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主国垡鐾:叠墨堂鍪查!!!!生箜!!鲞箜!塑.£!i!!』!!!!!!!!蔓!!!!!呈!∑!!!!!业;!!!!∑堕!!!型!:!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述评+
王晓彦①
郑
涌③
【摘要】目的探索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正确对待金钱的重要性,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方法对近年来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整理和回顾,并对国内外有关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一些理论做了评述。结果发现迄今国内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还很少,国外则有较多和较深入的研究。结论究竞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至今仍没有一个肯定的普遍认可的结论,本文就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
一些建议。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相关;综述;收入
TheReIationshipsbetweenIncomeandSubjectiveWell—Being.Ⅳ口,lgX妇。粥n,Z^P飑gyD规g.De户n仃m已孢£D/’Psyf,lo如gy,
So扯£h让地s£Uniwrs乱y.Cho他gqing,400715P.R.Chi觚【Abstract】
Objective
Toprobeintotherelationshipbetweenincomeand
SWB,may
do
somegood
to
helppeople
treatthe
importanceofmoneyin
a
rightway,and
improvepeople’slifequality.Methods
Toreviewsomestudiesandliteraturesof
SWBthese
years
andcomment
on
somedomesticandforeignstudiesandthoerie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incomeand
SWB.
Resu】ts
Tofind
thatthere
are
fewdomesticresearchesintherelationshiDbetweenincomeand
SWB,but
moreand
deeperstudiesabroad.ConclusionWhetherthe
relationshipbetween
incomeandSWBisrelative
or
not,thereis
no
certain
conclusiontinnow,the
paper
gives
someadvice
to
furtherresearches.
【Keywords】Subjectivewell—being;Correlation;Review;Income
1问题的提出
腰缠万贯,但未必感到幸福。历来对于金钱与幸福之问的关乞丐因得到一个硬币而感到幸福无比,百万富翁虽然
系就存在着争议,“幸福的人需要外在的富足。”(亚里士多
要拟合指数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表7),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表7城乡居民现代意识量表的主要模型拟合度指数
4讨论
构想和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谨慎地进行项目取舍。而且.本研究综合运用鉴别力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逻辑该方法必须以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把分析的方法,编制了城乡现代意识量表。对量表的测量学特握为前提,决不能仅仅依靠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下结论,性检验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同质信度和构想效度。该量而必须结合必要的逻辑分析。表包含15个项目,操作起来比较简捷,特别适合于大规模5参考文献
社会调查研究。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指出该量表还存在一些[1]瑛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不足及有待完善之处。首先是量表所含项目偏少,在以后的1992
研究中应当适当增加各个维度上项目的数量。其次,量表的[2]叶南客.中国人的现代化.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
内在一致性信度不是十分理想。
[3]唐宁玉.项目反应理论在编制现代性量表中的应用.华东师范
本研究再次表明,采用因素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大学1994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方法编制量表,对于保证量表的效度,特别是构想效度,是[4]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香港社会科学
学报,2002,23:151
非常有效的。但是,由于这种量表编制方法是在统计技术的(收稿时间:2006一04—13)
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较强的数据依赖性,因此容易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分析结果。为此,要求研究者必须根据原来的理论
①中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②通讯作者:zhe“gy@swu.edu.cn*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西国
重04004);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资助
史垦堡壁尘堡堂盘查;!!!至箜!!鲞箜!塑坠堕!!!!!璺!!垡蔓塑!尘旦!!!皇!垫鳗!!!!!Y!!!!:盟!:!
