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好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技巧

儿童英语教学培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口头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日头表达能力。这也是贯穿本书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该认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专项说的教学

一个以英语为工作和生活语言的人使用英语的主要形式是说。但我国儿童学习英语之后,真正使用英语时,说不是主要的形式。因此说的训练对我国目前的儿童是必需的,但不是最重要的。不过,目前存在一种倾向,认为儿童能够很流利地说英语,就说明英语教学是成功的(当然存在另一种更广泛的倾向,认为儿童能够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就说明英语教学是成功的)。这种只强调能力之一的评价标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说的专项训练,我们认为主要在于应该把握说的主要能力要求。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对方听懂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我们无法帮助对方听。因此,说的主要能力要求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

我们的表达是否清楚涉及到我们使用的语句语义是否准确,语用功能是否恰当,这一语句是否能够用于这一语境。

因此,说的专项训练不应该是语法、句型的专项训练,而应该是说的能力的专项训练。说的能力的专项训练可以以交际功能为线索,也可以以语句、话题等为线索。比较合理的是语境与功能相结合的训练。

目前国内专门给儿童编写的说的专项训;练材料不多,如果开展训练,老师们在编写材料时,要注意英语的语境、语用功能、语义等是否真实。

同时,说可以与听一起进行专项训练,因为听通常是说的前提,说通常是听的承接。

常规教学中说的教学

常规教学以说为主要形式,老师说,同学们说。因此常规教学应该是专项的听说教学的扩展和深人。

在常规教学中,儿童的说给其它同学是一个比较参照对象,而老师的说则是儿童的摹仿学习对象。因此,老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说的教学安排,并要规范自己的说。我们可以在常规教学中,按照教学内容安排必要的说的背景。在对话课文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要帮助儿童理解对话,还要帮助儿童学习摹仿对话中说的方法、技巧和艺术,培养儿童说的能力。

讲解例释语言点

在常规教学中,语言点现在已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不论对话课文还是篇章课文,大多数老师都是以语言点的讲解和例释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练习性活动或理解性检查,从而完成课文教学。

对于儿童比较难以掌握的语言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必要的讲解,然后给出必要的例释,都是必要的。对于儿童可以通过已有知识和能力能够比较容易掌握的语言点,我们则可以给予儿童讲解和例释的文字材料,让有预习能力的儿童课前预习,让在课堂练习中没有弄懂的儿童课后复习。也就是说,语言点的讲解和例释不一定非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课前。课后进行。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让儿童通过讲解和例释性文字材料在课前预习语言点。这样在课堂上我们不去讲解例释语言点,而有更多时间引导儿童练习对话或理解篇章,在练习和理解中检查儿童是否理解语言点,如果发现儿童没有理解,或者存在理解与用法错误,再给予适当讲解。

儿童提出不懂的语言点,老师讲解

在基础较好的班级,或者教授难度较小的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儿童先看表演或听录音或阅读篇章课文,然后让儿童自己就不懂的语言点和语句等向老师提问,请老师给予解答,这时老师再有针对性地给予讲解例释,并可以让其他同学先讲解例释,老师再给予说明和补充。

这种方法直接针对儿童自己的不懂之处,不会出现老师主观选择语言点进行讲解例释,比如儿童不懂的没讲解,儿童已经完全掌握的却在大篇幅讲解这样的现象。但这种方法需要比较好的课堂管理和控制,不然可能出现有些本来就不经常发言的儿童没有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或可能出现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有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大多数儿童已经掌握。老师应该有意识地选择各种程度的儿童提问,也应该控制性地选择问题来回答和讲解,并选择适当的回答和讲解方式。

老师有目的地设问,发现儿童没有掌握的语言点,再进行讲解

在对话和篇章课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练习活动,让儿童运用语言点,来检查儿童是否掌握了这些语言点,若发现儿童已经掌握,则可以不进行讲解例释,若发现儿童存在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则再进行讲解和例释。

这种方法将语言点教学与练习活动结合起来,需要老师在儿童的练习中发现儿童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点上的困难,并要求老师在课前做比较多的准备,因为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准备重点讲解某些语言点,但发现儿童在练习活动中已经掌握这些语言点,老师只得放弃讲解,而老师没有准备讲解的某些语言点,老师在儿童练习活动中却发现儿童仍然存在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而使得老师需要给予讲解。

这种方法要求老师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按照自己准备的教案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同时要求老师具有比较自如地驾驭教材的能力,不论事先是否准备,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都能及时给予讲解例释。

分散循环讲解例释语言点

对于难度较大的语言点,应该分散循环,不必要求儿童通过老师的一次讲解和例释就完全掌握并能自如运用这些语言点,特别是能力性的语言点,不是一次两次讲解例释和练习就能掌握的,需要不断反复讲解和练习。因此对于这些语言点,应该适当分散难度,循环讲解例释和训练,让儿童逐步掌握。

