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多么缺乏诗意的时代,生活的货架上叫卖着海鲜和色相,唯独找不到温暖和悲悯。――题记
无事乱翻书。
在书柜最不起眼的地方忽然发现一本《挽住春天》,很小很薄,比当年流行的《青春诗历》还要轻。心头就涌上一种莫名的冲动,那一瞬,仿佛回到了那遥远的时光。
大约是1989年吧,《邵阳日报》发起了一次以四季为题的命题征诗活动,应者云集,极其热闹。我也投了一首《初冬江南》,很幸运地被收入了集子。收到样书的当天,看着蓝面白底的小册子,闻着淡淡油墨香,那兴奋劲儿,久久不能平息。
有上百位文字爱好者的诗作被收入这本叫作>的集子。李青松、伍培阳、邓杰等邵阳县籍的作者也名列其中。书的序言是杨伯己老先生作的。其言真真,其情切切,足见其对后学的奖掖与扶持。二十年过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翻开书,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而今大多已形同路人。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木讷少言的人,腼腆,孤僻。对文字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痴迷。18岁那年在《湖南农村报》发表了第一首诗作《乡音》,虽短短几行,但给我的,除了惊喜,还是惊喜。编辑陈惠芳先生发稿后还给我寄来了他的一本诗集《重返家园》,扉页端端正正地写着:颂文兄雅正。陈惠芳。陈先生时任湖南省青年诗人协会主席,照片上的模样黑瘦单薄。前几日我上他的博客,却发现他肥壮如一彪形大汉了,并且得知他的小名叫细细。细者,纤弱苗条也。
我也曾试着给《邵阳日报》投稿。毕竟是家乡的报纸,感觉亲切。有一回,我的一首小散文诗竟在日报《生活》栏上发表了。记得题目叫《题一帧旧影》。责任编辑卢学义先生还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字爱好者,这样的鼓励,真是一种浸入人心的温暖。一直忘不了写那篇散文诗的情景:吃过晚餐后突然停电,独自坐在书桌前默默点燃一支蜡烛。想起一些人和事,心里生出一种别样的柔软。找来纸笔,一挥而就。正好电来了,当光亮一下溢满屋子,眼里竟闪出点点泪花。
那时写诗的多,发表的途径也不少。报纸的诗歌版面就不说了,大片大片的,不象现在,诗歌寂寞忧郁地缩在报屁股。还有广播,还有电台。我很感谢邵阳电台一位叫姚楚湘的编辑,他发了我不少诗,可惜当时我没有收音机,听不到电台主持人声情并茂的朗诵。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搞社教。闲得可真慌,就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写在纸上。写了很多,就想着投出去。我常常步行四五华里到乡邮电所寄信。时值秋季,扑鼻的稻香,阳光也明晃晃的,山路蜿蜒。我曾经在一首诗中描述了走近邮筒那一刻的心境:邮筒用绿色的微笑,拉住了我的手……
诗歌发得多了,择一些满意的、煽情的压在书桌台板玻璃下。一为自我回味,二为人前炫耀。年轻的心里,除了虚荣,还有骄傲。
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李青松、罗超、肖斌伟等等。谈诗,喝酒,跳舞,野游。我们热爱诗歌、尼古丁和女人。那时我们都是善良的,我们都是好孩子。
如果不是因为疏懒,不是因为有点玩世不恭,我也许会一直在文字的道路上走下去。也许还会花上数万元自费出一二本诗集放在家里,说不定还可以弄一顶省市作协会员的帽子戴戴。
这是一个多么缺乏诗意的时代。生活的货架上叫卖着海鲜和色相,唯独找不到温暖和悲悯。当陈冠希们在大众视野里粉墨登场,上演一幕幕丑剧;当戴着面具的人们为了面包相互倾轧,活着成为唯一的目的;当海枯石烂成为谣言,忠诚成为狗屎……,诗意,也许仅存于乡下祖母那低缓悠长的摇篮曲里。
这是一个与理想多么格格不入的时代。诗歌远走他乡。诗人或四顾茫然,或绝望自残,或�体,或梨花,当年伊沙一声狂吼;饿死诗人。不幸竟成为谶言。
我不愿成为一个边缘人,但上帝作证,我是多么怀念有诗相伴的那些日子。
那些有阳光和青草的日子,那些纯洁得拒绝颜色的日子。
还在写着。不为别的,只为记录。有一天我老了,哪里也去不了了,我就坐在爱人的对面,围着一炉柴火,把我的诗一遍遍读给她听。
把我的生命,生命里有过的爱和恨,
一遍遍,读给她听。
