作。由于工程机械工作环境恶劣, 常常会导致液压系统工作时出现故障, 而对于液压缸来说, 油液的泄漏是最主要的故障之一。液压缸的泄漏分为外泄漏和内泄漏。
11外泄漏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外泄漏是指油液从各密封不严处泄漏到液压缸外面的大气中, 常见的外泄漏有以下三处。
一是缸套与缸盖(或导向套) 密封部位漏油。工程机械液压缸的缸套与缸盖较多采用螺纹连接, 然后在螺纹端口处加O 形密封圈。当此处发生漏油现象时多为O 形圈损坏, 只要更换合适的新O 形圈即可解决问题。
二是活塞杆与导向套间相对运动处向外漏油。通常活塞杆在此处的密封采用O 形圈或Y 形圈, 由于活塞杆与密封件之间是干摩擦, 摩擦阻力较大, 往往会加剧密封件的磨损; 另外, 活塞杆外伸表面与各种杂质接触, 常使活塞杆表面产生伤痕、沟槽、麻点或锈蚀等, 加剧密封圈的磨损, 甚至切伤密封圈。因此, 当有漏油现象发生时, 除更换密封圈外, 还应检查活塞杆是否损伤。若活塞杆有损伤, 可用汽油将其清洗干净, 干燥后用金属胶涂抹在损伤处, 再用活塞杆油封在活塞杆上来回移动刮去多余的胶, 等胶完全固化后再投入使用。若导向套磨损, 可加工一个内径略小的导向套来更换。经验表明, 安装加工新导向套后, 如果油封仅能用1个月左右, 则新导向套的内径尺寸应比原来减小0115mm 。这样, 新的导向套既可以正确安装密封圈又可以弥补磨损的间隙, 从而能更好地起到密封作用。
三是液压缸管接头密封不严引起的漏油。几乎所有的液压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由于冲击和振动会造成管接头松动。管接头的漏油主要与连接处的加工精度、紧固强度及有无毛刺等因素有关, 因此当发现此处漏油, 除检查密封圈的密封情况外, 还应检查接头是否正确装配、是否可靠拧紧以及接触面有无伤痕等, 必要时加以更换或修复。
21内泄漏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内泄漏是指在液压缸内部油液从高压腔通过各种间隙向低压腔泄漏。内泄漏较难发现, 只有通过系统工作情况如推力不足、速度下降、工作不稳定或
油温升高等来判断。当然, 如能通过正规的测量程
序来判断则更好。液压缸的内部漏油有以下2处。
一是活塞杆与活塞之间的静密封部分。工程机械液压缸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多采用锁紧螺母形式, 在两者密封表面加装O 形圈。通常, 如果安装正确、可靠, 可以有效地避免此处漏油。
二是缸套内壁与活塞之间的动密封部分, 这是内泄漏的主要途径。引起此处内漏的主要原因:¹缸套内壁和活塞磨损致使间隙增大超差, 造成高低压腔互通。º活塞上密封圈(Y 型密封圈较多) 磨损、划伤、老化致使密封不严。»当活塞杆受力不当或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的间隙较大时, 使活塞偏向缸壁某一方, 活塞的倾斜或偏磨造成内漏。¼缸套内壁加工时, 圆度、圆柱度超差或使用中局部磨损导致内漏。因此, 当有内漏时, 应首先对各配合零件进行严格检查。缸套的修复多采用镗内孔的方法, 然后配以加大直径的活塞。据有关资料, 若新更换的活塞Y 型密封圈能用3个月左右, 则新加工的活塞外径尺寸应比原来增大014m m; 若Y 刑密封圈仅能用1个月左右, 则新加工的活塞外径尺寸应比原来增大016m m 。增大活塞外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密封圈的预压缩量, 使其唇边紧贴在缸壁和活塞上起到初始密封的作用。自己加工活塞时材料可选用耐磨铸
#
铁或45钢。
31正确的使用与维护可以防止早期泄漏的产生
液压缸的泄漏与设计、生产加工、装配、使用以及保养等方面均有关系, 除了上面提到的有关泄漏问题及解决办法外, 使用和维护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装配与安装。拆卸后, 应对所有零件进行清洗并更换新密封圈, 安装密封圈时注意不要损伤密封面。紧固件和螺纹接头的拧紧力矩要符合规定值, 且拧紧力要均匀。
(2) 防止磨料、粉尘等杂质进入液压系统。若油液污染, 杂质会沉积于密封槽处, 导致密封不严; 在动密封中, 污染油液中的固体颗粒在密封件与接触表面间产生研磨, 会使密封件过早磨损。
(3)合理使用, 正确保养。要求系统不超压使用, 定期检查油液, 控制油温在65e 以下, 定期清洗或更换滤清器, 发现系统泄漏及时处理。(02)
2009年第2期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91
液压缸漏油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黑龙江省延寿县延寿镇农机站 于晓君黑龙江省延寿县安山乡农机站 胡艳丽