同时,我们不必要把一个篇章中的所有语言点一次都进行全面深人讲解例释,应该适当分散,对于已经在以前出现多次,在本课需要总结归纳的语言点,我们可以适当重点讲解例释,对于刚刚出现一次的语言点,我们可以只要求儿童掌握其在本课的最基本语义,而不要求儿童运用。

注意事项

英语学习,应该更注意的是儿童语言及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为了考试。

A.语义、语境、语用应全面真实

在目前的语言点讲解例释和训练中,广泛存在只注重语义的真实,而对于运用语言点的真实语境、语言点的真实语用功能则很少讲解例释和训;练。这不符合真实原则,这可能导致儿童没有在真实的语境为了真实的运用目的运用语言点的能力。目前,这种不真实在例句和练习中特别突出,很多例句与练习缺乏真实的语境和语用功能,也不符合儿童的真实兴趣与心理特征等。

我们在语言点的讲解例释和训练中,应该全面真实地讲解。例释和训练语言点的真实语义、真实语境、真实语用,应该符合真实的教育因素和教学因素。

强化能力点训练,淡化知识点训练

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点,实际上是把知识性语言点和能力性语言点混在一起。语言点其实应该分为两种,知识性和能力性。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运用英语的能力,让儿童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是为了培养儿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知识教学必须以能力为中心。我们在教学中也就应该突出能力点的教学。

在目前的语言点教学中,特别是在语言点讲解例释之后的训练中,我们习惯于进行知识点的训练,让儿童翻译几个句子,填几个空,就完成了语言点的训练。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在语言点的训练中,我们应该安排以培养儿童运用能力性语言点为重点的活动性练习和文字性练习,真正把语言点教学的重点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强化能力点的训I练,淡化知识点的训I练。这才是真实的教学目的。

儿童英语教学培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口头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日头表达能力。这也是贯穿本书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该认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专项说的教学

一个以英语为工作和生活语言的人使用英语的主要形式是说。但我国儿童学习英语之后,真正使用英语时,说不是主要的形式。因此说的训练对我国目前的儿童是必需的,但不是最重要的。不过,目前存在一种倾向,认为儿童能够很流利地说英语,就说明英语教学是成功的(当然存在另一种更广泛的倾向,认为儿童能够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就说明英语教学是成功的)。这种只强调能力之一的评价标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说的专项训练,我们认为主要在于应该把握说的主要能力要求。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对方听懂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我们无法帮助对方听。因此,说的主要能力要求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

我们的表达是否清楚涉及到我们使用的语句语义是否准确,语用功能是否恰当,这一语句是否能够用于这一语境。

因此,说的专项训练不应该是语法、句型的专项训练,而应该是说的能力的专项训练。说的能力的专项训练可以以交际功能为线索,也可以以语句、话题等为线索。比较合理的是语境与功能相结合的训练。

目前国内专门给儿童编写的说的专项训;练材料不多,如果开展训练,老师们在编写材料时,要注意英语的语境、语用功能、语义等是否真实。

同时,说可以与听一起进行专项训练,因为听通常是说的前提,说通常是听的承接。

常规教学中说的教学

常规教学以说为主要形式,老师说,同学们说。因此常规教学应该是专项的听说教学的扩展和深人。

在常规教学中,儿童的说给其它同学是一个比较参照对象,而老师的说则是儿童的摹仿学习对象。因此,老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说的教学安排,并要规范自己的说。我们可以在常规教学中,按照教学内容安排必要的说的背景。在对话课文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要帮助儿童理解对话,还要帮助儿童学习摹仿对话中说的方法、技巧和艺术,培养儿童说的能力。

讲解例释语言点

在常规教学中,语言点现在已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不论对话课文还是篇章课文,大多数老师都是以语言点的讲解和例释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练习性活动或理解性检查,从而完成课文教学。

对于儿童比较难以掌握的语言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必要的讲解,然后给出必要的例释,都是必要的。对于儿童可以通过已有知识和能力能够比较容易掌握的语言点,我们则可以给予儿童讲解和例释的文字材料,让有预习能力的儿童课前预习,让在课堂练习中没有弄懂的儿童课后复习。也就是说,语言点的讲解和例释不一定非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课前。课后进行。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让儿童通过讲解和例释性文字材料在课前预习语言点。这样在课堂上我们不去讲解例释语言点,而有更多时间引导儿童练习对话或理解篇章,在练习和理解中检查儿童是否理解语言点,如果发现儿童没有理解,或者存在理解与用法错误,再给予适当讲解。

儿童提出不懂的语言点,老师讲解

在基础较好的班级,或者教授难度较小的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儿童先看表演或听录音或阅读篇章课文,然后让儿童自己就不懂的语言点和语句等向老师提问,请老师给予解答,这时老师再有针对性地给予讲解例释,并可以让其他同学先讲解例释,老师再给予说明和补充。

