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心的世界][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五讲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今天晚上我们讲百法明门论第五讲。大家请翻开教材第9页。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这是世亲菩萨《百法明门论》论文里的文句。宇宙万法,一切法,概略来说有五种。“此总标诸法”,诸法可以把它概括成五种。“称理言之,实有无量。”如果从道理上面来说,有无量无边的诸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法呢?“以众生性欲无量”,众生的根性,众生的好乐心非常多,有无量无边的机,也就有无量无边的法。根基非常多,各各不同,法也是一样,非常多。就犹如我们吃菜一样,中国人、外国人,中餐、西餐,很多;中餐里面又有各种各样的菜系,南北口味都不同,但都是菜。佛法也是一样,从它的本性上面来讲,从它的实践上面来讲,是一味的;但是从它的相上面来讲,有无量无边,要说多少就会有多少。

但是这么多的法相我们学不过来,也认识不过来,那怎么办呢?就是把它分成五种。这五种不是我们一般人随便能够分得出来的,世亲菩萨,他是菩萨位的,也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凡人。在部派佛教的时候,众说纷纭,对佛法的理解非常多,不能统摄,那么他就写了这样一部非常简明扼要的《百法明门论》,把法概括出来。他写这个论的目的呢,就是在古代印度注重论辩的那种环境下,谈得越多离法的本意越远,越走越远,越说越离谱,所以世亲菩萨就非常简明扼要地造出一部《百法明门论》。

造这个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要通达无我,也就是为了要修行。从一个法相又一个法相,从一个法类又一个法类,来诠释它的无我性。不是说最后六个无为法才是无我,前面九十四法,每一个法都是无我,都是相。它的圆成实性、自性上面来讲,都是无我,都是无为法。前面都是有为法、生灭法,无为法是不生不灭法。

“是以瑜伽始五识身,历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瑜伽师地论》从“五识身”(即五识)一直到“法界”,一共是六百六十六个法。“今言五位百法,岂非要略乎”,一百个法对比六百六十法来讲,难道不是要略么?就是要略。

“故云略有五种。自此至真如无为,总答初问”,就来回答有哪些法。刚开始问“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这就回答了“何等一切法”:“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百个法。过去有一个偈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这四句把它概括了。

下面的注解,“心法者,总有六义。”

五位百法,第一位就是心法,总有六义名为“心法”。“心法”,从它的通义来讲,有六个通义;从它的别义上来讲,就是八识。“通义”就是什么叫心法,什么叫心所法,什么叫色法,什么叫心不相应行法,什么叫无为法,就是共通的,共通八识的,它怎么定义。共有六种。

窥基大师的注解:“心法者总有六义,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

如果从“集起义”来说,“唯属第八”,只属于第八识。那么也就是只有第八识可以称为“集起义”。

那什么叫“集起”?“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也就是,种种现行的出现,都是有种子的,如果没有种子,就没有现行。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种种的相,都是跟我们内在的种子有关系的,有种子它才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才能够有果实。在部派佛教的时候,它所谈到的是说,我们人身语意造了种种的业,这个业都能够结合起来,最后感果。大乘佛教唯识宗的说法是,这个业会变成种子,就是业种——业的种子,业产生种子。这个说法就更加确切,更加好理解。部派佛教只谈六识,大乘佛教唯识宗谈八识,其中就谈到种子、现行。我们造了种种业,业过去了就成为种子——业种,这个种子以后再感果。种子实际上就是因,起了现行实际上就是果。所以“此义唯属第八心王阿赖耶识”,其它心法没有这种功能。

“若就现行集起,则通其余诸识。”前面是“种子集起”——“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从“现行集起”,通其他的诸识,就是其他的识也可以有这个功能,名为“集起”。也就是其它识的现行的这些特点、现行的这些状态,也都是有种子,和种子也是有关的。这是第一义。

第二义,“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前面七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

“能熏”是指前七识,“所熏”指的是第八识。“能积集”属于前七识,“所积集”属于第八阿赖耶识,“诸法种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第八识被前七识所熏,前七识能够熏第八识。第八识翻译成汉语又名“藏识”,也叫“含藏识”,它像一个仓库一样,前面七识造种种业构成的种子,全部都保留在第八阿赖耶识当中,所以前面七识就变成了“能熏”、“能积集”,第八阿赖耶识就变成了“所熏”、“所积集”。故“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

第二义主要是从“能熏”、“能集”这个角度来讲。所以“积集义”也是心的一个涵义,通义。

第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

缘虑,能缘、思虑,自分境。自分境,就是八个识,每个识都只是心王的一分,各个识都只是缘自己的一分。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心是无形无相的,只能从它的作用上面来说明心的意义,所以它分成八个识,每个识里又有很多相应的心所,具体的心所。只有从这些心王、心所的现行上面,表现出来的状态上面,才有办法来说明心和心所的意义。如果没有从相上面来说,这个心很难说清楚,你说“心”是什么?

我们过去讲“良知良能”,社会上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好,我们常常讲“你没有良心。”没有良心就是你心不好。怎么叫心不好?心能不能拿出来看?心不等于心脏,心不等于大脑,大脑、心脏是现在医学上的说法,不是佛学的说法,佛学讲的心跟大脑、心脏是两回事。大脑也好,心脏也好,它还是色法,心是心法。唯识、百法,从心上面来说明它的规律,来说明它的无我。

无论是哪个宗派,显宗也好,密宗也好;性宗也好,相宗也好;大乘也好,小乘也好,如果我们没有心,那么这些宗派跟我们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有我们的心去缘它,我们的心去学它,这些宗派对我们来讲才有是意义的。所以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门,修任何一个法类,都同我们的心有关系。

佛法怎么来认识我们的心?佛法上是怎样讲的?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如果我们没有去学,本身我们就搞不清楚佛法怎么来认识心,怎样来剖析。就如现在医学里的解剖学一样,能够把整个人分析,我们身上这个部位是什么,那个部位是什么,这个器官是什么,都分析得清清楚楚。电脑、电视、录像机也是一样,一个零部件一个零部件,叫什么名称,有什么性能,是什么形状,清清楚楚。佛法对心的认识也是清清楚楚,只是说我们后来的人不懂行,认识不了这么复杂、这么细腻、这么深的这样一套理论,这样一套剖析内心的工具。

我们学一部《百法明门论》,不是要学一百个定义。如果要学一百个定义的话,那根本不要学了,《成唯识论》定义得清清楚楚,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们要找参考书,也能找出几十种、上百种。不是那么一回事情。所以我们常常讲,学佛法不是学文字,是学一种经验,什么经验呢?就是讲课的法师对这部经、这部论是什么体会,这种体会才可以同我们现在的人接轨,我们现在的人才有办法接受。比如说,医学也好,科学也好,非常深,如果没有人给我们讲,我们很难弄懂。必须要有人给我们讲,我们学起来才很容易、快速,少走弯路,不会走错路。如果没有人给我们讲的话,那科学的书非常多,我们怎么能够看得过来?同样一个科学,里面各种门派、学科非常多,你究竟要学哪一个学派?那肯定学不好了。

