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

唐山京顺中医医院

韩国忠教授 学科带头人 贺 伟主任 微创首席专家

“康复的直译是复原”、“重新获得能力”、“减少致残率”。康复的中心原则就是“运动”。从主观意识运动→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和维持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耐力,缓解疼痛,改善运动的协调性,改善心肺功能,纠正畸形,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运动”对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相对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临床中为防止疾病的复发、治疗疗效的巩固及提高。

一、 临床研究

我院在2010年5月4日开始为证实康复体操锻炼在临床上的效果,随机抽出下腰痛110名

评定标准:

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改善率100%为治愈,

﹥60%为显效,

25%—60%为有效, ﹤25%为无效。

其结果:

通过上述结论得出:康复体操锻炼在临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我院针对各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股骨头坏死、强脊炎等,制定了一系列的康复体操如下:

二、腰椎康复体操锻炼

下腰痛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在临床上我们都有相对的微创性治疗可以治愈,但多数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残留一些慢性腰痛、下肢的麻木、胀痛、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或腰背肌两侧不对称的情况,这都是神经根受损、脊椎失稳及手术后留下的后遗症,对此状况只有加强康复体操锻炼才能极大程度的得以改善。

治疗方法:两组均通过微创手术、理疗、药物等治疗方法(1个月后),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体操训练。体操如下

⑴早期锻炼(术后一个月之内) 第一节:

直腿抬高运动:病人仰卧,双手放于身体两侧、下肢交替成90°抬起,抬起时停留3—5秒,重复性练习。(图1)

第二节 : 五点式:

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两肘及头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图2)

⑵中期练习(术后1—2个月之内)

第一节:半桥式:

仰卧,两腿弯曲至90°,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背抬起5—10秒。(图3)

第二节 : 抬下肢:

俯卧,身体自然放松,两下肢伸直,先抬健侧腿,向后伸直抬起,停留3—5秒,放松后再抬患侧。(图4)

(3)后期练习(三个月之后)

上述动作继续练习,再加以下动作: 第一节:三点式: 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及头着地,两上肢自然放松,尽力挺起腰部和髋部停留3—5秒。 (图5)

第二节:飞燕式(图6)

a、轻度飞燕(俯卧,用髋部作为支撑点,手脚伸直展开,上身向上抬起维持3-5秒)

b、中度飞燕(俯卧,用髋部作为支撑点,手脚伸直展开,双下肢同时向上抬起维持3-5秒)

c、重度飞燕(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并连同头部同时向后抬起维持3—5秒钟)

第三节:前屈运动:

患者屈曲坐位,双下肢在双腿内侧触摸脚尖维持3-5秒钟。(图7)

第四节:坐位两下肢伸直,腰部与髋部呈90°,腰部前屈,同时两下肢伸直,双手尽 力触摸脚尖,维持3—5秒。(图8)

第五节:腰部放松运动:

腰部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运动中每个动作在最大限度时,需维持3-5秒钟,在转换动 作时需回到正中位稍做停留。(图9、10、11 、12)

椎间盘及韧带是脊柱的内源性稳定因素,腰椎周围组织特别是腰背肌及腹肌是外源性稳定因素。因此通过康复体操锻炼可以加强腰背肌锻炼形成强有力的腰背肌来代偿维持功能,最大限度来发挥脊柱生理功能。

注意事项:根据个体差异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以锻炼后不感疲劳和疼痛加重为宜(但腰部酸胀均为正常)。

康复体操不止是针对腰椎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它还可以使骨密度增高 ,肌肉力量增强,改善骨、关节、韧带的血液循环,增加代谢过程,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延缓骨质的退行性病变,所以我们在临床上有许多疾病都要加强康复体操锻炼如颈椎病、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三、颈椎康复体操锻炼

颈椎病患者其康复体操锻炼意义主要是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 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的现象,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同时也增强颈部 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

颈椎康复体操如下:

第一节:左右侧弯运动:

a、将肩膊放松,慢慢将头侧向右方、维持3-5秒钟 b、然后将头慢慢回复中间位置 c、在将头侧向左方、维持3-5秒钟 d、然后再慢慢回至中间位置。(图1)

