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微导管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的症状,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目前临床上为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控制胸腔积液常需要反复胸穿以排液缓解症状、协助诊断和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痛苦,而且增加了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趋于开展小口径导管微创引流诊断治疗胸腔积液[1],为探讨一种疗效确切、简单易行的微创诊治方法,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胸膜腔植入术,用于病因诊断及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2例胸腔积液患者,男87例,女15例,年龄16~83岁,平均67.3岁。单侧胸腔积液79例,双侧胸腔积液2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9例,恶性胸腔积液65例,心衰等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8例。   1.2 材料 16F中心静脉导管套装一套,无菌引流袋一个,3 M 透明敷料一个,4 cm 长、内径0.5 cm 乳胶管一个。   1.3 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根据超声定位选择穿刺点,常规消毒、麻醉,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带配套注射器的穿刺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垂直刺入胸膜腔,抽出胸水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用导管推进器把导丝经穿刺针侧孔推进约20 cm,使导丝在胸腔内至少2cm;固定好导丝,退出穿刺针及注射器,从导丝尾端套上扩皮针,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2~3次,退出扩皮针,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导丝尾端推进,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深度以体型不同而不同,一般约6~10cm ,缓慢拔出导丝至导管透明处,此时即可见胸水流出,用管夹夹住导管,退出导丝,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用透明贴膜覆盖置管处固定导管,用乳胶管将导管与引流袋连接并妥善固定避免脱出,打开导管夹,确保引流通畅。隔日用0.5%碘伏消毒置管处皮肤及导管,更换透明贴膜,保持皮肤干燥,并每日更换引流袋。停止引流时,撤掉橡胶接管与引流袋,旋上肝素帽,用25u/ml肝素盐水10ml正压封管,固定于胸壁上。需要时随时进行抽液或注射化疗药物。当连续24h引流量少于100~150ml,且引流管通畅时,复查B超或X线,X线证实肺复张满意或B超提示胸水引流干净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胸腔内化疗或注入生物反应调节剂等,用肝素帽封闭导管,观察5~7天,如又有胸腔积液,可再次引流净胸腔积液后再次注药,观察数天后拔管。   2 结果   102例均一次置入成功,1例病人排液困难,B超提示为包裹性积液并有分割形成,拔管再植入;8例出现引流不畅,用导丝或生理盐水或1:50的肝素液冲管后复通;2例因病人活动不慎,出现导管脱落,重新置管。29例1次胸水查出脱落细胞,16例2次及以上查出;2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经7~14 d 引流、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后,胸液引流干净; 65例恶性胸液引流4~14 d 并胸腔注入化疗药物、免疫增强剂及全身对症治疗后引流干净;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8例经7~10 d 引流及对症治疗后引流干净。无一例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液气胸、胸膜腔感染或局部穿刺点感染等症状。   3 讨论   3.1 胸膜腔微导管植入术用于诊断及治疗胸腔积液,效果满意,主要优点:   3.1.1 提高病因诊断率 胸液细胞学是确诊恶性胸液比较可靠和简便的办法,并且反复多次的检查对胸水的诊断及病因确定有重大意义。本组病例中,脱落细胞学检查一次检出率为44.6%,检出总阳性率为69.2%,与文献报道[2]中的肿瘤性胸液中60%以上找到瘤细胞相一致。   3.1.2 损伤小避免多次穿刺 对于胸腔积液无论诊断和治疗都需反复多次抽液,特别是结核性胸水生成周期短,而肿瘤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易复发。胸膜腔植入微导管,管细,置管时损伤小,可提供分次抽液或持续引流,避免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胸腔穿刺很难将胸水抽净,病人精神压力大、痛苦多,容易出现气胸、肺水肿、胸腔内感染、针道种植等不良反应,又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   3.1.3 临床疗效好,有效地缓解病人症状 细管引流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有较好疗效液[1]。胸膜腔微导管植入术治疗胸腔积液,操作方便、安全,特别是能充分将胸水引净,肺充分复张,再予胸腔内用药,胸腔内药物浓度大,使其能充分与胸膜接触,直接杀伤胸膜及胸水中的癌细胞,促进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固定,可望长期控制胸腔积液[3]。   3.1.4 安全可靠,患者满意 常规胸腔穿刺放液需反复进行,随着胸水量的减少,肺复张后胸穿针头易刺伤肺而诱发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胸膜腔植入微导管,导管细而柔软,对胸壁的肌肉组织、肋间的动静脉及神经损伤小,头部圆滑整齐,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患者易耐受,避免在抽气、排液、注药过程中患者咳嗽等原因对肺组织损伤,减少了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引流管细小,流速相对较慢,可控制引流速度,有效地防止纵隔摆动[4]及复张性肺水肿[5]的发生,且引流形成密闭系统可长时间留置不易发生感染,安全性大大提高。对于不能长时间耐受操作患者,可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患者甚至可以携引流袋自由活动,不影响休息及睡眠,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而且价格低廉,积液引流彻底,患者满意。   3.2 注意事项 王丽等[5]报道首次引流量<1000ml,引流速度控制在500ml/h,可避免复张性肺水肿。控制引流速度,不宜超过50 ml/min,第1次不超过800 ml,24 h 不超过1 000 ml,穿刺或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若出现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或出现连续咳嗽、咳泡沫痰等表现,应立即停止引流,患者平卧位后监测生命体征,对症处理;间隔2 h 无不适后再开放引流。   总之胸膜腔微导管植入术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诊治方法,实用性强,鉴于本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Sahin U,Unlu M,Akkaya A,et al.The value of small-bore catheter thoracos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Respiraˉtion,2001,68(5):501-505.   [2]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950.   [3]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94.   [4]李树满,史双全,朱俊平.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105例报告.天津医药,2006,34(6):425.   [5]王丽,宋波,刘文蘅,等.深静脉置管技术在肺癌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实用肿瘤学杂志,2001,3(15):221~222.