《百法明门论》、佛法,非常的扼要,从这方面,我们就能够慢慢地,一步又一步,一层又一层,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心,认识到佛法所要告诉我们的一种心态究竟是什么。不是我们自己的妄想认为说我们的心应该是什么样,“我们要用功”,过几天说“算了,用不下去”,又不用功了,那纯粹是妄想!妄想,今天这么想,明天这么想,过几天又那么想,它怎么能持久呢?只有对我们的心进行非常深入、细微、系统、全面的剖析,我们才会知道说我们的心有哪些好的方面,有哪些不足的方面,有哪些问题,我们现在怎么办。这才是我们学经论的一个主要目的。

所以,我们听经闻法本身就是在修行,就是在用功,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功,而不是听了一些道理而已。听了一些道理,跟心是结合不起来的,绝对结合不起来的,是理论的一套。就如我们上解剖学一样,上完解剖就能对应,就能够知道这是躯体的哪个部位,我们身上哪一个部位,就对得起来。上电脑课也一样,哪个零部件跟哪个地方对应,绝对要对应的。如果不对应的话,我们学得就很远;很远,我们就学不下去。

“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什么叫“等无间”呢?前面灭了,后面生起来,中间没有间隔,这是无间灭意。

“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这些都是心的一分,心的一部分。所以,八个识各有各的作用,虽然各有各的作用,但是都是心的一分。

我们学佛法,学唯识,学这些法相,很多人学了会很害怕,觉得这个很麻烦,很复杂,分不清楚,也记不住。其实,学法相不仅是记些名词而已,你如果把所有的名词都记住了,一百个名词的定义都记住了,但最后不能通达无我,那记得越多越烦恼,绝对的。若能汇归到无我,汇归到空性,那么再多法都是相,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再多也不怕。它可以分类——分五类,这个法归到哪一类,下一次就知道了。就犹如一个百货公司一样,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都清清楚楚,衣服、日常用品、电器、食品……一个百货公司里几千种、几万种物品,都能够归类,一目了然,找起来也很清楚。那几千种、几万种货品,每一个也都是一个法——色法。它为什么能够摆那么清楚呢?它也是要分类的,分类学。那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了,它需要去分类。色法都要分类,心怎么可以不分类呢?不分类的话,我们怎么能够认识得清楚?认识不清楚的。

分类也有学问了。我们说起来容易,什么东西放在这里,什么东西放在那里,真正那么多东西来了,肯定发愁。但如果一个百货公司的总经理,他一看就知道,因为他有经验,怎么管理他有学过,所以他能够把一个百货公司里面的东西摆得既非常好找,又好管理,同时又很整齐。那我们没有学过,光有心去分类,是分不了的,没那么简单。大科、中科、小科怎么分?很简单的东西都很头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懂分类学。如果知道的话,就很容易。我们常常讲归纳和演绎,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一个法,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来归纳?有没有这个本事来演绎?哲学谈归纳和演绎,佛学比哲学更高,可以用到心上去。世间法只能用到物上去,没办法用到心上去,做不到,太难了,只有佛法才有这样的一套学问。

我们长期以来不能解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所构筑的是我们自己的一套名言体系,自己个人的一套名言体系,它既不同于世间的名言体系,跟佛法的名言体系又不一样。就是说,学习佛法,对这个世间上面所有的一切都不上心、不用心了,觉得这些东西可有可无。世间上面的所有名相已经坏了,至少是坏了一半。为什么坏一半呢?觉得可有可无,学佛法不在乎这些东西,所以几乎就坏一半了。但佛法的名言名相体系又不懂,不知道佛法是怎么安立的。我们搞不清楚,认为说,我来否定外在,那么我内心自己就能够得到肯定。没有那一回事!否定外在的不等于说内心有一套正确的建立起来。自己内心要建立起一套来,是要根据佛法来建立的,不是凭自己的一种热情就能够建立起来的。先要学,要学习佛法里怎么讲,没学过是绝对建立不起来的。“虽慧不能了”,它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释迦牟尼佛说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完全、彻底、究竟解脱。如果心不能解脱,心有束缚,就有问题,就有烦恼。有束缚就不能自在,有束缚,就是你的心被捆住了。佛法是让我们觉悟:心被束缚,如何把它去掉;心被局限,如何把它突破;这个心痴暗,如何让它光明。佛法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套方法:如何来突破我们内心的局限,如何来照亮我们内心的光明,如何让我们内心由死气沉沉到死灰复燃。它有这样一套方法,同时有这样一套标准,内心的境界是有标准的。

那我们怎样能够做到内心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有光明?除了有标准、有方法以外,我们当下怎么用功?就谈到唯识里面的“转依”,转识依智,转八识依四智。怎么来转心呢?我们常常讲转心,那怎么叫“转心”呢?就是把我们的识转成智慧。转成智慧,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而不是用分别心去观察。用分别心,用妄想去了解、认识外境外物的话,答案绝对是错误的。智慧是一种觉悟、观照,一种透彻。比如我们心脏有问题,做一个心电图;肺有问题,做一下X光透视,它能透视进去,结果就出来了。佛法也是如此。你用了这种方法能够自我透视,自己能够知道现在身心是什么状态,是一个什么境界,是一个什么答案。

那么你掌握这种方法以后,好比医生掌握了这种仪器,是可以给很多人做透视的,你哪里有问题,做一下,心脏有问题或胃有问题,他都能给你讲出来。佛法也是如此。你如果不精通的话,就会有很大的问题。什么很大的问题呢?你用测胃的仪器去测心脏,用测心脏的仪器去测肺,测肺的仪器来测脑,这个就叫乱用,乱用法类,绝对是这个样子。人家本来不是这种病,你非要让他到那里去检查一通,没有病都给他折腾得有病,至少是破财。好多医院里边,医生一看,哎呀,你现在可能有什么病,那个病人觉得医生都说了,不查到时候也麻烦,心里放不下。再没有钱,也借一点钱去做,做完了又没事。医生给说一下,病人心里就担心。实际上,有些医生说一下是有提成,是不是?但他给你说一下,你就麻烦了。我们学佛法,如果不了解的话,也绝对是乱开药。

那我们今天这么学,实际上就是要心理解剖,理论跟实践相结合。心理解剖、自我解剖。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解剖,最后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面达到转依,不然绝对不可能。

我们有些人对外在的境界,对自己的内心的境界,都很难真正了解佛法是怎么看待的。佛法是怎么看待、对待我们内心世界的?佛法是怎么看待、对待外在世界的?内在的世界就是我们心里面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外在世界,这二者的方法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对待内在世界的方法来对待外在的世界,也不能以对待外在世界的方法来对待我们内心的世界。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对治内心世界,我们所要用的是对治悉檀;对应外在世界,我们所采用的法类是世界悉檀。