・701・
德);“背负着财富的人是很难攀上通往极乐的艰险之路2.4欲望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个体经历的满意度与他已
的。”(伊斯兰教义);“叫喊着钱买不到幸福的人只是不知道满足的欲望占他的全部欲望的比例多少有关。认为自己的到何处去买而已。”(无名氏)。本文感兴趣的问题是,人们拥欲望得到完全满足的个体倾向于比认为自己还有未满足的有的金钱的多少是否会决定或者影响人们的幸福?金钱与欲望的个体更幸福,而与他们的收入水平无关。这一理论不幸福之间究竟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仅考虑了满足需求的程度(可能和收入有关)而且还考虑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个体的总的欲望(也同样可能和收入有关)。
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此外,EdDiener和RobertBiswas—Dien÷r对收入和主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n]:①在国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由于民财富和国民所报告的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之间有很大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心理学家的相关。②在一个民族内,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几通常用主观幸福感来指幸福这个词。比较经典的是Ed
Di—
乎很小,但这些相关在贫穷民族中更大一些,贫穷的人遭遇ener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指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评价和感不幸福的风险也更大。③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大多数经济发受——包括认知判断(即生活满意度)与情感体验(包括正达社会经济的增长只伴随着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很小增长.面情感与负面情感)¨j。
并且个体收入的增加导致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④把物质现在一般学者们都认为SWB由3个不同维度组成;积目标看得比什么都更重要的人在本质上倾向于更不幸福,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虽然这3个维度存在共同即使他们很有钱。
变化的倾向,但有时变化又可能不一致,积极情感和消极情3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感相对独立,其影响因素并不相同,个人在积极情感上的得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直接的因果关分并不必然地预示出他在消极情感上的得分,反之亦然。生系?研究结论相当混乱,既有支持性的证据,也有反对性的活满意度是SWB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是更有效的证据,还有一些研究强调一些差异性因素的重要。
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
3.1
支持性证据微观经济学理论通常把这两个变量之
因素嘲。
间的关系的运行机制假设为是线性的和正性的,认为人类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基础、人格特幸福感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经济学家Vaughan、Lancaster征、自尊、自我概念等,外在因素包括社会关系、生活事件、和scitowsky也毫不怀疑收入和幸福的关系,把它称为“主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等。其中,人格因素是主观幸福感最可观幸福机能”口],将经济增长直接和幸福感联系起来,认为靠最有力的指标,人格的预先倾向性似乎是影响主观幸福更高的收入使得更多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增加了幸福感。
感长期水平的一个最强的因素;收入则属于外在因素中的
Diener(1985)等人发现极其富裕的个体(样本取自福经济条件。
布斯上的最富裕美国人名单)和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对照2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理论
小组相匹配,发现这些最富裕个体在6点计分生活满意度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心理学领域已经在理量表上的得分比对照小组要高出1个百分点睇一。
论上进行了诸多探索,下面就是一些主要的讨论这一关系
Diener等(2000)对世界价值观调查II的数据进行的理论。
研究发现,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的适度2.1相关理论Easterlin(1974)认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相关是相一致的(如幸福,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此外,的影响取决于随时问变化的个体的期望和个体进行社会比Diener等(2000)在加尔各答抽取了~个样本,这个样本是较的标准[3]。比如个体现在和以前的经济状况,还有个体拥由一些很贫穷的人组成的,结果发现。这个样本中的个体的有的财富与其他参照个体拥有的财富比较,这样一些因素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问的联系非常紧密卧]。
都能够影响个体的幸福感而无关他/她的收入水平,这一理Lever(2004)在墨西哥进行的研究中[8I。把918名被试论得到了心理学家Meadow(1992)以及Diener(1996)的证
分成了极度贫穷,适度贫穷和不贫穷3组。研究的结果显实。
示,最贫穷的组报告的主观幸福感最低,其次是适度贫穷2.2绝对理论Venhoveen(1988)假设,基本需要的满足组,最后是不贫穷组。同时,这3组被试在主观幸福感的一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即具有更高收入的人能些维度之间也有统计学上的重大差异。
更容易的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如食物,住所,健康等等),这些发现都支持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直接联系不因此更容易达到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并且发现低收入是因为其他的变量,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水平有直接必水平是和低幸福感相联系的[4]。
然的关系。.