第二节: 前俯后仰 运动:

a、将肩膊放松,慢慢将头向前弯、弯到最大程度维持3-5秒钟 b、然后将头慢慢恢复中间位置

c、再慢慢将头向后弯、弯到最大程度维持3-5秒钟 d、然后再回到正中位置 。(图2)

第三节:左右旋转运动: a、肩膊和身体放松

b、慢慢将头向右转转到最大程度维持3-5秒钟 c、然后返回中间位置

d、再慢慢将头向左转转到最大程度维持3-5秒钟 e、然后回到正中位置。(图3)

第四节:提肩缩颈运动:a、头部保持在中间位置b、慢慢的把肩膊尽量向上缩起,维持3-5秒钟c、然后尽量放松肩膊。(图4)

第五节:肩部放松运动:a、将肩膊放松,然后慢慢将将肩膊向前移维持3-5秒钟b、在将肩膊放松至中间位置c、然后再向后移维持3-5秒钟d、再慢慢的回到正中位(图5)

第六节:颈部绕和环绕:预备姿势:站立,两手叉腰。绕:向左(右)绕头。头从一侧屈经前绕至另一侧屈,稍抬头。绕环:向左(右)绕环。头从一侧屈经前、侧、后还原的360度绕环动作。要求:在进行头颈动作练习时,身体不要跟着一起动,颈部作幅度要大,使颈部肌肉充分伸展。(图6)

第七节:颈肌锻炼运动 a.将双手放在额头上

b.慢慢将头部压向双手以双手阻挡头部继续向前(留意切勿将下巴向前突出)

c.维持五秒,慢慢放松,将双手放在脑后,慢慢将头部向后压向双手d.双手阻挡头部继续 向后,维持五秒,慢慢放松。(图7)

第八节:伸颈拔背运动:

a.肩膊放松,慢慢将下巴收入,双眼需保持向前望

b.慢慢的将颈部尽量上升,以用头顶球,维持3—5秒。(图8)

注意事项:

1.如做任何动作时,遇到不适,例如呕吐、头晕、感到麻痹或十分痛楚,应暂停该项运动及 尽快通知康复师。

2.练习开始避免过于激烈,强度不要太大,以免拉伤颈部肌肉。做运动时应注意不应有任何 不适(拉紧的感觉及肌肉酸痛除外)。练习的节奏由慢到快,动作活动范围由小到大。要把 不同动作类型和运动方向结合起来进行练习。

四、髋关节康复体操

髋关节康复体操可使心血管系统做出的支持性反应最为突出,通过血液再分配,改善血流量,使活动的肌肉比“静息”肌肉增加4.5倍血流量。反复体操活动还可平衡骨骼肌中肌浆网对Ca2+的摄取和释放肌糖原和ATP储存量,提高脂肪酸抗氧能力减少

肌肉疲劳,增强肌肉的血流量,既而促使缺血区侧支循环形成,使其股骨头坏死的病变部位得以修复。同时这种锻炼还可促进滑膜代谢旺盛,而不断产生滑液,可有助于软骨的修复和在建。

康复体操如下:

站立位锻炼法:

扶物下蹲法:单或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慢慢下蹲后再起立,反复进行3—5分钟(图一)

患肢摆动法:单或双手前伸或侧伸扶住固定物,单脚负重而立,患肢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摆动3—5分钟(图二)

内外旋转法:手扶固定物,单脚略向前外伸,足跟着地,作内旋和外旋运动3~5秒(图三)

屈髋法:患者正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双下肢自然分开,患肢反复作屈髋屈膝活动3~5分钟(图4)

抱膝法:患者正坐床边、沙发、椅子上,双下肢自然分开,双手叉指合掌抱住胫骨近端前方,反复屈肘后拉与主动屈髋运动相配合,加大屈髋力量及幅度,活动3~5分钟(图5)

开合法:患者正坐于椅、凳上,髋膝踝关节各成90°角,双足并拢,以双足间为轴心,作双膝外展、内收运动3~5分钟,以外展为主(图6)

分合法:患者坐于凳边,髋关节踝关节各成90°角,以足尖、脚跟交替为轴旋转外移至最大限度,然后以足跟为轴心,双膝内收、外展活动3~5分钟(图7)卧位锻炼法

蹬空屈伸法:患者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双下肢交替屈髋屈膝,使小腿悬于空中,像蹬自行车行驶一样的运动5~10分钟,以屈曲髋关节为主,幅度、次数逐渐增加(图8)