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的症状,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目前临床上为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控制胸腔积液常需要反复胸穿以排液缓解症状、协助诊断和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痛苦,而且增加了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趋于开展小口径导管微创引流诊断治疗胸腔积液[1],为探讨一种疗效确切、简单易行的微创诊治方法,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胸膜腔植入术,用于病因诊断及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2例胸腔积液患者,男87例,女15例,年龄16~83岁,平均67.3岁。单侧胸腔积液79例,双侧胸腔积液2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9例,恶性胸腔积液65例,心衰等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8例。   1.2 材料 16F中心静脉导管套装一套,无菌引流袋一个,3 M 透明敷料一个,4 cm 长、内径0.5 cm 乳胶管一个。   1.3 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根据超声定位选择穿刺点,常规消毒、麻醉,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带配套注射器的穿刺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垂直刺入胸膜腔,抽出胸水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用导管推进器把导丝经穿刺针侧孔推进约20 cm,使导丝在胸腔内至少2cm;固定好导丝,退出穿刺针及注射器,从导丝尾端套上扩皮针,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2~3次,退出扩皮针,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导丝尾端推进,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深度以体型不同而不同,一般约6~10cm ,缓慢拔出导丝至导管透明处,此时即可见胸水流出,用管夹夹住导管,退出导丝,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用透明贴膜覆盖置管处固定导管,用乳胶管将导管与引流袋连接并妥善固定避免脱出,打开导管夹,确保引流通畅。隔日用0.5%碘伏消毒置管处皮肤及导管,更换透明贴膜,保持皮肤干燥,并每日更换引流袋。停止引流时,撤掉橡胶接管与引流袋,旋上肝素帽,用25u/ml肝素盐水10ml正压封管,固定于胸壁上。需要时随时进行抽液或注射化疗药物。当连续24h引流量少于100~150ml,且引流管通畅时,复查B超或X线,X线证实肺复张满意或B超提示胸水引流干净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胸腔内化疗或注入生物反应调节剂等,用肝素帽封闭导管,观察5~7天,如又有胸腔积液,可再次引流净胸腔积液后再次注药,观察数天后拔管。   2 结果   102例均一次置入成功,1例病人排液困难,B超提示为包裹性积液并有分割形成,拔管再植入;8例出现引流不畅,用导丝或生理盐水或1:50的肝素液冲管后复通;2例因病人活动不慎,出现导管脱落,重新置管。29例1次胸水查出脱落细胞,16例2次及以上查出;2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经7~14 d 引流、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后,胸液引流干净; 65例恶性胸液引流4~14 d 并胸腔注入化疗药物、免疫增强剂及全身对症治疗后引流干净;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8例经7~10 d 引流及对症治疗后引流干净。无一例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液气胸、胸膜腔感染或局部穿刺点感染等症状。   3 讨论   3.1 胸膜腔微导管植入术用于诊断及治疗胸腔积液,效果满意,主要优点:   3.1.1 提高病因诊断率 胸液细胞学是确诊恶性胸液比较可靠和简便的办法,并且反复多次的检查对胸水的诊断及病因确定有重大意义。本组病例中,脱落细胞学检查一次检出率为44.6%,检出总阳性率为69.2%,与文献报道[2]中的肿瘤性胸液中60%以上找到瘤细胞相一致。   3.1.2 损伤小避免多次穿刺 对于胸腔积液无论诊断和治疗都需反复多次抽液,特别是结核性胸水生成周期短,而肿瘤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易复发。胸膜腔植入微导管,管细,置管时损伤小,可提供分次抽液或持续引流,避免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胸腔穿刺很难将胸水抽净,病人精神压力大、痛苦多,容易出现气胸、肺水肿、胸腔内感染、针道种植等不良反应,又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   3.1.3 临床疗效好,有效地缓解病人症状 细管引流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有较好疗效液[1]。胸膜腔微导管植入术治疗胸腔积液,操作方便、安全,特别是能充分将胸水引净,肺充分复张,再予胸腔内用药,胸腔内药物浓度大,使其能充分与胸膜接触,直接杀伤胸膜及胸水中的癌细胞,促进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固定,可望长期控制胸腔积液[3]。   3.1.4 安全可靠,患者满意 常规胸腔穿刺放液需反复进行,随着胸水量的减少,肺复张后胸穿针头易刺伤肺而诱发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胸膜腔植入微导管,导管细而柔软,对胸壁的肌肉组织、肋间的动静脉及神经损伤小,头部圆滑整齐,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患者易耐受,避免在抽气、排液、注药过程中患者咳嗽等原因对肺组织损伤,减少了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引流管细小,流速相对较慢,可控制引流速度,有效地防止纵隔摆动[4]及复张性肺水肿[5]的发生,且引流形成密闭系统可长时间留置不易发生感染,安全性大大提高。对于不能长时间耐受操作患者,可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患者甚至可以携引流袋自由活动,不影响休息及睡眠,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而且价格低廉,积液引流彻底,患者满意。   3.2 注意事项 王丽等[5]报道首次引流量<1000ml,引流速度控制在500ml/h,可避免复张性肺水肿。控制引流速度,不宜超过50 ml/min,第1次不超过800 ml,24 h 不超过1 000 ml,穿刺或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若出现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或出现连续咳嗽、咳泡沫痰等表现,应立即停止引流,患者平卧位后监测生命体征,对症处理;间隔2 h 无不适后再开放引流。   总之胸膜腔微导管植入术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诊治方法,实用性强,鉴于本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Sahin U,Unlu M,Akkaya A,et al.The value of small-bore catheter thoracos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Respiraˉtion,2001,68(5):501-505.   [2]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950.   [3]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94.   [4]李树满,史双全,朱俊平.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105例报告.天津医药,2006,34(6):425.   [5]王丽,宋波,刘文蘅,等.深静脉置管技术在肺癌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实用肿瘤学杂志,2001,3(15):221~222.