2.3适应理论Brickman(1978)等人关注于个体适应积3.2反对性证据心理学家兰恩说:“象征级别,尊卑,声极和消极事件的情感能力,并因此认为,具有更好的适应能望的金钱和收入是富有和权利的装饰,是生活中最做作的力的个体倾向于更幸福(甚至是在低收入水平的情况两个因素,其带来的负面情感是非常强烈的:对未来,失业,下)[5]。Brickman的这一理论和Mickalos的多元差异理论破产,羞辱的恐惧。”“金钱的这种象征意义表面上一点也不都预测说收入的变化应该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并且个人的中性。它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恐惧,困惑和压抑歪曲了它的绝对收入水平也有同样的效果。
市场意义上的服务特性[9],’。
。702・
!垦壁鏖:坠堡堂壅查;!!!至笙!!鲞星!塑曼!i呈!』!!!!型!!旦!!!!!!!竖!!垫鳗!!!!:!!!!!!塑!:!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也发现,金钱勾起人们的首先是负性情感,而且消极情绪超过积极情绪。美国心理学家CarinRubenstein通过《今日心理学》杂志调查发现,两万个美国读者在选择一系列形容词形容金钱时,焦虑,失望,愤怒和无助等感情位居榜首,还有嫉妒,怨恨,恐惧,内疚,痛苦,怀疑和悲伤等感情,其后才是幸福和兴奋,并且女人的负面感情超过男人。
在NicoleFuentes和MarianoRojas(2001)对墨西哥进
需要更好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主观幸福感和收入。这样的工具应考虑加入对可能的调节变量的测量,如欲望和信念,以及更多的揭示收入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实际日常生活的。再次,需要更多的进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中经验抽样法具有一个优势,就是研究者可以通过一段时间来获得标准。因此可以检查出变量的时间顺序。并且只有极少数的已出版的纵向研究比跨区域研究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结论,从而纵向研究和经验抽样法的增加是未来一个必然的趋势。最后,必需强调研究的本土化。目前对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几乎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完成的,而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很是欠缺,需要有更多本土化的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幸福与收入的关注越来越敏感,该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前景都是很广阔的。5参考文献
[1]FuentesN,RojasM.Economic
Mexico.S0cial
Indicators
theoryand
行的研究中[1],发现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力低于5%,关系非常微弱,甚至几乎完全不存在。这一结论质疑了广泛认为收入是人们幸福的关键因素这一信念,也证实了欲望理论,人们不是直接从收入获得幸福感,而是从对他们需求的满足的感知获得幸福感,收入的增加是和欲望的增加相联系的,而收入和幸福感是没有关联的。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MichaelArgyle总结出超过一定程度的收入的增加并不会引起幸福感的增加。自1946年以来,Argyle教授在USA进行了许多一致的调查,发现收入增长了400%倍,但是报告的幸福感没有任何增长[1“。campbeu等人和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其国内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只有很小的正相关——富人在平均水平上来说比穷人稍微幸福一点点[1“。
Blanchflower和Oswald(1997,1999)年[”]的研究还发现,白二战到1995年之间美国人的收入猛增,但是在这一期间主观幸福感水平很少或几乎没有变化;日本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日本从一个贫穷国家发展为现今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但是,日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仍没有显著变化。
此外,还有研究证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还存在一些差异性因素,如性别差异,Adelmann发现收入和幸福感之间有显著的联系只是对男性而言而不是对女性[1朝;年龄差异,在Pinquart和sorensen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相对来说更弱(收入只解释了主观幸福感变异的3.2%到4.4%)[”]。George(1992)报告说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老年人中显得很微弱;以及文化差异,Alesina等人发现在欧洲收入的不平等对幸福感有影响,但在美国却没有这样的情况。
综上所述,收人和主观幸福感之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一产出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受多种心理变量如欲望水平、社会比较等的调节。
4
sub_iectivewell_b“ng:
Research,2001,53(3):289~298
[2]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动态,
2000,8(4):23~28
[3]EasterlinRA.Do鹊economic
grawth
impmvethehuman
in
lot?
