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泛指陕西、河南、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及安徽西北部一带,亦称黄河中游地区。在这一地区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年代经碳 14 测定一般在公元前 2600—前 2000 年之间。一共可以区分成几个大的部落集团。
(1)泾渭区(包括汾水下游)
以潼关为中心的晋、豫、陕三省交界地区,生活着仰韶文化半坡氏族部落的后裔,经过发掘的典型遗址有陕县庙底沟、平陆盘南村、芮城西王村、华县泉护村、华阴横阵村、蓝田泄湖村、西安客省庄、武功赵家来等等。
他们的主要生产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有了改进,磨制的石器增加了,还出现了挖土用的木耒和收获谷物用的半月形石刀、石镰。家畜饲养业也比仰韶文化时期发达,饲养的品种增多了,不仅有猪和狗,一些遗址还常发现牛和羊的骨头,个别遗址还发现了鸡骨。在饲养的家畜中,以猪的饲养为最多,同时多种家畜饲养的数量也比过去明显增加。在庙底沟遗址废弃的灰坑中,经清理的 26 个龙山文化时期灰坑内家畜骨骼的数量,远远超过当地仰韶文化 168 个灰坑中出土的家畜骨骼的数量。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基础,显然,庙底沟龙山文化氏族家畜饲养业的发展是以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为前提的。家畜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说明了农业经济已具备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潼关一带各氏族部落的生产活动中,渔猎和采集经济仍占一定的比重。遗址中普遍发现了用石、骨和蚌壳制作的箭镞、网坠等渔猎工具,还有一些捕获的鹿、狐狸乃至老虎的骨头。
这些氏族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比较厚重的陶器,灰黑的筒形或鼓腹陶罐经常装饰着篮纹,并贴塑着旨在加固和起装饰作用的泥条、泥饼。陶窑在庙底沟遗址附近发现一座,由火口、火膛、火道及窑室组成。火口较小,火膛较深,紧靠窑室。由火膛中分出两股火道,每股主火道再分出三股支火道。窑室呈圆形,径约 1 米,底有窑箅,箅上有 25 个火眼与火道相通。窑壁残高约 80 厘米,微向内弯。这样的结构利于停火后封窑和饮窑,使陶器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灰色。
潼关一带的龙山文化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以庙底沟二期遗存为代表,晚期的因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又称陕西龙山文化。在陕西龙山文化阶段,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工具已占全部工具的 1/3,成为经济生产的主要支柱,大批出土的各种形制的石刀说明农作物的收获量较多。这一氏族部落集团对西部的早期齐家文化影响很大。
(2)河洛区
以郑州、洛阳为中心的伊水、洛水流域,生活着仰韶文化秦王寨、大河村部落集团的后裔,主要氏族部落地点有洛阳王湾、矬李,郑州大河村、林山砦,临汝煤山,孟津小潘沟,偃师高崖和登封王城岗等。
这一地域内的龙山文化发展脉络十分清楚,其典型遗址是王湾、大河村和煤山。在这三个遗址中同时都发现了埋藏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地层叠压关系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发展演变表明了这一地区的龙山文化氏族部落是直接承袭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并亦为夏代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考古学上的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就是指这一地域内的氏族部落集团而言。
与潼关地区一样,这里的农业经济较仰韶文化时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增加了,数量也更多了,特别是石刀、石镰、蚌刀和蚌镰等收割工具出土十分丰富,反映出当时农作物的收获量有了明显提高。家畜有猪、狗、羊、牛等,尤以猪骨发现最多。鹿和厚壳蚌是氏族成员在狩猎和采集活动中的主要对象。