这种方法直接针对儿童自己的不懂之处,不会出现老师主观选择语言点进行讲解例释,比如儿童不懂的没讲解,儿童已经完全掌握的却在大篇幅讲解这样的现象。但这种方法需要比较好的课堂管理和控制,不然可能出现有些本来就不经常发言的儿童没有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或可能出现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有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大多数儿童已经掌握。老师应该有意识地选择各种程度的儿童提问,也应该控制性地选择问题来回答和讲解,并选择适当的回答和讲解方式。

老师有目的地设问,发现儿童没有掌握的语言点,再进行讲解

在对话和篇章课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练习活动,让儿童运用语言点,来检查儿童是否掌握了这些语言点,若发现儿童已经掌握,则可以不进行讲解例释,若发现儿童存在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则再进行讲解和例释。

这种方法将语言点教学与练习活动结合起来,需要老师在儿童的练习中发现儿童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点上的困难,并要求老师在课前做比较多的准备,因为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准备重点讲解某些语言点,但发现儿童在练习活动中已经掌握这些语言点,老师只得放弃讲解,而老师没有准备讲解的某些语言点,老师在儿童练习活动中却发现儿童仍然存在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而使得老师需要给予讲解。

这种方法要求老师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按照自己准备的教案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同时要求老师具有比较自如地驾驭教材的能力,不论事先是否准备,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都能及时给予讲解例释。

分散循环讲解例释语言点

对于难度较大的语言点,应该分散循环,不必要求儿童通过老师的一次讲解和例释就完全掌握并能自如运用这些语言点,特别是能力性的语言点,不是一次两次讲解例释和练习就能掌握的,需要不断反复讲解和练习。因此对于这些语言点,应该适当分散难度,循环讲解例释和训练,让儿童逐步掌握。

同时,我们不必要把一个篇章中的所有语言点一次都进行全面深人讲解例释,应该适当分散,对于已经在以前出现多次,在本课需要总结归纳的语言点,我们可以适当重点讲解例释,对于刚刚出现一次的语言点,我们可以只要求儿童掌握其在本课的最基本语义,而不要求儿童运用。

注意事项

英语学习,应该更注意的是儿童语言及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为了考试。

A.语义、语境、语用应全面真实

在目前的语言点讲解例释和训练中,广泛存在只注重语义的真实,而对于运用语言点的真实语境、语言点的真实语用功能则很少讲解例释和训;练。这不符合真实原则,这可能导致儿童没有在真实的语境为了真实的运用目的运用语言点的能力。目前,这种不真实在例句和练习中特别突出,很多例句与练习缺乏真实的语境和语用功能,也不符合儿童的真实兴趣与心理特征等。

我们在语言点的讲解例释和训练中,应该全面真实地讲解。例释和训练语言点的真实语义、真实语境、真实语用,应该符合真实的教育因素和教学因素。

强化能力点训练,淡化知识点训练

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点,实际上是把知识性语言点和能力性语言点混在一起。语言点其实应该分为两种,知识性和能力性。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运用英语的能力,让儿童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是为了培养儿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知识教学必须以能力为中心。我们在教学中也就应该突出能力点的教学。

在目前的语言点教学中,特别是在语言点讲解例释之后的训练中,我们习惯于进行知识点的训练,让儿童翻译几个句子,填几个空,就完成了语言点的训练。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在语言点的训练中,我们应该安排以培养儿童运用能力性语言点为重点的活动性练习和文字性练习,真正把语言点教学的重点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强化能力点的训I练,淡化知识点的训I练。这才是真实的教学目的。


相关文章

  • 浅议录音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浅议录音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孙晓慧 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 邮编:427000 邮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1**********] 近几年来,我经常去下面中小学听英语课,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平时上课很少让 ...查看


  • English英语快速入门
  • 般来说,衡量一个人口语水平高低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口齿是否清楚: 2流利程度: 3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4内容是否充实,逻辑是否清楚. 这些是衡量会话能力的主要标准.针对以上标准,采取相 ...查看


  • 浅谈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技巧
  • 浅谈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技巧 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 ...查看


  • 推荐一个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
  • 阿卡索外教网:http://www.acadsoc.com.cn 推荐一个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 现今英语作为我国人们提升社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技能,而其中口语表达能力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口语训练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语法和 ...查看


  • 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_4
  • 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南京市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张秀珍 内容提要:写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 此,加强写作训练.打好写作基础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或者说在培养学生 的交际 ...查看


  • 2015年考研复试综合面试常见问题解析复试备考技巧复试指导
  • 育 明 教 育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12名学员成功考上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包括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状元张xiaoyu (二本跨专业).社会保障专业状元王shiyu 以及4名行管专业学员,3 ...查看


  • 商务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目 录 编写前言 编写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 2.本课程设置的目的 3.总体课程教学要求 4.本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 5.学时安排 ...查看


  •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写作教学[1]
  •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二级"写"的目标描述明确要求"小学生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 ...查看


  • 英语专业课程简介
  • 英语专业课程简介 通识教育必修课 课程编号:09040001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本课程旨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