Someempiricalevidence,NationsandHouseholdsGrowth.Academic
Press,New
Economic
York,1974,89~125
Indicators
[4]VeenhovenR.Theutilityofhappiness?sociaI
search,1988,20(3):334~354
Re_
[5]Brickman
piness
P,etaI.Lottery
of
winnersandaccident
and
victims:Ishap_
relative?Journal
Personality
S0cial
Psychology,
1978,36(1):917~927
[6]EdDiener,RobertBisw勰一Diener.willmoneyincreasesubjective
well-being?SocialIndicatorsResearch,2002,57(2):119~14l
[7]VaugharI
on
DR.Lancasterc,et
measuresof
1979
a1.Incomelevelsand
theirimpact
two
subjective
in
well-being:someearlyspeculation8
statistics
fromwork
progress,
Proceedingsofthesocial
section.WashingtonD:AmericanStatistical
271~276
Association.1980.
[8]LeverJP.Povertyandsubjectivewell—beinginMexico.social
dicatorsReSe“ch。2004,68(1):l~20
In_
[9]维莱丽・威尔森.金钱的私生活.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
97~98
[10]ArgyleM.S0urcesofsatisfaction.IntheGoodlife.christie8L
L.Nash(Eds).London:DemosFoundation,1998。87~89
[11]DienerE.subjectivewell_being.AmericanPsychologist,2000.
55(1):34~43
已有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已有的关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存在诸多不
[12]oswaldAj.Happiness
and
econom证peT{ormance.The
Eco-
nomicJournal,1997,107:1815~183l
足。首先,尚有很多未做出回答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富裕国家的个体报告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贫穷国家的高?在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中,更富裕的人仅仅只是比其他人幸福一点点。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想要更高的收入呢,虽然这并不能使他们更幸福?其次,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工具存在缺陷,
[13]PinquartM,sorensen
oialnetwork,
and
s.Influences
on
of
socioeconomicstatus,so'
competencesubjectivewell—being
inlate
life:Ameta—analysis.PsychoIogyand~190
Aging。2000,15(2):187
(收稿时间:2006一04一09)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述评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晓彦, 郑涌, Wang Xiaoyan, Zheng Yong中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6,14(6)2次
参考文献(13条)
1.Fuentes N;Rojas M Economic theor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Mexico[外文期刊] 2001(03)2.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2000(01)
3.Argyle M;Christie;L Nash Sources of satisfaction 19984.维莱丽·威尔森 金钱的私生活 1999
5.Lever JP Pover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Mexico[外文期刊] 2004(01)
6.Vaughan DR;Lancaster C Income levels and their impact on two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some early speculations from work in progress 1980
7.Ed Diener;Robert Biswas-Diener Will money increase subjective well-being[外文期刊] 2002(02)8.Brickman P Lottery winners and accident victims:Is happiness relative[外文期刊] 1978(01)9.Veenhoven R The utility of happiness? 1988(03)
10.Easterlin RA 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Some empirical evidence 197411.吴明霞 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期刊论文]-心理学动态 2000(04)
12.Pinquart M;Sorensen S Influence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social network,and competence onsubjective well-being in late life:A meta-analysis[外文期刊] 2000(02)13.Oswald AJ Happines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外文期刊] 1997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金钱"幸福与金钱的关系若有若无"[期刊论文]-优雅2007(7)2. 张宝金 金钱≠财富[期刊论文]-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2(6)
3. 温杰.韩德超 关于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学的文献综述[期刊论文]-当代经济2010(7)
4. 李静.郭永玉.Lee Jing.Guo Yongyu 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期刊论文]-心理科学进展2007,15(6)5. 庄林湖 幸福,从态度开始[期刊论文]-成才之路2010(22)
