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小学生作文
尊重、体谅、帮助:教人人都乐写、都能写的作文。
评价学生作文,应该努力做到:
遵循小学生学习作文特点,
依据课标精神和目标要求,
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
一、小学生作文的特点:
1.从零学起,作文能力发展需要经历三个时期:
写话期——过渡期——初级写作期
我的理解:
写话——写放胆文——稍加收起
§ 课标所体现的三个时期:
情感和价值: 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内容:自己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记实和想象。
形式:不做要求——不拘形式地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写。
内容的表达:不做要求——写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表达幼稚,语病多,需要长期渐进式学习积累。
二、小学作文教学应做到:
承认差异,尊重帮助。
乐写自信,写放胆文。
立足保底,上不封顶。
取上得中*,乐写能写。
*“取上得中”就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意思。
三、对课标要求的基本认识
1.课标规定的是每一位学生都应该达到的“保底目标”,而且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2.为此,实施教学应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才能保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我们都还有这样的经验,在一个班级中的“差生”一般只占少数。心理学的统计也说明能力倾向低下的学生不超过5%。如果我们只按照保底目标来实施教学,必然会使得大多数学生吃不饱,这不符合课标精神。我们应该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新课程精神要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既要保证“人人都乐写、能写作文”,也要使大部分学生写得好一些。
3.“九义”大纲所规定的八条要求,可以做为一种“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参考。
“九义”大纲提出:作文教学要求学生逐步做到:
1.有具体内容。写一段话或是写一篇文章,内容要具体,不说空话。
2.有真情实感。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说假话。
3.有中心。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使人知道为什么而写的。
4.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写,使人看得清楚明白。
5.有重点。主要部分写详细些,次要部分写简略些。
6.展开想象。要能够从实在的事物出发,适当展开想象,使作文的内容更丰富些。
7.注意选词用语。要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要连贯通顺。
8.写完以后要修改。既要考虑作文内容,又要考虑语言文字的表达,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更好些。
我觉得,这八条是一种“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要求,基本符合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阶段特征,“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的内涵比较恰当,明显低于1978年和1986年大纲“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的要求。
各年级习作教学目标
一年级写话目标: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学习写一两句话。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1992年大纲的要求: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2.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3.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二年级写话目标: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用几句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继续学习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1992年大纲的要求: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3.能写留言条。
4.3.学习使用逗号、感叹号。
三年级上学期习作目标: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学习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学习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努力做到语句通顺。
3.学习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继续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三年级下学期习作目标: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初步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继续学习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努力做到语句通顺。
3.继续学习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继续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992年大纲的三年级要求: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学习写简单的日记。
3.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4.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四年级上学期习作目标: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努力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努力做到语句通顺。
3.基本做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继续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四年级下学期目标: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语句通顺。
3.能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继续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992年大纲的四年级要求:
1.练习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2.初步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学习写书信。
3.学习使用顿号。
4.能修改有有错误的句子。能理顺段落错乱的短文。
五年级习作目标:
1.初步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努力做到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学习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学习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992年大纲的五年级要求: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2.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能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习写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
3.学习使用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4.学习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年级习作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992年大纲的六年级要求:
1.能用正确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2.观察事物注意抓住重点,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能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能根据要求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习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
4.初步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分号。
5.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以课标规定的“保底目标”为基准,从低到高地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作文评分标准,就是实实在在地尊重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作文的实际,尊重他们“认识自我”的人格形成,体谅他们学习作文的差异和困难,确定了帮助他们的主要内容。
我心中的小学生作文
尊重、体谅、帮助:教人人都乐写、都能写的作文。
评价学生作文,应该努力做到:
遵循小学生学习作文特点,
依据课标精神和目标要求,
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
一、小学生作文的特点:
1.从零学起,作文能力发展需要经历三个时期:
写话期——过渡期——初级写作期
我的理解:
写话——写放胆文——稍加收起
§ 课标所体现的三个时期:
情感和价值: 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内容:自己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记实和想象。
形式:不做要求——不拘形式地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写。
内容的表达:不做要求——写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表达幼稚,语病多,需要长期渐进式学习积累。
二、小学作文教学应做到:
承认差异,尊重帮助。
乐写自信,写放胆文。
立足保底,上不封顶。
取上得中*,乐写能写。
*“取上得中”就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意思。
三、对课标要求的基本认识
1.课标规定的是每一位学生都应该达到的“保底目标”,而且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2.为此,实施教学应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才能保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我们都还有这样的经验,在一个班级中的“差生”一般只占少数。心理学的统计也说明能力倾向低下的学生不超过5%。如果我们只按照保底目标来实施教学,必然会使得大多数学生吃不饱,这不符合课标精神。我们应该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新课程精神要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既要保证“人人都乐写、能写作文”,也要使大部分学生写得好一些。
3.“九义”大纲所规定的八条要求,可以做为一种“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参考。
“九义”大纲提出:作文教学要求学生逐步做到:
1.有具体内容。写一段话或是写一篇文章,内容要具体,不说空话。
2.有真情实感。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说假话。
3.有中心。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使人知道为什么而写的。
4.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写,使人看得清楚明白。
5.有重点。主要部分写详细些,次要部分写简略些。
6.展开想象。要能够从实在的事物出发,适当展开想象,使作文的内容更丰富些。
7.注意选词用语。要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要连贯通顺。
8.写完以后要修改。既要考虑作文内容,又要考虑语言文字的表达,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更好些。
我觉得,这八条是一种“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要求,基本符合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阶段特征,“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的内涵比较恰当,明显低于1978年和1986年大纲“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的要求。
各年级习作教学目标
一年级写话目标: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学习写一两句话。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1992年大纲的要求: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2.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3.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二年级写话目标: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用几句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继续学习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1992年大纲的要求: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3.能写留言条。
4.3.学习使用逗号、感叹号。
三年级上学期习作目标: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学习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学习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努力做到语句通顺。
3.学习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继续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三年级下学期习作目标: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初步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继续学习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努力做到语句通顺。
3.继续学习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继续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992年大纲的三年级要求: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学习写简单的日记。
3.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4.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四年级上学期习作目标: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努力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努力做到语句通顺。
3.基本做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继续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四年级下学期目标: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语句通顺。
3.能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继续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992年大纲的四年级要求:
1.练习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2.初步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学习写书信。
3.学习使用顿号。
4.能修改有有错误的句子。能理顺段落错乱的短文。
五年级习作目标:
1.初步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努力做到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学习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学习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992年大纲的五年级要求: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2.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能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习写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
3.学习使用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4.学习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年级习作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992年大纲的六年级要求:
1.能用正确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2.观察事物注意抓住重点,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能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能根据要求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习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
4.初步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分号。
5.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以课标规定的“保底目标”为基准,从低到高地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作文评分标准,就是实实在在地尊重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作文的实际,尊重他们“认识自我”的人格形成,体谅他们学习作文的差异和困难,确定了帮助他们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