这是一个多么缺乏诗意的时代,生活的货架上叫卖着海鲜和色相,唯独找不到温暖和悲悯。――题记
无事乱翻书。
在书柜最不起眼的地方忽然发现一本《挽住春天》,很小很薄,比当年流行的《青春诗历》还要轻。心头就涌上一种莫名的冲动,那一瞬,仿佛回到了那遥远的时光。
大约是1989年吧,《邵阳日报》发起了一次以四季为题的命题征诗活动,应者云集,极其热闹。我也投了一首《初冬江南》,很幸运地被收入了集子。收到样书的当天,看着蓝面白底的小册子,闻着淡淡油墨香,那兴奋劲儿,久久不能平息。
有上百位文字爱好者的诗作被收入这本叫作>的集子。李青松、伍培阳、邓杰等邵阳县籍的作者也名列其中。书的序言是杨伯己老先生作的。其言真真,其情切切,足见其对后学的奖掖与扶持。二十年过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翻开书,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而今大多已形同路人。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木讷少言的人,腼腆,孤僻。对文字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痴迷。18岁那年在《湖南农村报》发表了第一首诗作《乡音》,虽短短几行,但给我的,除了惊喜,还是惊喜。编辑陈惠芳先生发稿后还给我寄来了他的一本诗集《重返家园》,扉页端端正正地写着:颂文兄雅正。陈惠芳。陈先生时任湖南省青年诗人协会主席,照片上的模样黑瘦单薄。前几日我上他的博客,却发现他肥壮如一彪形大汉了,并且得知他的小名叫细细。细者,纤弱苗条也。
我也曾试着给《邵阳日报》投稿。毕竟是家乡的报纸,感觉亲切。有一回,我的一首小散文诗竟在日报《生活》栏上发表了。记得题目叫《题一帧旧影》。责任编辑卢学义先生还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字爱好者,这样的鼓励,真是一种浸入人心的温暖。一直忘不了写那篇散文诗的情景:吃过晚餐后突然停电,独自坐在书桌前默默点燃一支蜡烛。想起一些人和事,心里生出一种别样的柔软。找来纸笔,一挥而就。正好电来了,当光亮一下溢满屋子,眼里竟闪出点点泪花。
那时写诗的多,发表的途径也不少。报纸的诗歌版面就不说了,大片大片的,不象现在,诗歌寂寞忧郁地缩在报屁股。还有广播,还有电台。我很感谢邵阳电台一位叫姚楚湘的编辑,他发了我不少诗,可惜当时我没有收音机,听不到电台主持人声情并茂的朗诵。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搞社教。闲得可真慌,就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写在纸上。写了很多,就想着投出去。我常常步行四五华里到乡邮电所寄信。时值秋季,扑鼻的稻香,阳光也明晃晃的,山路蜿蜒。我曾经在一首诗中描述了走近邮筒那一刻的心境:邮筒用绿色的微笑,拉住了我的手……
诗歌发得多了,择一些满意的、煽情的压在书桌台板玻璃下。一为自我回味,二为人前炫耀。年轻的心里,除了虚荣,还有骄傲。
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李青松、罗超、肖斌伟等等。谈诗,喝酒,跳舞,野游。我们热爱诗歌、尼古丁和女人。那时我们都是善良的,我们都是好孩子。
如果不是因为疏懒,不是因为有点玩世不恭,我也许会一直在文字的道路上走下去。也许还会花上数万元自费出一二本诗集放在家里,说不定还可以弄一顶省市作协会员的帽子戴戴。
这是一个多么缺乏诗意的时代。生活的货架上叫卖着海鲜和色相,唯独找不到温暖和悲悯。当陈冠希们在大众视野里粉墨登场,上演一幕幕丑剧;当戴着面具的人们为了面包相互倾轧,活着成为唯一的目的;当海枯石烂成为谣言,忠诚成为狗屎……,诗意,也许仅存于乡下祖母那低缓悠长的摇篮曲里。
这是一个与理想多么格格不入的时代。诗歌远走他乡。诗人或四顾茫然,或绝望自残,或�体,或梨花,当年伊沙一声狂吼;饿死诗人。不幸竟成为谶言。
我不愿成为一个边缘人,但上帝作证,我是多么怀念有诗相伴的那些日子。
那些有阳光和青草的日子,那些纯洁得拒绝颜色的日子。
还在写着。不为别的,只为记录。有一天我老了,哪里也去不了了,我就坐在爱人的对面,围着一炉柴火,把我的诗一遍遍读给她听。
把我的生命,生命里有过的爱和恨,
一遍遍,读给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