6. 魏卿.李瑛.郭亚宁 主观幸福感研究及进展综述[期刊论文]-新西部(下半月)2009(12)7. 韩士专 幸福经济学之"收入观"新解[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2007(3)
引证文献(3条)
1.王欣 职业幸福感管理方法探究[期刊论文]-中国经贸 2009(14)
2.曾玲娟 论南宁市幼儿教师的幸福感及其特点[期刊论文]-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3.顾春山.杨海.朱霞 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kxlxzz200606055.aspx
・700・
主国垡鐾:叠墨堂鍪查!!!!生箜!!鲞箜!塑.£!i!!』!!!!!!!!蔓!!!!!呈!∑!!!!!业;!!!!∑堕!!!型!:!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述评+
王晓彦①
郑
涌③
【摘要】目的探索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正确对待金钱的重要性,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方法对近年来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整理和回顾,并对国内外有关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一些理论做了评述。结果发现迄今国内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还很少,国外则有较多和较深入的研究。结论究竞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至今仍没有一个肯定的普遍认可的结论,本文就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
一些建议。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相关;综述;收入
TheReIationshipsbetweenIncomeandSubjectiveWell—Being.Ⅳ口,lgX妇。粥n,Z^P飑gyD规g.De户n仃m已孢£D/’Psyf,lo如gy,
So扯£h让地s£Uniwrs乱y.Cho他gqing,400715P.R.Chi觚【Abstract】
Objective
Toprobeintotherelationshipbetweenincomeand
SWB,may
do
somegood
to
helppeople
treatthe
importanceofmoneyin
a
rightway,and
improvepeople’slifequality.Methods
Toreviewsomestudiesandliteraturesof
SWBthese
years
andcomment
on
somedomesticandforeignstudiesandthoerie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incomeand
SWB.
Resu】ts
Tofind
thatthere
are
fewdomesticresearchesintherelationshiDbetweenincomeand
SWB,but
moreand
deeperstudiesabroad.ConclusionWhetherthe
relationshipbetween
incomeandSWBisrelative
or
not,thereis
no
certain
conclusiontinnow,the
paper
gives
someadvice
to
furtherresearches.
【Keywords】Subjectivewell—being;Correlation;Review;Income
1问题的提出
腰缠万贯,但未必感到幸福。历来对于金钱与幸福之问的关乞丐因得到一个硬币而感到幸福无比,百万富翁虽然
系就存在着争议,“幸福的人需要外在的富足。”(亚里士多
要拟合指数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表7),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表7城乡居民现代意识量表的主要模型拟合度指数
4讨论
构想和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谨慎地进行项目取舍。而且.本研究综合运用鉴别力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逻辑该方法必须以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把分析的方法,编制了城乡现代意识量表。对量表的测量学特握为前提,决不能仅仅依靠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下结论,性检验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同质信度和构想效度。该量而必须结合必要的逻辑分析。表包含15个项目,操作起来比较简捷,特别适合于大规模5参考文献
社会调查研究。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指出该量表还存在一些[1]瑛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不足及有待完善之处。首先是量表所含项目偏少,在以后的1992
研究中应当适当增加各个维度上项目的数量。其次,量表的[2]叶南客.中国人的现代化.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
内在一致性信度不是十分理想。
[3]唐宁玉.项目反应理论在编制现代性量表中的应用.华东师范
本研究再次表明,采用因素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大学1994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方法编制量表,对于保证量表的效度,特别是构想效度,是[4]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香港社会科学
学报,2002,23:151
非常有效的。但是,由于这种量表编制方法是在统计技术的(收稿时间:2006一04—13)
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较强的数据依赖性,因此容易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分析结果。为此,要求研究者必须根据原来的理论
①中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②通讯作者:zhe“gy@swu.edu.cn*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项目(西国
重04004);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资助
史垦堡壁尘堡堂盘查;!!!至箜!!鲞箜!塑坠堕!!!!!璺!!垡蔓塑!尘旦!!!皇!垫鳗!!!!!Y!!!!:盟!:!