在农业生产中,犁耕技术的出现十分引人注目。河南孟津小潘沟遗址中,出土了一种三角形石犁,自犁尖中脊展开为双叶,犁叶为双面刃,犁身分为正反面,在反面的柄端有残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粗糙面,是与之依托的犁床磨擦而留下的遗痕。犁的正面柄端有 2 道凹槽,显然是将石犁固定在犁床上用的榫槽。石犁的磨损痕迹,存在于犁的正反面的双叶刃面和反面的前半部分犁面上。犁叶许多地方都有因碰撞而遗留下来的疤痕和剥落痕,从痕迹观察,这件石器不是作上下运动的锄、耜类工具,而是器前端向下倾斜、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松土工具石犁。擦痕和磨蚀表明,这种石犁还不能深耕,即耕作效率还比较低,但比起耜则无疑是耕作技术上的重大发明,是一项了不起的变革。
以王湾为代表的氏族部落集团,手工业经济发展较为明显。其中制陶业的进步很大,已经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大量陶器都是灰色的,可知烧窑工艺已全面处于用还原焰烧制的阶段。在煤山氏族居住营地,发现 4 座陶窑集中在一起,窑室底部挖筑两条主火道和两条分火道,火道较宽处架有“土坯砖”以便控制火苗和放置陶器。值得注意的是,在煤山的两座窖穴中还发现了炼铜用的坩锅残片,说明当时已开始能铸造铜器了。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一地域的氏族先民生活质量比仰韶文化时期有所提高。生活用具中的陶器,不仅种类增多,器形也有变化,说明了日常饮食有较大改进,其中夹砂罐、甑、鼎、鬲、斝、鬶、盉等炊煮器、温热器种类之丰富尤为显著。此外,各氏族营地、公共墓地普遍发现的骨簪、骨环、蚌饰、牙饰等装饰品制作更为精美,一方面反映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骨角器手工业生产加工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由于地域相邻,王湾类型龙山文化与山东的典型龙山文化联系较多。
(3)豫北区
以安阳后岗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存为代表的部落联盟,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及山东西部地区,典型遗址还有安阳的大寒南岗和八里庄、汤阴白营,河北的邯郸涧沟和龟台、磁县下潘旺、永年台口及山东茌平尚庄等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汤阴白营和安阳后冈。由于后冈遗址早期遗存为仰韶文化的一种地方类型,所以考古学上称这一区域内的龙山文化为后冈二期类型。
后冈龙山文化是在仰韶文化后冈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部落集团的生产活动仍以农业为主。以白营为例,主要工具有穿孔或无孔石铲、骨铲、石镰、蚌镰、有柄石刀、长方形石刀、穿孔蚌刀、刀形刮削器、四棱石镞、叶形有梃石镞、三棱有梃骨镞、带倒钩骨鱼镖等等,无论种类和数量均较仰韶文化时期有所增加。在一些氏族营地中还发现了少许细石器,如精心打琢的石镞、石锥、刮削器等,这种从中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手工业传统制品,以其特殊的制作工艺丰富了工具的种类。
后冈部落集团除了饲养猪、狗、牛、羊之外,还驯化了马并饲养了猫。马、牛的饲养在家畜饲养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大批箭镞、渔具的出土可知采集渔猎经济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
制陶业发展较快,受到山东龙山文化先进的制陶技术影响,一些遗址发现了鬼脸足鼎、白陶鬶等山东风格的产品。在涧沟遗址发现了几座当时的陶窑,有的火膛的一部分直接位于窑膛之下,窑膛底部挖筑近似“北”字形的火道,以便集中火力。这个制陶作坊附近还有两眼水井,与制陶用水有一定关系。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殖繁衍,每一个村落中房屋的数量都比以前增加了。汤阴白营在 1400 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清理出 62 座房屋基址;后冈遗址仅在 600 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发现了 38 座房址,分行整齐地排列着。这时的房屋建筑技术进步很大,各房址的室内普遍流行铺设白灰面的方法,遗址中不但发现了一些抹白灰用的抹子,而且在后冈还清理出浸泡石灰的坑,坑中有未用完的石灰和石灰渣,据鉴定是中国最早人工烧制的石灰。另外,一些遗址还发现了用土坯砌筑的围墙,是中国最早的土坯墙遗迹。
(4)黄淮区