所谓世界悉檀,就是世间公共标准,必须要遵守世间公共标准,如果不遵守世间公共标准,也是背离佛法;不遵守世间公共标准,肯定不能成就。比如我们做直播,它有公共标准,怎么做才是好,我们只有掌握了、熟悉了、应用了这种公共标准,我们才能做成功。我们哪里还有问题,哪里还有不足,就说明我们对于这些标准的掌握还不熟练。任何一个事情都是如此。你开车可以不守交通规则吗?不守交通规则,马上警察不让你走,停!不让你开。这就是公共标准。

但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标准就不同了,差别就很大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一套标准,还有佛法的非常严整的一套标准。那每一个人的标准,首先我们自己有没有标准?第二,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是一个什么标准,究竟有多高?有些人说,我以无标准为标准,实际上就是乱七八糟,就是没有。他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说我是以无标准为标准,实际上就是没有了。

我们问题认识清楚了,问题找到了,还能够分析清楚,之后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要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就是要有解决事务的能力。社会上解决事务用科学,绝对不会用农业时代那种落后的方法,用手工来做,那怎么有竞争力呢?不可能,绝对要用科学。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必须都要用科学,不用科学就要落后。我们从修行的意义上来讲,要用佛法。那么,只有真正意义上掌握了高科技,才有办法使用高科技;只有真正意义上掌握了佛法,才能够熟练运用佛法。如果不掌握,你怎么运用呢?你出问题、起烦恼了,拿一本藏经能不能断烦恼呢?不可能的事情。你起烦恼了,抱一尊佛像,能不能去烦恼?没有用。你要解决问题,拿一本科技的书解决不了,必须要熟练掌握、融汇贯通,境界来的时候才有办法,在日常生活当中才不会违反科学的常识。譬如,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放在一起不能吃,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放在一起会变质,炒菜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搭配在一起,这里面也是有科学的道理,你不掌握、不了解,炒的菜就不行,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我们常常觉得到处都是矛盾,这个人跟那个人有矛盾,这个事跟那个事也有矛盾,自己跟自己也矛盾。我们要来听课,还是要去劳动,还是要去看书?自己要个人用功,还是去共修?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是矛盾。矛盾,就是一种烦恼。那么我们烦恼了、矛盾了,怎么办呢?怎么来认识这些问题呢?矛跟盾,就犹如我们左手拿着矛,右手拿着盾,你认为二者互相矛盾;换一个思路,你认为左手拿的矛具有发展性,能够进攻,右手拿的盾具有保护性,那就不矛盾了。你又觉得:矛要进攻别人,盾要防护自己,到底自利跟利他怎么来统一呢?其实,矛攻击敌人,就是利他;盾防护自己,就是自利。你如果老是疑惑到底要自利还是要利他的问题,本身就是不会用矛、不会用盾的一个标志,就是自己不能很好地认识究竟什么是自利,什么是利他,把自利和利他对立起来,把动跟静对立起来,把读书跟修行对立起来,这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内在心理互相矛盾、不能超越、不能解脱的一个表现。实际上哪里有矛盾呢?矛跟盾都是人的一种工具,都是一种武器,是看我们自己怎么来用它。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空间的方位也非常执着。怎么执着呢?上中下、前中后、左中右,人也很执着。你可能站到前面就高兴,站到后面就不高兴;你站在上面高兴,站在下面不高兴;从左中右来看,你又喜欢站中间,站到旁边不高兴。为什么上中下自己要愿意站在上,前中后自己愿意在中?因为世间上面认为:人在上面的话,这个人要比别人高一等;人在中间的话,这个人比较有尊严,这个人地位应该比较高。这些实际上也都是世间的一个名言标准,世间的一个价值标准。那么佛法,无论前中后、上中下、左中右、你我他,都能够从无我上面来认识。上中下的人,在上面的人认为无我,在中间的人也认为是无我,在下面的人也认为是无我。也就是说,在上位的人认为无我,就不会觉得自己要比别人高一等,那心就平等了,就有平常心、平等心,就不会有障碍,就不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否则,你认为自己在上面,高高在上,这就麻烦,就会引来很多灾祸。在下面的人,在旁边的人,若认为别人高一等,见到别人抬不起头来,看到别人总是觉得好像自己比较差。如果能认识到无我,人就不会自卑,不会认为我不如你,或者你不如他。

很多事情都可以从“无我”上来观照,自然而然很多矛盾、问题就没有了。自己起烦恼,可以观察是无我;别人起烦恼,也可以观察是无我,这个烦恼很快就会过去,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过去,这个烦恼、问题都是不实在的。这样,我们的心就不会被他人烦恼的境界、现行所转。不然的话,对方烦恼的时候,非常容易引发我们自己的种子,让我们的烦恼种子也起现行。对方起烦恼就如起火一样,他的火烧到你的烦恼,你也起现行,火跟火一起全部烧起来,就越来越厉害,最后就救不了。所以需要学佛法来观照无我,色法、心法都是能够用得上的。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活在一种感觉当中,什么意思呢?例如刚才说的,上中下,认为站在上面感觉比较好,在中间感觉比较好。社会上的领导人,出门的时候坐飞机,外国的领导接待的时候要走红地毯。其实,走红地毯跟走水泥板有什么差别呢?一样的。就是一种感觉了,走红地毯感觉不一样,身份不一样。就是一种感觉,人的一种感觉,大部分的人生活在一种感觉当中。

第二种人,生活在一种理性当中。理性的人就不管这一套,就能够从事物的本质意义上来认识问题。

佛法,不仅仅说是一种感觉、一种理性,而是对感觉、理性的超越。感觉只是在事物的范畴;理性是推想这个事物背后的一种原理,一种道理;佛法是超越于事、理的,是事跟理对立的两个世界的统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为什么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就是一种超越了。没有生就不会灭,就不需要灭了。没有烦恼生起来,也就谈不上断烦恼。只有生烦恼才需要断烦恼,本来就没有,不起烦恼,本来就不生烦恼,就不存在断不断烦恼的问题。

那我们怎么样来超越?这就很关键。怎样来转依,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是否真正意义上相信自己能成佛?如果对这一点不能真正地相信,其他所有都会有问题,其他所有的理论、方法都会有问题。首先对我们的一个终极的目标有怀疑,那么对其他的理论和步骤都是会有怀疑。我们做一个科学的研究,他就相信能够研究出来,例如我们过去研究原子弹,他就是有信心,所以就能研究出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从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意义上相信轮回,相信解脱,相信修行能够成佛。