相关文章

  • 地黄的炮制与应用
  • ,寸健康文尊2p'- 01,一 7年4县薯7,d一 警11翌.Wor.- ,ld.一" Jle,a,7 ,H!D.ige-s07{,, t:,e一*一-,v-7---t<-77-i∞口-%-?※-*--<*≈№≈,-液 ...查看


  • 植入式除颤器引起心肌穿孔一例
  • 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麻省总医院)内科的 Dudzinski 医生等报告了一例突发胸痛.伴气促老年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分析了其胸水形成之谜.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NEJM 杂志上. 病例报告 患者为 71 岁男性,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缺血性 ...查看


  • 生物医用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 生物医用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摘要:生物医用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高科技材料,如人工骨.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本文根据其物质属性对常用的医用生物材料进行了分类及各部分最新的应用研究进展,根据分类对常用的医用生物材料在骨科. ...查看


  •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编辑:陈惠忠 发布科室:科教科 发布时间:11-11-01 摘要: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 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 ...查看


  • 医生进修学习心得3篇
  • 医生进修学习心得3篇 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下面是医生进修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医生进修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医院领导让我到xx市中心医院进修,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的关怀与信任并寄予了 ...查看


  • 手术分级标准
  • 手术分级标准 胸外科 一级手术 1.胸壁损伤清创术 2.胸腔穿剌术 3.胸腔开放.闭式引流术 4.胸壁伤口清创缝合术 5.胸腔穿剌术 6.胸腔闭式引流术 二级手术 1.胸壁软组织良性瘤切除术 2.外伤性血气胸开胸探查术 3.脓胸开放引流术 ...查看


  • 医疗手术分类目录
  • 医疗手术分类目录 一.普外手术分类 一类手术: 1.第一次单纯阑尾手术 2.第一次单纯疝修补术 3.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 4.痔核.痔瘘手术 5.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二类手术: 1.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2.肠切除术 3.胃肠穿孔修补术 4.胃 ...查看


  • 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 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文件,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即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 ...查看


  •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 (三).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