抱膝法: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屈髋、屈膝,双手叉指合掌抱住胫骨近端前方,反复屈肘 向上拉与主动屈髋运动相结合,加大屈髋力量及幅度,持续活动3~5分钟,次数、幅度 逐渐增加(图9)

屈髋分合法:患者仰卧位,足不离床面,尽量屈膝屈髋,双手置于胸前。用双足跟交替为轴,旋转外移至最大限度立稳,然后以双足为轴心,双膝作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5~10分钟以外展为主,幅度逐渐增加。(图10)

患肢摆动法: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体侧,患肢直腿抬高或抬高到一定限 度,作内收、外展活动5~10分钟(图11)

内外旋转法: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足与肩等宽,双手置 于体侧,以双足

跟为轴心、双足尖及下肢作内旋、外旋活动5~1分钟,以功能受限严重一侧为主(图 12,13)

研磨法:„仰卧位,使膝关节屈曲40°,髋关节屈曲90 °,单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复 做外旋、内旋活动。(图14)

开合法:患者取俯卧位,双膝与肩等宽,下肢伸直,双手置于胸前上方,然后屈膝 90°,以双膝前部作轴心,作小腿内收、外展活动5~10分钟,以髋关节功能严重一侧 为主,幅度、次数逐渐增加(图15)

五、强直性脊柱炎(AS)康复体操

在日常生活中,AS患者或家属总有一种思想误区。常常为了避免或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使病变关节长期处于完全或基本不活动状态,从而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使本来并不严重且有可能恢复的关节或肢体反而处于活动度丧失的残疾或残废状态,所以正确的治疗方法应是积极接受抗炎,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微创治疗,使关节疼痛得以控制并及时、谨慎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肌肉萎缩、功能障碍进行康复体操和康复手法被动运动治疗,以 维持关节基本的活动度,增强肌力,从而起到保护关节,缓解疼痛,降低致残率的作用。

一、其康复体操的制定原则:

1.维持脊椎及关节活动 2.肌力训练

3.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异常姿势。

二、强脊炎病人的运动原则:

1、急性期:疼痛厉害的部位可以局部休息,不做运动,针对病人情况及时用药,暂时缓解疼痛。

2、亚急性期:当疼痛减轻时,便需要开始做运动,运动的内容应包括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与肌力锻炼。

(1)增加关节活动度的运动,包括全身关节的活动。尤其以脊柱更要确实做到,由病人主动运动,以疼痛耐受的原则下逐渐增加范围。随之,康复师逐步增加被动运动力 (2)肌力锻炼:适合用于等长收缩,使其肌肉得以轻度放松。

3、慢性期:仍然包括关节活动范围与肌力锻炼的运动,同时病人以开始做增强心肺耐力的锻炼。

(1)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同亚急性期相同,可以适当的加强一下被动运动。

(2)肌力锻炼的运动:除等长收缩运动之外,可以开始做动态式收缩(肌肉与关节的相对位置,肌肉长度缩短或延长)。

三、康复体操如下:

1、靠墙站立:肩部、臀部、脚跟尽可能靠墙,然后适当用力使头枕部也尽量靠墙, 挺胸直背,注意脚跟不能提起,右臂上举,肘部伸直,上臂贴耳,右拇指尽可能靠墙,维持3—5秒,换臂重复。(图1)

2、双足与肩等宽,面对墙角而站,双手平肩支撑两面墙上,行深呼吸;双肩向前并伸展头及上背,维持3—5秒。(图2)

3、挺胸平视坐在靠背椅上,双足钩住椅脚,左手抓住椅背,躯体右倾,右手尽可能触地,维持3—5秒,反方向重复。(图3)

4、挺胸平视坐在靠背椅上,双足钩住椅脚,双手交叉握住前臂并抬举至肩高,上半身尽可能向右转,维持3—5秒,反方向重复。(图 4 )

5、挺胸平视坐在靠椅上,双足钩住椅脚,双手握住椅边。头尽可能的向右、左、前、后逐一运动、肩部保持不动,维持3—5秒。(图5)

6、仰卧位,双臂上伸过头,向手指、脚趾两个方向伸展,伸展至满意后放松,伸展双腿,足跟下伸,足背向膝方向屈至满意后放松。(图6)