同时,我们要有理论,要有实践的方法;有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要训练,然后才有办法真正意义上去实践。训练与实践是两个概念,训练阶段是在练习了。如一个人要当兵,都要去先练习,先训练;大学生毕业到社会上去工作,先要有实习期。我们修道也是如此。大部份人实际上训练期还没有过关,有时候根本就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阶段,那我们就说“我听到我就去实践”,怎么能够实践得好?所以戒律里面说要“五年不离依止,通达开遮持犯”,就是说,如果五年我们还不能自立,还不能真正意义上能够自己实践的话,还要继续训练。所以我们谈到依师,目的就是要来训练自己的心。如果没有依师,没有依着外在善知识对我们的训练,我们自己很难把自己训练起来,训练不了的,人都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再一个,我们自己很难学会,很难学好,很难来掌握这样一整套的佛法理路。

如果我们在佛门中以分别心、功利的心、世俗的心来看人事物的话,那我们在内心上所呈现出来的都是自我的一个沉渣,自我的一个影子,根本没有办法看到诸法的实相。我们所看的答案,所看的结果,所看的现行,都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们自己的内心必须去培养一种能力。培养一种什么能力呢?一种追求真理的能力。追求真理,好像是社会上的话,但实际上佛法才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我们内心上、真正意义上,要对成佛、对修道有渴求,有渴望。所谓渴求、渴望,就犹如我们口渴要喝水一样,要到这样一种程度——就先要去培养这种能力。我们口渴了,肚子饿了,必须要喝水,要吃饭,不然身体就会有问题。我们现在烦恼重重的原因,就是对修道、对成佛没有渴望,没有渴求,所以觉得佛法不管用,因为不需要了。就如你不想喝水,那眼前摆再多的矿泉水,跟你也没什么关系。你真正有这种渴望,有饥渴感,你才会去享用这些美味佳肴。

我们对道场、三宝、善知识有没有信心,归根究底就是对佛法有没有信心;对佛法有没有信心,就是对自己所走的路、对自己信仰的终极目标有没有信心。这些都是有一种连带关系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有的人认为:我只要一个法类,别的就不要了,就能够坚持得下去。那绝对不能长久!

我们总是认为娑婆世界一无是处,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苦海茫茫,我们尚不能自度,怎么能度人呢,肯定掉到大海里面去,自己也淹死了。我们没成佛,烦恼这么重,也不是菩萨,我们怎么去度人呢?这都是很荒谬的想法。此岸跟彼岸,此地跟彼地,此界跟他方,凡夫跟成佛,不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是一个心态的距离。凡夫跟成佛,此岸跟彼岸,都是人心态的问题。如果心态好了,心态对了,是佛的心态,那么秽土就是净土;如果是凡人的心态,你认为自己是凡人,没办法,如此作意,一直坚持这么作意,那你永远是凡人;你认为自己有问题,没有办法,那么你就永远有问题,这些问题永远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你没有想去超越,没有想去超越这些问题的对立。所以你内心的距离就越来越远,痛苦跟快乐,凡夫跟圣者,此岸和彼岸,这些距离只有不断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呢?最后已经分不清楚此岸彼岸了,不去分了,也不去管了,也不去管现在是现实世界还是极乐世界,到底是要成佛还是要成凡夫,反正就这么过了,就不去理这些东西。这样慢慢下去的话,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就越来越没有了。

我们有对立,就是不懂无我。不懂无我,随便遇到任何一个法,都会被它局限住。有可能是色法,有可能是心法,也有可能是心所法,无论哪一个法你过不去都会局限住,绝对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总是有业障呢,无论哪一个法,它起作用,对我们都是一种障碍。障碍的话,就学不下去,我们前面的路被挡住了。那怎么办呢?就要去忏悔业障,忏悔业障就是把前面的石头,把前面的障碍物排除掉,才能够进步。否则要么只能走回头路,要么只能绕道。绕道就绕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条路就过不去,这是肯定的。

所以我们学百法,就是要让我们对内心潜在的问题,在种子位的时候,就不要让它起现行。第二,现行、究竟,我们会有哪些状态?都要让它很快断灭。现行,我们还要转化,转依。怎么样从种子位到现行位,从种子到现行,从因变成果,从种子到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现在是处在哪一个阶段?然后,我们要让哪些种子不起现行?我们要让哪些现行持续?我们要让哪些现行转依?这都是我们修行要去培养的地方。好的等流、好的现行,我们要持续。要持续也是有方法的,我们要从内心上面来着手才能持续,如果不是从内心上面来着手的话,就很难持续。不好的现行要去掉,那怎么把它去掉?一样有它的方法,有它的理路。我们要转识依智,我们要转依,也是有方法、有理路的,有它的训练技巧,以及长期实践的一个渐进的过程,用功下手的地方。那么,我们现在究竟是处在一个什么状态?我们现在要怎么修?我们现在要怎么学?我们现在是在哪一个点上着力?这些事情都要非常清楚。否则的话,势必造成头痛医脚,肯定的。最后很多工作、用功都是无益的,顶多种种善根,熏习一些佛法的种子,积一些资粮,仅此而已。

我们要更进一步来深入了解和认识,必须要有佛菩萨的经验,没有佛菩萨的经验是绝对过不去的。

(本文为2009年5月19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对僧俗二众的开示,由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郑琰】

标签:百法明门论 唯识

赞叹

随喜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今天晚上我们讲百法明门论第五讲。大家请翻开教材第9页。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这是世亲菩萨《百法明门论》论文里的文句。宇宙万法,一切法,概略来说有五种。“此总标诸法”,诸法可以把它概括成五种。“称理言之,实有无量。”如果从道理上面来说,有无量无边的诸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法呢?“以众生性欲无量”,众生的根性,众生的好乐心非常多,有无量无边的机,也就有无量无边的法。根基非常多,各各不同,法也是一样,非常多。就犹如我们吃菜一样,中国人、外国人,中餐、西餐,很多;中餐里面又有各种各样的菜系,南北口味都不同,但都是菜。佛法也是一样,从它的本性上面来讲,从它的实践上面来讲,是一味的;但是从它的相上面来讲,有无量无边,要说多少就会有多少。

但是这么多的法相我们学不过来,也认识不过来,那怎么办呢?就是把它分成五种。这五种不是我们一般人随便能够分得出来的,世亲菩萨,他是菩萨位的,也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凡人。在部派佛教的时候,众说纷纭,对佛法的理解非常多,不能统摄,那么他就写了这样一部非常简明扼要的《百法明门论》,把法概括出来。他写这个论的目的呢,就是在古代印度注重论辩的那种环境下,谈得越多离法的本意越远,越走越远,越说越离谱,所以世亲菩萨就非常简明扼要地造出一部《百法明门论》。

造这个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要通达无我,也就是为了要修行。从一个法相又一个法相,从一个法类又一个法类,来诠释它的无我性。不是说最后六个无为法才是无我,前面九十四法,每一个法都是无我,都是相。它的圆成实性、自性上面来讲,都是无我,都是无为法。前面都是有为法、生灭法,无为法是不生不灭法。