液压缸作为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 可轻松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因此在工程机械中广泛利用它来实现机构的动作。由于工程机械工作环境恶劣, 常常会导致液压系统工作时出现故障, 而对于液压缸来说, 油液的泄漏是最主要的故障之一。液压缸的泄漏分为外泄漏和内泄漏。
11外泄漏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外泄漏是指油液从各密封不严处泄漏到液压缸外面的大气中, 常见的外泄漏有以下三处。
一是缸套与缸盖(或导向套) 密封部位漏油。工程机械液压缸的缸套与缸盖较多采用螺纹连接, 然后在螺纹端口处加O 形密封圈。当此处发生漏油现象时多为O 形圈损坏, 只要更换合适的新O 形圈即可解决问题。
二是活塞杆与导向套间相对运动处向外漏油。通常活塞杆在此处的密封采用O 形圈或Y 形圈, 由于活塞杆与密封件之间是干摩擦, 摩擦阻力较大, 往往会加剧密封件的磨损; 另外, 活塞杆外伸表面与各种杂质接触, 常使活塞杆表面产生伤痕、沟槽、麻点或锈蚀等, 加剧密封圈的磨损, 甚至切伤密封圈。因此, 当有漏油现象发生时, 除更换密封圈外, 还应检查活塞杆是否损伤。若活塞杆有损伤, 可用汽油将其清洗干净, 干燥后用金属胶涂抹在损伤处, 再用活塞杆油封在活塞杆上来回移动刮去多余的胶, 等胶完全固化后再投入使用。若导向套磨损, 可加工一个内径略小的导向套来更换。经验表明, 安装加工新导向套后, 如果油封仅能用1个月左右, 则新导向套的内径尺寸应比原来减小0115mm 。这样, 新的导向套既可以正确安装密封圈又可以弥补磨损的间隙, 从而能更好地起到密封作用。
三是液压缸管接头密封不严引起的漏油。几乎所有的液压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由于冲击和振动会造成管接头松动。管接头的漏油主要与连接处的加工精度、紧固强度及有无毛刺等因素有关, 因此当发现此处漏油, 除检查密封圈的密封情况外, 还应检查接头是否正确装配、是否可靠拧紧以及接触面有无伤痕等, 必要时加以更换或修复。
21内泄漏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内泄漏是指在液压缸内部油液从高压腔通过各种间隙向低压腔泄漏。内泄漏较难发现, 只有通过系统工作情况如推力不足、速度下降、工作不稳定或
油温升高等来判断。当然, 如能通过正规的测量程
序来判断则更好。液压缸的内部漏油有以下2处。
一是活塞杆与活塞之间的静密封部分。工程机械液压缸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多采用锁紧螺母形式, 在两者密封表面加装O 形圈。通常, 如果安装正确、可靠, 可以有效地避免此处漏油。
二是缸套内壁与活塞之间的动密封部分, 这是内泄漏的主要途径。引起此处内漏的主要原因:¹缸套内壁和活塞磨损致使间隙增大超差, 造成高低压腔互通。º活塞上密封圈(Y 型密封圈较多) 磨损、划伤、老化致使密封不严。»当活塞杆受力不当或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的间隙较大时, 使活塞偏向缸壁某一方, 活塞的倾斜或偏磨造成内漏。¼缸套内壁加工时, 圆度、圆柱度超差或使用中局部磨损导致内漏。因此, 当有内漏时, 应首先对各配合零件进行严格检查。缸套的修复多采用镗内孔的方法, 然后配以加大直径的活塞。据有关资料, 若新更换的活塞Y 型密封圈能用3个月左右, 则新加工的活塞外径尺寸应比原来增大014m m; 若Y 刑密封圈仅能用1个月左右, 则新加工的活塞外径尺寸应比原来增大016m m 。增大活塞外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密封圈的预压缩量, 使其唇边紧贴在缸壁和活塞上起到初始密封的作用。自己加工活塞时材料可选用耐磨铸
#
铁或45钢。
31正确的使用与维护可以防止早期泄漏的产生
液压缸的泄漏与设计、生产加工、装配、使用以及保养等方面均有关系, 除了上面提到的有关泄漏问题及解决办法外, 使用和维护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装配与安装。拆卸后, 应对所有零件进行清洗并更换新密封圈, 安装密封圈时注意不要损伤密封面。紧固件和螺纹接头的拧紧力矩要符合规定值, 且拧紧力要均匀。
(2) 防止磨料、粉尘等杂质进入液压系统。若油液污染, 杂质会沉积于密封槽处, 导致密封不严; 在动密封中, 污染油液中的固体颗粒在密封件与接触表面间产生研磨, 会使密封件过早磨损。
(3)合理使用, 正确保养。要求系统不超压使用, 定期检查油液, 控制油温在65e 以下, 定期清洗或更换滤清器, 发现系统泄漏及时处理。(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