7、仰卧,两下肢伸展,两脚后跟,两肘及头后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钟。(图7)

8、仰卧,两腿弯曲至90°,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部、腰部抬起维持3—5秒。(图8)

9、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及头着地,两上肢自然放松,尽力将腰部及 髋关节挺起维持3-5秒钟。(图9)

10、仰卧,双腿弯曲双臂上举伸直,双手指交叉握拳,然后手臂尽量向右伸展,同时双膝屈曲向左运动,反方向重复。

11、仰卧,双足着床板,屈膝并抬起,双手抱膝拉向胸前,至最大限度为止,维持3-5秒钟。(图11)

12、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头部、胸部、上肢及下肢同时尽量抬起成飞燕式,也可分步练习。(图12)

13、趴跪如猫状,低头尽量放松,同时拱背如弓形,直至拉伸最大限度为止,维持3-5秒钟,恢复原位后,塌背仰头抬臀,尽量拉伸至最大限度为止,维持3-5秒钟。(图13)

注意事项:按照运动原则逐步练习,动作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大,循序渐进 慢慢练习,并且要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

唐山京顺中医医院

韩国忠教授 学科带头人 贺 伟主任 微创首席专家

“康复的直译是复原”、“重新获得能力”、“减少致残率”。康复的中心原则就是“运动”。从主观意识运动→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和维持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耐力,缓解疼痛,改善运动的协调性,改善心肺功能,纠正畸形,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运动”对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相对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临床中为防止疾病的复发、治疗疗效的巩固及提高。

一、 临床研究

我院在2010年5月4日开始为证实康复体操锻炼在临床上的效果,随机抽出下腰痛110名

评定标准:

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改善率100%为治愈,

﹥60%为显效,

25%—60%为有效, ﹤25%为无效。

其结果:

通过上述结论得出:康复体操锻炼在临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我院针对各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股骨头坏死、强脊炎等,制定了一系列的康复体操如下:

二、腰椎康复体操锻炼

下腰痛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在临床上我们都有相对的微创性治疗可以治愈,但多数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残留一些慢性腰痛、下肢的麻木、胀痛、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或腰背肌两侧不对称的情况,这都是神经根受损、脊椎失稳及手术后留下的后遗症,对此状况只有加强康复体操锻炼才能极大程度的得以改善。

治疗方法:两组均通过微创手术、理疗、药物等治疗方法(1个月后),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体操训练。体操如下

⑴早期锻炼(术后一个月之内) 第一节:

直腿抬高运动:病人仰卧,双手放于身体两侧、下肢交替成90°抬起,抬起时停留3—5秒,重复性练习。(图1)

第二节 : 五点式:

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两肘及头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图2)

⑵中期练习(术后1—2个月之内)

第一节:半桥式:

仰卧,两腿弯曲至90°,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背抬起5—10秒。(图3)

第二节 : 抬下肢:

俯卧,身体自然放松,两下肢伸直,先抬健侧腿,向后伸直抬起,停留3—5秒,放松后再抬患侧。(图4)

(3)后期练习(三个月之后)

上述动作继续练习,再加以下动作: 第一节:三点式: 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及头着地,两上肢自然放松,尽力挺起腰部和髋部停留3—5秒。 (图5)

第二节:飞燕式(图6)

a、轻度飞燕(俯卧,用髋部作为支撑点,手脚伸直展开,上身向上抬起维持3-5秒)

b、中度飞燕(俯卧,用髋部作为支撑点,手脚伸直展开,双下肢同时向上抬起维持3-5秒)

c、重度飞燕(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并连同头部同时向后抬起维持3—5秒钟)

第三节:前屈运动:

患者屈曲坐位,双下肢在双腿内侧触摸脚尖维持3-5秒钟。(图7)

第四节:坐位两下肢伸直,腰部与髋部呈90°,腰部前屈,同时两下肢伸直,双手尽 力触摸脚尖,维持3—5秒。(图8)

第五节:腰部放松运动:

腰部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运动中每个动作在最大限度时,需维持3-5秒钟,在转换动 作时需回到正中位稍做停留。(图9、10、11 、12)