“是以瑜伽始五识身,历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瑜伽师地论》从“五识身”(即五识)一直到“法界”,一共是六百六十六个法。“今言五位百法,岂非要略乎”,一百个法对比六百六十法来讲,难道不是要略么?就是要略。

“故云略有五种。自此至真如无为,总答初问”,就来回答有哪些法。刚开始问“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这就回答了“何等一切法”:“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百个法。过去有一个偈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这四句把它概括了。

下面的注解,“心法者,总有六义。”

五位百法,第一位就是心法,总有六义名为“心法”。“心法”,从它的通义来讲,有六个通义;从它的别义上来讲,就是八识。“通义”就是什么叫心法,什么叫心所法,什么叫色法,什么叫心不相应行法,什么叫无为法,就是共通的,共通八识的,它怎么定义。共有六种。

窥基大师的注解:“心法者总有六义,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

如果从“集起义”来说,“唯属第八”,只属于第八识。那么也就是只有第八识可以称为“集起义”。

那什么叫“集起”?“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也就是,种种现行的出现,都是有种子的,如果没有种子,就没有现行。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种种的相,都是跟我们内在的种子有关系的,有种子它才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才能够有果实。在部派佛教的时候,它所谈到的是说,我们人身语意造了种种的业,这个业都能够结合起来,最后感果。大乘佛教唯识宗的说法是,这个业会变成种子,就是业种——业的种子,业产生种子。这个说法就更加确切,更加好理解。部派佛教只谈六识,大乘佛教唯识宗谈八识,其中就谈到种子、现行。我们造了种种业,业过去了就成为种子——业种,这个种子以后再感果。种子实际上就是因,起了现行实际上就是果。所以“此义唯属第八心王阿赖耶识”,其它心法没有这种功能。

“若就现行集起,则通其余诸识。”前面是“种子集起”——“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从“现行集起”,通其他的诸识,就是其他的识也可以有这个功能,名为“集起”。也就是其它识的现行的这些特点、现行的这些状态,也都是有种子,和种子也是有关的。这是第一义。

第二义,“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前面七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

“能熏”是指前七识,“所熏”指的是第八识。“能积集”属于前七识,“所积集”属于第八阿赖耶识,“诸法种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第八识被前七识所熏,前七识能够熏第八识。第八识翻译成汉语又名“藏识”,也叫“含藏识”,它像一个仓库一样,前面七识造种种业构成的种子,全部都保留在第八阿赖耶识当中,所以前面七识就变成了“能熏”、“能积集”,第八阿赖耶识就变成了“所熏”、“所积集”。故“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

第二义主要是从“能熏”、“能集”这个角度来讲。所以“积集义”也是心的一个涵义,通义。

第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

缘虑,能缘、思虑,自分境。自分境,就是八个识,每个识都只是心王的一分,各个识都只是缘自己的一分。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心是无形无相的,只能从它的作用上面来说明心的意义,所以它分成八个识,每个识里又有很多相应的心所,具体的心所。只有从这些心王、心所的现行上面,表现出来的状态上面,才有办法来说明心和心所的意义。如果没有从相上面来说,这个心很难说清楚,你说“心”是什么?

我们过去讲“良知良能”,社会上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好,我们常常讲“你没有良心。”没有良心就是你心不好。怎么叫心不好?心能不能拿出来看?心不等于心脏,心不等于大脑,大脑、心脏是现在医学上的说法,不是佛学的说法,佛学讲的心跟大脑、心脏是两回事。大脑也好,心脏也好,它还是色法,心是心法。唯识、百法,从心上面来说明它的规律,来说明它的无我。

无论是哪个宗派,显宗也好,密宗也好;性宗也好,相宗也好;大乘也好,小乘也好,如果我们没有心,那么这些宗派跟我们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有我们的心去缘它,我们的心去学它,这些宗派对我们来讲才有是意义的。所以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门,修任何一个法类,都同我们的心有关系。

佛法怎么来认识我们的心?佛法上是怎样讲的?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如果我们没有去学,本身我们就搞不清楚佛法怎么来认识心,怎样来剖析。就如现在医学里的解剖学一样,能够把整个人分析,我们身上这个部位是什么,那个部位是什么,这个器官是什么,都分析得清清楚楚。电脑、电视、录像机也是一样,一个零部件一个零部件,叫什么名称,有什么性能,是什么形状,清清楚楚。佛法对心的认识也是清清楚楚,只是说我们后来的人不懂行,认识不了这么复杂、这么细腻、这么深的这样一套理论,这样一套剖析内心的工具。

我们学一部《百法明门论》,不是要学一百个定义。如果要学一百个定义的话,那根本不要学了,《成唯识论》定义得清清楚楚,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们要找参考书,也能找出几十种、上百种。不是那么一回事情。所以我们常常讲,学佛法不是学文字,是学一种经验,什么经验呢?就是讲课的法师对这部经、这部论是什么体会,这种体会才可以同我们现在的人接轨,我们现在的人才有办法接受。比如说,医学也好,科学也好,非常深,如果没有人给我们讲,我们很难弄懂。必须要有人给我们讲,我们学起来才很容易、快速,少走弯路,不会走错路。如果没有人给我们讲的话,那科学的书非常多,我们怎么能够看得过来?同样一个科学,里面各种门派、学科非常多,你究竟要学哪一个学派?那肯定学不好了。

《百法明门论》、佛法,非常的扼要,从这方面,我们就能够慢慢地,一步又一步,一层又一层,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心,认识到佛法所要告诉我们的一种心态究竟是什么。不是我们自己的妄想认为说我们的心应该是什么样,“我们要用功”,过几天说“算了,用不下去”,又不用功了,那纯粹是妄想!妄想,今天这么想,明天这么想,过几天又那么想,它怎么能持久呢?只有对我们的心进行非常深入、细微、系统、全面的剖析,我们才会知道说我们的心有哪些好的方面,有哪些不足的方面,有哪些问题,我们现在怎么办。这才是我们学经论的一个主要目的。

所以,我们听经闻法本身就是在修行,就是在用功,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功,而不是听了一些道理而已。听了一些道理,跟心是结合不起来的,绝对结合不起来的,是理论的一套。就如我们上解剖学一样,上完解剖就能对应,就能够知道这是躯体的哪个部位,我们身上哪一个部位,就对得起来。上电脑课也一样,哪个零部件跟哪个地方对应,绝对要对应的。如果不对应的话,我们学得就很远;很远,我们就学不下去。

“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什么叫“等无间”呢?前面灭了,后面生起来,中间没有间隔,这是无间灭意。

“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这些都是心的一分,心的一部分。所以,八个识各有各的作用,虽然各有各的作用,但是都是心的一分。