・701・
德);“背负着财富的人是很难攀上通往极乐的艰险之路2.4欲望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个体经历的满意度与他已
的。”(伊斯兰教义);“叫喊着钱买不到幸福的人只是不知道满足的欲望占他的全部欲望的比例多少有关。认为自己的到何处去买而已。”(无名氏)。本文感兴趣的问题是,人们拥欲望得到完全满足的个体倾向于比认为自己还有未满足的有的金钱的多少是否会决定或者影响人们的幸福?金钱与欲望的个体更幸福,而与他们的收入水平无关。这一理论不幸福之间究竟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仅考虑了满足需求的程度(可能和收入有关)而且还考虑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个体的总的欲望(也同样可能和收入有关)。
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此外,EdDiener和RobertBiswas—Dien÷r对收入和主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n]:①在国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由于民财富和国民所报告的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之间有很大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心理学家的相关。②在一个民族内,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几通常用主观幸福感来指幸福这个词。比较经典的是Ed
Di—
乎很小,但这些相关在贫穷民族中更大一些,贫穷的人遭遇ener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指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评价和感不幸福的风险也更大。③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大多数经济发受——包括认知判断(即生活满意度)与情感体验(包括正达社会经济的增长只伴随着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很小增长.面情感与负面情感)¨j。
并且个体收入的增加导致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④把物质现在一般学者们都认为SWB由3个不同维度组成;积目标看得比什么都更重要的人在本质上倾向于更不幸福,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虽然这3个维度存在共同即使他们很有钱。
变化的倾向,但有时变化又可能不一致,积极情感和消极情3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感相对独立,其影响因素并不相同,个人在积极情感上的得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直接的因果关分并不必然地预示出他在消极情感上的得分,反之亦然。生系?研究结论相当混乱,既有支持性的证据,也有反对性的活满意度是SWB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是更有效的证据,还有一些研究强调一些差异性因素的重要。
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
3.1
支持性证据微观经济学理论通常把这两个变量之
因素嘲。
间的关系的运行机制假设为是线性的和正性的,认为人类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基础、人格特幸福感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经济学家Vaughan、Lancaster征、自尊、自我概念等,外在因素包括社会关系、生活事件、和scitowsky也毫不怀疑收入和幸福的关系,把它称为“主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等。其中,人格因素是主观幸福感最可观幸福机能”口],将经济增长直接和幸福感联系起来,认为靠最有力的指标,人格的预先倾向性似乎是影响主观幸福更高的收入使得更多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增加了幸福感。
感长期水平的一个最强的因素;收入则属于外在因素中的
Diener(1985)等人发现极其富裕的个体(样本取自福经济条件。
布斯上的最富裕美国人名单)和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对照2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理论
小组相匹配,发现这些最富裕个体在6点计分生活满意度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心理学领域已经在理量表上的得分比对照小组要高出1个百分点睇一。
论上进行了诸多探索,下面就是一些主要的讨论这一关系
Diener等(2000)对世界价值观调查II的数据进行的理论。
研究发现,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的适度2.1相关理论Easterlin(1974)认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相关是相一致的(如幸福,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此外,的影响取决于随时问变化的个体的期望和个体进行社会比Diener等(2000)在加尔各答抽取了~个样本,这个样本是较的标准[3]。比如个体现在和以前的经济状况,还有个体拥由一些很贫穷的人组成的,结果发现。这个样本中的个体的有的财富与其他参照个体拥有的财富比较,这样一些因素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问的联系非常紧密卧]。
都能够影响个体的幸福感而无关他/她的收入水平,这一理Lever(2004)在墨西哥进行的研究中[8I。把918名被试论得到了心理学家Meadow(1992)以及Diener(1996)的证
分成了极度贫穷,适度贫穷和不贫穷3组。研究的结果显实。
示,最贫穷的组报告的主观幸福感最低,其次是适度贫穷2.2绝对理论Venhoveen(1988)假设,基本需要的满足组,最后是不贫穷组。同时,这3组被试在主观幸福感的一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即具有更高收入的人能些维度之间也有统计学上的重大差异。
更容易的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如食物,住所,健康等等),这些发现都支持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直接联系不因此更容易达到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并且发现低收入是因为其他的变量,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水平有直接必水平是和低幸福感相联系的[4]。
然的关系。.
