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词作动词,驻军。 .
2、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
3、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 .
4、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
5、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侵损、削减 .
6、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假如 .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尚且 .
3、是寡人之过也 指示代词,这 .
4、唯君图之 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
5、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依靠 敝:损害 ..
6、吾其还也 表示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通“ ”,
2、秦伯说。 “ ”通“ ”,
3、失其所与,不知。 “”通“
4、夫晋,何厌之有? “ ”通“ ”,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特点:译文:
2、何厌之有 句式特点:译文:
3、敢以烦执事 句式特点:译文: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12分)
2、烛之武退秦师 , .
3、与郑人盟 , .
4、越国以鄙远 , .
5、若不阙秦 , .
6、夜缒而出 ,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2分)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是寡人之过也 .4、唯君图之 .
5、因人之力而敝之 ..6、吾其还也 .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8分)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通“ ”, 2、秦伯说。 “”通“ 3、失其所与,不知。 “”通“ 4、夫晋,何厌之有? “”通“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8)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特点:2分) 译文: (4分)
2、何厌之有 句式特点:2分) 译文: (4分)
3、敢以烦执事 句式特点:2分) 译文: (4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词作动词,驻军。 .
2、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
3、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 .
4、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
5、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侵损、削减 .
6、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假如 .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尚且 .
3、是寡人之过也 指示代词,这 .
4、唯君图之 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
5、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依靠 敝:损害 ..
6、吾其还也 表示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通“ ”,
2、秦伯说。 “ ”通“ ”,
3、失其所与,不知。 “”通“
4、夫晋,何厌之有? “ ”通“ ”,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特点:译文:
2、何厌之有 句式特点:译文:
3、敢以烦执事 句式特点:译文: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12分)
2、烛之武退秦师 , .
3、与郑人盟 , .
4、越国以鄙远 , .
5、若不阙秦 , .
6、夜缒而出 ,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2分)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是寡人之过也 .4、唯君图之 .
5、因人之力而敝之 ..6、吾其还也 .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8分)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通“ ”, 2、秦伯说。 “”通“ 3、失其所与,不知。 “”通“ 4、夫晋,何厌之有? “”通“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8)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特点:2分) 译文: (4分)
2、何厌之有 句式特点:2分) 译文: (4分)
3、敢以烦执事 句式特点:2分) 译文: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