我们学佛法,学唯识,学这些法相,很多人学了会很害怕,觉得这个很麻烦,很复杂,分不清楚,也记不住。其实,学法相不仅是记些名词而已,你如果把所有的名词都记住了,一百个名词的定义都记住了,但最后不能通达无我,那记得越多越烦恼,绝对的。若能汇归到无我,汇归到空性,那么再多法都是相,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再多也不怕。它可以分类——分五类,这个法归到哪一类,下一次就知道了。就犹如一个百货公司一样,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都清清楚楚,衣服、日常用品、电器、食品……一个百货公司里几千种、几万种物品,都能够归类,一目了然,找起来也很清楚。那几千种、几万种货品,每一个也都是一个法——色法。它为什么能够摆那么清楚呢?它也是要分类的,分类学。那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了,它需要去分类。色法都要分类,心怎么可以不分类呢?不分类的话,我们怎么能够认识得清楚?认识不清楚的。

分类也有学问了。我们说起来容易,什么东西放在这里,什么东西放在那里,真正那么多东西来了,肯定发愁。但如果一个百货公司的总经理,他一看就知道,因为他有经验,怎么管理他有学过,所以他能够把一个百货公司里面的东西摆得既非常好找,又好管理,同时又很整齐。那我们没有学过,光有心去分类,是分不了的,没那么简单。大科、中科、小科怎么分?很简单的东西都很头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懂分类学。如果知道的话,就很容易。我们常常讲归纳和演绎,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一个法,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来归纳?有没有这个本事来演绎?哲学谈归纳和演绎,佛学比哲学更高,可以用到心上去。世间法只能用到物上去,没办法用到心上去,做不到,太难了,只有佛法才有这样的一套学问。

我们长期以来不能解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所构筑的是我们自己的一套名言体系,自己个人的一套名言体系,它既不同于世间的名言体系,跟佛法的名言体系又不一样。就是说,学习佛法,对这个世间上面所有的一切都不上心、不用心了,觉得这些东西可有可无。世间上面的所有名相已经坏了,至少是坏了一半。为什么坏一半呢?觉得可有可无,学佛法不在乎这些东西,所以几乎就坏一半了。但佛法的名言名相体系又不懂,不知道佛法是怎么安立的。我们搞不清楚,认为说,我来否定外在,那么我内心自己就能够得到肯定。没有那一回事!否定外在的不等于说内心有一套正确的建立起来。自己内心要建立起一套来,是要根据佛法来建立的,不是凭自己的一种热情就能够建立起来的。先要学,要学习佛法里怎么讲,没学过是绝对建立不起来的。“虽慧不能了”,它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释迦牟尼佛说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完全、彻底、究竟解脱。如果心不能解脱,心有束缚,就有问题,就有烦恼。有束缚就不能自在,有束缚,就是你的心被捆住了。佛法是让我们觉悟:心被束缚,如何把它去掉;心被局限,如何把它突破;这个心痴暗,如何让它光明。佛法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套方法:如何来突破我们内心的局限,如何来照亮我们内心的光明,如何让我们内心由死气沉沉到死灰复燃。它有这样一套方法,同时有这样一套标准,内心的境界是有标准的。

那我们怎样能够做到内心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有光明?除了有标准、有方法以外,我们当下怎么用功?就谈到唯识里面的“转依”,转识依智,转八识依四智。怎么来转心呢?我们常常讲转心,那怎么叫“转心”呢?就是把我们的识转成智慧。转成智慧,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而不是用分别心去观察。用分别心,用妄想去了解、认识外境外物的话,答案绝对是错误的。智慧是一种觉悟、观照,一种透彻。比如我们心脏有问题,做一个心电图;肺有问题,做一下X光透视,它能透视进去,结果就出来了。佛法也是如此。你用了这种方法能够自我透视,自己能够知道现在身心是什么状态,是一个什么境界,是一个什么答案。

那么你掌握这种方法以后,好比医生掌握了这种仪器,是可以给很多人做透视的,你哪里有问题,做一下,心脏有问题或胃有问题,他都能给你讲出来。佛法也是如此。你如果不精通的话,就会有很大的问题。什么很大的问题呢?你用测胃的仪器去测心脏,用测心脏的仪器去测肺,测肺的仪器来测脑,这个就叫乱用,乱用法类,绝对是这个样子。人家本来不是这种病,你非要让他到那里去检查一通,没有病都给他折腾得有病,至少是破财。好多医院里边,医生一看,哎呀,你现在可能有什么病,那个病人觉得医生都说了,不查到时候也麻烦,心里放不下。再没有钱,也借一点钱去做,做完了又没事。医生给说一下,病人心里就担心。实际上,有些医生说一下是有提成,是不是?但他给你说一下,你就麻烦了。我们学佛法,如果不了解的话,也绝对是乱开药。

那我们今天这么学,实际上就是要心理解剖,理论跟实践相结合。心理解剖、自我解剖。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解剖,最后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面达到转依,不然绝对不可能。

我们有些人对外在的境界,对自己的内心的境界,都很难真正了解佛法是怎么看待的。佛法是怎么看待、对待我们内心世界的?佛法是怎么看待、对待外在世界的?内在的世界就是我们心里面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外在世界,这二者的方法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对待内在世界的方法来对待外在的世界,也不能以对待外在世界的方法来对待我们内心的世界。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对治内心世界,我们所要用的是对治悉檀;对应外在世界,我们所采用的法类是世界悉檀。

所谓世界悉檀,就是世间公共标准,必须要遵守世间公共标准,如果不遵守世间公共标准,也是背离佛法;不遵守世间公共标准,肯定不能成就。比如我们做直播,它有公共标准,怎么做才是好,我们只有掌握了、熟悉了、应用了这种公共标准,我们才能做成功。我们哪里还有问题,哪里还有不足,就说明我们对于这些标准的掌握还不熟练。任何一个事情都是如此。你开车可以不守交通规则吗?不守交通规则,马上警察不让你走,停!不让你开。这就是公共标准。

但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标准就不同了,差别就很大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一套标准,还有佛法的非常严整的一套标准。那每一个人的标准,首先我们自己有没有标准?第二,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是一个什么标准,究竟有多高?有些人说,我以无标准为标准,实际上就是乱七八糟,就是没有。他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说我是以无标准为标准,实际上就是没有了。