2.3适应理论Brickman(1978)等人关注于个体适应积3.2反对性证据心理学家兰恩说:“象征级别,尊卑,声极和消极事件的情感能力,并因此认为,具有更好的适应能望的金钱和收入是富有和权利的装饰,是生活中最做作的力的个体倾向于更幸福(甚至是在低收入水平的情况两个因素,其带来的负面情感是非常强烈的:对未来,失业,下)[5]。Brickman的这一理论和Mickalos的多元差异理论破产,羞辱的恐惧。”“金钱的这种象征意义表面上一点也不都预测说收入的变化应该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并且个人的中性。它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恐惧,困惑和压抑歪曲了它的绝对收入水平也有同样的效果。
市场意义上的服务特性[9],’。
。702・
!垦壁鏖:坠堡堂壅查;!!!至笙!!鲞星!塑曼!i呈!』!!!!型!!旦!!!!!!!竖!!垫鳗!!!!:!!!!!!塑!:!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也发现,金钱勾起人们的首先是负性情感,而且消极情绪超过积极情绪。美国心理学家CarinRubenstein通过《今日心理学》杂志调查发现,两万个美国读者在选择一系列形容词形容金钱时,焦虑,失望,愤怒和无助等感情位居榜首,还有嫉妒,怨恨,恐惧,内疚,痛苦,怀疑和悲伤等感情,其后才是幸福和兴奋,并且女人的负面感情超过男人。
在NicoleFuentes和MarianoRojas(2001)对墨西哥进
需要更好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主观幸福感和收入。这样的工具应考虑加入对可能的调节变量的测量,如欲望和信念,以及更多的揭示收入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实际日常生活的。再次,需要更多的进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中经验抽样法具有一个优势,就是研究者可以通过一段时间来获得标准。因此可以检查出变量的时间顺序。并且只有极少数的已出版的纵向研究比跨区域研究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结论,从而纵向研究和经验抽样法的增加是未来一个必然的趋势。最后,必需强调研究的本土化。目前对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几乎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完成的,而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很是欠缺,需要有更多本土化的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幸福与收入的关注越来越敏感,该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前景都是很广阔的。5参考文献
[1]FuentesN,RojasM.Economic
Mexico.S0cial
Indicators
theoryand
行的研究中[1],发现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力低于5%,关系非常微弱,甚至几乎完全不存在。这一结论质疑了广泛认为收入是人们幸福的关键因素这一信念,也证实了欲望理论,人们不是直接从收入获得幸福感,而是从对他们需求的满足的感知获得幸福感,收入的增加是和欲望的增加相联系的,而收入和幸福感是没有关联的。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MichaelArgyle总结出超过一定程度的收入的增加并不会引起幸福感的增加。自1946年以来,Argyle教授在USA进行了许多一致的调查,发现收入增长了400%倍,但是报告的幸福感没有任何增长[1“。campbeu等人和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其国内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只有很小的正相关——富人在平均水平上来说比穷人稍微幸福一点点[1“。
Blanchflower和Oswald(1997,1999)年[”]的研究还发现,白二战到1995年之间美国人的收入猛增,但是在这一期间主观幸福感水平很少或几乎没有变化;日本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日本从一个贫穷国家发展为现今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但是,日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仍没有显著变化。
此外,还有研究证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还存在一些差异性因素,如性别差异,Adelmann发现收入和幸福感之间有显著的联系只是对男性而言而不是对女性[1朝;年龄差异,在Pinquart和sorensen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相对来说更弱(收入只解释了主观幸福感变异的3.2%到4.4%)[”]。George(1992)报告说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老年人中显得很微弱;以及文化差异,Alesina等人发现在欧洲收入的不平等对幸福感有影响,但在美国却没有这样的情况。
综上所述,收人和主观幸福感之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一产出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受多种心理变量如欲望水平、社会比较等的调节。
4
sub_iectivewell_b“ng:
Research,2001,53(3):289~298
[2]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动态,
2000,8(4):23~28
[3]EasterlinRA.Do鹊economic
grawth
impmvethehuman
in
lot?