椎间盘及韧带是脊柱的内源性稳定因素,腰椎周围组织特别是腰背肌及腹肌是外源性稳定因素。因此通过康复体操锻炼可以加强腰背肌锻炼形成强有力的腰背肌来代偿维持功能,最大限度来发挥脊柱生理功能。

注意事项:根据个体差异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以锻炼后不感疲劳和疼痛加重为宜(但腰部酸胀均为正常)。

康复体操不止是针对腰椎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它还可以使骨密度增高 ,肌肉力量增强,改善骨、关节、韧带的血液循环,增加代谢过程,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延缓骨质的退行性病变,所以我们在临床上有许多疾病都要加强康复体操锻炼如颈椎病、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三、颈椎康复体操锻炼

颈椎病患者其康复体操锻炼意义主要是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 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的现象,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同时也增强颈部 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

颈椎康复体操如下:

第一节:左右侧弯运动:

a、将肩膊放松,慢慢将头侧向右方、维持3-5秒钟 b、然后将头慢慢回复中间位置 c、在将头侧向左方、维持3-5秒钟 d、然后再慢慢回至中间位置。(图1)

第二节: 前俯后仰 运动:

a、将肩膊放松,慢慢将头向前弯、弯到最大程度维持3-5秒钟 b、然后将头慢慢恢复中间位置

c、再慢慢将头向后弯、弯到最大程度维持3-5秒钟 d、然后再回到正中位置 。(图2)

第三节:左右旋转运动: a、肩膊和身体放松

b、慢慢将头向右转转到最大程度维持3-5秒钟 c、然后返回中间位置

d、再慢慢将头向左转转到最大程度维持3-5秒钟 e、然后回到正中位置。(图3)

第四节:提肩缩颈运动:a、头部保持在中间位置b、慢慢的把肩膊尽量向上缩起,维持3-5秒钟c、然后尽量放松肩膊。(图4)

第五节:肩部放松运动:a、将肩膊放松,然后慢慢将将肩膊向前移维持3-5秒钟b、在将肩膊放松至中间位置c、然后再向后移维持3-5秒钟d、再慢慢的回到正中位(图5)

第六节:颈部绕和环绕:预备姿势:站立,两手叉腰。绕:向左(右)绕头。头从一侧屈经前绕至另一侧屈,稍抬头。绕环:向左(右)绕环。头从一侧屈经前、侧、后还原的360度绕环动作。要求:在进行头颈动作练习时,身体不要跟着一起动,颈部作幅度要大,使颈部肌肉充分伸展。(图6)

第七节:颈肌锻炼运动 a.将双手放在额头上

b.慢慢将头部压向双手以双手阻挡头部继续向前(留意切勿将下巴向前突出)

c.维持五秒,慢慢放松,将双手放在脑后,慢慢将头部向后压向双手d.双手阻挡头部继续 向后,维持五秒,慢慢放松。(图7)

第八节:伸颈拔背运动:

a.肩膊放松,慢慢将下巴收入,双眼需保持向前望

b.慢慢的将颈部尽量上升,以用头顶球,维持3—5秒。(图8)

注意事项:

1.如做任何动作时,遇到不适,例如呕吐、头晕、感到麻痹或十分痛楚,应暂停该项运动及 尽快通知康复师。

2.练习开始避免过于激烈,强度不要太大,以免拉伤颈部肌肉。做运动时应注意不应有任何 不适(拉紧的感觉及肌肉酸痛除外)。练习的节奏由慢到快,动作活动范围由小到大。要把 不同动作类型和运动方向结合起来进行练习。

四、髋关节康复体操

髋关节康复体操可使心血管系统做出的支持性反应最为突出,通过血液再分配,改善血流量,使活动的肌肉比“静息”肌肉增加4.5倍血流量。反复体操活动还可平衡骨骼肌中肌浆网对Ca2+的摄取和释放肌糖原和ATP储存量,提高脂肪酸抗氧能力减少

肌肉疲劳,增强肌肉的血流量,既而促使缺血区侧支循环形成,使其股骨头坏死的病变部位得以修复。同时这种锻炼还可促进滑膜代谢旺盛,而不断产生滑液,可有助于软骨的修复和在建。

康复体操如下:

站立位锻炼法:

扶物下蹲法:单或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慢慢下蹲后再起立,反复进行3—5分钟(图一)