我们问题认识清楚了,问题找到了,还能够分析清楚,之后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要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就是要有解决事务的能力。社会上解决事务用科学,绝对不会用农业时代那种落后的方法,用手工来做,那怎么有竞争力呢?不可能,绝对要用科学。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必须都要用科学,不用科学就要落后。我们从修行的意义上来讲,要用佛法。那么,只有真正意义上掌握了高科技,才有办法使用高科技;只有真正意义上掌握了佛法,才能够熟练运用佛法。如果不掌握,你怎么运用呢?你出问题、起烦恼了,拿一本藏经能不能断烦恼呢?不可能的事情。你起烦恼了,抱一尊佛像,能不能去烦恼?没有用。你要解决问题,拿一本科技的书解决不了,必须要熟练掌握、融汇贯通,境界来的时候才有办法,在日常生活当中才不会违反科学的常识。譬如,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放在一起不能吃,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放在一起会变质,炒菜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搭配在一起,这里面也是有科学的道理,你不掌握、不了解,炒的菜就不行,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我们常常觉得到处都是矛盾,这个人跟那个人有矛盾,这个事跟那个事也有矛盾,自己跟自己也矛盾。我们要来听课,还是要去劳动,还是要去看书?自己要个人用功,还是去共修?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是矛盾。矛盾,就是一种烦恼。那么我们烦恼了、矛盾了,怎么办呢?怎么来认识这些问题呢?矛跟盾,就犹如我们左手拿着矛,右手拿着盾,你认为二者互相矛盾;换一个思路,你认为左手拿的矛具有发展性,能够进攻,右手拿的盾具有保护性,那就不矛盾了。你又觉得:矛要进攻别人,盾要防护自己,到底自利跟利他怎么来统一呢?其实,矛攻击敌人,就是利他;盾防护自己,就是自利。你如果老是疑惑到底要自利还是要利他的问题,本身就是不会用矛、不会用盾的一个标志,就是自己不能很好地认识究竟什么是自利,什么是利他,把自利和利他对立起来,把动跟静对立起来,把读书跟修行对立起来,这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内在心理互相矛盾、不能超越、不能解脱的一个表现。实际上哪里有矛盾呢?矛跟盾都是人的一种工具,都是一种武器,是看我们自己怎么来用它。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空间的方位也非常执着。怎么执着呢?上中下、前中后、左中右,人也很执着。你可能站到前面就高兴,站到后面就不高兴;你站在上面高兴,站在下面不高兴;从左中右来看,你又喜欢站中间,站到旁边不高兴。为什么上中下自己要愿意站在上,前中后自己愿意在中?因为世间上面认为:人在上面的话,这个人要比别人高一等;人在中间的话,这个人比较有尊严,这个人地位应该比较高。这些实际上也都是世间的一个名言标准,世间的一个价值标准。那么佛法,无论前中后、上中下、左中右、你我他,都能够从无我上面来认识。上中下的人,在上面的人认为无我,在中间的人也认为是无我,在下面的人也认为是无我。也就是说,在上位的人认为无我,就不会觉得自己要比别人高一等,那心就平等了,就有平常心、平等心,就不会有障碍,就不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否则,你认为自己在上面,高高在上,这就麻烦,就会引来很多灾祸。在下面的人,在旁边的人,若认为别人高一等,见到别人抬不起头来,看到别人总是觉得好像自己比较差。如果能认识到无我,人就不会自卑,不会认为我不如你,或者你不如他。

很多事情都可以从“无我”上来观照,自然而然很多矛盾、问题就没有了。自己起烦恼,可以观察是无我;别人起烦恼,也可以观察是无我,这个烦恼很快就会过去,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过去,这个烦恼、问题都是不实在的。这样,我们的心就不会被他人烦恼的境界、现行所转。不然的话,对方烦恼的时候,非常容易引发我们自己的种子,让我们的烦恼种子也起现行。对方起烦恼就如起火一样,他的火烧到你的烦恼,你也起现行,火跟火一起全部烧起来,就越来越厉害,最后就救不了。所以需要学佛法来观照无我,色法、心法都是能够用得上的。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活在一种感觉当中,什么意思呢?例如刚才说的,上中下,认为站在上面感觉比较好,在中间感觉比较好。社会上的领导人,出门的时候坐飞机,外国的领导接待的时候要走红地毯。其实,走红地毯跟走水泥板有什么差别呢?一样的。就是一种感觉了,走红地毯感觉不一样,身份不一样。就是一种感觉,人的一种感觉,大部分的人生活在一种感觉当中。

第二种人,生活在一种理性当中。理性的人就不管这一套,就能够从事物的本质意义上来认识问题。

佛法,不仅仅说是一种感觉、一种理性,而是对感觉、理性的超越。感觉只是在事物的范畴;理性是推想这个事物背后的一种原理,一种道理;佛法是超越于事、理的,是事跟理对立的两个世界的统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为什么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就是一种超越了。没有生就不会灭,就不需要灭了。没有烦恼生起来,也就谈不上断烦恼。只有生烦恼才需要断烦恼,本来就没有,不起烦恼,本来就不生烦恼,就不存在断不断烦恼的问题。

那我们怎么样来超越?这就很关键。怎样来转依,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是否真正意义上相信自己能成佛?如果对这一点不能真正地相信,其他所有都会有问题,其他所有的理论、方法都会有问题。首先对我们的一个终极的目标有怀疑,那么对其他的理论和步骤都是会有怀疑。我们做一个科学的研究,他就相信能够研究出来,例如我们过去研究原子弹,他就是有信心,所以就能研究出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从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意义上相信轮回,相信解脱,相信修行能够成佛。

同时,我们要有理论,要有实践的方法;有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要训练,然后才有办法真正意义上去实践。训练与实践是两个概念,训练阶段是在练习了。如一个人要当兵,都要去先练习,先训练;大学生毕业到社会上去工作,先要有实习期。我们修道也是如此。大部份人实际上训练期还没有过关,有时候根本就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阶段,那我们就说“我听到我就去实践”,怎么能够实践得好?所以戒律里面说要“五年不离依止,通达开遮持犯”,就是说,如果五年我们还不能自立,还不能真正意义上能够自己实践的话,还要继续训练。所以我们谈到依师,目的就是要来训练自己的心。如果没有依师,没有依着外在善知识对我们的训练,我们自己很难把自己训练起来,训练不了的,人都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再一个,我们自己很难学会,很难学好,很难来掌握这样一整套的佛法理路。

如果我们在佛门中以分别心、功利的心、世俗的心来看人事物的话,那我们在内心上所呈现出来的都是自我的一个沉渣,自我的一个影子,根本没有办法看到诸法的实相。我们所看的答案,所看的结果,所看的现行,都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们自己的内心必须去培养一种能力。培养一种什么能力呢?一种追求真理的能力。追求真理,好像是社会上的话,但实际上佛法才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我们内心上、真正意义上,要对成佛、对修道有渴求,有渴望。所谓渴求、渴望,就犹如我们口渴要喝水一样,要到这样一种程度——就先要去培养这种能力。我们口渴了,肚子饿了,必须要喝水,要吃饭,不然身体就会有问题。我们现在烦恼重重的原因,就是对修道、对成佛没有渴望,没有渴求,所以觉得佛法不管用,因为不需要了。就如你不想喝水,那眼前摆再多的矿泉水,跟你也没什么关系。你真正有这种渴望,有饥渴感,你才会去享用这些美味佳肴。

我们对道场、三宝、善知识有没有信心,归根究底就是对佛法有没有信心;对佛法有没有信心,就是对自己所走的路、对自己信仰的终极目标有没有信心。这些都是有一种连带关系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有的人认为:我只要一个法类,别的就不要了,就能够坚持得下去。那绝对不能长久!