Someempiricalevidence,NationsandHouseholdsGrowth.Academic
Press,New
Economic
York,1974,89~125
Indicators
[4]VeenhovenR.Theutilityofhappiness?sociaI
search,1988,20(3):334~354
Re_
[5]Brickman
piness
P,etaI.Lottery
of
winnersandaccident
and
victims:Ishap_
relative?Journal
Personality
S0cial
Psychology,
1978,36(1):917~927
[6]EdDiener,RobertBisw勰一Diener.willmoneyincreasesubjective
well-being?SocialIndicatorsResearch,2002,57(2):119~14l
[7]VaugharI
on
DR.Lancasterc,et
measuresof
1979
a1.Incomelevelsand
theirimpact
two
subjective
in
well-being:someearlyspeculation8
statistics
fromwork
progress,
Proceedingsofthesocial
section.WashingtonD:AmericanStatistical
271~276
Association.1980.
[8]LeverJP.Povertyandsubjectivewell—beinginMexico.social
dicatorsReSe“ch。2004,68(1):l~20
In_
[9]维莱丽・威尔森.金钱的私生活.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
97~98
[10]ArgyleM.S0urcesofsatisfaction.IntheGoodlife.christie8L
L.Nash(Eds).London:DemosFoundation,1998。87~89
[11]DienerE.subjectivewell_being.AmericanPsychologist,2000.
55(1):34~43
已有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已有的关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存在诸多不
[12]oswaldAj.Happiness
and
econom证peT{ormance.The
Eco-
nomicJournal,1997,107:1815~183l
足。首先,尚有很多未做出回答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富裕国家的个体报告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贫穷国家的高?在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中,更富裕的人仅仅只是比其他人幸福一点点。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想要更高的收入呢,虽然这并不能使他们更幸福?其次,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工具存在缺陷,
[13]PinquartM,sorensen
oialnetwork,
and
s.Influences
on
of
socioeconomicstatus,so'
competencesubjectivewell—being
inlate
life:Ameta—analysis.PsychoIogyand~190
Aging。2000,15(2):187
(收稿时间:2006一04一09)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述评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晓彦, 郑涌, Wang Xiaoyan, Zheng Yong中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6,14(6)2次
参考文献(13条)
1.Fuentes N;Rojas M Economic theor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Mexico[外文期刊] 2001(03)2.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2000(01)
3.Argyle M;Christie;L Nash Sources of satisfaction 19984.维莱丽·威尔森 金钱的私生活 1999
5.Lever JP Pover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Mexico[外文期刊] 2004(01)
6.Vaughan DR;Lancaster C Income levels and their impact on two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some early speculations from work in progress 1980
7.Ed Diener;Robert Biswas-Diener Will money increase subjective well-being[外文期刊] 2002(02)8.Brickman P Lottery winners and accident victims:Is happiness relative[外文期刊] 1978(01)9.Veenhoven R The utility of happiness? 1988(03)
10.Easterlin RA 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Some empirical evidence 197411.吴明霞 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期刊论文]-心理学动态 2000(04)
12.Pinquart M;Sorensen S Influence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social network,and competence onsubjective well-being in late life:A meta-analysis[外文期刊] 2000(02)13.Oswald AJ Happines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外文期刊] 1997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金钱"幸福与金钱的关系若有若无"[期刊论文]-优雅2007(7)2. 张宝金 金钱≠财富[期刊论文]-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2(6)
3. 温杰.韩德超 关于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学的文献综述[期刊论文]-当代经济2010(7)
4. 李静.郭永玉.Lee Jing.Guo Yongyu 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期刊论文]-心理科学进展2007,15(6)5. 庄林湖 幸福,从态度开始[期刊论文]-成才之路2010(22)
6. 魏卿.李瑛.郭亚宁 主观幸福感研究及进展综述[期刊论文]-新西部(下半月)2009(12)7. 韩士专 幸福经济学之"收入观"新解[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2007(3)
引证文献(3条)
1.王欣 职业幸福感管理方法探究[期刊论文]-中国经贸 2009(14)
2.曾玲娟 论南宁市幼儿教师的幸福感及其特点[期刊论文]-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3.顾春山.杨海.朱霞 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kxlxzz20060605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