患肢摆动法:单或双手前伸或侧伸扶住固定物,单脚负重而立,患肢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摆动3—5分钟(图二)

内外旋转法:手扶固定物,单脚略向前外伸,足跟着地,作内旋和外旋运动3~5秒(图三)

屈髋法:患者正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双下肢自然分开,患肢反复作屈髋屈膝活动3~5分钟(图4)

抱膝法:患者正坐床边、沙发、椅子上,双下肢自然分开,双手叉指合掌抱住胫骨近端前方,反复屈肘后拉与主动屈髋运动相配合,加大屈髋力量及幅度,活动3~5分钟(图5)

开合法:患者正坐于椅、凳上,髋膝踝关节各成90°角,双足并拢,以双足间为轴心,作双膝外展、内收运动3~5分钟,以外展为主(图6)

分合法:患者坐于凳边,髋关节踝关节各成90°角,以足尖、脚跟交替为轴旋转外移至最大限度,然后以足跟为轴心,双膝内收、外展活动3~5分钟(图7)卧位锻炼法

蹬空屈伸法:患者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双下肢交替屈髋屈膝,使小腿悬于空中,像蹬自行车行驶一样的运动5~10分钟,以屈曲髋关节为主,幅度、次数逐渐增加(图8)

抱膝法: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屈髋、屈膝,双手叉指合掌抱住胫骨近端前方,反复屈肘 向上拉与主动屈髋运动相结合,加大屈髋力量及幅度,持续活动3~5分钟,次数、幅度 逐渐增加(图9)

屈髋分合法:患者仰卧位,足不离床面,尽量屈膝屈髋,双手置于胸前。用双足跟交替为轴,旋转外移至最大限度立稳,然后以双足为轴心,双膝作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5~10分钟以外展为主,幅度逐渐增加。(图10)

患肢摆动法: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体侧,患肢直腿抬高或抬高到一定限 度,作内收、外展活动5~10分钟(图11)

内外旋转法: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足与肩等宽,双手置 于体侧,以双足

跟为轴心、双足尖及下肢作内旋、外旋活动5~1分钟,以功能受限严重一侧为主(图 12,13)

研磨法:„仰卧位,使膝关节屈曲40°,髋关节屈曲90 °,单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复 做外旋、内旋活动。(图14)

开合法:患者取俯卧位,双膝与肩等宽,下肢伸直,双手置于胸前上方,然后屈膝 90°,以双膝前部作轴心,作小腿内收、外展活动5~10分钟,以髋关节功能严重一侧 为主,幅度、次数逐渐增加(图15)

五、强直性脊柱炎(AS)康复体操

在日常生活中,AS患者或家属总有一种思想误区。常常为了避免或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使病变关节长期处于完全或基本不活动状态,从而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使本来并不严重且有可能恢复的关节或肢体反而处于活动度丧失的残疾或残废状态,所以正确的治疗方法应是积极接受抗炎,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微创治疗,使关节疼痛得以控制并及时、谨慎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肌肉萎缩、功能障碍进行康复体操和康复手法被动运动治疗,以 维持关节基本的活动度,增强肌力,从而起到保护关节,缓解疼痛,降低致残率的作用。

一、其康复体操的制定原则:

1.维持脊椎及关节活动 2.肌力训练

3.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异常姿势。

二、强脊炎病人的运动原则:

1、急性期:疼痛厉害的部位可以局部休息,不做运动,针对病人情况及时用药,暂时缓解疼痛。

2、亚急性期:当疼痛减轻时,便需要开始做运动,运动的内容应包括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与肌力锻炼。

(1)增加关节活动度的运动,包括全身关节的活动。尤其以脊柱更要确实做到,由病人主动运动,以疼痛耐受的原则下逐渐增加范围。随之,康复师逐步增加被动运动力 (2)肌力锻炼:适合用于等长收缩,使其肌肉得以轻度放松。

3、慢性期:仍然包括关节活动范围与肌力锻炼的运动,同时病人以开始做增强心肺耐力的锻炼。

(1)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同亚急性期相同,可以适当的加强一下被动运动。

(2)肌力锻炼的运动:除等长收缩运动之外,可以开始做动态式收缩(肌肉与关节的相对位置,肌肉长度缩短或延长)。

三、康复体操如下:

1、靠墙站立:肩部、臀部、脚跟尽可能靠墙,然后适当用力使头枕部也尽量靠墙, 挺胸直背,注意脚跟不能提起,右臂上举,肘部伸直,上臂贴耳,右拇指尽可能靠墙,维持3—5秒,换臂重复。(图1)

2、双足与肩等宽,面对墙角而站,双手平肩支撑两面墙上,行深呼吸;双肩向前并伸展头及上背,维持3—5秒。(图2)

3、挺胸平视坐在靠背椅上,双足钩住椅脚,左手抓住椅背,躯体右倾,右手尽可能触地,维持3—5秒,反方向重复。(图3)

4、挺胸平视坐在靠背椅上,双足钩住椅脚,双手交叉握住前臂并抬举至肩高,上半身尽可能向右转,维持3—5秒,反方向重复。(图 4 )

5、挺胸平视坐在靠椅上,双足钩住椅脚,双手握住椅边。头尽可能的向右、左、前、后逐一运动、肩部保持不动,维持3—5秒。(图5)

6、仰卧位,双臂上伸过头,向手指、脚趾两个方向伸展,伸展至满意后放松,伸展双腿,足跟下伸,足背向膝方向屈至满意后放松。(图6)

7、仰卧,两下肢伸展,两脚后跟,两肘及头后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钟。(图7)

8、仰卧,两腿弯曲至90°,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部、腰部抬起维持3—5秒。(图8)

9、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及头着地,两上肢自然放松,尽力将腰部及 髋关节挺起维持3-5秒钟。(图9)

10、仰卧,双腿弯曲双臂上举伸直,双手指交叉握拳,然后手臂尽量向右伸展,同时双膝屈曲向左运动,反方向重复。

11、仰卧,双足着床板,屈膝并抬起,双手抱膝拉向胸前,至最大限度为止,维持3-5秒钟。(图11)

12、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头部、胸部、上肢及下肢同时尽量抬起成飞燕式,也可分步练习。(图12)

13、趴跪如猫状,低头尽量放松,同时拱背如弓形,直至拉伸最大限度为止,维持3-5秒钟,恢复原位后,塌背仰头抬臀,尽量拉伸至最大限度为止,维持3-5秒钟。(图13)

注意事项:按照运动原则逐步练习,动作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大,循序渐进 慢慢练习,并且要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相关文章

  •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目标
  •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 ...查看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观察与分析
  • 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观察与分析 思路可行,但存在一些问题,请按照我文章中具体意见认真 修改. 申请人: 黄秀芸 学科(专业):护理学 指导教师:褚静教授 2014年2月 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任 务 书 专业 ...查看


  • 医药保健品软文标题(三)
  • 骨科关节类 2.藏古圣贴:抢的就是藏古圣贴 3.藏古圣贴:老顾客算准了经济账 4.藏古圣贴:颈椎不疼了 脑都清醒了 5.藏古圣贴:腿不疼了 天气预报失灵了 6.藏古圣贴:100斤药材只能熬出6两膏 7.藏古圣贴:拯救春城骨病患者 8.藏古圣 ...查看


  • 佛山健翔医院2013年中医药工作总结
  • 佛山健翔医院2013年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我院在上级卫生部门的知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基本情况 我院是以中医 ...查看


  • ?西安市某医院康复理疗科图片
  • 发表于 2010-10-14 15: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本帖最后由 高桥名人 于 2010-10-14 20:27 编辑 西安某医院顺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康复理疗科",该科室设有治疗,培训,宣教. ...查看


  • 肌肉起止点疗法
  • 肌肉起止点疗法-反阿是穴 张文兵 霍则军 人民卫生出版社 阿是穴:"阿"字拒>颜师古注, 是"痛"的意思, 因按压痛处时, 病人常会"阿"的一声,以之呼痛,故名"阿 ...查看


  •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 ...查看


  •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姓 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年 月 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1---------------------- ---------------------- 1 1.1 ------- ...查看


  • 2013年腰痛病中医诊疗方案及评估记录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3年 本病属中医之"腰痛病"范畴,多由正气不足,肝肾两虚,风寒湿邪稽留腰部经脉.加之跌扑闪挫过度劳倦.损伤腰部,致使腰部经脉受损,气血痹阻经脉,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一.诊断 (一)疾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