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生活着与中原其它地区生活习俗差别较大的一个部落集团,代表性遗址有永城王油坊、造律台、黑堌堆和沈丘乳香寺、淮阳平粮台、商丘坞墙、睢县周龙岗及山东曹县莘冢集、梁山青堌堆等。考古界称之为王油坊或造律台类型,集中分布在黄河南岸沉积平原的南北狭长地带。
这个氏族部落集团的农业经济发展程度不如邻近的王湾、后冈等部落集团。农业生产工具石铲、石镰、石刀、蚌镰虽有普遍发现,但数量不多,而用于采集、渔猎的工具较为丰富。陶网坠形制复杂,遗址中常见骨鱼镖和大量蚌壳、螺壳堆积,一些遗址的鱼骨也很多,说明这一带的经济生产发展较为缓慢。
制陶业的发展基本上与其它地区的氏族同步。陶器主要是轮制灰陶,手制陶器已很少见。这种类型的各遗址基本上没有陶鬲出土,与后冈二期类型多使用鬲有明显区别,反映了两地生活习俗上的不同,炊器主要是鼎、■、鬶、甑,饮食器有盘、钵、碗、豆,较大的存储器是罐和瓮,还有少量的酒器觚。
经济水平较高的山东龙山文化对这一氏族集团有强烈的影响,乃至随着生产的发展使这一带的许多氏族部落逐渐与中原腹地拉大了距离。夏商之后,这个地域内的氏族部落被中原王朝统称为淮夷。
黄河中游的上述四个大的部落集团,在经济生产领域中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农业、手工业和其它方面的发展,在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
石犁、人工烧制石灰、土坯墙、凿井技术、铜器铸造乃至城堡的出现,说明龙山文化时期黄河中游一带已在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都有了意义重大的变化。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劳动分工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出现了比仰韶文化时期更多的剩余产品,私有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在龙山文化晚期,黄河流域各地部落中都出现了奴隶和自由民,而氏族酋长则依据权势获取了更多的个人财富,成为新兴的贵族。为了保护本氏族部落的利益和私有财产,出现了环绕居住营地的高大的城墙、栅寨和深沟大壕。后冈、王城岗、平粮台等遗址的城堡规模很大,已经耸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了。
中原地区,泛指陕西、河南、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及安徽西北部一带,亦称黄河中游地区。在这一地区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年代经碳 14 测定一般在公元前 2600—前 2000 年之间。一共可以区分成几个大的部落集团。
(1)泾渭区(包括汾水下游)
以潼关为中心的晋、豫、陕三省交界地区,生活着仰韶文化半坡氏族部落的后裔,经过发掘的典型遗址有陕县庙底沟、平陆盘南村、芮城西王村、华县泉护村、华阴横阵村、蓝田泄湖村、西安客省庄、武功赵家来等等。
他们的主要生产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有了改进,磨制的石器增加了,还出现了挖土用的木耒和收获谷物用的半月形石刀、石镰。家畜饲养业也比仰韶文化时期发达,饲养的品种增多了,不仅有猪和狗,一些遗址还常发现牛和羊的骨头,个别遗址还发现了鸡骨。在饲养的家畜中,以猪的饲养为最多,同时多种家畜饲养的数量也比过去明显增加。在庙底沟遗址废弃的灰坑中,经清理的 26 个龙山文化时期灰坑内家畜骨骼的数量,远远超过当地仰韶文化 168 个灰坑中出土的家畜骨骼的数量。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基础,显然,庙底沟龙山文化氏族家畜饲养业的发展是以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为前提的。家畜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说明了农业经济已具备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潼关一带各氏族部落的生产活动中,渔猎和采集经济仍占一定的比重。遗址中普遍发现了用石、骨和蚌壳制作的箭镞、网坠等渔猎工具,还有一些捕获的鹿、狐狸乃至老虎的骨头。
这些氏族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比较厚重的陶器,灰黑的筒形或鼓腹陶罐经常装饰着篮纹,并贴塑着旨在加固和起装饰作用的泥条、泥饼。陶窑在庙底沟遗址附近发现一座,由火口、火膛、火道及窑室组成。火口较小,火膛较深,紧靠窑室。由火膛中分出两股火道,每股主火道再分出三股支火道。窑室呈圆形,径约 1 米,底有窑箅,箅上有 25 个火眼与火道相通。窑壁残高约 80 厘米,微向内弯。这样的结构利于停火后封窑和饮窑,使陶器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灰色。
