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六册)
第一册
一、《论语十则》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读yua,愉快)是知也(“知”通“智”,读zhì,智慧)诲女知之乎(“女”通“汝”,读rǔ,你)
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不耻下问(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学而时习之(名词做状语,“按一定的时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安乐”)
句:
可以为师矣。[省略句,省略宾语,可以(之)为师矣] 是知也。[判断句]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倒装句,宾语前置] 不舍昼夜。[倒装句,状语后置] 何有于我哉?[倒装句,宾语前置]
常考名句: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韩非(?~前22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有《说难》《孤偾》《五蠹》《显学》等篇。《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中的《喻老》篇。
通假字: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读xuán,回转、掉转)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读tàng,用热水焐)
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读jì,药剂)
词类活用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形容词作名词,没病的人)
句: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省略句,省略宾语,即“以(之)为功”]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判断句]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省略句,省略主语,即(疾或病)在肠胃] 臣是以无请也 [倒装句,“是以”应是“以是”]
常考名句: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三、狼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的第二则。
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读zhǐ,只)
词类活用:
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用,打洞)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句:
投以骨[倒装句,状语后置,省略句,“以骨投(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倒装句,状语后置] 1
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六册)
第一册
一、《论语十则》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读yua,愉快)是知也(“知”通“智”,读zhì,智慧)诲女知之乎(“女”通“汝”,读rǔ,你)
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不耻下问(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学而时习之(名词做状语,“按一定的时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安乐”)
句:
可以为师矣。[省略句,省略宾语,可以(之)为师矣] 是知也。[判断句]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倒装句,宾语前置] 不舍昼夜。[倒装句,状语后置] 何有于我哉?[倒装句,宾语前置]
常考名句: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韩非(?~前22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有《说难》《孤偾》《五蠹》《显学》等篇。《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中的《喻老》篇。
通假字: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读xuán,回转、掉转)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读tàng,用热水焐)
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读jì,药剂)
词类活用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形容词作名词,没病的人)
句: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省略句,省略宾语,即“以(之)为功”]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判断句]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省略句,省略主语,即(疾或病)在肠胃] 臣是以无请也 [倒装句,“是以”应是“以是”]
常考名句: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三、狼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的第二则。
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读zhǐ,只)
词类活用:
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用,打洞)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句:
投以骨[倒装句,状语后置,省略句,“以骨投(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倒装句,状语后置] 1