我们总是认为娑婆世界一无是处,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苦海茫茫,我们尚不能自度,怎么能度人呢,肯定掉到大海里面去,自己也淹死了。我们没成佛,烦恼这么重,也不是菩萨,我们怎么去度人呢?这都是很荒谬的想法。此岸跟彼岸,此地跟彼地,此界跟他方,凡夫跟成佛,不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是一个心态的距离。凡夫跟成佛,此岸跟彼岸,都是人心态的问题。如果心态好了,心态对了,是佛的心态,那么秽土就是净土;如果是凡人的心态,你认为自己是凡人,没办法,如此作意,一直坚持这么作意,那你永远是凡人;你认为自己有问题,没有办法,那么你就永远有问题,这些问题永远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你没有想去超越,没有想去超越这些问题的对立。所以你内心的距离就越来越远,痛苦跟快乐,凡夫跟圣者,此岸和彼岸,这些距离只有不断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呢?最后已经分不清楚此岸彼岸了,不去分了,也不去管了,也不去管现在是现实世界还是极乐世界,到底是要成佛还是要成凡夫,反正就这么过了,就不去理这些东西。这样慢慢下去的话,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就越来越没有了。

我们有对立,就是不懂无我。不懂无我,随便遇到任何一个法,都会被它局限住。有可能是色法,有可能是心法,也有可能是心所法,无论哪一个法你过不去都会局限住,绝对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总是有业障呢,无论哪一个法,它起作用,对我们都是一种障碍。障碍的话,就学不下去,我们前面的路被挡住了。那怎么办呢?就要去忏悔业障,忏悔业障就是把前面的石头,把前面的障碍物排除掉,才能够进步。否则要么只能走回头路,要么只能绕道。绕道就绕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条路就过不去,这是肯定的。

所以我们学百法,就是要让我们对内心潜在的问题,在种子位的时候,就不要让它起现行。第二,现行、究竟,我们会有哪些状态?都要让它很快断灭。现行,我们还要转化,转依。怎么样从种子位到现行位,从种子到现行,从因变成果,从种子到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现在是处在哪一个阶段?然后,我们要让哪些种子不起现行?我们要让哪些现行持续?我们要让哪些现行转依?这都是我们修行要去培养的地方。好的等流、好的现行,我们要持续。要持续也是有方法的,我们要从内心上面来着手才能持续,如果不是从内心上面来着手的话,就很难持续。不好的现行要去掉,那怎么把它去掉?一样有它的方法,有它的理路。我们要转识依智,我们要转依,也是有方法、有理路的,有它的训练技巧,以及长期实践的一个渐进的过程,用功下手的地方。那么,我们现在究竟是处在一个什么状态?我们现在要怎么修?我们现在要怎么学?我们现在是在哪一个点上着力?这些事情都要非常清楚。否则的话,势必造成头痛医脚,肯定的。最后很多工作、用功都是无益的,顶多种种善根,熏习一些佛法的种子,积一些资粮,仅此而已。

我们要更进一步来深入了解和认识,必须要有佛菩萨的经验,没有佛菩萨的经验是绝对过不去的。

(本文为2009年5月19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对僧俗二众的开示,由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郑琰】

标签:百法明门论 唯识

赞叹

随喜


相关文章

  • 视频[净土五经]解//索达吉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索达吉堪布视频 点击图片连接视频,打不开时,需转载到自己的空间可打开. 佛说阿弥陀经-索达吉堪布 更新: 2011-08-31 视频数: 4 观无量寿经释-索达吉堪布 更新: 2011-10-13 视频数: 7 净土教 ...查看


  • 佛经念诵视频讲座在线观看
  • 大乘无量寿经(女声) 推荐视频 <大乘无量寿经>女声慢读 推荐视频 <佛说无量寿经>善音居士读诵 推荐视频 <佛说无量寿经>妙喜居士读诵 推荐视频 <大乘无量寿经>悟行法师快诵 2008-5- ...查看


  • 圣严法师:佛教提倡吃素 基于四大理由
  • 2014-08-02 觉悟之路 素食与人体的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但它并非起源于佛教,也非佛教徒单独提倡.从古到今,世界许多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都提倡素食.如古希腊哲学 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毕达哥拉斯都强烈地提倡素食,近代的德国物理学家 ...查看


  • 中国佛教文化感悟
  • 中国佛教文化感悟 王思蓝 20114080 265号 自从上了老师讲的中国佛教文化起,我越来越感到佛学是一门深奥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学问.它并不是我以前想像的那样,是愚昧的.迷信的和更不是统治者用来愚民的工具.佛教既然是一门深奥的教人做人的学 ...查看


  • 中泰共建大乘佛教研究中心在曼谷挂牌揭幕
  • 2015年4月14日,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对外透露,为加强中国与泰国佛教的友好交流.深化南传与北传佛教的密切合作.为促进中泰的睦邻友好.延伸中国历史的丝绸之路,中国福州开元寺与泰国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共建的大乘佛教研究中心于4月8日在泰 ...查看


  • 净空法师:建一个寺庙如果没有人讲经,这不是真正的佛道场
  •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4-07-12 04:13:11 关键字:道场,大士,菩提心,娑婆,普贤十愿,戒律,回向,建寺庙,讲经说法,在家学佛,和光同尘 [ 点击数:98 ] [字体: 大 中 小 ] [ 收藏 ][ 打印文章 ] ...查看


  • 在家居士必须注意的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皈敬颂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一.信 1.皈依三宝: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社会各界人士,不论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如有 ...查看


  • 生西法师辅导162
  • 下面继续学习智慧品. 辛二(了知胜义空性而修道)分二:一.辩诤:二.答辩. 前面讲的是了世俗如梦如幻,下面讲了知胜义谛空性而修道. 壬一.辩诤: 见谛则解脱,何需见空性? 如果见到了四谛十六行相,就可以获得解脱,怎么需要见到空性呢? 这以下 ...查看


  • [有十种事情不能做--深埋基石 根除十恶] 法师辅导文字版
  • <有十种事情不能做--深埋基石 根除十恶> 法师辅导文字版 目 录 一.稳步迈入菩提正道 二.励立断除十不善业 思考 怎么样做一定会具足财富?财富的唯一因是什么?纷繁的现象背后是谁在操纵?居士修行应从什么开始? 一.稳步迈入菩提 ...查看


  • 改变命运的原理和方法--净空法师主讲
  • 默认分类 2010-10-26 14:59:58 阅读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改变命运的原理和方法--净空法师主讲 地点:美国达拉斯时间:一九九四年 人只要有念头,无论这个念头是善是恶,或者是无记,无记就是非善非恶,有念就是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