潼关一带的龙山文化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以庙底沟二期遗存为代表,晚期的因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又称陕西龙山文化。在陕西龙山文化阶段,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工具已占全部工具的 1/3,成为经济生产的主要支柱,大批出土的各种形制的石刀说明农作物的收获量较多。这一氏族部落集团对西部的早期齐家文化影响很大。
(2)河洛区
以郑州、洛阳为中心的伊水、洛水流域,生活着仰韶文化秦王寨、大河村部落集团的后裔,主要氏族部落地点有洛阳王湾、矬李,郑州大河村、林山砦,临汝煤山,孟津小潘沟,偃师高崖和登封王城岗等。
这一地域内的龙山文化发展脉络十分清楚,其典型遗址是王湾、大河村和煤山。在这三个遗址中同时都发现了埋藏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地层叠压关系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发展演变表明了这一地区的龙山文化氏族部落是直接承袭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并亦为夏代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考古学上的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就是指这一地域内的氏族部落集团而言。
与潼关地区一样,这里的农业经济较仰韶文化时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增加了,数量也更多了,特别是石刀、石镰、蚌刀和蚌镰等收割工具出土十分丰富,反映出当时农作物的收获量有了明显提高。家畜有猪、狗、羊、牛等,尤以猪骨发现最多。鹿和厚壳蚌是氏族成员在狩猎和采集活动中的主要对象。
在农业生产中,犁耕技术的出现十分引人注目。河南孟津小潘沟遗址中,出土了一种三角形石犁,自犁尖中脊展开为双叶,犁叶为双面刃,犁身分为正反面,在反面的柄端有残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粗糙面,是与之依托的犁床磨擦而留下的遗痕。犁的正面柄端有 2 道凹槽,显然是将石犁固定在犁床上用的榫槽。石犁的磨损痕迹,存在于犁的正反面的双叶刃面和反面的前半部分犁面上。犁叶许多地方都有因碰撞而遗留下来的疤痕和剥落痕,从痕迹观察,这件石器不是作上下运动的锄、耜类工具,而是器前端向下倾斜、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松土工具石犁。擦痕和磨蚀表明,这种石犁还不能深耕,即耕作效率还比较低,但比起耜则无疑是耕作技术上的重大发明,是一项了不起的变革。
以王湾为代表的氏族部落集团,手工业经济发展较为明显。其中制陶业的进步很大,已经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大量陶器都是灰色的,可知烧窑工艺已全面处于用还原焰烧制的阶段。在煤山氏族居住营地,发现 4 座陶窑集中在一起,窑室底部挖筑两条主火道和两条分火道,火道较宽处架有“土坯砖”以便控制火苗和放置陶器。值得注意的是,在煤山的两座窖穴中还发现了炼铜用的坩锅残片,说明当时已开始能铸造铜器了。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一地域的氏族先民生活质量比仰韶文化时期有所提高。生活用具中的陶器,不仅种类增多,器形也有变化,说明了日常饮食有较大改进,其中夹砂罐、甑、鼎、鬲、斝、鬶、盉等炊煮器、温热器种类之丰富尤为显著。此外,各氏族营地、公共墓地普遍发现的骨簪、骨环、蚌饰、牙饰等装饰品制作更为精美,一方面反映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骨角器手工业生产加工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由于地域相邻,王湾类型龙山文化与山东的典型龙山文化联系较多。
(3)豫北区
以安阳后岗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存为代表的部落联盟,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及山东西部地区,典型遗址还有安阳的大寒南岗和八里庄、汤阴白营,河北的邯郸涧沟和龟台、磁县下潘旺、永年台口及山东茌平尚庄等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汤阴白营和安阳后冈。由于后冈遗址早期遗存为仰韶文化的一种地方类型,所以考古学上称这一区域内的龙山文化为后冈二期类型。
后冈龙山文化是在仰韶文化后冈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部落集团的生产活动仍以农业为主。以白营为例,主要工具有穿孔或无孔石铲、骨铲、石镰、蚌镰、有柄石刀、长方形石刀、穿孔蚌刀、刀形刮削器、四棱石镞、叶形有梃石镞、三棱有梃骨镞、带倒钩骨鱼镖等等,无论种类和数量均较仰韶文化时期有所增加。在一些氏族营地中还发现了少许细石器,如精心打琢的石镞、石锥、刮削器等,这种从中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手工业传统制品,以其特殊的制作工艺丰富了工具的种类。
后冈部落集团除了饲养猪、狗、牛、羊之外,还驯化了马并饲养了猫。马、牛的饲养在家畜饲养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大批箭镞、渔具的出土可知采集渔猎经济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
制陶业发展较快,受到山东龙山文化先进的制陶技术影响,一些遗址发现了鬼脸足鼎、白陶鬶等山东风格的产品。在涧沟遗址发现了几座当时的陶窑,有的火膛的一部分直接位于窑膛之下,窑膛底部挖筑近似“北”字形的火道,以便集中火力。这个制陶作坊附近还有两眼水井,与制陶用水有一定关系。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殖繁衍,每一个村落中房屋的数量都比以前增加了。汤阴白营在 1400 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清理出 62 座房屋基址;后冈遗址仅在 600 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发现了 38 座房址,分行整齐地排列着。这时的房屋建筑技术进步很大,各房址的室内普遍流行铺设白灰面的方法,遗址中不但发现了一些抹白灰用的抹子,而且在后冈还清理出浸泡石灰的坑,坑中有未用完的石灰和石灰渣,据鉴定是中国最早人工烧制的石灰。另外,一些遗址还发现了用土坯砌筑的围墙,是中国最早的土坯墙遗迹。
(4)黄淮区
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生活着与中原其它地区生活习俗差别较大的一个部落集团,代表性遗址有永城王油坊、造律台、黑堌堆和沈丘乳香寺、淮阳平粮台、商丘坞墙、睢县周龙岗及山东曹县莘冢集、梁山青堌堆等。考古界称之为王油坊或造律台类型,集中分布在黄河南岸沉积平原的南北狭长地带。
这个氏族部落集团的农业经济发展程度不如邻近的王湾、后冈等部落集团。农业生产工具石铲、石镰、石刀、蚌镰虽有普遍发现,但数量不多,而用于采集、渔猎的工具较为丰富。陶网坠形制复杂,遗址中常见骨鱼镖和大量蚌壳、螺壳堆积,一些遗址的鱼骨也很多,说明这一带的经济生产发展较为缓慢。
制陶业的发展基本上与其它地区的氏族同步。陶器主要是轮制灰陶,手制陶器已很少见。这种类型的各遗址基本上没有陶鬲出土,与后冈二期类型多使用鬲有明显区别,反映了两地生活习俗上的不同,炊器主要是鼎、■、鬶、甑,饮食器有盘、钵、碗、豆,较大的存储器是罐和瓮,还有少量的酒器觚。
经济水平较高的山东龙山文化对这一氏族集团有强烈的影响,乃至随着生产的发展使这一带的许多氏族部落逐渐与中原腹地拉大了距离。夏商之后,这个地域内的氏族部落被中原王朝统称为淮夷。
黄河中游的上述四个大的部落集团,在经济生产领域中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农业、手工业和其它方面的发展,在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
石犁、人工烧制石灰、土坯墙、凿井技术、铜器铸造乃至城堡的出现,说明龙山文化时期黄河中游一带已在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都有了意义重大的变化。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劳动分工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出现了比仰韶文化时期更多的剩余产品,私有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在龙山文化晚期,黄河流域各地部落中都出现了奴隶和自由民,而氏族酋长则依据权势获取了更多的个人财富,成为新兴的贵族。为了保护本氏族部落的利益和私有财产,出现了环绕居住营地的高大的城墙、栅寨和深沟大壕。后冈、王城岗、平粮台等遗址的城堡规模很大,已经耸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